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脑外伤病人的效果以及相关具体护理措施研究。方法:从武汉市第一医院选取240位脑外伤病人,对这些病人使用出自于我国生产的空气加压舱来进行治疗,并在脑外伤病人进入空气加压舱之前进行护理,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护理,出舱后继续护理。结果:经过高压氧治疗过后,240位脑外伤病人中没有出现死亡和植物症状,其中有3位(1.25%)脑外伤病人的治疗结果为重残,7位(2.91%)脑外伤病人的治疗效果为中残,230位(95.83%)治疗效果为良好,治疗效果中残及良好视为有效,有效率则达到了98.75%。结论:通过高压氧治疗脑外伤病人,在给予病人全程的护理,最后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可观的,能够预防各种不良症状的出现,在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脑外伤病人 护理
  • 简介:重型脑外伤颅内血肿是一种常见的、致命的、可逆的继发性病变。颅内血肿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特别要了解有无原发性意识丧失、意识丧失后是否经过典型的中间清醒期,又再度出现意识障碍,并渐进加深,如有中间清醒期,应高度怀疑颅内血肿。严密细心观察病情,及时准确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依据,抓住手术时机,减少救治、护理难度,对提高治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外伤 颅内血肿 护理
  • 简介:目的提高重型颅脑外伤的急救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运用临床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护理,将105例急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5例,对照组采用以前的抢救流程,实验组运用自行制订的重型颅脑外伤临床快捷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对2组患者的死亡率及抢救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观察临床快捷护理程序运用于急救过程中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死亡率及抢救所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救过程中运用临床快捷护理程序不仅可以提高急救水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而且可以有效的指导护士进行抢救,提高了护士自身的专业及业务水平。

  • 标签: 护理程序 颅脑外伤 急救
  • 简介:颅内血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致命的、可逆的继发性病变。一般都是先有意识和瞳孔的变化,然后才有呼吸和循环的变化,而意识和瞳孔变化的先后则随病变的部位而异,如额极部单发血肿时意识障碍先于瞳孔变化,颞区血肿时则瞳孔改变先于意识,而多发血肿尤其是特急型,意识、瞳孔同时接踵改变。

  • 标签: 颅内血肿 围手术期护理 外伤性 继发性病变 瞳孔变化 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手外伤带蒂皮瓣术后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80例手外伤带蒂皮瓣术后患者,住院号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护理的好评度、护理前后疼痛分值和手功能。结果:实验组对护理的好评度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疼痛分值低于对照组,手功能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外伤带蒂皮瓣术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缓解疼痛和改善手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护理干预 手外伤带蒂皮瓣 术后应用价值
  • 简介:目前我国约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人,且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手外伤糖尿病患者46例,入院后外科与内分泌科协作共同诊治,制订了在手外伤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缩短了患者的手术等待时间,促进了伤口早期愈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患 手外伤 内分泌科 护理措施 早期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气道护理在重症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了 2017年 11月~ 2019年 3月期间本 院收治的 62例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采取双盲法的分组方法将参与研究的 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 n=31)以及观察( n=31)。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气道护理进行干预,之后对比两个组别患者的肺部并发症概率、住 ICU时间以及预后效果进行干预。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概率和入住 ICU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之中患者,组别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之中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组别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对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气道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预后情况,缩短患者在 ICU的时间,降低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气道护理 重症脑外伤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骨科外伤患者术前心理反应的干预影响,总结一系列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因骨科外伤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实施随机分组法划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展开常规化护理,完成术前的基础护理任务,使患者积极配合诊疗工作的开展,实验组则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干预骨科外伤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减轻骨科外伤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进行两组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效果的观察,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结合相关结果实现不同护理干预方式临床推广价值的准确评估。结果:实验组骨科外伤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外伤 术前心理反应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公众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公众对日常就诊的护理服务也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为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让患者满意的优质服务,减少医患纠纷,我们在山西省大同市某三甲医院开展了对急诊就诊的外伤患者(包括骨折、各处皮裂伤等)在固定的时间段就患者的伤情进行回访的项目,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特开展本次讨论。

  • 标签: 急诊外伤 诊后回访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进行脑外伤手术的患者而言,选择应有优质护理对其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接受脑外伤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前者纳为对照组,后者纳为观察组,每组各30例,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将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后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上升、NIHSS 评分明显下降(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d和术后7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5)。结论:对于进行脑外伤手术的患者而言,选择应有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缺损程度,以及将颅内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外伤术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的小儿神经外科重症颅脑外伤患儿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管理的体 会进行探讨。方法2018年1月成立由医生、护士(病区及手术室)、麻醉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组成ERAS团队,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重症颅脑外伤患儿进行管理。结果对重症颅脑外伤患儿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微创、镇痛、早期肠内营养、早期康复治疗、术中体温、健康教育等全面管理。运用ERAS理念管理小儿重症颅脑外伤患儿, 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方面较传统治疗护理方面有显著的优势。提高了患儿生活质量,维护 患儿利益。为医院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结论运用ERAS理念对小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全面、全程管 理,护理在整个团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管理者也是具体实施者。是神经外科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新的知识、新理念运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ERAS理念减轻了小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激反应,早期营养及康复,减 少了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加速康复外科在重症颅脑外伤管理的成功经验及方法可在其它小儿外科疾病管理中推广运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重度颅脑外伤护理 早期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别为常规护理模式(参考组,33例)、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组,33例)。比较两组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和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以评估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相较于参考组,护理组干预后GCS评分更高(P

  • 标签: 综合护理 重症脑外伤 术后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颅脑外伤用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ICU接诊重症颅脑外伤病人8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2.5%,和对照组17.5%相比更低(P<0.05)。关于sf-36评分,在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6.14±3.25)分,和对照组(78.29±4.16)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ICU重症颅脑外伤用综合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颅脑外伤 综合护理 并发症 ICU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0名颅脑外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人)和观察组(2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加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细节护理有助于对颅脑外伤的患者的康复,减少护患矛盾。

  • 标签: 颅脑外伤 细节护理 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中选取8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安全性更高。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脑外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及观察疗效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23年05月04日收治的1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及疗效观察。结果:患者经康复团队治疗及早期的康复护理,顺利出院。结论:早期的康复护理可以提高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吞咽言语功能、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躯体、心理康复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为患者带来希望,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颅脑外伤术后  意识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良姿位摆放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内就诊的60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30例,舒适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疼痛程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术后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应用于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的疼痛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救治的62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效果、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干预后的疼痛效果和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总概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0.96%,P<0.05。结论:在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效果和睡眠质量,并且使患者越来越认可和满意医院的护理工作,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舒适护理 胸部外伤 肋骨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伤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与优化策略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20例与实验组20例。对于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于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优化方案。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绪状态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需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并持续改进,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外伤 护理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