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吸引结合间断清创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伴有皮肤或软组织缺损的四肢外伤患者42例,行封闭式负压吸引结合间断清创治疗,并在治疗10~30d后在创面上直接缝合伤口或进行II期游离植皮。结果42例患者平均在接受了23.1d的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后拆除了VSD材料,所有患者均创面再生新鲜肉芽,血液循环良好,细菌培养阴性,行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结合间断清创治疗四肢损伤能有效减少创面感染,促进肉芽再生,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患者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吸引术 间断清创 四肢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就间断性血液透析以及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方法将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80例心肾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间接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血肌酐、磷、尿素氮水平以及及心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在接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及心率降低程度较高,平均动脉压也相对稳定,对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究组的超滤脱水量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症较之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间断性血液透析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 心肾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联合围术期中护理的路径对子宫肌瘤的病人术后恢复的效果和分析.方法:在研究中应用间断分析.在 2018年中45 例子宫肌瘤手术病者为A组,应用常规的护理.在 2019 年2-9月中 46 例子宫肌瘤手术病者为B组应用社会支持联合围术期的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中病者术后恢复指标、护理前后的心理情况、社会支持的水平.结果:A组在术后的下床时间和排气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有明显低于B组 ,其费用中明显较少于B组.A组在护理后的焦虑评价( 40.36± 6.31) 分、抑郁评价( 38.44 ± 6.33) 分,其明显较低于B组中评价( 50.47 ±7.36) 分、评分(56.75 ± 7.36) 分. 社会支持中评定量表评价( 63.28 ± 6.37) 分,其明显较高B组的( 43.25 ±7.21)分.结论:社会支持联合围术期中护理的路径增强子宫肌瘤病人术后的较快恢复,较少病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社会支持水平的,其价值高,广泛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社会支持联合围术期.护理路径.恢复影响.间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持续和间断不同的蓝光照射方式在新生儿黄疸疾病中的效果,分析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特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总例数各50例-70例左右,因为我科才刚起步开始一小段时间,可以的话,以下数据也顺带调整吧,谢谢);对照组患者采取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取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虽然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比较,胆红素含量急剧下降,但是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内的胆红素含量也无明显差异,但是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P<0.05有意义;总体效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效果与持续照射相差无几,但是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治疗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均较高。

  • 标签: 持续或间断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经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月前收治的2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对照,作为对照组,给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生活质量评分、PFStime(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Ostime(总生存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Ostime、PFStime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分值为(86.53±6.94)分,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③观察组治疗后的PSA水平为(3.26±1.19)ng/L,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性欲缺乏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0.00%、60.00%,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晚期前列腺癌 抗雄激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置油纱全层间断减张缝合法在腹壁切口裂开二次缝合后,预防腹壁纵切口再次裂开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裂开需二期缝合的病例,采用置油纱全层间断减张缝合的方法预防腹壁切口裂开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此方法治疗的患者均甲级愈合,无一例发生腹壁切口感染、裂开。结论置油纱全层间断减张缝合法是处理切口感染、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腹部手术 切口裂开 减张缝合
  • 简介:目的探讨脾肾双补中药结合间断低流量吸氧对慢性肺心病的治疗效果,观察此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方法用自拟脾肾双补丸治疗慢性肺心病,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必要时进行2个疗程,结合间断低流量吸氧,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心悸气促、紫绀、呼吸困难、腹胀纳差等症状减轻,身体抵抗力明显提高,有助于提高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无副作用,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 标签: 脾肾双补丸 结合 间断低流量吸氧 治疗 慢性肺心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套囊压力监测间隔时间的不同,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ICU行气管插管且机械通气至少48h的患者56例,其中观察组32例患者每6h间断控制套囊压力至30cmH2O,对照组24例患者每4h间断控制套囊压力至30cmH2O。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持续时间、 ICU在院时间、死亡率。结果 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为20.83%,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34.38%,但两组VAP的发生率及VAP的发生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死亡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在院时间为14.25±12.8d,对照组ICU在院时间为29.5±41.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套囊压力采用每6h间断监测,不会增加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可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管插管 套囊压力监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 要:目的:新生儿黄疸又被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剖析两种蓝光照射方案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式:挑选134例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划分为间断组和连续组各67例。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间断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持续蓝光照射 间断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新医改)前后中国省级层面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人员数量的时间变化趋势。方法提取整理2002—201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疾控人员数量数据,利用Stata/SE 15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间断时间序列分析。结果东部、中部地区疾控人员数量和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量配置的降低趋势在新医改实施后进一步加大,但西部地区人员数量由改革前的降低趋势变为改革后的增长趋势且每万人口数量配置降幅减小。在调整省级和时间固定效应后,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显示,改革前,中部地区疾控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P=0.012);改革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疾控人员数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医改后省级层面疾控人员数量和每万人口人员配置的下降趋势并未得到改善,应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改革策略扭转疾控人员数量的持续减少,并体现地区差异性。

  • 标签: 卫生保健改革 卫生人力 疾病预防控制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连续与间断缝合方式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大网膜固定术(OP)的差异、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胖与代谢外科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OP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81例,平均年龄分别为(30.17±10.16)、(27.10±11.03)岁,其中70例患者在OP中采用连续缝合方式(连续缝合组),51例患者采用间断缝合方式(间断缝合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四分位数M(P25, 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nxon秩和检验。结果(1)术中情况:连续缝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4.89±37.69) min、(7.3±2.5) mL;间断缝合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24.80±35.53) min、(7.0±2.5) m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2,0.709,P>0.05)。(2)术后情况:连续缝合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轻度疼痛45例、中度疼痛25例、无痛和重度疼痛0例、(9.3±3.2) d;间断缝合组上述指标为轻度疼痛39例、中度疼痛12例、无痛和重度疼痛0例、(8.7±2.1) 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31,P>0.05;t=1.149,P>0.05)。连续缝合组患者术后发生腹胀8例、恶心呕吐32例、上消化道造影胃食管反流17例、造影剂通过残胃/吻合口缓慢14例、胃扭转6例、无术后感染、吻合口漏发生;间断缝合组上述指标为10例、25例、14例、10例、1例,也无术后感染、吻合口漏发生。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9,0.010,0.155,0.003,1.308,P>0.05)。结论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行大网膜固定时,连续缝合与间断缝合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均无明显的差异。术者可根据自身判断及经验选择适合的缝合方式。

  • 标签: 肥胖症 腹腔镜 胃切除术 减重手术 连续缝合 间断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合乳酸菌(妈咪爱)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复合乳酸菌(妈咪爱)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单纯间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水平、首次胎粪排放时间、胎粪排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首次胎粪排放时间、胎粪排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复合乳酸菌(妈咪爱)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见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复合乳酸菌 聚克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脊液漏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引流量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延长引流时间 间断夹闭引流管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分娩镇痛过程中,使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的疗效。方法80例分娩镇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5分钟Apger评分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相对较优。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分娩镇痛疗效分析发现,其联合镇痛效果较好,在增强镇痛效果的同时,改善新生儿Apger评分,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静脉输注 右美托咪定 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 分娩镇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复方黄柏液间断冲洗对创伤性软组织缺损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43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通过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复方黄柏液间断冲洗进行治疗,20例对照组患者仅通过封闭负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和术后第三日后的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感染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20.00%的感染率(P<0.05)。结论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复方黄柏液间断冲洗治疗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预防感染,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封闭负压吸引 复方黄柏液 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持续胃肠减压与间断胃肠减压对于发生胃瘫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我院接收的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选患者均发生胃瘫,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75例(常规护理+间断胃肠减压)及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持续胃肠减压),对比评价组间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水平。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体重(64.53±3.22)kg、TRF(2.44±0.71)g/L、Aib(39.51±2.17)g/L及Hb(136.40±23.84)g/L与对照组对比显现明显的数值差异(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各评价维度[IgM(1.64±0.29)g/L、IgG(13.87±1.28)g/L、IgA(5.62±0.22)5.62±0.22、NK细胞活性(NK细胞活性)%]均明显优异以对照组,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在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期间,对其采取针对性护理+持续胃肠减压措施干预可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改善,对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改善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持续胃肠减压 间断胃肠减压 胃瘫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大池置管间断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在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42例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予以姚大池置管间断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后者实施反复腰穿及鞘内注药,且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术后脑脊液患者予以腰大池置管间断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行.关键词脑脊液漏;腰大池置管间断引流;鞘内注射ClinicalstudyonthetreatmentofcerebrospinalfluidleakageafterspinalsurgerywiththeinjectionofantibioticsinthetreatmentoflumbarspinalcordAbstractObjectiveTheclinicaleffectofintrathecalinjectionofantibioticsinthetreatmentofcerebrospinalfluidleakageafterspinalsurgeryisdiscussed.Method42patientswithspinalpostoperativecerebrospinalfluidleakageaccordingtorandomnumbertablemethod,werediv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conGtrolgroup,theformershallbeYaoDachiintermittentdrainagetubeafterintrathecalinjectionofantibiotics,whichrepeatedlumbarpunctureandsheathNaZhudruginjection,andtoobservethecurativeeffectoftwogroupspatients.ResultsTheeffectiverateoftheexperimentalgroup(95.2%)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76.2%),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patientswithspinalpostoperativecerebrospinalfluidtowaistbKiegypwooorldisntermittentdrainagetubeafterintrathecalinjectionofantibiotictreatment,thecurativeeffectisdistinct,isworthpromoting.Cerebrospinalfluidleakage;Drainageoflumbarcistern;Intrathecalinjection中图分类号R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9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腹部小横切口输卵管结扎术及倒间断皮内缝合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下腹部小横切口输卵管结扎术,倒间断皮内缝合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患者切口1期愈合6786例,占99.79%;切口感染8例,占0.12%;线结反应6例。占0.09%;患者在术后3天内全部出院。结论;下腹部小横切口输卵管结扎术,倒间断皮内缝合法,是一种经济、可靠并且可行的方法,更有利于在乡基层、计生服务部门开展。

  • 标签: 输卵管结扎术 倒间断皮内缝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