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综合优质护理方法应用于急诊科外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探讨该方法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入急诊科抢救的135例外伤患者,按入急诊科抢救治疗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优质组,对照组63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优质组72例进行综合优质护理干预。从患者心理焦虑情况、心率检测结果、疼痛情况、患者伤口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几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急救后,对照组SAS评分高于优质组;急救中,对照组心率高于优质组;对照组患者疼痛重度和极度的比例高于优质组;对照组外伤伤口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94%和15.87%,分别高于优质组的1.39%和4.1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优质护理方法,有效提高了外伤患者的康复效果。

  • 标签: 综合优质护理 急诊外伤患者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的急诊抢救及护理对策。方法共选择76例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38例,对照组为急诊抢救及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急诊抢救及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抢救效果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2.10%、89.47%,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更好,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急诊抢救及综合护理,可保证良好的抢救效果,挽救患者生命,且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急诊抢救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在本组研究中共有46例(62.16%)患者接受了开放性腹部外伤手术治疗;28例(47.84%)患者接受了非手术治疗。治愈66例(89.19%);死亡8例(18.81%)。死亡原因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严重失血性休克2例,肠破裂中毒性休克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发症发生率16.22%,其中弥漫性腹膜炎6例,切口感染2例,腹腔脓肿2例,浓度血症1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临床上在治疗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时,应尽可能做到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在治疗过程中应可能采取手术治疗,采取床上控制性手术措施,对患者出血现象尽快予以控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腹部外伤 多发伤 诊断 治疗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外伤的麻醉选择及处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无手术当时死亡记录。结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合理使用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可以提高患者手术的成活率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关键词脑外伤;麻醉;处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外伤采取急救措施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3.5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7.74%,试验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的急救的过程当中,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提高与医生默契配合的意识,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做好相关急救措施,面对突发状况,需做到忙而不乱,充分体现优质护理的内涵,从而提高优质护理的质量和患者临床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颅脑外伤 急救措施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体育课意外伤害的成因、伤害类型、造成的影响、对策、事故的处理等进行系统分析,全面认识体育课意外伤害的成因及对策等,为科学预防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

  • 标签: 中小学 意外伤害 体育课。
  • 作者: 杨增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08-18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8期
  • 机构:    【摘 要】目的:探究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017年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患者的36例最为实验对象,全部患者的均实施手术治疗,并与手术室护理积极配合,从而使患者的手术的治疗效果得以保证。结果:1例患者无经过治疗无效,患者的死亡率为2.78%,35例患者的经过有效治疗后,均已好转,经过对患者得护理满意度调查可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34例,护理满意度为94.44%(34/36)。结论:针对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实施手术的患者,应与手术室护理相互配合,从而使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得到保障,能够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牙脱位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院外伤性牙脱位的儿童,根据患儿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接受正畸方法治疗)和对照组(接受钢丝联合树脂固定)。对比两组外伤性牙脱位治疗疗效;两组术后6个月患牙口腔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外伤性牙脱位治疗疗效为88%,对照组为80%,通过统计学比较,发现研究组外伤性牙脱位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均未发生叩击痛,牙周组织异常,牙龈炎、牙槽骨退缩现象,对照组发生比例分别为2%、0%、0%、0%,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接受钢丝联合树脂固定治疗方案相比,正畸方法治疗儿童外伤性牙脱位疗效肯定,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儿童 外伤 牙脱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运用到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的功效。方法选出2014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144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72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72例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比照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BI)总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总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组二患者的BI总分、FMA总分、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消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手术患者处于围术期中施以优质护理,能够极大地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与平日的生活能力,减小并发症产生的概率,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颅脑外伤 价值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是心电图危急值内容,其发生原因除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外,还可能为脑源性、外伤性等引起,现报道外伤致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1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1岁,因“外伤性胸痛、胸闷4小时”入院。4小时前因工作时前胸部不慎被铁片砸伤,当即出现剧烈胸痛,伴胸闷不适,无咳嗽及咯血,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咯血,生命体征稳定。急诊胸部+中上腹部CT示:(1)左上肺少量出血;(2)右下肺背侧渗出性病变;(3)心包积液(血)。急诊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频率98次/分;P-R间期固定0.15s;QRS波:时限0.13s,V1呈R型,R波升支有切迹,V4呈RS型,V5呈qRS型其S波粗顿,V2、V3呈qRS型伴ST段呈弓背型抬高0.3mv及T波倒置。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V2、V3导联异常q波伴ST段呈弓背型抬高0.35mv及T波倒置,提示符合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脏挫伤心电图改变;(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急诊(时间21:09)肌红蛋白593.9ng/ml,肌钙蛋白26.73ng/ml,肌酸激酶(CK)1262U/L,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70U/L,白细胞29.4×109,中性粒细胞比例88.04%,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正常。超声多普勒提示:两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 标签: 外伤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手术在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97例,作为研究主体。随机分成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9)。所有患者均予以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后的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观察组则于手术结束后2个月行颅骨修补术。对间隔不同时间实施颅骨修补术的两组患者的治疗价值进行评价分析和比对。结果观察组在恢复良好率、ADL评分、Fug-Meyer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手术,对于改善患者ADL、Fug-Meyer评分,促进其恢复良好率的提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脑外伤 临床价值 颅骨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手外伤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手外伤修复手术,研究治疗组采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手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调查。结果研究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24%和88.24%,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47%和67.6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研究治疗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72.56±10.73天)和住院时间(14.33±5.89天)均远远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93.32±13.95天)和住院时间(19.17±7.37天)。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皮瓣移植修复应用于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治疗效果明显,大幅度缩短了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皮瓣移植 手外伤 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外伤性脾破裂在临床中采用CT影像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4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CT检查的有关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有31例患者的CT扫描具有特异性,占77.5%;有37例患者的CT扫描具有敏感性,占92.5%。手术结果与患者的CT增强扫描诊断具有一致性。结论CT扫描能够对脾损伤出血位置及程度迅速做出判断,对于诊断外伤性脾破裂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医学影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及试析临床对脑外伤患者应用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4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外伤患者,根据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12)应用早期颅骨修补手术+脑室腹腔分流手术联合治疗,对照组(n=48)先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择期实施颅骨修补手术。评价及对比两组的手术疗效、MMSE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MMSE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对脑外伤患者应用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可有效预防与控制病情发展,可改善智力状态,降低认知功能缺损,治疗优势更大。

  • 标签: 脑外伤 早期颅骨修补手术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多层螺旋CT在腹部外伤影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腹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腹部外伤患者分别采用B超和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将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B超和多层螺旋CT技术的检出率。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技术的总检出率为88.9%,B超技术的总检出率为86.7%,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的脾损伤、肝损伤以及肾损伤的检出率分别为87.5%、81.3%和83.3%,均明显低于B超检查的95.0%、93.8%和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多层螺旋CT的胰腺损伤、肠系膜损伤以及空腔脏器损伤检出率分别为100.0%、100.0%和100.0%,明显优于B超检查的66.7%、33.3%和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腹部外伤影响诊断中,多层螺旋CT和B超均具有较高的腹部脏器损伤检出率,但是多层螺旋CT检查在胰腺损伤、肠系膜损伤以及空腔脏器损伤诊断方面更具有优势,B超检查在脾损伤、肝损伤以及肾损伤的诊断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临床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 标签: 多层螺旋CT B超 腹部外伤 影响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traumaticsubduralhygroma,TSH)又称为外伤性硬脑膜下水瘤,是一种常见的头部外伤性损害,国内外临床医学上已有多例报道。一般单纯TSH经过临床治疗后多数病例病情恢复良好,部分患者可致残,或转变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当伴有其他脑损伤或颅内感染时死亡率较高,约为9.7%-12.5%3。尽管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TSH发生率较高,但尚未见法医学领域有关TSH死亡案例的报道。

  • 标签: 外伤 硬脑膜下水瘤 血肿 TSH
  • 简介:摘要校内意外伤害在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较为常见,它的发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带来负面作用,也给学校教学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减少其发生是当今学校管理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从校医角度通过对一所较大规模的六年制小学学生在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意外伤害事件进行定量调查分析,找出意外伤害的成因,并提出小学学生意外伤害综合性预防措施。

  • 标签: 学生意外伤害成因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蜡疗在手外伤后功能障碍患者康复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4例手外伤后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蜡疗支持,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9/86.4%,对照组为13/59.1%,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肌力情况均比对照组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蜡疗进行手外伤后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蜡疗 手外伤 功能障碍 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