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疗法配合针灸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调研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就诊的128例围绝经期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64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个疗程的团体心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段的HAMA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HAMA评分(13.67±4.21)及治疗6周后的HAMA评分(10.00±3.9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团体心理治疗配合针灸在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起效时间快,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 标签: 团体心理疗法 针灸 女性围绝经期 焦虑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围绝经期女性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8年 10月在本院就诊的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围绝经期女性 120例,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60)及观察组( n=60) ,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分析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围绝经期、降糖及自我保健等方面医学知识了解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前 SAS、 SDS评分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观察组干预后 SAS、 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围绝经期女性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方法对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围绝经期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与牙周重度附着丧失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就诊,以及在此期间通过网络招募的50至65岁绝经期女性195例,进行牙周检查、填写调查问卷并接受骨密度检查。牙周检查指标包括: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ral hygiene index simplified,OHI-S)、探诊出血阳性位点(bleeding on probing,BOP)百分比[BOP(+)%]。受试者口内牙齿存在CAL≥5 mm的位点不少于3处且位于不同象限时,计为重度CAL。受试者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社会经济背景、婚姻情况、口腔就诊情况和口腔卫生维护情况等。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查受试者左侧髋部以及腰椎的骨密度。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当骨密度与年轻白人健康女性骨密度峰值标准差的倍数(T值)≤-2.5时,诊断为骨质疏松。采用卡方检验,对年龄、绝经时间、体重指数、锻炼习惯、家庭收入、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口腔就诊习惯、刷牙习惯、牙齿邻面清洁工具的使用、OHI-S、BOP(+)%、髋部骨质疏松、腰椎骨质疏松等14个因素进行初筛,选取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骨质疏松与牙周重度CAL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95例绝经期女性年龄(57.8±4.3)岁,其中有重度牙周CAL者111例(56.9%),骨质疏松者89例(45.6%)。对年龄、家庭收入、口腔就诊习惯、OHI-S、BOP(+)%和髋部骨质疏松6个风险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3个因素OR值分别为:髋部骨质疏松(OR=2.466)、OHI-S(OR=2.262)、BOP(+)%(OR=7.274),这3个因素是绝经期女性发生重度CAL的危险因素。髋部骨质疏松的绝经期女性发生牙周重度CAL的风险是无骨质疏松者的2.466倍(P=0.017)。结论髋部骨质疏松的绝经期女性发生牙周重度附着丧失的风险增加。

  • 标签: 绝经期 骨质疏松,绝经后 牙周重度附着丧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患者实施“快走”康复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的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对照组采用15mg艾司西酞普兰进行口服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快走”康复模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康复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康复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检测值低于对照组,雌二醇、自然杀伤细胞和CD3+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围绝经期抑郁症 “快走”康复模式 激素水平 免疫指标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患者采用“快走”康复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 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即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快走”康复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更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KMI围绝经期症状评分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快走”康复模式具有的优势,能够使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快走”康复模式 围绝经期女性 抑郁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绝经期女性人群经米索前列醇、取环钳联合取环临床观察。方法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选取64例绝经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使用取环钩进行取环,研究组则使用米索前列醇与取环钳联合取环,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一次性的成功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绝经期患者选用米索前列醇与取环钳联合取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用时,减少出血量,提高取环的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绝经期女性 经米索前列醇 取环钳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患者的特征性超声表现和临床症状,为超声早期诊断PFTC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12年5月至2022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PFTC患者,年龄46~85岁,其中绝经过渡期早期(46岁)1例(2.9%),绝经过渡期晚期(48岁、49岁、50岁)3例(8.8%),绝经后期30例(88.2%)。年龄(60.9±9.7)岁,中位年龄60岁。分析超声诊断、临床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临床症状以阴道不规则出血较多见。根据附件包块特点及盆腹腔内其他脏器受累情况将34例PFTC术前超声声像图分为4组:(1)A组:6例超声表现为附件区腊肠样囊性包块,内壁不光滑,内壁可见乳头状中等回声凸起,可见不完全条形分隔,乳头状凸起及分隔上可见丰富或较丰富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输卵管积水1例,附件区囊肿2例,PFTC 3例。(2)B组:13例附件区可见囊实性包块,形态不规则,部分区域可呈腊肠样改变,囊性部分透声差,实性部分可见丰富或较丰富血流信号。超声诊断PFTC 2例,卵巢癌11例合并宫腔积液2例,3例伴腹盆腔积液。(3)C组:11例附件区形态不规则实性肿物,呈低回声,可伴前后穹隆腹膜及大网膜增厚,肿块内可见丰富或较丰富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卵巢癌10例,盆腔转移癌1例。(4)D组:4例未发现附件区包块,其中3例伴有腹水,考虑恶性肿瘤所致,来源待查。34例PFTC患者术后病理结果:高级别浆液性癌30例,低级别浆液性癌1例,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2例,输卵管原位浆液性癌1例。其中3例双侧PFTC,左侧10例,右侧21例。4例为PFTC合并卵巢癌。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病理分期结果为Ⅰ期8例,Ⅱ期9例,Ⅲ期11例,Ⅳ期6例。A组术前超声诊断PFTC准确率50.0%;B组术前超声诊断PFTC准确率15.4%;C组与D组术前超声均未正确诊断PFTC,但均提示盆腔恶性肿瘤。结论双侧卵巢清晰显示、附件区腊肠样包块、伴丰富或较丰富低阻力指数血流信号的乳头状凸起及低速新生血管等特征性超声图像有助于超声检查对PFTC的早期诊断,对预测PFTC的病理分期帮助不大;有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或下腹疼痛的绝经后女性均应警惕PFTC。

  • 标签: 输卵管肿瘤 超声检查 阴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雌激素结合改良二至丸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性唤起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围绝经期性唤起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138例)和治疗组(164例),对照组行单一雌激素治疗,治疗组行雌激素结合改良二至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E2与FSH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结合改良二至丸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性唤起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雌激素 改良二至丸 围绝经期性唤起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效果。方法对46例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盆底肌功能锻炼前后患者性功能和盆底肌力情况的差异。结果盆底肌功能锻炼后患者盆底肌力优于功能锻炼前;性功能优于功能锻炼前,功能锻炼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可增强患者盆底肌力,从而改善患者性功能障碍。

  • 标签: 围绝经期 性功能障碍 盆底肌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8例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黛力新治疗,研究组增加自拟更年解郁安神汤进行治疗,以治疗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进行效果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症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焦虑抑郁症 自拟更年解郁安神汤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管理门诊对于防治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应用效果,为推进我国围绝经期女性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开展围绝经期综合管理门诊前采用常规模式治疗指导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开展围绝经期综合管理门诊后采用多学科联合管理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采用女性经期自测表(KMI)、围绝经期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R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评价,以分析多学科联合管理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KMI总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MI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的KMI评分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R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MRS评分减少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睡眠失常、情绪低落、焦虑、易怒、身体精神疲乏、阴道干涩、膀胱不适等单项自觉症状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症状两组患者评分差异不大(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管理防治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围绝经期症状,有利于帮助此阶段女性平稳度过围绝经期及早期防治老年慢性病,对推进我院围绝经期女性保健工作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管理门诊 防治 保健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分析该院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妈富隆治疗组)60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FSH、LH、E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妈富隆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绝经期女性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病患采取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40例在我院进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绝经女性,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例,对对照组女性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女性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两组女性的护理效果。结果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女性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满意度,观察组病患均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绝经期女性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病患采取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女性的疼痛程度,缓解其焦虑程度,提高其满意度,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 标签: 节育器 心理护理 焦虑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围绝经期女性急性冠脉综合症危险因素及发病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诊疗的230例女性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其中围绝经期女性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其他年龄段8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的健康女性150作为健康组。分析女性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结果: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长期抑郁情绪及遗传家族史是围绝经期女性ACS患者的危险因素,相对于健康人群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围绝经期女性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单支病变86例,占57.3%;双支病变41例,占27.3%;三支病变23例,占1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围绝经期女性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冠脉积分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其患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长期抑郁情绪及遗传家族史,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病情较轻,但也要对这类患者进行积极干预。

  • 标签: 围绝经期 女性 急性冠脉综合症 危险因素 发病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仙汤加减方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二仙汤联合心理干预治疗30例围绝经期失眠女性患者,对照组给予30例患者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及停药2周后,无论在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还是PSQI总分等临床症状上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中未发现有毒副作用。结论加味二仙汤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具有较好的疗效,无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积推广。

  • 标签: 二仙汤 心理干预 围绝经期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在围绝经期女性心理问题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400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躯体化自评量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观察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阳性者治疗2W、20w评分变化情况及躯体症状缓解率等。结果观察组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治疗前后评分变化敏感度、医护患容易掌握程度均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是一种可以快速筛查、诊断及监测围绝经期女性心理问题疗效的工具。

  • 标签: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围绝经期女性 心理问题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绝经症状与日常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初次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绝经门诊的3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Kupperman绝经指数(Kupperman menopausal index,KMI)量表评估绝经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简短版日常认知功能(everyday cognition,ECog)量表评估日常认知功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绝经症状与日常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314例患者ECog分数为1.50±0.49。KMI分数为12.67±7.88,74.8%(235/314)患者有绝经症状,其中34.7%(109/314)有中重度绝经症状。相比无绝经症状患者(ECog得分:1.27±0.29),有绝经症状的患者ECog得分更高(轻度症状组ECog得分:1.48±0.47,P=0.005;中重度症状组ECog得分:1.69±0.55,P<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KMI的5个症状(潮热出汗、失眠、情绪波动、抑郁和疲乏)均与日常认知功能下降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潮热出汗[β=0.06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002~0.117,P=0.043]、抑郁(β=0.163,95% CI=0.073~0.253,P<0.001)和疲乏(β=0.138,95% CI=0.071~0.205,P<0.001)症状仍与日常认知功能下降相关。结论潮热出汗、抑郁和疲乏症状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日常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围绝经期 绝经症状 日常认知功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肃省汉族、回族、藏族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7290例40~55岁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以问卷方式调查人口学特征、婚育月经史,并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症状进行评估。资料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肃省女性自然绝经年龄为(47.43±3.99)岁,其中回族女性最早,为(47.08±4.29)岁;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地,三个民族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5);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回族为58.85%(246/418),藏族为44.16%(136/308),汉族为41.06%(2695/6564),三个民族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症状汉族轻度人员占比最多,回族、藏族中度人员占比最多,三个民族之间轻度和重度的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从事重体力劳动是三个民族女性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共同的危险因素。结论促进和帮助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改变落后生活劳作模式,加大教育及医疗卫生的投入、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针对各民族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逐项改善,将有助于围绝经期综合征预防和诊治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各民族女性健康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民族 绝经 自然绝经年龄 围绝经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