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235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者180例作为冠心病组,5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狭窄程度<50%者为对照组。记录纳入样本的临床资料,测定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HDL-C降低,hs-CRP水平升高(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DL-C逐渐下降,hs-CRP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C、hs-CRP、高血压病史为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DL-C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hs-CRP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联合两者的检测能更好的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敏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比值与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18~45岁)以及同期体检中心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和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TG/HDL-C比值与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12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病例组男性89例(79.5%),女性23例(20.5%);对照组男性49例(81.7%),女性11例(18.3%)。病例组基线TG(P=0.002)、HDL-C(P=0.001)以及TG/HDL-C比值(P=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TG/HDL-C比值较高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第1四分位数组为参照,第3四分位数组:优势比3.14,95%可信区间1.11~8.87,P<0.001;第4四分位数组:优势比3.87,95%可信区间1.24~12.09;P<0.001)。结论TG/HDL-C比值较高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血脂 甘油三酯 胆固醇,HDL 危险因素 年轻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检测老年冠心病的重要意义。方法:此次纳入我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6月接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4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 4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受检对象的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总结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检测老年冠心病的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检测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诊断病情,所获结果准确有效,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x—LDL)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反应蛋白等指标,采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及体外LDL氧化修饰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9例,心绞痛组120例,正常对照组49例等的Ox—LDL水平。结果心肌梗死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x—LDL水平有显著性差别(P<0.O1),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分别与心绞痛组比较,Ox—LD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O.05),冠心病患者Ox—LDL与C反应蛋白成正相关。结论CHD患者0x—LDL水平可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一个敏感指标,冠心病脂代谢异常是发生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普遍认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及家族史等。近年的研究证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涉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本文就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予以分析。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间接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与脑梗死发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0岁以上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0例为病例组,同期本科室住院的50岁以上的非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时检测间接胆红素(Indirectbilirubin,IBI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NIHSS)评分,观察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异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脑梗死组IBI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3.将入院时脑梗死患者分为NIHSS评分〈7分和NIHSS评分≥7两组,两组IBIL、LDL水平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IBIL水平增高;脑梗死急性期血清LDL、IBIL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相关,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 标签: 间接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 脑梗死 发病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黄芪配伍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及胸主动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AS家兔模型,对各组采取不同干预因素,取材后采用酶法测定血清TG、TC、ApoAI及ApoB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DLR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清TG、TC和ApoB含量明显减少(P<0.01),ApoAI含量显著增加(P<0.01),胸主动脉LDLRmRNA的表达明显提高(P<0.01).结论:本方通过调节血脂含量,上调胸主动脉LDLRmRNA的表达,来发挥其治疗效果.

  • 标签: 丹参 黄芪 药物配伍 家兔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血药浓度
  • 简介:LDL受体相关蛋白(IJ)Lrelatedprotein,LRP)是LDL受体基因家族成员,它是一种多功能清道夫受体和信号受体。在结构上LRP与家族中其它成员相似,但体积较大。近年来对LRP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集中描述了LRP的结构特点及胞浆域功能,探讨了LRP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生物学功能。

  • 标签: LRP 动脉粥样硬化 LDL受体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胞浆 清道夫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脂蛋白残粒(RLP)和低密度脂蛋白颗粒(LDL-P)浓度以及小而密LDL颗粒(sdLDL-P)诊断颈动脉斑块的价值。方法选择邢台市第三医院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行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斑块组(146例)和无颈动脉斑块组(对照组,149例)。采用垂直密度梯度离心全自动血脂谱检测(VAP)技术分离相测定2组空腹血清RLP、LDL-P及sdLDL-P等血脂亚组分浓度,采用均相法检测各组空腹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分析2组检验指标变化以及各检验指标的颈动脉斑块诊断真阳性率、诊断真阴性率、诊断假阳性率和诊断假阴性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检验指标对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颈动脉斑块组RLP、LDL-P和sdLDL-P水平[分别为(1.07±0.36)mmol/L、(1 300±370)nmol/L、(435±139)nmol/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59±0.17)mmol/L、(781±215)nmol/L、(156±59)nmol/L;P均<0.01];血清RLP和LDL-P诊断颈动脉斑块真阳性率[78.08%(114/146),81.51%(119/146)]和真阴性率[84.56%(126/149),86.58%(129/149)]均高于TG[58.90%(86/146),43.62%(65/149)]和LDL-C[59.59%(87/146),46.98%(70/149)],血清RLP和LDL-P诊断颈动脉斑块假阳性率[15.44%(23/149),13.42%(20/149)]和假阴性率[21.92%(32/146),18.49%(27/146)]均低于TG[56.38%(84/149),41.10%(60/146)]和LDL-C[53.02%(79/149),40.41%(59/146)](P均<0.01);血清RLP、LDL-P和sdLDL-P诊断颈动脉斑块AUC值(分别为0.890、0.902、0.973)均大于TG(0.682)和LDL-C(0.712),RLP和sdLDL-P联合诊断颈动脉斑块AUC值(0.977)大于RLP(0.890)和sdLDL-P(0.973)(P均<0.01)。结论血清RLP、LDL-P和sdLDL-P等脂蛋白亚组分可作为颈动脉斑块的检验指标,其诊断价值优于TG和LDL-C;血脂蛋白亚组分联合诊断效果优于单项指标。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脂蛋白类,LDL LDL颗粒 sdLDL颗粒 临床实验室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TC/HDL)对冠心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1 983例住院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收集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在2年随访期内,冠心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36例,发生率为1.82%(36/1 983)。男性冠心病患者TC/HDL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呈曲线关系,其折点为3.84,在TC/HDL<3.84时,TC/HDL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呈负相关,TC/HDL每增加一个单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降低72%(P=0.049);在TC/HDL>3.84时,TC/HDL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相关性(P=0.267)。女性冠心病患者TC/HDL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呈曲线关系,其折点为2.81,在TC/HDL<2.81时,TC/HDL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呈负相关,TC/HDL每增加一个单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降低99%(P=0.019),在TC/HDL>2.81时,TC/HDL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相关性(P=0.110)。结论TC/HDL在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中具有不同的阈值,这对于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情况与分析。方法选取RA患者50例与健康对照组60例,检测其血清中HDL-C水平。结果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RA患者组的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RA患者体血清中HDL-C明显降低,这种变化与RA病情相关联。

  • 标签: 关节炎 类风湿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脂酶(HL)的基因启动子514C/T多态性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03例高HDL-C患者和156名HDL-C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HL基因启动子514C/T多态性及其基因型,并探讨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高HDL-C组HL基因启动子514C/T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按TG与TC水平将高HDL-C组再分成2组进行观察,高HDL-C组1[TG≥1.70mmol/L和(或)TC≥5.72mmol/L]的等位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HDL-C组2(TG〈1.70mmol/L且TC〈5.72mmol/L)的等位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HDL-C组1中CC型者除载脂蛋白A1(ApoA1)及ApoA1/ApoB100外,其他血脂指标均明显高于同基因型的对照组(P〈0.05)。经过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与高HDL-C的发生有关(P〈0.05),而载脂蛋白B100(ApoB100)则与高HDL-C的发生呈负相关。结论:HL基因启动子514C/T多态性可能与脂质代谢有关。

  • 标签: 肝脂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硬化中的作用。方法观察13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比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高低。结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组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5);临床分期组间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5)。结论高低密度脂蛋白导致动脉硬化,是引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硬化
  • 简介: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健康人红细胞左旋精氨酸(L-arg)转运的影响。方法用低密度脂蛋白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分别孵育正常人红细胞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组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以^3H标记的L-arg(^3HL-arg)来测定红细胞的L-arg转运。结果低密度脂蛋白对红细胞L-arg转运无明显影响(P〉0.05)。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抑制红细胞L-arg转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25、50、100mg/L3个浓度总摄入的最大转运速率(Vmax)值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3%、27%、30%(P均〈0.05),亲和力明显减小(米氏常数值增大,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未见明显的浓度-效应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25、50、100mg/L3个浓度y+载体介导的L~arg转运的最大转运速率值明显降低,分别降低43%、48%、45%(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亲和力明显减小(米氏常数值增大);与对照组相比,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通过y+L载体介导的L-arg转运(最大转运速率值及米氏常数值)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后抑制红细胞L-arg的跨膜转运,推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L-arg/一氧化氮途径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脂蛋白类 LDL 动脉粥样硬化 红细胞 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入选300例冠脉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患者,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结果再狭窄组36例,无再狭窄组264例,再狭窄发生率为12%。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冠脉支架植入术前l天、术后1周、复查冠脉造影时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内再狭窄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提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指标。

  • 标签: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药物涂层支架 冠状动脉再狭窄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受多种致病因素影响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早期,最显著的病变是脂质氧化,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其中起关键作用。OX—LDL具有强大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损伤内皮、表达黏附分子、募集白细胞、以及形成泡沫细胞等。此外,增高的OX—LDL还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稳定向不稳定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以上功能主要是通过受体介导的方式来实现的。1997年Sawamura等首次在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上发现了OX—LDL的受体——凝聚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它可以中和降解OX—LDL,进一步引发斑块内细胞凋亡、基质降解和炎性反应,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

  • 标签: 受体 LDL 动脉硬化 细胞凋亡 不稳定宽块
  • 简介:摘要神经毒素β-淀粉样蛋白(Aβ)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主要标志。最近的证据表明,在常见的散发性或晚发性AD形式中,脑Aβ水平升高是由清除受损而不是生产过度引起的。细胞表面受体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已经被报道不仅在Aβ内吞起作用,还存在于血脑屏障系统及外周血、肝、肾等组织器官,并且通过血脑屏障或血脑脊液屏障有效地将Aβ转运至脑脊液或血液系统中,最后经外周组织器官清除至体外。在这篇综述中,描述了LRP1在Aβ外周转运及清除中的作用,其可能是降低脑内Aβ、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的途径。

  • 标签: LDL受体相关蛋白质1 淀粉样蛋白 外周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水平及其对老年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老年(年龄≥65岁)T2DM患者386例,年龄(72.7±5.4)岁,其中男269例,女117例;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有92例,年龄(72.9±5.2)岁,其中男65例,女27例,检测血清sdlDL-C水平;同时分析老年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阳性组和心脑血管事件阴性组的脂蛋白(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I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生物标记物。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来分析各变量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的LDL-C、sdlDL-C与年龄和其他血脂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确定sdlDL-C的升高对老年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在两组基线临床数据的比较中,心脑血管事件阳性组的LDL-C、sdlDL-C、Non-HDL-C、GLU、HbA1c、ApoB水平明显高于心脑血管事件阴性组(t分别为3.26、3.46、2.91、2.47、4.03、3.00,P<0.05),而ApoA-I水平明显低于心脑血管事件阴性组(t=-2.39, P<0.05);校准年龄的Cox回归分析显示,每10 mg/dl sdlDL-C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独立相关(HR 1.281, 95%CI 1.225~16.032,P<0.01);sdlDL-C与TG、Non-HDL-C、ApoB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3、0.588、0.623,P<0.01),与年龄、HDL-C、ApoA-I呈负相关(r分别为-0.363、-0.301,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dlDL-C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AUC=0.736, 95 %CI 0.554 9~0.918 2, P=0.003),同时HbA1c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样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AUC=0.725, 95 %CI 0.524 3~0.927 3, P=0.006),两者联合检测提高预测能力(AUC=0.837, 95 %CI 0.711 4~0.973 5, P=0.001)。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sdlDL-C的升高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显著独立相关。血清SdlDL-C相对LDL-C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有望作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评估的最有效预测血脂指标。

  • 标签: 糖尿病,2型 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LDL 生物标记 危险因素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冠心病病人之间的不同。方法选择冠心病病人,其中稳定性冠心病病人有19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208例。其中对住院的冠心病病人按其病情可以分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冠心病组两组。监测两组病人入院24h内的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胆固醇脂。结果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组中的高脂血症、早发的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等危险因素明显多于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其他的基线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组中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78.49±12.31)μg/dl;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组中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45.79±20.29)μg/d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相比明显的升高,从而可发现其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低密度脂蛋白稳定性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依据病情变化分为进展组(PIS组)40例、非进展组(NPIS组)70例。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ox-LDL含量。结果1、ox-LDL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预测因子,进展组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两组ox-LD(mmol/L)(t=4.796),有统计学意义(p<0.05)。2.ox-LDL比较轻型脑梗死组与中型脑梗死、重型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进展性缺性卒中组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ox-LDL浓度亦越高,中型脑梗死与重型脑梗死比较,p>0.0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ox-LDL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进展密切相关。2.血清ox-LDL水平可反映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血清铁蛋白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