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肝硬化代偿组35例,失代偿组32例,对照组30例,检测凝血。比较代偿组与对照组,失代偿组与代偿组的差别。结果代偿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显著升高,FIB显著降低(P<0.01);失代偿组与代偿组比较PT、APTT、TT显著升高(P<0.01),FIB降低(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降低的现象。凝血的检测对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预后的判断,以及出血现象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硬化凝血四项
  • 简介: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及全血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CA-530自动血凝仪及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617例临产孕妇和10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及全血细胞检测。结果临产孕妇门、APl盯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FB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T与健康对照组接近(p〉0.05);RBC、HGB及MCV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RDW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WB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P〈0.01);PLT与健康对照组接近(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且常伴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产孕妇进行凝血及血常规检测,对妊娠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降低威胁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的风险。

  • 标签: 临产孕妇 凝血四项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患者给予凝血检测后对于产后出血表现出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1000例剖宫产非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照组;对于两组研究对象于临床展开凝血检查,就检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同对照组剖宫产非产后出血患者分娩前凝血指标进行对比,分娩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娩前凝血指标进行对比,分娩后FIB呈现出明显降低,APTT以及PT水平显著提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TT水平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同对照组剖宫产非产后出血患者分娩后APTT、PT以及FIB水平对比,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验人员合理选择凝血检测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进行诊断,对于产后出血能够获得对应预测效果,从而证明凝血检测方法应用可行性。

  • 标签: 孕妇剖宫产 凝血四项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的检验及其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到医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查4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凝血指标检验。对比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TT(21.65±4.52)s,PT(18.46±3.55)s,APTT(41.58±9.24)s,均高于对照组;FIB(1.47±0.35)g/L,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和健康者相比,在凝血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可利用这些指标评价患者凝血功能,进而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四项指标 检验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联合应用在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用SYSMEXXT1800i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各项参数,并用正常对照比较。结果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V/MCH/MCHC/RDW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红细胞参数联合应用可做为诊断缺铁性贫血的筛选实验指标。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MCV MCH MCHC RDW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要大量输血治疗的手术患者82例,所有患者术中均需要输注悬浮红细胞,其中A组仅仅输入悬浮红细胞,B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输注FFP。结果两组患者PT、APT、TT均明显延长,FIB水平明显降低,相比输血前均差异显著,P<0.05,且A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幅度相比B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对大量输血患者早期给予新鲜冰冻血浆有利于防止凝血功能的紊乱,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 标签: 凝血指标 大量输血 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传染病检测在住院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来我院住院的患者中检测免疫传染病的患者1133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采用TPPA法。结果11335例患者中,HBsAg阳性911例(8.04%)、抗-HCV阳性33例(0.29%)、抗-HIV阳性(经南京市疾控中心HIV确认实验室确认)1例(0.0088%)、抗-TP阳性98例(0.86%)。检测标本阳性总数为1043例,总阳性率为9.20%。结论对患者进传染病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还可以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防护,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减少医疗纠纷,为医疗纠纷的合理解决提供支持。

  • 标签: 免疫四项 职业暴露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凝血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检查,凝血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查凝血是各手术科手术前必须进行检查项目之一。

  • 标签: 静脉采血 凝血四项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检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5月10日-2020年5月10日收治的61例病毒性肝炎为探究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我院接受体检的61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凝血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检测结果发现,研究组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TT、APTT、PT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组间资料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检测中,通过实施凝血检测,可及时发现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可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更为科学、详细的数据,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凝血功能 检测 病毒性肝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免疫传染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医院收治的 2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 78例经过免疫传统病检测患者。使用 ELISA对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HBsAg、抗 -HCV、抗 -HIV进行检测,用凝集法对抗 -TP进行检测,分析所有患者的检测结果和不同性别患者感染指标阳性情况。结果:住院患者的 HBsAg、抗 -HCV、抗 -HIV、抗 -TP的总阳性率为 39%,且男性的 HBsAg、抗 -HIV、抗 -TP高于女性的 HBsAg、抗 -HIV、抗 -TP, P<0.05,而抗 -HCV并没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住院患者免疫传染病检测的临床意义重大,不仅能够对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基本了解,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地服务,还能够让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提高,避免暴露职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医疗纠纷,并合理解决医疗纠纷问题。

  • 标签: 住院患者 免疫四项传染病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硬化患者开展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检验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40例社区老年健康体检人员以及我院收治的72例肝硬化患者,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 、 、 以及FIB指标的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的 、 、 均要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肝硬化患者 FI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凝血指标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6-2020.6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凝血指标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比较两组TT、PT以及APTT水平,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I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之间指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采取凝血指标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四项指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孕妇血常规和凝血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临产孕妇97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90例为对照组,均行凝血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各项结果。结果:观察组的HGB、R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WBC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孕妇 血常规 凝血四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选取自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均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共计86例,依据患者肝硬化情况分组,即观察组(乙肝肝硬化)、对照组(乙肝未肝硬化),对2组进行凝血功能检验并对比结果,对比凝血指标异常患者与正常患者的出血发生率。结果:Fib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APTT、PT、TT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Fib正常患者出血发生率5.56%(3/54),异常患者为28.13%(9/32),Fib、APTT、PT、TT异常患者出血发生率均高于正常患者P<0.05。结论: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验有利于评估其肝功能受损程度及预测其出血发生风险。

  • 标签: 凝血功能 乙肝肝硬化 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检中常用的指标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病房收治的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临床病例收集,并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级研究,按高血压的等级以及高血压病史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尿检结果,对患者尿蛋白定量(UTP)、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以及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UTP、尿β2-mG、尿mALB、NAG的水平较正常值有明显的上升,而且这种上升的趋势随着血压的升高以及病史的增长呈现明显的增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肾功能损伤情况,UTP、尿β2-mG、尿mALB、NAG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尿检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及总胆汁酸随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而变化的情况,并探讨联合检测凝血及总胆汁酸的意义。方法采用DimensionRX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81例肝病患者及3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总胆汁酸(TBA)测定,同时用赛科希德SF—80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TBA在各型肝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T、APTT、TT、FIB在急性肝炎、慢性轻度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慢性中、重度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及重症肝病患者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检测PT、APTT、TT、FIB及TBA能较好地反映肝功能状况并评估肝脏受损程度,可以从多方面为肝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准确的实验依据。

  • 标签: 总胆汁酸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液检测指标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本院在(2012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慢性肝病患者及5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54例慢性肝病患者分为实验组,54例体检健康者分为对照组,将两组检测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ALT、AST、Glo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T、AST、Glo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lb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进行指标(ALT、AST、Alb、Glo)检测的结果出现了显著变化,能够将慢性肝病诊断的准确率得以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肝病患者 血液检测 四项指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对病毒性肝炎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3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时期的3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凝血检测,比较其临床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PT、TT以及APTT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急性肝炎患者FIB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患者的FIB检测结果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检测在诊断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通过分析具体的凝血数值还能够为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分型提供科学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凝血四项检测 病毒性肝炎 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