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对新疆宁养肿瘤患者心理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新疆肿瘤医院2015年1月—12月间接受宁养服务的的85例肿瘤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分别为心理社会干预组(n=42)及常规宁养疗护组(n=43),对心理社会干预组在给予常规以镇痛为基础的宁养疗护的基础上,还给予团体心理社会支持活动共十次,以及个体的心理干预。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量表(DT)、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患者进行测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肿瘤患者在焦虑、抑郁、心理及躯体痛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两次测评后有效数据心理社会干预组31人,常规宁养疗护组30人,心理社会干预组提示焦虑量表及DT量表在实际、交往两个维度方面得分高于常规宁养疗护组,其他如抑郁量表,DT量表的情绪、躯体两个维度方面两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可以在肿瘤患者病程中减少焦虑情绪,给予患者与他人实际的社会支持,提高其与他人、亲友交往的情况,部分减轻患者心理痛苦,但改善抑郁、整体情绪等其他状况不明显。

  • 标签: 心理社会干预 宁养肿瘤患者 心理情绪状况
  • 简介:摘要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医联体模式下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路径,提出通过整合医疗志愿服务内容,突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提升家庭医生服务功能,发现个案并介入干预等方面,从而提高三级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功能。

  • 标签: 医联体 三级医院 医务社会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松弛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科室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松弛疗法,对比两组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松弛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社会功能,效果明显。

  • 标签: 松弛疗法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左传》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怎样做好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30多年来,我国在较短时期内基本上完成了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计划生育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政策引导 机制创新 打造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分为6组,各20例。A组给予帕罗西汀、B组给予文拉法辛、C组给予米氮平、D组给予利培酮联合帕罗西汀、E组给予丙戊酸钠联合帕罗西汀、F组给予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比较6组治疗前后SDSS评分、SF-36社会功能因子评分等变化。结果6组治疗前SDSS评分、SF-36社会功能因子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各组SD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SF-36社会功能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均可有效改善其社会功能,但改善时序和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难治性抑郁症 不同药物方案 社会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心理社会治疗和一般工娱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水平的康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60例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心理社会治疗组(即研究组80例)和工娱治疗组(即对照组80例)。在入院及治疗6周后,所有患者使用PANSS、SDSS、WCST等专业工具开展评定。在开展抗精神病药物加到治疗量2周后,两组患者分别用心理社会治疗和工娱治疗进行干预。结果两组治疗前PANSS、WCST、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6周后PANSS减分率大于对照组(t=-6.20,P<0.01),正确反应数(CR)显著大于对照组(t=7.86,P<0.01),持续错误数(PE)显著小于对照组(t=-2.57,P<0.05),出院后SDSS显著低于对照组(t=-3.72,P<0.01)。结论心理社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明显优于一般工娱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社会功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工娱治疗 心理社会治疗 认知功能
  • 简介:探讨工读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T读学校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对647名工读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工读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学生 社会支持 自我效验 适应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的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作业疗法训练,改善患者阴性症状,保持患者的社会功能,以提高其生活的主动性,也更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84例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进行作业疗法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运用NOSIE-30、SSPI作为效果评定依据。结果研究组经12个月的作业治疗后,NOSIE因子分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SSPI评分中,研究组分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提升。结论作业疗法能提升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作业疗法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评估护理对不良事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评估护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社会功能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0%<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观察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评估护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社会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综合评估护理 不良事件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其影响原因,探讨运动疗法对改善,患者的病情以及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到我院治疗抑郁症的17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男96例,女80例,每组各88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外加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上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5周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人数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对治疗抑郁症患者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疗法 抑郁症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在慢性胃肠道疾病中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且都施以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加用专业心理干预法。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78%比对照组84.44%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比对照组15.56%低,P<0.05。结论社会心理因素能影响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需引起重视。

  • 标签: 慢性胃肠道疾病 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CS)病患社会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根据其采用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36例,予以整体干预)和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护理),在干预前1周、干预1月、3月、6月后采用个人社会功能量表(PSP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1周的PSP评分水平无显著统计差异(P>0.05),在干预1月、3月、6月后两组的PSP评分值均显著提高(P<0.05),而观察组上述评估时间点的PSP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促进CS病患在人格、社会功能方面的重建和恢复,值得临床实践。

  • 标签: 整体干预 CS 社会功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对照各50例。对对照给予精神科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制定社会回归功能康复训练计划项目,开展集体健康教育,行为训练,心理疏导及个体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在患者入院、出院时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患者社会功能的缺陷。结果出院时BPRS评分两组比较,研究的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PSP评分两组比较,研究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可促进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回归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使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挑选10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在进行干预6个月,12个月后使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IPRO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完善患者社会功能,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精神分裂症 男性患者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在保护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社会功能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6个月的交往训练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社会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社会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实施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可有效保护患者的各项社会功能,对促进病情稳定、改善疾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双相障碍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抑郁症患者采用细节优化护理模式对其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细节优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抑郁症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别在护理前和护理后调查患者的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调查应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量表)进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强于护理前;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也强于护理前,而且较之护理组优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优化护理模式更能够恢复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等综合状态,可以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推广。

  • 标签: 细节优化护理模式 抑郁症 社会功能感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探讨自尊在社会支持与高等职业院校新生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为高等职业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自尊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72名高等职业院校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跟踪训练。结果表明:1高等职业院校新生的社会支持与抑郁呈负相关(r=-0.261,P〈0.01)。2高等职业院校新生的自尊与抑郁呈负相关(r=-0.521,P〈0.01)。3自尊在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自尊是社会支持与高等职业院校新生的抑郁间的中介变量。

  • 标签: 高职新生 抑郁 社会支持 自尊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的社会适应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康复护理,应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测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后,本组患者的MRSS、SDS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改善和提升患者的社会适应功能,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康复护理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 社会适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系统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化护理的方法。于入院、出院时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护士用精神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社会功能的缺陷。结果出院时BPRS评分两组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NOSIE评分两组比较,试验组的总积极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消极积因素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能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