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心力衰竭护理中,持续心理护理对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38例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19例)和研究组(1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持续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心功能6-MWT、BNP、LVEF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各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持续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具有积极的护理影响。

  • 标签: 心力衰竭 持续心理护理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肺癌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 把肺癌患者分为心功能Ⅰ级组 11 人、Ⅱ级组 9 人、Ⅲ级组 8 人与Ⅳ级组 2 人。于患者 入院后与 CIK 治疗后 24-48h 分别测定 IL-2 、 IL-6 、 IL-8 、 IL-10 、 TNF-α 、 BNP ,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心功能Ⅰ级组 CIK 治疗后心功能无变化,心功能Ⅱ级组 CIK 治疗后有 2 人心功能加重,心功能Ⅲ级组 CIK 治疗后有 5 人心功能加重,心功能Ⅳ级组有 2 例死亡。结论 心功能 Ⅰ 、 Ⅱ 级耐受 CIK 治疗,心功能 Ⅲ 级部分患者可加重,部分转为心功能 Ⅳ级,是相对禁忌症。心功能Ⅳ级 CIK 治疗后可导致死亡, 是绝对禁忌症。

  • 标签: [ ] 肺癌 心力衰竭 IL-2 BNP IL-8 IL-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应用及适宜剂量。方法纳入我院20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低剂量80mg/d缬沙坦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低剂量80mg/d缬沙坦治疗,大剂量160mg/d缬沙坦治疗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大剂量160mg/d缬沙坦治疗。比较低剂量80mg/d缬沙坦组、大剂量160mg/d缬沙坦治疗组效果;平均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EF和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血管紧张素II、脑钠肽以及血浆肾素;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160mg/d缬沙坦治疗组效果、平均住院的时间、心功能EF和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血管紧张素II、脑钠肽以及血浆肾素相比较低剂量80mg/d缬沙坦组更好,P<0.05。大剂量160mg/d缬沙坦治疗组不良反应和低剂量80mg/d缬沙坦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160mg/d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更好,可更好改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塑,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缬沙坦治疗 慢性心功能不全 应用效果 适宜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应用及适宜剂量。方法:纳入我院 200例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低剂量 80mg/d缬沙坦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低剂量 80mg/d缬沙坦治疗,大剂量 160mg/d缬沙坦治疗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大剂量 160mg/d缬沙坦治疗。比较低剂量 80mg/d缬沙坦组、大剂量 160mg/d缬沙坦治疗组效果;平均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 EF和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血管紧张素 II、脑钠肽以及血浆肾素;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 160mg/d缬沙坦治疗组效果、平均住院的时间、心功能 EF和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血管紧张素 II、脑钠肽以及血浆肾素相比较低剂量 80mg/d缬沙坦组更好, P< 0.05。大剂量 160mg/d缬沙坦治疗组不良反应和低剂量 80mg/d缬沙坦组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大剂量 160mg/d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更好,可更好改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塑,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缬沙坦治疗 慢性心功能不全 应用效果 适宜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10月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标准化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患者的LVEF、FS及KCCQ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其NT-proBNP水平,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 慢性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对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96例2017年4月-2018年4月心力衰竭患者。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心力衰竭纠正的时间、平均住院日数、心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常规药物+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效果好。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心力衰竭 心功能 生存质量 作用
  • 简介:对比研究了32例冠心病患者的多巴酚丁胺负荷核素局部心功能测定和心肌灌注显像,多巴酚丁胺介入心肌灌注显像检出异常节段(90个)较局部心功能测定(76个)多,表ⅠDobu介入心功能测定和心肌灌注显像对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均>

  • 标签: 丁胺负荷 冠心病研究 多巴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桂枝汤辨证加减对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力及心功能的影响评价。方法选出我院2016年5月到2018年6月的80例慢性心衰的患者,将患者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实验组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桂枝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心功能。结果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运动耐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桂枝汤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慢性心衰患者,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心衰 桂枝汤 运动耐力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心力衰竭护理中,持续心理护理对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38例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19例)和研究组(1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持续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心功能6-MWT、BNP、LVEF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各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持续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具有积极的护理影响。

  • 标签: 心力衰竭 持续心理护理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功能不全30例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2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剩余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卡托普利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LVSD及LVDD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价值大。

  • 标签: 卡托普利 心脏瓣膜病 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运动康复护理对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的选取时间为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数量为 50例来本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样本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25例,常规护理的即为对照组,采作运动康复护理的即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在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显著( P<0.05),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环境、健康水平、活动能力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 学有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时,采用运动康复护理模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 心功能 生活质量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桂枝汤辨证加减对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力及心功能的影响评价。方法 :选出我院 2016年 5月到 2018年 6月的 80例慢性心衰的患者,将患者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40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实验组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桂枝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心功能。结果 :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运动耐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采用桂枝汤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慢性心衰患者,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慢性心衰 桂枝汤 运动耐力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尼汀静滴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基础药物疗法,研究组辅以左卡尼汀静滴疗法,对两组不同时段NO和CGRP水平进行统计,并对比三个月随访期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NO和CGR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静滴卡尼汀有利于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的修复,降低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避免短期内再次入院而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应用。

  • 标签: 左卡尼汀 冠心病 血管内皮功能 静滴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2017.3—2018.3期间内收治的 11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55例,使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 55例,使用运动康复护理) ,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各项指标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心功能各项指标与生活质量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与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住院患者血压及心功能改善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科室中组建一支全科医学团队,选择全科医学团队成立前后各100例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比较全科医学管理团队成立后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压控制水平、心率、患者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随访半年,比较患者的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内径。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对症治疗后其血压控制水平、心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实施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后,其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且平均住院天数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内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住院患者血压及心功能改善方面的效果显著,能够提升医护人员的各项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 老年患者 高血压 心功能改善?
  • 简介:【摘要】 总结一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是:早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取栓术后的护理,心功能的维护。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监测,正确有效的吸痰,做好机械通气的管理 ,积极有效的预防肺部感染,出血性疾病的观察及护理 ;同时做好系统的功能训练。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时发现该患者病情变化为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最终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心功能不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肠内营养、静脉营养两种营养支持疗法对老年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A组采用肠内营养,B组进行静脉营养。观察两组治疗期间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心功能不全的恢复情况(BNP、射血分数)、肺部感染控制情况(CRP、白细胞计数)、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同组治疗前后,白蛋白、血红蛋白、BNP、白细胞、超敏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BNP、白细胞、超敏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肠内营养的对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效果显著优于静脉营养。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老年心功能不全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105例STEMI患者根据心电图有无fQRS分为fQRS组(n=42)和无fQRS组(n=63),采用Killip分级及射血分数(LVEF)评估心功能,住院期间Killip分级至少有一次大于或等于2级者定义为心力衰竭。结果fQRS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无fQRS组,LVEF低于无fQR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QRS是心衰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fQRS与STEMI患者心功能受损有关。

  • 标签: 碎裂QRS波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