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混合细胞肝癌是一种罕见且具有较强侵袭性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的组织学和生物学异质性。与肝细胞癌或肝内胆管细胞癌相比,混合细胞肝癌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且预后更差。研究混合细胞肝癌的遗传和分子表型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发病机制和发现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回顾近年来关混合细胞肝癌诊疗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病理学、遗传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区别于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特点,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肝肿瘤 混合细胞型肝癌 遗传学 病理学 治疗
  • 简介:摘要肝细胞肝癌(HCC)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骨骼是HCC常见的肝外转移部位。HCC骨转移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且缩短生存时间,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文章从HCC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发生机制、预后影响因素及诊疗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癌,肝细胞 肿瘤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细胞衰老是一种细胞周期停滞、失去无限增殖能力的状态。近期研究表明,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既能促进肿瘤的发展又起抑制肿瘤的作用,肝癌也不例外。故研究细胞衰老在肝肿瘤中的相关机制,有助于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细胞衰老 肝癌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微小RNA 旁观者衰老效应
  • 简介:摘要肝癌细胞(LCSCs)定义为存在肝癌组织中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异质分化潜能的细胞。随着对肝癌发生机制研究的深入,肝癌细胞驱动理论作为致癌机制之一被提出,而肝癌细胞的研究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分选及培养。目前,肝癌细胞的分选主要基于与非肝癌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功能特性的差异:利用细胞表达生物标志物分选的方法有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FACS)、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激光捕获显微镜切割技术(LCM)等;基于功能特性分选的方法有边缘群细胞分选法、密度梯度离心富集法、无血清培养肿瘤球形成法、荧光标记保留法等,以及待进一步研究的更有利于肿瘤干细胞分选的微流控技术及三维细胞培养体系。本文将对近年来肝癌细胞的分选方法做一个综述,探讨未来肝癌细胞分选的研究趋势。

  • 标签: 肝癌干细胞 细胞分选 干细胞标志物 三维培养
  • 简介:摘要全球肝细胞肝癌(HCC)的疾病负担正逐年增加。根据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HCC可分为增生型和非增生型2类。HCC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密切相关,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CT/MRI是临床上常用的HCC影像学诊断方法。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系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分期系统。HCC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肝移植、消融治疗、经动脉疗法和全身疗法。本文将着重阐述HCC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癌,肝细胞 靶向治疗 进展
  • 简介:目前原发性肝癌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占死亡率第2位。原发性肝癌(PLC)以肝细胞癌(HCC)为主,胆管细胞肝癌(ICC)占PLC的5%-25%。ICC是由肝内胆管被覆上皮发生的一种原发性肝癌,起源于二级以上的肝内胆管上皮恶性肿瘤)。本病症状隐匿,早期难以发现,根治性切除机会较少,进展快,预后差,本文试对其诊治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标签: 胆管细胞型肝癌 诊治 上皮恶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 肝内胆管 根治性切除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5cm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文对经病理证实≤5cm肝细胞肝癌78例患者和临床资料、甲胎球蛋白(AFP)和超声显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肝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AFP阳性率47.4%;本组病例超声确诊率62.56%,检出率94.88%。随着瘤灶增大,其回声由弱到强演变;瘤灶越大周围声晕出现率越高,血流信号越丰富,其确诊率越高。结论由于超声检查灵敏、廉价等优点,应作为肝癌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对肝癌检出率高,而确诊率相对较低。

  • 标签: 肝肿瘤 肝细胞肝癌 超声波诊断
  • 简介:肝癌在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六,在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率中排名第二。由于肝癌早期诊断困难,疾病进展快速和缺乏靶向药物,肝癌患者的存活率极低。由于其各种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形态学多样性和微环境)的差异巨大,肝癌的早期检测受到极大的限制。故基于肝癌个体患者的异质性,精准医疗为癌症的个体化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甚至让我们能够在高风险人群中进行肿瘤的临床前筛查。本文将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分子分类、信号失调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沐。

  • 标签: 肝癌 肝细胞肝癌 早期诊断 个性化治疗
  • 简介:肝部分切除术仍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方法,随着治疗方法和水平的提高,大约1/4的病人有望存活5年以上。尽管如此,大多数病人入院时仍已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正确选择其他综合治疗方法是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近年来,随着肝癌外科治疗观念的更新和技术改进,有关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治疗原则也有了一些变化,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综合治疗方法 肝部分切除术 病人生存质量 手术切除 病人入院
  • 简介:摘要:现如今,肝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发展为了恶性肿瘤。在对此疾病进行治疗时,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放疗和化疗。但是,大部分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其已经发展了中晚期,错失了手术机会。在此基础下,需要分析肝癌细胞免疫治疗的内容和特点,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肝癌 细胞免疫治疗 临床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肝癌细胞来源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并分析其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miRNA表达谱芯片分析肝癌细胞来源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并鉴定miRNA对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的作用。采用不同浓度(0、150、300 μmol/L)多柔比星处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96a表达水平的变化;分别采用肝癌细胞来源外泌体(Exo-NC组)、转染miR-196a抑制剂处理后的外泌体(Exo-Inhibitor组)培养肝癌细胞,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caspase3/7的活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裸鼠分为Do-PBS组、Do-Exo-Inhibitor组、Do-Exo-NC组,每组各5只,采用裸鼠移植瘤实验分析miR-196a对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的作用。结果本研究分离纯化了CD133+ Huh7干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发现miR-7162-3p、miR-1910-5p、miR-3613-3p、miR-196a、miR-155-5p表达上调,miR-1246和miR-3613-5p表达下调。外泌体中miR-7162-3p、miR-196a和miR-155-5p对肝癌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miR-1910-5p、miR-196a和miR-155-5p对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其中miR-196a的抑制效果最显著。在反应24 h时,多柔比星浓度在0、150、300 μmol/L时miR-196a的表达量分别为0.96±0.05、1.23±0.05和2.33±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96.90,P<0.001);48 h时,多柔比星浓度在0、150、300 μmol/L时miR-196a的表达量分别为1.02±0.07、2.35±0.05和2.89±0.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3.00,P<0.001)。Exo-NC组肝癌细胞在多柔比星浓度为0和300 μmol/L时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37%±0.19%和11.64%±0.27%,Exo-Inhibitor组分别为18.80%±1.91%和22.79%±1.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41,P=0.048;t=4.96,P=0.038)。未使用多柔比星处理时,Exo-NC组在24 h和48 h的caspase3/7比值分别为0.94±0.08和0.97±0.09,Exo-Inhibitor组分别为1.56±0.01和1.58±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1,P=0.008;t=6.07,P=0.026)。使用300 μmol/L多柔比星处理细胞后,Exo-NC组在24 h和48 h的caspase3/7比值分别为0.95±0.07、1.36±0.08,Exo-Inhibitor组分别为2.84±0.08、3.20±0.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4.20,P=0.002;t=15.78,P=0.004)。Do-PBS组、Do-Exo-Inhibitor组和Do-Exo-NC组3组裸鼠的移植瘤体积依次增大,分别为(1 051.86±89.90)mm3、(1 310.91±86.66)mm3和(2 185.14±352.34)m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28,P<0.001);3组移植瘤重量依次增加,分别为(0.36±0.10)g、(0.39±0.12)g和(0.76±0.16)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81,P=0.002);转染miR-196a抑制剂后裸鼠移植瘤肿瘤内miR-196a的表达显著降低,3组表达量分别为1.05±0.16、0.38±0.08和2.17±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93,P<0.001)。结论肝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通过其中的miR-196a增强肝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

  • 标签: 肝肿瘤 干细胞 外泌体 miR-196a 耐药
  • 简介:联合治疗组小鼠药物毒副反应明显低于DDP组,联合治疗组小鼠毒副反应明显低于DDP组,对照组、苦参碱组(MW)、顺铂组(DDP)、联合组(MW+DDP)

  • 标签: 合用小鼠 小鼠肝癌 瘤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修饰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异体小鼠皮肤移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取5只BALB/c小鼠(均为雌性,4~8周龄,性别、鼠龄下同),处死后取股骨、胫骨和肱骨,采用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分离法分离纯化培养BMSC,取第3代细胞行形态学观察,该代细胞经成骨、成脂诱导分化鉴定。第4代细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物鉴定。取第3~6代BMSC,经终质量浓度50 ng/mL小鼠重组IL-17预处理5 d后,行形态学观察。取IL-17预处理的BMSC和未经IL-17预处理BMSC标记碳花青荧光染料(CM-Dil),行形态学观察并计算标记率。(2)取45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13只、单纯BMSC组16只、BMSC+IL-17组16只。在小鼠皮肤移植术前1 d,单纯BMSC组13只小鼠经尾静脉注射5×106个/mL未经CM-Dil标记的BMSC 0.1 mL,另3只小鼠经尾静脉注射5×106个/mL CM-Dil标记的BMSC 0.1 mL;BMSC+IL-17组13只小鼠经尾静脉注射5×106个/mL未经CM-Dil标记的IL-17预处理的BMSC 0.1 mL,另3只小鼠经尾静脉注射5×106个/mL CM-Dil标记的IL-17预处理的BMSC 0.1 mL;PBS对照组13只小鼠经尾静脉注射0.1 mL PBS。取45只BALB/c小鼠作供体,将前述3组处理后的45只C57BL/6J小鼠作为受体,建立背-背全厚皮移植模型。于移植术后第2天,再次对3组小鼠注射与移植术前1 d一样的等量相应细胞或PBS。于移植术后第7天,分别取单纯BMSC组和BMSC+IL-17组中注射CM-Dil标记的BMSC和CM-Dil标记的IL-17预处理BMSC的3只小鼠,脱颈处死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BMSC的CM-Dil示踪并计数。于移植术后第6天拆除敷料后,从单纯BMSC组注射未经CM-Dil标记的BMSC的13只小鼠和BMSC+IL-17组注射未经CM-Dil标记的IL-17预处理BMSC的13只小鼠及PBS对照组13只小鼠中选取7只小鼠,记录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于移植术后第8天,从3组剩余的6只小鼠中分别取3只小鼠进行移植皮片的大体观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小鼠血清中γ干扰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CD4+CD25+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移植皮片的组织形态。于移植术后第14天,取3组剩余3只小鼠同前行组织形态观察。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1)培养5 d,经IL-17预处理的BMSC与未处理的BMSC形态和大小并无明显差别。(2)CM-Dil标记后,经IL-17预处理的BMSC与未处理的BMSC生长状态均较良好,标记率几乎可达100%。(3)移植术后第7天,单纯BMSC组小鼠皮片及邻近皮下组织CM-Dil标记阳性的BMSC数量为每100倍视野下(6.2±2.6)个,明显少于BMSC+IL-17组CM-Dil标记阳性的IL-17预处理BMSC的每100倍视野下(15.0±5.3)个(t=-2.962,P<0.05)。(4)单纯BMSC组和BMSC+IL-17组小鼠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3.3±1.2)、(17.0±1.5)d,明显长于PBS对照组的(8.7±0.8)d(P<0.01),而BMSC+IL-17组小鼠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单纯BMSC组(P<0.01)。(5)移植术后第8天,PBS对照组小鼠移植皮片大部分发黑变硬且结痂坏死,单纯BMSC组小鼠移植皮片大部分存活良好,BMSC+IL-17组小鼠移植皮片均存活良好。(6)移植术后第8天,与PBS对照组相比,单纯BMSC组和BMSC+IL-17组小鼠的血清中IL-10和TGF-β含量明显升高(P<0.01),γ干扰素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单纯BMSC组相比,BMSC+IL-17组小鼠的血清中IL-10和TGF-β含量明显升高(P<0.01),γ干扰素含量明显降低(P<0.01)。(7)移植术后第8天,单纯BMSC组和BMSC+IL-17组小鼠脾脏CD4+CD25+Foxp3+Treg比例明显高于PBS对照组(P<0.01),BMSC+IL-17组小鼠脾脏CD4+CD25+Foxp3+Treg比例明显高于单纯BMSC组(P<0.01)。(8)移植术后第8天,PBS对照组小鼠移植皮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表皮、真皮坏死;单纯BMSC组小鼠移植皮片可见局灶性的炎性细胞浸润,仅有轻微的表皮变性;BMSC+IL-17组小鼠移植皮片皮肤附属器存活完好,同时有血管形成。移植术后第14天,单纯BMSC组小鼠移植皮片可见广泛的炎性细胞浸润,并有较重的表皮变性和局灶性坏死;BMSC+IL-17组小鼠移植皮片可见局灶性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轻微表皮变性;PBS对照组小鼠移植皮片已完全坏死。结论IL-17可通过提高小鼠BMSC诱导免疫耐受的能力和增强BMSC的归巢能力,最终起到减轻异体皮片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延长小鼠移植皮片存活时间的作用。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7 间质干细胞 免疫耐受 皮肤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巨噬细胞极化对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移植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收集5例2010~2015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慢性移植物失功(CGD)受者的移植肾组织和正常肾组织(对照组),采用常规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在肾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样本中CD68、CD206和iNOS mRNA;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刺激小鼠血管周细胞系,采用免疫印迹、细胞荧光的方法检测周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的表达;分别构建血管周细胞与M1型或M2型巨噬细胞联合培养模型,采用免疫印迹、细胞荧光、PCR等方法检测周细胞中α-SMA和PDGFR-β的表达。结果在CGD受者的移植肾组织中观察到显著的CD68+iNOS+的M1型巨噬细胞浸润,而CD68+CD206+细胞未显著浸润,且CD68、iNOS、CD206 mRNA在CGD组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CGD移植肾组织中,α-SMA和PDGFR-β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且α-SMA和PDGFR-β双染的细胞浸润于CGD受者移植肾间质中。体外实验中,TGF-β1可刺激小鼠细胞中α-SMA和PDGFR-β升高(P<0.05),且呈现时间依赖性;免疫印迹和细胞荧光中均可见M1型巨噬细胞可在体外促进小鼠细胞中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相关指标升高,而M2型巨噬细胞无法促进周细胞发生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结论M1型巨噬细胞极化可能通过促进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促进移植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 标签: 肾移植 巨噬细胞 慢性移植物失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2细胞性抗原致敏DC前后DC所分泌的IL-12、IL-2、IFN-γ、TNF-α的变化情况,进而揭示H22细胞性抗原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出DC及其前体,再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进行体外培养,在DC培养过程中加入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以致敏DC,测定致敏前后DC细胞因子IL-12、IL-2、IFN-γ、TNF-α的分泌。结果DC致敏前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分别为19.39±0.98pg/ml、11.19±1.18pg/ml、1.03±0.19pg/ml、2.02±0.33pg/ml;DC致敏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浓度分别为80.39±1.33pg/ml、95.27±6.52pg/ml、29.59±3.15pg/ml、75.12±7.07pg/ml;DC致敏前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22细胞致敏DC后,DC分泌IL-12、IL-2、IFN-γ、TNF-α增加,增加的分泌因子可能与H22细胞致敏后的DC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相关。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我科收治临床诊断的2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特点、血象检查结果、治疗及其转归进行总结。结果22例中均有发热、咽炎、白细胞增高、分类淋巴细胞占50%以上或淋巴细胞总数高于5.0×109/L,异形淋巴细胞达10%以上或总数高于1.0×109/L,肝功能异常2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以上)18例,肝脏肿大20例,脾脏肿大11例,EB病毒抗体阳性19例。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EB病毒感染最常见,临床以持续发热、咽炎、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外周血象明显增高,异形淋巴细胞大于10%为特点,治疗以抗病毒为主,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预后较好。

  • 标签: 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 异常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与病人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及两者比值,分析他们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与患者预后有关,呈负相关,即比值越大,患者的预后越差(P=0.023,<0.05)。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预后呈明显负相关,即比值高的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肝细胞肝癌的免疫治疗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其免疫治疗的特点在于激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排斥能力,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能力。前期大量的实验研究成果显示,在原发性肝癌的各个治疗阶段,免疫治疗均存在单药疗法或联合疗法的潜在优势。正如我们所知,无论是短期内杀伤肿瘤细胞,还是长期达到控制肿瘤复发的目的,免疫药物起效的必要条件都是健康的免疫环境。本文对肝癌患者体内免疫微环境及各类手术或治疗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变进行综述,为探索互相增效的肝癌联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望有助于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肝肿瘤 免疫疗法 肝细胞肝癌 免疫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凝溶胶蛋白为靶点的超声造影剂对小鼠腹腔积液型肝细胞癌高淋巴转移细胞株摄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双乳化溶剂挥发法构建高分子造影剂PLGA-Cooh、碳二亚胺法连接凝溶胶蛋白单抗和造影剂PLGA-Cooh,建立靶向超声造影剂Gsn-PLGA。采用激光粒径仪检测靶向超声造影剂的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免疫荧光法分析造影剂与凝溶胶蛋白单抗表面结合的情况。培养小鼠腹腔积液型肝细胞癌高淋巴转移细胞株Hca-F细胞,采用体外摄取实验分析体外寻靶能力,采用体外显影实验分析造影剂体外显影效果。结果PLGA-Cooh造影剂呈白色粉末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粒径为(569.68±6.96)nm,表面电位为(-10.95±2.43)mV。经DiI标记的非靶向超声造影剂荧光抗体结合率为0.84%,经DiI标记的靶向超声造影剂荧光抗体结合率为95.89%。体外显影实验显示,靶向超声造影剂Gsn-PLGA体外显影效果良好。体外摄取实验显示,与低表达凝溶胶蛋白的Hca-P细胞比较,细胞表面高表达凝溶胶蛋白的Hca-F细胞对靶向超声造影剂的摄取能力较强(P<0.05),可呈现更强的绿色荧光,靶向超声造影剂Gsn-PLGA对凝溶胶蛋白靶点具有较强的靶向性。靶向超声造影剂Gsn-PLGA体外显影实验显示,造影剂回声均匀细腻,后方回声未出现衰减,同时随着造影剂浓度的升高,其显影效果更加明显(P<0.05)。结论以凝溶胶蛋白为靶点的超声造影剂Gsn-PLGA可结合高表达凝溶胶蛋白的Hca-F细胞,同时具有良好的体外显影效果。

  • 标签: 肝肿瘤 超声造影剂 凝溶胶蛋白 聚乳酸羟基乙酸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导致小鼠舌组织中增殖细胞和味觉细胞损伤与放射模式的关系。方法对成年C57/bl小鼠头颈部分别进行1、2、3次8 Gy放射,分别在照后第2、4、7、14天处死;取舌轮廓乳头组织,4 μm厚度冷冻切片,使用不同特异标记分子行免疫组化法标记舌上皮细胞。观察小鼠受照后的增殖细胞、Ⅱ型味觉细胞数量在不同放射模式下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放射剂量模式对味觉细胞的影响。结果增殖细胞数量在照射后第2天明显下降,第4天迅速回升至正常水平,与剂量模式无关。Ⅱ型味觉细胞数量在8 Gy 1次照射后第2天出现低谷,8 Gy 2次、8 Gy 3次照射后第4天降至最低,第7天缓慢回升。结论放射可使增殖细胞先降后快速恢复正常,可使Ⅱ型味觉细胞损伤后缓慢修复。高剂量放射后由于具有增殖功能的前体细胞的减少,导致味觉功能细胞数量的同步下降,可能是放疗后味觉功能障碍长久不能恢复的原因。

  • 标签: 味觉细胞/放射性损伤 放射模式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