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外伤综合征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外伤综合征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对其进行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比较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影响脑外伤综合征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外伤综合征 心理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在门诊中经常会出现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情况,而对原因进行了解,多是因出血过多、严重休克、复合型脑外伤等所造成。如果患者长期休克。在门诊中经常会有一些因外伤而导致心脏呼吸骤停情况,现对本科室中在2017年5月22日抢救成功的一例因外伤而导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以下将会对其抢救成功的体会进行阐述,希望能对相关工作者提供可靠借鉴。

  • 标签: 外伤 心脏呼吸骤停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伤患者采取早期综合预防措施,以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16年—2017年3月本科45例胸外伤病人,通过对病室环境的要求,呼吸道清理,营养需求以及早期胸部康复训练效果的观察和研究等方面,来探讨降低胸外伤患者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护理预防措施。

  • 标签: 预防 胸外伤 肺部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的38例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选择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选择呼吸道护理,比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两组数据将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后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呼吸道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护理措施干预。结果眼球钝挫伤、眼异物伤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率(P<0.05);就诊时间越早,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不良率(P<0.05);年龄越轻患者预后率越高(P<0.05)。结论影响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预后因素有致伤性质、就诊时间和患者发病年龄,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疗效。

  • 标签: 开放性眼外伤 预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优势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间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8例,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入院3周后再进行高压氧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统计记录日常生活能力ADL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的得分情况。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58.35±11.37)明显高于对照组(68.33±14.3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GCS评分(9.77±1.91)低于对照组患者(12.22±2.33),且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作用明显,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减少患者脑组织损伤程度,有利于患者认知障碍的恢复。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高压氧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脑外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所收治的脑外伤患者7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研究组的患者来说,主要开展综合的护理模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来说,采取一般护理模式。结果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5%,研究组在这方面的数据是96.67%,对照组的患者在抢救的平均时间上是43.4分钟,研究组的患者是22.1分钟,在抢救所需要的费用方面,对照组的平均费用是580元,研究组的费用是503元,在住院的天数方面,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是23.7天,研究组的住院天数是18.2天。结论综合护理方式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突出,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和推广,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提供帮助。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外伤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颅脑外伤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抽取于我院行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医治的54例颅脑外伤病人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探究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4例患者,恢复良好62.96%,中重度残疾29.63%,死亡率5.56%。结论对行急诊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病人,于围手术期给予积极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行。

  • 标签: 颅脑外伤 急诊 颅内血肿清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严重的头部外伤会造成诸多后遗症,我院通过梅花针配合艾灸治疗1例外伤后引起的头部麻木患者,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梅花针 艾灸 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胰腺外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5月收治的70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腺外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损伤胰腺的恢复,缩短住院天数,效果满意。

  • 标签: 胰腺外伤 护理干预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诊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收治的48例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加强病情观察,并给予对症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8例患者经有效护理后,治愈率为89.6%,死亡率为4.2%。患者血气分析结果PaO2、PaCO2水平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对急诊重症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诊 胸外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异物患者的临床治疗处理路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48例开放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异物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8位患者颅脑外伤及颅内异物情况,所有患者后均实施了开颅手术治疗,于全身麻醉条件下,借助头颅CT、X线定位,进行了颅内异物及颅内坏死组织的有效处理清除。结果本研究所纳入的48例患者,总计实施开颅手术48次,共取出颅内异物48块。经手术治疗处理后,44例患者预后情况较好,均告良好康复,仅4例患者存在预后康复不佳情况,临床死亡2例(4.17%)、致残2例(4.17%)。结论针对开放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异物患者,积极借助影像学定位颅内异物、观察颅内情况,进而针对性实施开颅手术治疗,便于患者颅内异物的有效取出,强化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 标签: 开放性颅脑损伤 颅内异物 开颅手术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价综合康复治疗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她们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产生情况以及改良巴氏指数(MBI)、简明精神量表(MMSE)、平衡Berg量表(BBS)和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分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BI、MMSE、BBS和FMA等各项评分和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患者的分值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恢复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颅脑外伤患者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熏蒸在四肢外伤性骨折康复当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四肢外伤性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指数及关节活动灵敏度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蒸用于四肢外伤性骨折康复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关节灵敏度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熏蒸 四肢外伤性骨折康复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辖区内三甲医院2014年—2017年收治的153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153例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比例和类型,按照是否并发精神障碍将153例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对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53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48例,发生率为31.4%(48/153),其中躁狂型比例高达47.8%(23/48),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精神障碍发生比例(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外伤部位、GCS评分、颅内感染及低氧血症是并发精神障碍的独立作用高危因素(P<0.05)。结论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发生率较高,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和治疗。

  • 标签: 颅脑损伤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胸外伤后迟发性血胸的诊治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46例闭合性胸外伤后迟发性血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采取患者坐卧,行胸腔积液超声定位,于患者腋中线,将引流管置入患者胸腔约5cm后进行缝线固定。结果治愈44例,开胸2例,46例患者经有效治疗痊愈。在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出现不良肺复张1例,经开胸手术,证实该患者为凝固性血胸;2例患者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出现进行性血胸,经开胸手术,证实该2例患者为肋间血管破裂。结论闭合性胸外伤后迟发性血胸发生,应及时进行胸腔闭合式引流,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闭合胸外伤 迟发性血胸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重度脑外伤患者麻醉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实施专业的术中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实施了专业的术中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脑外伤患者实施有效的专业术中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手术护理干预 并发症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I对膝关节外伤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7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外伤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CT检查完成诊断,试验组使用MRI检查完成诊断,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并比较两组前后交叉韧带测量值。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前后交叉韧带测量值与解剖测量值相差较小,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在膝关节外伤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中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MRI 膝关节外伤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作为观察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与22.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满意率分别为95.0%与85.0%,两组间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外伤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6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术前及术后3天,术后2周应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同时记录其恢复工作时间。结果2组患者术后3天及术后2周焦虑评分有显著差异,术后2周焦虑评分及恢复工作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手外伤患者术后焦虑情绪,促进患肢功能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手外伤 焦虑 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