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60例腹部闭合损伤导致小肠破裂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其受伤的时间长短将其分成两组,即时间<12h为观察组(30例),时间>12h为对照组(30例),对比其手术治疗的时间、出血量、第一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缩短病程。

  • 标签: 闭合性损伤 小肠破裂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及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针对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症状,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

  • 标签: 颅脑损伤 器官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应用于腹部闭合损伤的诊断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诊治的腹部闭合损伤病患7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平均每组35例。对比组进行超声、X线等基本检测,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CT扫描检测。分析比较两组的检出率和死亡率。结果研究组发病原因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比组,两者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死亡率则明显低于对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于腹部闭合损伤的诊治有较高的可靠、准确,能够作为临床医治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CT 腹部闭合性损伤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诊断腹部闭合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部闭合损伤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B超检查与手术结果相比,肝破裂的符合率为92.86%,胰腺破裂的为57.14%,脾破裂的为87.50%,胃肠道破裂的为63.64%,肾破裂的为100.00%,腹膜后血肿的为66.67%。结论B超诊断腹部闭合损伤符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B超 腹部闭合性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创伤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创伤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的临床治疗,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创伤视神经损伤患者的总体预后较差,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视力的关键。结论对创伤视神经损伤患者给予大剂量血管扩张剂和糖皮质素治疗效果明显,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创伤性 视神经损伤 糖皮质素 血管扩张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胃肠粘膜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病前10天内服用NSAIDs类药物的76例(观察组),未服NSAIDs类药物的86例(对照组),两组之间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男98例(60.5%),女64例(39.5%);平均年龄(35.35±13.67)岁。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60岁以上者、多个溃疡者;既往有心脑血管、溃疡出血病史者;发病前临床症状不明显;内镜检查显示胃粘膜损伤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多见,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年龄≥60岁、溃疡出血史、心脑血管病史和服NSAIDs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服NSAIDs患者发病前症状隐匿,内镜检查显示胃粘膜损伤多见。年龄≥60岁、溃疡出血史、心脑血管病史、服NSAIDs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非甾体抗炎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损伤致小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1例腹部闭合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断方法和手术结果的关系。结果40例治愈,合并切口感染3例,1例转上级医院。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及整体支持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关键。

  • 标签: 小肠破裂 腹部闭合性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氯环利嗪治疗过敏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113例过敏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盐酸氯环利嗪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采取氯苯那敏治疗;观察组65例,采取盐酸氯环利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7d的临床总有效率、随访病情复发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d的临床总有效率、随访3个月的病情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7d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92%、9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氯环利嗪治疗过敏皮肤病的疗效显著,具有起效快、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高等优点,且病情复发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过敏性皮肤病 盐酸氯环利嗪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地观察盆底肌肉康复治疗产后压力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后42天有轻中度压力尿失禁患者60例,进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10次,一周2次,第1疗程结束后间隔3月行第二疗程治疗,依次行第三疗程治疗。结果经第1疗程治疗后有18例已经无漏尿现象,35例好转,7例无明显好转。经三个疗程治疗后,除8例患者偶有漏尿现象,但是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外,其余52例均没有出现漏尿现象。治疗有效率100%,显著有效率约为87%。结论盆底肌肉康复治疗能有效的治疗产后压力尿失禁。

  • 标签: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肉康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家庭对初产妇妊娠压力的状况,使妊娠期心理保健指导更具有针对、时效。方法运用妊娠压力量表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附一医院60名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产妇妊娠压力平均值为轻度压力,妊娠压力量表30个条目中以“担心婴儿能否安全分娩、担心婴儿不正常、担心分娩是否安全、担心早产”四个条目评分排得较前且达阳性;初产妇家庭关怀度指数均较高占90%,与妊娠压力成负相关。结论完善的家庭功能消除初产妇妊娠压力

  • 标签: 初产妇 妊娠压力 家庭关怀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女性压力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的护理,以及观察护理以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之间来我院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患者100例,主要依据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患者的年龄在40-68岁之间,且患者的病程均在2年-5年之间,为患者做好手术前的护理以及评估,进行心理护理与指导,手术中的观察护理还有手术以后的护理,进行并发症观察与护理以及对预防患者病情复发做有效的护理,并针对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做出院指导,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比较相应治疗与护理以后的效果。结果女性压力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症状的患者来我院经过护理人员的分析,给予针对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以后,将两组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以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进行比较,还有对患者手术以偶排尿困难比率进行分析,差异显著。结论经过我们的实验发现该疾病与手术方式有关,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导致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不同,对于女性压力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进行针对的治疗与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病情好转,远离并发症早日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对医院治疗与护理的满意度1。

  • 标签: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手术后排尿困难 护理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动态足底压力与步态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月内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收治的可独立步行>10m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时,选择6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选择GaitWatch三维步态分析与训练系统(步态)作为工具,测试两组对象的动态足底压力及步态,并比较。结果第一,比较足底压力峰值,脑卒中偏瘫者与正常人的表现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脑卒中偏瘫与正常人步态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动态足底压力与步态指标存在相关,如步宽、步速等。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动态足底压力 步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超声检查在压力尿失禁诊断中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0例压力尿失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采取盆底超声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角、尿道内口形成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发现压力尿失禁女性膀胱颈移动度等多项指标与健康妇女差异显著,临床可采取盆底超声初步分析患者疾病情况。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诊断 尿道膀胱角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皮肤炭疽患者的护理,总结皮肤炭疽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皮肤炭疽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护理措施。结果针对皮肤炭疽患者的护理措施,严格各项措施的落实,使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通过皮肤炭疽病例的资料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规范护理流程,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皮肤炭疽 护理
  • 简介:摘要皮肤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参与维持整个机体平衡及与外界环境的统一。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退行改变,皮肤出现衰老现象,且易受到感染。因此对入院老年患者皮肤进行正确的评估,可使皮肤问题得到及时的控制,降低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少压疮预防护理的盲目和被动,融洽护患关系,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 标签: 老年患者 皮肤评估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发生压疮高危人群报告表对老年患者皮肤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的效果。方法对20例老年患者入院后使用发生压疮高危人群报告表进行皮肤发生压疮危险评估,针对评估发现问题采取相应预防及治疗。结果老年患者入院后皮肤无压疮发生,减少皮肤受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信心,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 标签: 老年患者发生压疮高危人群报告表皮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