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乐扣固定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l4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207例次使用PICC静脉化疗的肺癌病历。其中60例次使用思乐扣固定,53例次使用缝合固定,94例次使用3M透明敷贴固定,分别比较思乐扣与其他两种固定方式患者PlCC移位、接触性皮炎、PICC周围软组织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使用思乐扣固定与缝合固定,PICC移位发生率、接触性皮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CC周围软组织感染绿明显降低(P<0.05);使用思乐扣固定与3M透明敷贴固定,PICC移位率明显降低(P<0.05),接触性皮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PICC周围软组织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思乐扣固定装置兼具传统缝合固定及3M敷贴固定牢固,不易滑脱,能减少接触性皮炎及周围软组织感染的优点,能有效延长PICC使用时间。

  • 标签: 思乐扣 3M透明敷贴 缝合固定 PICC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经中心静脉术中导管堵塞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我科发生的21例次导管阻塞病例中,通过护理干预,无1例因导管堵塞而拔,无1例出现出血症状,导管再通成功,液体顺利输入,成功率达100%。结论经过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因素分析和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止中心静脉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堵塞 预防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三种方法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9例急诊科抢救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三组,采用三种进针送方法,对比三组病人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结果三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安全便捷,保护血管,适合急诊科抢救工作,特别是危重患者,便于开放静脉通路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操作过程中改进进针的方法,增加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留置针,置管方法,实施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流程管理用于血液病化疗患者PICC进行风险范防,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对PICC操作流程再造,比较流程再造前后两组PICC病例的护理质量、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流程再造后护理质量考核、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比流程再造前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进行两组病例PICC并发症比较,流程再造后明显比流程再造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流程管理对控制PICC风险防范、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PICC 护理管理 血液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鼓膜术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我院26例(30耳)鼓膜术的临床疗效的资料。结果治愈21耳,好转5耳,无效4耳,有效率86.7%。结论鼓膜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鼓膜置管术 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胃长度,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鼻饲营养后胃肠道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期间入住我院老年科脑卒中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鼻饲方法,插入鼻饲长度为45~55cm,40例为实验组采取在传统鼻饲方法基础上,插至45~55cm时,确定鼻饲在胃内后,继续插入10cm,使鼻饲前端到达幽门部。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期间的反流、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导管堵塞、消化道出血、胃潴留的发生。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胃储留、反流、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方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增加胃插入长度后,减少胃肠道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鼻饲管 置管深度 脑卒中 相关并发症
  • 简介:摘要了解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总结股静脉后及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要点,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各项护理,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是成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 标签: 股静脉穿刺 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血液透析后应用肝素封,试验组应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观察两组封后相关化验指标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化验指标数据封后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试验组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能够增加患者透析血流量,降低静脉压,安全性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素 尿激酶 血液透析 长期留置导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深静脉流程,降低深静脉感染率。方法应用6Sigma失效模式及结果分析(6SigmaFMEA)测量、分析深静脉感染的主要原因,改进深静脉的操作流程,并将2014年1-9月本院ICU进行深静脉术179例与2013年同期198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4年1-9月深静脉穿刺口感染率较2013年同期下降12.55%。结论应用FMEA测量分析深静脉感染原因,做出预防感染对策,可有效降低深静脉感染率。

  • 标签: FMEA 深静脉置管术 穿刺口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PICC前超声探查颈内静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置入PICC脑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操作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操作方法基础上给予前行超声探查颈内静脉。观察比较2组脑出血患者PICC操作时间及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入PICC后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置入PICC的脑出血患者前行超声探查颈内静脉,并对颈内静脉进行体表定位便于PICC送时助手按压颈内静脉,可有效预防PICC操作时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并减少操作时间。

  • 标签: 超声探查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留置针静脉采血、同步进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6月期间收治的98例患儿,对其采用留置针静脉穿刺采血并置的操作,对其观察及护理进行明确。结果所有患儿用留置针操静脉采血、后能够有效减少患儿的痛苦,对其血管进行保护,降低并发症发生。同时一次成功例数为90例,成功穿刺率为91.83%。结论对患儿实行留置针静脉采血、同步进行的方法,大大节省了所用时间,提升整体护理效果。

  • 标签: 留置针 静脉采血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