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2.0mg/ml)显著增高猪主动脉EC培养液中的ET和MDA含量,降低cGMP含量和抑制SOD活性,oxLDL的细胞毒作用可被穿心莲成分API0134(5μg/ml和50μg/ml)所清除,提示API0134可拮抗oxLDL所致的EC损伤。

  • 标签: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LDL 内皮细胞 损伤 细胞毒作用 主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高、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关系.方法:检测2008年3月~2009年5月收治冠心病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结果:胆红素浓度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降低,HDL-C含量在冠心病患者中亦有降低,而LDL-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HDL-C、胆红素对冠心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LDL-C含量增高则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

  • 标签: 冠心病 胆红素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水平变化在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急性AMI患者150例作为AMI组,疑诊冠心病无冠状动脉狭窄者150例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测定血清LRP6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B型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AMI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4.42 ± 0.79)mmol/L比(3.79 ± 0.82)mmol/L、(1.52 ± 0.33)mmol/L比(1.37 ± 0.38)mmol/L、(3.15 ± 0.34)mmol/L比(2.91 ± 0.2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D)低于对照组[(0.95 ± 0.26)mmol/L比(1.21 ± 0.3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LRP6和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0.12 ± 0.03比0.38 ± 0.07、(53.27 ± 6.89)%比(66.82 ± 7.35)%],BNP和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78.16 ± 5.27)ng/L比(7.13 ± 1.24)ng/L、(125.83 ± 3.26)ng/L比(0.71 ± 0.2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血清LRP6水平与LDL-C、BNP、cTnI、SYNTAX积分呈负相关(r=- 0.587、- 0.523、- 0.542、- 0.583,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515,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LRP6水平降低,血清LRP6与AMI严重程度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密切。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 左室射血分数 B型脑钠肽 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老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随时间变化的轨迹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基于8 288名中老年人的健康体检队列,应用轨迹分析模型(GBTM)建立HDL-C随时间变化轨迹,进行轨迹分组,将3组轨迹分别标记为HDL-C低水平组(3 979人,48.0%)、中水平组(3 317人,40.0%)和高水平组(992人,12.0%)。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HDL-C轨迹变化组对糖尿病发生的影响。结果8 288人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为(48.3±14.1)岁,其中男性5 408人(65.3%)。3组年龄、吸烟和饮酒情况等均相似(均为P>0.05)。HDL-C高水平组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体质指数、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水平等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总胆固醇和HDL-C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均为P<0.01)。随访期间新发糖尿病1 286例。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HDL-C低水平组比较,HDL-C中水平组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是其0.794倍(95%CI:0.684~0.921),而HDL-C高水平组是其0.653倍(95%CI:0.494~0.864)。结论HDL-C随时间变化的轨迹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轨迹分析模型 关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UHR)与内脏脂肪面积(VF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就诊的909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测定身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颈围、腰围、臀围、VFA及皮下脂肪面积(SFA)],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及内脏脂肪/皮下脂肪面积比值(V/S)。测定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hPG)、餐后2 h胰岛素(2h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高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UHR。根据UHR三分位水平,将患者分为Q1组(UHR≤21.10%,303例)、Q2组(21.10%<UHR≤31.06%,303例)和Q3组(UHR>31.06%,303例)。根据VFA值,将患者分为对照组(VFA<100 cm2,597例)和内脏型肥胖(VO)组(VFA≥100 cm2,312例)。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UHR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VFA的影响因素。结果与Q1组比较,Q2、Q3两组的男性比例、吸烟及饮酒比例、合并高血脂比例、FINS、HOMA-β、TG、GGT、Scr、BMI、颈围、腰围、臀围、WHR、VFA、SFA及V/S均升高,而SBP、DBP、2hINS、HOMA-IR、ALT、AST、FT3仅在Q3组升高;年龄、TC、LDL-C在Q3组降低(P<0.05)。与Q2组比较,Q3组的男性比例、合并高血脂比例、DBP、HOMA-IR、TG、ALT、GGT、BMI、腰围及VFA升高,而年龄、LDL-C降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HR与VFA及V/S呈正相关(r=0.328、0.205,均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HR与VFA独立相关(β=0.241,95%CI 0.097~0.384,P<0.01)。VO组患者的UHR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T2DM患者中UHR与VFA、V/S存在正相关,该指标对T2DM合并VO的预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2型 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内脏脂肪面积 内脏型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甘油三酯(TG)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肌量减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就诊的1 104例T2DM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史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生化指标。根据2014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最新共识诊断标准,肌量减少定义男性为骨骼肌指数(SMI)<7.0 kg/m2,女性为SMI<5.4 kg/m2。经筛选排除后纳入1 002例并通过TG/HDL-C比值四分位数分为四组:Q1:≤0.80(250例),Q2:0.81~1.23(250例),Q3:1.24~2.11(253例),Q4:≥2.12(249例)。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²检验和K-W检验。通过TG/HDL-C比值四分位数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肌量减少的优势比。结果T2DM患者中,随着TG/HDL-C比值增加,肌量减少检出率逐渐降低,分别为27.6%(69/250)、19.2%(48/250)、18.2%(46/253)、12.0%(30/2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9.22,P<0.01)。TG/HDL-C比值的最低四分位数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46.239,P<0.01)、总胆固醇(H=37.949,P<0.01)、SMI(F=13.059,P<0.01)最低。与TG/HDL-C比值的最低四分位数相比,校正多个混杂因素后,TG/HDL-C比值的最高四分位数的优势比为0.39(95%可信区间:0.22~0.70),P=0.016。结论较低的TG/HDL-C比值与T2DM患者肌量减少的风险增加相关,且在校正多个混杂因素后,这种趋势仍然存在。

  • 标签: 糖尿病,2型 甘油三酯类 脂蛋白类,HDL 比值 肌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治疗中采用阿昔莫司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10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者52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为阿昔莫司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血脂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73.07%高于对照组42.31%,P<0.05。结论采用阿昔莫司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阿昔莫司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对人膀胱癌细胞迁移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人源膀胱癌细胞(J82、UMUC3与T24)与正常尿路上皮细胞(SV-HUC-1)VLDLR的表达水平;采用小干扰RNA(siRNA)建立VLDLR敲低T24细胞模型,通过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的迁移活性;采用蛋白印迹法测定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激酶B(Akt)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蛋白含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VLDLR在T24(2.70±0.55,t=5.294,P<0.05)、UMUC3(6.51±0.99,t=9.596,P<0.05)及J82中的含量(10.54±1.87,t=8.802,P<0.05)均显著高于SV-HUC-1(1.00±0.06);VLDLR敲低T24细胞模型建立成功,VLDLR核酸水平在siVLDLR-1(0.22±0.01,t=18.573,P<0.01)和siVLDLR-2(0.07±0.02,t=21.511,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相对迁移速率和发生迁移细胞数量在siVLDLR-1组(0.61±0.07,t= 3.368,P<0.05;107.00±14.53,t=14.865,P<0.01)和siVLDLR-2组(0.63±0.04,t=3.305,P<0.05;87.00±29.60,t=11.716,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印迹结果显示,VLDLR敲低后PI3K和Akt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PI3K、p-Akt及Vimentin的蛋白水平明显下调。结论敲低VLDLR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人膀胱癌细胞迁移活性。

  • 标签: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膀胱癌 迁移
  • 简介:目的探究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PUFA)的苏子油高脂饮食对肥胖大鼠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s,VLDL)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造模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ormalcontrolgroup,NC)给予普通日粮,高脂组(highfatgroup,HF)给予高脂纯合日粮诱发肥胖大鼠模型;干预期: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4组:持续高脂组(consistenthighfatgroup,CHF)和三个苏子油(perillaoil,PO)替代组,根据PO替代CHF中猪油比例的不同将替代组分为20%PO、50%PO、100%PO,4周后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ryglyceride,TG)水平;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肝脏VLDL合成关键蛋白微粒体甘油三脂转运蛋白(microsomaltriglyceridetransferprotein,MTP)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蛋白表达;real-timePCR方法检测肝脏Mtp、ApobmRNA表达.结果肥胖大鼠血清TG水平显著高于NC组,并且有严重的脂肪沉积,肝脏MTP和APOB的mRNA、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干预4周后,与CHF组相比,各PO替代组大鼠血清TG水平明显降低,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肝脏脂肪沉积有明显改善,并且肝脏MTP和APOB的mRNA、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不同比例PO替代均能促进肥胖大鼠肝脏VLDL合成与分泌,改善肝脏脂肪沉积,并且PO促进MtpmRNA、蛋白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

  • 标签: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肥胖大鼠模型 极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大黄总蒽醌对人低密度脂蛋白体外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实验,采用CU^2+诱导的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研究大黄总蒽醌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过程中共轭二烯键、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琼脂糖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的影响。结果大黄总蒽醌在试验浓度下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低密度脂蛋白体外氧化过程中共轭二烯键的生成,氧化3小时后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的增加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迁移率的变化。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程度增强,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

  • 标签: 大黄总蒽醌 低密度脂蛋白 体外实验 氧化修饰 琼脂糖凝胶电泳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与10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结论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在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对照组(非动脉粥样硬化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可以独立预测脑卒中的不良预后和复发,然而HDL-C水平与脑卒中亚型脑血栓的结局关系仍然不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脑血栓患者HDL-C水平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我们于2000年至2001年共纳入768例脑血栓患者并平均随访4.5年,其中男性489例(63.7%),平均年龄(61.6±9.2)岁。根据患者入院时HDL-C浓度四分位值将患者分为四组,即HDL-C浓度第1分位(HDL-C≤0.72mmol/L)组(Q1组,n=182),HDL-C浓度第2分位(0.721.00mmol/L)组(Q4组,n=176)。收集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及静脉血标本,检测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值,终点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结果768例脑血栓患者总全因死亡率为20.4%(157/768)。以Q1组为基准进行计算,Q2(16.8%,36/214)、Q3(18.9%,37/196)组患者全因死亡率低于Q1组(27.5%,50/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Q4组(19.3%,34/176)患者全因死亡率与Q1组(27.5%,50/182)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影响预后因素后,Q2(HR=0.535,95%CI=0.343-0.835,P=0.006)、Q3(HR=0.409,95%CI=0.255-0.65,P〈0.001)、Q4(HR=0.497,95%CI=0.298-0.828,P=0.007)较Q1组均对脑血栓患者全因死亡具有保护作用。结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脑血栓患者全因死亡相关。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脑血栓 全因死亡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2例2型糖尿病(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无冠心病患者54例)及50例正常体检者,分别测定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根据Friedewald公式计算,通过Frost法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析non—HDL-C与其他血脂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non-HDL—C水平比正常对照显著增加[(3.92±0.98)mmol/Lvs(3.22±0.71)mmol/L,P〈0.01]。糖尿病组中合并冠心病病变者的血浆NON-HDL—c[(4.21±1.25)mmol/L]水平显著高于无冠心病病变者血浆non—HDL—C[(3.67±1.11)mmol/L]水平(P〈0.01)。LDL—C与non—HDL—c呈高度正相关(r=0.801,P〈0.01)。结论:血浆non-HDL—C水平在2型DM患者中显著增加,且在合并冠心病的2型DM患者增加更显著,血浆non-HDL可能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后肥胖症患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7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2例,女37例;年龄为(33±12)岁,年龄范围为18~65岁。69例患者中,44例术前血浆HDL-C<1.04 mmoL/L患者设为低HDL-C组;25例术前血浆HDL-C≥1.04 mmoL/L患者设为正常HDL-C组。69例患者均行LSG。观察指标:(1)术前血浆HDL-C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2)随访情况。(3)血浆HDL-C变化分层分析。采用门诊和住院方式进行随访,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血浆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尿酸、游离脂肪酸、体质量变化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术前血浆HDL-C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69例患者术前血浆HDL-C与体质量、身高、腹围、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0.246,-0.307,-0.262,-0.253,-0.301,P<0.05),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尿酸、肌酐、游离脂肪酸、空腹血清胰岛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关(P>0.05)。校正年龄、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后,69例患者术前血浆HDL-C与体质量仍呈负相关(r=-0.277,P<0.05)。(2)随访情况:69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6个月,12个月)。低HDL-C组患者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血浆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尿酸、游离脂肪酸、体质量分别为(0.96±0.18)mmol/L、2.20(0.51,11.66)、(411±93)μmol/L、0.57 mmol/L(0.20 mmol/L,1.00 mmol/L)、(92±18)kg和(1.11±0.18)mmol/L、2.19(0.71,8.75)、(389±100)μmol/L、0.40 mmol/L(0.13 mmol/L,1.10 mmol/L)、(86±17)kg;正常HDL-C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17±0.24)mmol/L、2.22(0.24,7.04)、(379±105)μmol/L、0.60 mmol/L(0.27 mmol/L,1.10 mmol/L)、(84±16)kg和(1.34±0.20)mmol/L、1.60(0.36,5.56)、(359±92)μmol/L、0.42 mmol/L(0.16 mmol/L,2.90 mmol/L)、(80±18)kg。两组患者术后第3、6个月血浆HDL-C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443,P<0.05),组别与时间有交互作用(F=6.252,P<0.05),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900,P<0.05);术后第3、6个月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3,P<0.05),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2.298,P>0.05),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00,P<0.05);术后第3、6个月尿酸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69,P>0.05),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0.111,P>0.05),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96,P<0.05);术后第3、6个月游离脂肪酸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65,P<0.05),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0.504,P>0.05),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05,P>0.05);术后第3、6个月体质量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14,P<0.05),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2.174,P>0.05),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7.496,P<0.05)。(3)血浆HDL-C变化分层分析。①不同性别肥胖症患者术后血浆HDL-C变化情况:69例患者中,32例男性患者术前,术后第3、6个月血浆HDL-C分别为(0.91±0.19)mmol/L、(1.02±0.24)mmol/L、(1.18±0.23)mmol/L,术后第3、6个月血浆HDL-C提高百分比分别为12.00%(4.00%,12.00%)、20.00%(12.00%,39.25%);37例女性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05±0.21)mmol/L、(1.06±0.22)mmol/L、(1.22±0.22)mmol/L、0(-9.50%,8.25%)、12.00%(2.00%,23.00%)。男性和女性患者术后第3、6个月血浆HDL-C提高百分比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16,P<0.05),组别与时间有交互作用(F=3.861,P<0.05),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74,P<0.05)。②低HDL-C组和正常HDL-C组不同性别肥胖症患者术后血浆HDL-C变化情况:44例低HDL-C组患者中,24例男性患者术前,术后第3、6个月血浆HDL-C分别为(0.82±0.12)mmol/L、(0.99±0.21)mmol/L、(1.12±0.22)mmol/L,术后第3、6个月血浆HDL-C提高百分比分别为16.00%(-1.75%,28.75%)、27.50%(15.75%,43.50%);20例女性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0.89±0.08)mmol/L、(0.93±0.14)mmol/L、(1.10±0.14)mmol/L、1.50%(-8.25%,16.50%)、18.00%(9.00%,23.00%)。男性和女性患者术后第3、6个月血浆HDL-C提高百分比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3,P<0.05),组别与时间有交互作用(F=3.594,P<0.05),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096,P<0.05)。25例正常HDL-C组患者中,8例男性患者术前,术后第3、6个月血浆HDL-C分别为(1.15±0.12)mmol/L、(1.12±0.32)mmol/L、(1.32±0.21)mmol/L,术后第3、6个月血浆HDL-C提高百分比分别为-1.00%(-14.00%,12.00%)、13.50%(6.75%,32.50%);17例女性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23±0.16)mmol/L、(1.20±0.20)mmol/L、(1.36±0.20)mmol/L、0(-13.75%,4.25%)、5.50%(0,28.50%)。男性和女性患者术后第3、6个月血浆HDL-C提高百分比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09,P>0.05),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0.176,P>0.05),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81,P<0.05)。结论行LSG后,术前低水平HDL-C和正常水平HDL-C肥胖症患者的血浆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游离脂肪酸及体质量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术前低水平HDL-C肥胖症患者,术后血浆HDL-C提高百分比变化趋势,男性和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肥胖症 袖状胃切除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体质量 性别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探讨低密度脂蛋白粒子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冠心病冠状病变相关性。选取我院162例冠心病患者,入院1 d后取静脉血,酶联免疫分析法和双试剂酶法检测后发现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载脂蛋白A(Apo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2(LDL-CA2)呈负相关(P<0.05),与载脂蛋白B(ApoB)呈正相关(P<0.05);ApoB与Apo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呈负相关(P<0.05);其他变量两两之间无相关性(P>0.05)。低密度脂蛋白粒子大小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冠状病变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对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提示意义。

  • 标签: 脂蛋白 冠状动脉 冠心病 狭窄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抗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抗体(LRP4-ab)阳性在成人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并总结LRP4-ab阳性MG患者临床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MG数据库中于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入库的成人MG(起病年龄≥18岁)患者共355例,采用商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其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骨骼肌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采用基于细胞底物的实验方法检测LRP4-ab。回顾性分析其中LRP4-ab阳性MG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并与同期入库的LRP4-ab阴性MG患者进行比较。结果355例成人MG患者中,有13例(3.7%)患者血清LRP4-ab阳性,且均同时AChR-ab阳性;男女性别比为2.3∶1,平均起病年龄54岁。其中5例行胸腺手术,病理证实3例为胸腺瘤,2例为胸腺增生。LRP4-ab阳性和阴性MG患者在起病症状、AChR-ab滴度、球肌无力、呼吸肌无力、胸腺瘤和病情最重时的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GFA)临床分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LRP4-ab阳性MG患者中MGFA分型为Ⅲ型者(病情最重时)的比例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分别为8/13和26.9%(7/26), P=0.08]。13例LRP4-ab阳性患者经治疗后,10例病情缓解,3例临床明显改善,与LRP4-ab阴性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组MG患者的LRP4抗体阳性率为3.7%,LRP4抗体阳性MG的临床特点与阴性者无明显差别。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LDL受体相关蛋白质类 受体, 胆碱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住院的194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一般临床数据、糖脂代谢、肾功能、营养状态、凝血功能等生化结果,以及足溃疡感染、病情严重程度、缺血病情及出院主诊断。并对纳入对象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获得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截肢和死亡率。结果糖尿病足溃疡患者MHR水平随Wagner分级、感染程度、缺血严重程度、不良结局均呈递增趋势(P趋势<0.05);MHR与糖尿病足溃疡的诸多传统危险因素(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蛋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与踝肱指数)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相比低水平(Q1),MHR高水平(Q4)发生不良结局的OR值为1.52(95%CI 1.08~3.08, P<0.05);进一步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高MHR、高C反应蛋白、低白蛋白预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不良结局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95%CI 0.581~0.747)、0.703(95%CI 0.615~0.772)、0.667(95%CI 0.569~0.734)。结论高MHR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Wagner分级、感染及缺血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且可能更易发生临床不良结局,提示需关注MHR。

  • 标签: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糖尿病足溃疡 感染 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