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医院里体验生活,我经常与医生们幽默。我说牛羊一辈子只吃草,从来不吃肉,为什么牛羊肉里含有丰富的胆固醇?而狮子老虎一辈子光吃肉,从来不吃菜,可身体却异常健壮有力。要是按你们医生的说法,光吃草的牛羊肯定会缺乏营养衰弱而死,狮虎们早就患脑血栓和患冠心病玩完了。有些医生对我的幽默目瞪口呆,不能答。但有水平的医生却对答如流,教给我许多知识。于是我才知道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差异非常奇妙,

  • 标签: 缺乏营养 吸收功能 体验生活 人体血液 软弱无能 异细胞
  • 简介:胆固醇冰淇淋江惜春,严而清编译无锡轻工大学随着低脂冰淇淋的逐步普及,乳品生产者已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下一项挑战:同时去除胆固醇。许多人怀疑冰淇淋中既低脂又无胆固醇的可行性。这点脱脂乳尚达不到。但Fantasv-BvankeBeer公司技术销售部经理Ra...

  • 标签: TEA Tea-stalk Tea-stalk SEPARATOR COLOR separate
  • 简介: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少量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及非酯化脂酸(游离脂酸、自由脂酸),我们最关注的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没有人可以在血液中找到独立存在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这是因为“水”和“油”不能相溶。我们的血液里最主要的成分是水,脂类可以近似地理解为“油”。

  • 标签: 胆固醇酯 甘油三酯 甘油二酯 游离脂 非酯化 自由脂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变化及其与脑梗死的TOAST病因学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水平,按TOAST分型进行分组,对各亚组与5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及小动脉闭塞性卒中组血清oxLDL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血清oxLDL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亚组(P均〈0.01)。结论:血清oxLDL在脑梗死急性期升高,并与TOAST分型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等类型关系紧密,可作为脑梗死急性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提示斑块不稳定。

  • 标签: 脑梗死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65例,依照颈动脉超声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患者均未发现粥样硬化斑块,观察组56例患者存在斑块,再依据患者情况分为观察A组42例(不稳定斑块)与观察B组14例(稳定斑块),对所有患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情况进行检测,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通过检验得出结果,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观察组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未见颈动脉斑块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的观察A组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的观察B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密切的联系,前者可明确的判断后者的稳定程度,是临床诊断老年患者发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老年急性脑梗死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3-I评分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00例TIA患者进行ABCD3-I评分,根据其分值分为A组(低危组)、B组(中危组)和C组(高危组);对TIA患者及120名健康体检者的LDL-C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根据ABCD3-I评分将TIA患者分为A组41例,B组33例,C组26例,TIA组LDL-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及C组的LDL-C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显著高于B组(均<0.05),LDL-C平均水平与ABCD3-I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TIA患者LDL-C水平与ABCD3-I评分呈正相关.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3-I评分;低密度脂蛋白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91-02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OX-L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eysteine,HCY)浓度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疑似冠心病患者86例,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7例)及对照组(19例),冠心病组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亚组(23例)、中度亚组(22例)和重度亚组(22例).分析各组血浆OX-LDL-C和HCY浓度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血浆OX-LDL-C、HCY浓度比较,冠心病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ensini评分三个亚组间血浆OX-LDL-C和HCY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浆OX-LDL-C、HCY浓度有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Gensini评分与血浆OX-LDL-C(r=0.805,P<0.01)、HCY(r=0.700,P<0.01)浓度呈正相关,且OX-LDL-C与Gensini评分相关性较HCY高;血浆OX-LDL-C与HCY浓度呈正相关(r=0.698,P<0.01).结论血浆OX-LDL-C和HCY浓度与Gensini评分有关,血浆OX-LDL-C与HCY具有相关一致性,联合检测血浆OX-LDL-C和HCY浓度可更好地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GENSINI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评价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ST段回落不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直接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274例的临床资料,按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分为ST段回落不良组79例和良好组19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HR与ST段回落不良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HR预测STEMI患者ST段回落不良临床价值。结果与ST段回落良好组患者比较,ST段回落不良组患者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2级比例高,胸痛到球囊扩张时间长,入院时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血尿酸、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单核细胞计数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均P<0.05)。ST段回落不良组患者MHR为0.75±0.22,高于ST段回落良好组患者的0.48±0.19(t=9.831,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MHR是老年STEMI患者PCI后ST段回落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50,95%CI:1.646~5.430,P=0.003)。ROC曲线显示,MHR预测STEMI患者ST段回落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敏感度为79.72%,特异度为79.61%,最佳诊断值为0.64。结论MHR可能是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ST段回落不良独立危险因素,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单核细胞 脂蛋白类,HDL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LRP-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6~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首次确诊的ACS患者315例,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sLRP-1水平。依据sLRP-1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sLRP-1组(1.09~3.73 μg/ml,107例)、中sLRP-1组(3.74~6.45 μg/ml,103例)和高sLRP-1组(6.46~9.85 μg/ml,105例)。随访1年,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3组间sLRP-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高sLRP-1组MACE发生率(17.1%)高于低sLRP-1组(5.6%)和中sLRP-1组(8.7%)(均为P<0.05)。生存分析显示,高sLRP-1组无MACE累计生存率均小于低sLRP-1组和中sLRP-1组(F=8.909,P=0.012)。sLRP-1以5.64 μg/ml为截断值时,预测MACE的敏感度为78.8%,特异度为62.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2(95%CI:0.641~0.824,P=0.000)。Cox回归显示,sLRP-1(HR=1.315,95%CI:1.191~1.585,P=0.004)与ACS患者发生MACE独立相关。sLRP-1≥5.64 μg/ml(HR=2.334,95%CI:1.025~5.317,P=0.044)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sLRP-1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对ACS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β2-糖蛋白I(0x—LDL/β2-GPI)复合物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89例DN患者分成三组:A组(UAER〈30mg/24h)、B组(UAER30-300mg/24h)和C组(UAER〉300mg/24h),30例正常人作为D组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其血清OX—LDL/β2-GPI复合物水平,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四组受检者的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及肾脏各级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B组、C组各级动脉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明显高于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6、2.02、2.14、2.58、2.07、2.22、2.51、2.76、2.18、2_32、2.66、2.84,P均〈O.05),而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均明显低于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9、2.26、2.43、3.16、2.14、2.32、2.47、2.55、2.27、2.41、2.58、2.79,P均G0.05);C组各级动脉的Vmin均明显低于B组,而RI、PI则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f别=1.73、1.99、1.81、2.07、1.95、2.13、1.76、2-32、2.09,P均〈0.05);A、B、C三组血浆OX—LDL/β2-GPIJg平均明显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1、3.35、3.97,P均〈0.05),B、C两组血浆ox—LDL/β2-GPI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C组血浆OX—LDL/β2-GPI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43、3.86、4_31,P均G0.05);ox—LDL/β2-GPI与B组及C组SRA的RI呈正相关(r=0.2g、0.29,P均〈0.05),且与B组及C组IRA的RI呈正相关(r=0.37、0.42,P均〈0.05)。结论OX—LDL/β2-GPI复合物水平与DN发病有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快速检测DN患者的肾损伤。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肾动脉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甘油三酯(TG)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TG/HDL-C)、谷氨酰转移酶(GGT)对预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NAFLD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200例人员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脂水平并且分析TG/HDL-C与GGT对预测NAFLD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在TG、TG/HDL-C、GGT检测水平上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HDL-C水平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HDL-C预测NAFLD的临界值为1.3856,GGT预测NAFLD的临界值为27.9U/L。结论:临床中通过检测血清TG/HDL-C、GGT有助于预测NAFLD,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利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谷氨酰转移酶 非酒精性脂肪肝 预测
  • 简介:目的:观察血清胆固醇对绝经前、后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用常规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CHOL);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前后位正位总体(L1—4)、左侧髋部总体、股骨大转子区、股骨颈和Ward’s三角区骨密度(BMD)。结果:胆固醇与绝经前女性L1—4和Ward’s区骨密度呈负相关,与绝经后女性BMD无关,校正年龄和BMI后CHOL与绝经前、后女性BMD均无关。结论:胆固醇对绝经前后女性骨密度可能无影响。

  • 标签: 胆固醇 绝经 女性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脂联素在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测定77例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包括颈动脉狭窄33例、肾动脉狭窄29例及腹主动脉瘤15例)、33例对照组血浆脂联素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分析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平方根转换后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39±0.07)Sqrtmg/Lvs.(3.58±0.14)Sqrtmg/L,P〈0.00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3.20±0.17)Sqrμxg/Lvs.(1.55±0.24)Sqrtμg/L,P〈0.001)。血浆脂联素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平方根呈负相关(r=0.526,P〈0.001),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r=-0.384,P〈0.00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平方根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336,P〈0.001)。偏相关分析校正年龄、吸烟年支数、血糖、血脂指标后,血浆脂联素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平方根仍呈负相关(r=-0.235,P〈0.05),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r=0.175,P〈0.05);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平方根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157,P〈0.05)。结论血浆脂联素浓度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机体的氧化应激相关。

  • 标签: 外周动脉疾病 脂联素 低密度脂蛋白 内膜中层厚度
  • 简介:摘要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作为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键分子,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单核细胞黏附,诱导泡沫细胞和血栓形成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oxLDL能够作为循环生物标志物,用于AS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该文阐述oxLDL在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作为AS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心血管疾病 生物学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对冠状动脉性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正常健康人群及冠心病患者空腹静脉血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较正常健康人群二者呈显著可比的负相关(P<0.05)。讨论胆红素是独立影响冠状动脉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因子,认为胆红素具有防治冠状动脉性疾病的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性疾病 胆红素浓度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检测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测空腹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空腹血糖水平都比正常体检者高,数据差异过大。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检测的过程中,注意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有效判定疾病的控制情况,同时通过观测数据,还能直观的了解患者治疗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 标签: 冠心病,糖尿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治疗任何疾病,首先需要了解其起源、发展,以及如何可。以降低其风险。导致心脏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不少已作过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大多同生活方式有关,是完全可以控翮的。控制血压、戒烟、合理膳食、定期锻炼以及减轻体重均可显著降低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风险。

  • 标签: 控制 胆固醇 癌症 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 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