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低张力膀胱功能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条件并签属知情同意书的3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每天一次,每周5次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为头部运动区10min,腰骶部10min,头部用10Hz,腰骶部用1Hz。两组患者均接受其它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的膀胱压力及残余尿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成功率、拔管时间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的膀胱内压力较对照均组明显增高,且未超过安全压力范围;残余尿量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治疗组患者的拔管成功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其带管时间及尿路感染率较对照组均显著缩小。结论经颅磁刺激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低张力膀胱的下尿路功能,能有效增加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患者拔尿管的成功率,缩短带管时间,减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脊髓损伤 经颅磁刺激 神经源性膀胱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应用控制阶梯式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第二、第三季度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资料,从中筛选66例接受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作为本研究之对象,分为对照组(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30例、研究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控制阶梯式减压术)36例,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所用时间对比,对照组分别为(129.2±24.6)ml、(72.5±16.8)分均超过研究组的(112.3±23.1)ml、(59.0±14.1)分;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36.67%(11/30)的发生率超过研究组11.11%(4/36)的发生率,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阶梯式减压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提升患者预后效果,具应用价值。

  • 标签: 控制性阶梯式减压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细节护理对肩袖损伤修补术后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行肩袖损伤修补术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在术后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细节护理,包括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由护理人员指导开展肌肉训练、钟摆练习、肌力抗组训练等。护理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比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5.0±2.6)分,高于对照组的(70.4±2.1)分,说明其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8.5%,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肩袖损伤修补术后患者,根据其个人情况给予细节护理,有助于患者加快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节性护理 肩袖损伤修补手术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治疗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源膀胱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时间选自2020年5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检查联合血清S100蛋白在早产儿脑损伤评估中的有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NICU有脑损伤高风险因素的住院早产儿58例,根据头颅MRI分成脑损伤组(20例)及非脑损伤组(38例)。所有患儿行aEEG监测;在出生后当天检测S100蛋白;计算aEEG、S100蛋白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 脑损伤组aEEG异常率、S100蛋白水平高于非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标签: 早产儿脑损伤 aEEG 血清S100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MRI对膝骨关节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经膝关节镜检查确诊的膝骨关节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A组)、MRI(B组)检查,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膝关节镜检查结果:关节腔积液38例(38.00%)、损伤韧带35例(35.00%)、骨质改变15例(15.00%)、损伤半月板12例(12.00%)。B组检出准确率为98.00%,其中检出关节腔积液37例(97.37%)、损伤韧带34例(97.14%)、骨质改变15例(100.00%)、损伤半月板12例(100.00%);A组检出准确率为91.00%,其中检出关节腔积液35例(92.11%)、损伤韧带31例(88.57%)、骨质改变14例(93.33%)、损伤半月板11例(91.67%),B组高于A组,组间对比(x2=4.713,p=0.029)。结论   对于膝骨关节损伤患者来说使用MRI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膝骨关节损伤 检出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踝关节损伤所致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65例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包括物理治疗、功能训练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通过观察指标、统计学方法等手段进行评估。结果 康复组患者在康复期间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 0.05)。统计学分析表明,在康复组中,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力量、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对于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康复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力量和稳定性。因此,推荐在踝关节损伤的康复中采用综合康复护理,以提高康复效果。

  • 标签: 踝关节损伤 功能障碍 综合性康复护理 物理治疗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常见皮肤病有湿疹、脓疱疹、麻疹、水痘、特应性皮炎、手足口病、接触性皮炎等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产生极大的威胁。本文通过对引发儿童皮肤病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儿童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标签: 儿童皮肤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皮肤创伤修复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人们医学问题之一,也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皮肤作为人体的重要表层器官,一旦遭受到创伤或者是损伤,其修复的速度和修复的难度非常之大。对于很多急慢性的创伤,在现有的医学技术水平下,很难让受伤的皮肤或者是创面得到完美的愈合,并达到和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护理软膏就是这样一款专门针对患者皮肤进行治疗的有效产品,其不仅可以在创伤表面形成保护层,起到物理屏障作用,而且还可用于非感染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不可用于慢性创面,对皮肤创伤护理起到很好的治愈效果。

  • 标签: 护理软膏 创伤修复 皮肤创伤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检测辅助诊断过敏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本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诊治的50例过敏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另筛选本院同时期进行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总IgE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 过敏性皮肤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产后压力尿失禁患者中采取经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压力尿失禁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者44例,接受经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治疗,对照组有患者44例,接受经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FIQ-7评分、IIQ-7评分、盆底肌力评分、24h尿垫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PFIQ-7评分、IIQ-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4h尿垫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6、3.754、4.238、5.519,P

  • 标签: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经生物反馈 电刺激疗法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因为其高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为我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损伤病理过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NLRP3)炎小体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释放以及诱导细胞焦亡,在加剧脑梗死后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调节NLRP3炎症小体的相关机制能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NLRP3 炎性小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间歇清洁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采取对患者的随机分组,每一组均为30例。对照组留置尿管,试验组采取间歇清洁导尿术。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膀胱功能指标、WHOQOL-100量表评分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 在干预前,2组患者膀胱功能各项指标、WHOQOL-100量表评分并无明显差异,在干预后,对比显著。并且,对照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更高。结论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运用间歇清洁导尿术,能够使患者获得膀胱功能的改善,预防及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间歇性清洁导尿术 脊髓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病人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见我院收入的9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目标控制的康复训练。结果:干预后膀胱容量和自行排尿频次明显多于干预前,而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增加或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病人治疗期间行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可有助于改善病人不良情绪,提高其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获得病人肯定。

  • 标签: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训练 针灸治疗 膀胱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碘伏皮肤消毒效果 方法:将不同温度的碘伏分为三组,20℃组、30℃组及40℃组进行细菌及动物实验,记录不同温度下碘伏的变化情况及兔皮表情况。结果:三组不同温度下用去的硫代硫酸钠体积及碘伏消毒液中有效碘含量差异不大(P<0.05);30℃组的碘伏菌落数分布及不良反应均显著优于20℃组及40℃组。结论:建议临床术前皮肤消毒选择30℃的碘伏可有效保证消毒灭菌作用的同时,还能减少患者因碘伏挥发所致的冷刺激,从而预防发生其他围术期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碘伏 温度 消毒 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