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队伍现状及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目标抽样法,按照1︰10配比,于2017年10月—2019年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41所三甲医院的临床护理教师进行横断面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11 594份,有效问卷10 266份,有效率为88.55%。结果10 266名临床护理教师中,护师占49.64%(5 096/10 266),30~39岁者占51.27%(5 263/10 266),第一学历为本科以下者占78.42%(8 051/10 266),带教年限<5年者占41.33%(4 243/10 266);41.84%(4 295/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是由管理者挑选指定,38.78%(3 981/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经常或总感到带教压力,56.31%(5 781/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认为能胜任临床带教工作;50.54%(5 188/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偶尔参加教学培训,对培训需求强。需求较强的前3位分别是带教方法与技巧、专科前沿知识、护理科研;不同带教年限、学历和职称的临床教师在教育学基础理论、带教方法与技巧、护理管理、护理科研、专科前沿知识的培训需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队伍以护师为主,整体初始学历偏低,教学管理中存在临床护理教师选拔不规范,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少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教师选拔及培训管理体系,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 标签: 护理教育 临床护理教师 临床教学 师资培训 培训需求 横断面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控烟立法城市卫生监督队伍对控烟基本知识、当前控烟形势,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熟练掌握程度,明确卫生监督控烟执法培训需求,为下一步开展卫生监督队伍控烟执法能力培训、经验交流和专家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控烟对立法城市卫生监督机构从事控烟工作卫生监督员进行调查。结论控烟立法城市卫生监督队伍控烟执法能力相对不足,控烟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执法队伍在整体上对本城市控烟条例的熟悉程度不足,违法处置的罚则等关键知识仍是薄弱环节,应加强卫生监督队伍控烟执法能力的培训

  • 标签: 控烟执法 卫生监督 执法能力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在规范化培训期间的真实感受与需求,为管理者今后制订更加完善的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8年8—10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名已完成2年规范化培训的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分别为自我效能感增加,核心能力有所提升;负性心理体验;对科研工作政策保障的需求;对个性化规培方案、高标准师资队伍的需求;对科学化的晋升制度、薪资的需求。结论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进行规范化培训期间对各方面的认可占主导地位,但也有较多负面情绪与需求未得到满足,管理者应重视其感受与需求,科学制订适合的培训方案,从而充分发挥规范化培训的优势。

  • 标签: 护士 硕士研究生 规范化培训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调查ICU护士的专业培训需求,探讨不同层次对ICU护士的专业培训需求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描述性的设计方法,于2008年2月~2008年3月对我国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病房的62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的专业培训需求评分2.20分±0.63分,表示ICU护士对专业培训处于需要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ICU层次护士的专业培训需求不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层次是ICU护士的专业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ICU护士对专业培训处于需要水平,ICU护士专业培训内容应针对ICU护士的不同层次。

  • 标签: ICU 护士 护理培训
  • 简介:摘要报道了25名骨科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主动”规范礼仪培训的体会。培训要求护士掌握在迎接各级查房者时,执行相应的动作形体规范和汇报内容规范,做到主动起立、主动迎接和主动汇报。培训后,本科室护士在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方面的评价满意率,由85%提高到95%。“三主动”规范化培训促进了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了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

  • 标签: 高干病房 护士礼仪 护理管理
  • 简介:【 摘要】 报道了 25名骨科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主动”规范礼仪培训的体会。培训要求护士掌握在迎接各级查房者时,执行相应的动作形体规范和汇报内容规范,做到主动起立、主动迎接和主动汇报。培训后,本科室护士在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方面的评价满意率,由 85%提高到 95%。“三主动”规范化培训促进了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了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

  • 标签: [ ]高干病房 护士礼仪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日本福冈县立大学护理学院师生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求与满意度,为改进和完善中医护理知识的对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自设问卷,对参加2012年暑期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日本福冈县立大学护理学院30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日本护理学院师生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其中满意度最高的3个项目依次为刮痧法、拔罐法和灸法;对培训内容需求广泛,尤其是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传统健身术、食疗、常见疾病的辨证施护培训需求强烈。[结论]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对外培训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结合培训对象的需求,改进和完善培训项目,以期更好地推动中医护理的国际化交流。

  • 标签: 中医护理 知识 技术操作 培训需求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于护理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培训需求。方法:在明确最终目的的情况下,随机抽取26名疫情一线护理人员参与研究,再将收集到的各类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疫情防控一线护理人员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多样化培训形式、心理应对技能培训、多部门协作培训以及强化知识技能。结论:通过形式丰富的培训,强化疫情防控一线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防护知识,在各部门协作的同时,及时供给心理支持。

  • 标签: 防疫一线 护理人员 培训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为样本,了解其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培训需求、供给意愿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为城市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7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医医院Y为中心,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周边9家养老机构的134名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了解养老护理员的基本情况及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程度、培训需求程度及供给意愿,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研134名养老护理员,37.3%(50/134)不了解中医药特色服务,71.6%(96/134)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χ2检验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对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512~28.057,均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425、10.569、13.088,均P<0.05)。在培训需求上,随日节律调整起居(3.82 ± 0.67)分,食物的分类、特性、功效(3.38 ± 0.73)分,常用防治疾病的中药、中成药等(3.23 ± 0.84)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3.32 ± 0.65)分,运动保健法(3.47 ± 0.58)分,穴位按摩(3.50 ± 0.72)得分较高;而在供给意愿上,中医适宜技术中的拔罐(3.31 ± 0.79)分得分最高,其他项目得分较高的情况与培训需求相似。结论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应加强重点项目如起居养生、饮食调护、穴位按摩、运动保健等在养老机构的培训和推广运用,加大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提高其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参与率。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中医药特色服务 培训需求 供给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为样本,了解其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培训需求、供给意愿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为城市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7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医医院Y为中心,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周边9家养老机构的134名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了解养老护理员的基本情况及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程度、培训需求程度及供给意愿,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研134名养老护理员,37.3%(50/134)不了解中医药特色服务,71.6%(96/134)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χ2检验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对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512~28.057,均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425、10.569、13.088,均P<0.05)。在培训需求上,随日节律调整起居(3.82 ± 0.67)分,食物的分类、特性、功效(3.38 ± 0.73)分,常用防治疾病的中药、中成药等(3.23 ± 0.84)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3.32 ± 0.65)分,运动保健法(3.47 ± 0.58)分,穴位按摩(3.50 ± 0.72)得分较高;而在供给意愿上,中医适宜技术中的拔罐(3.31 ± 0.79)分得分最高,其他项目得分较高的情况与培训需求相似。结论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应加强重点项目如起居养生、饮食调护、穴位按摩、运动保健等在养老机构的培训和推广运用,加大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提高其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参与率。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中医药特色服务 培训需求 供给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护理实习生对规范化培训的认知及需求情况。方法利用自行设计问卷的形式,对本院385护理实习生进行规范化培训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385名护理实习生中,总合格率为42.07%;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对规范化培训的认知情况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急救知识的需求最大,专科护理技能与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需求得分紧随其后,护生对科研知识的需求最低。结论2017级新进护生对规范化培训的认知比较缺乏,对急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需求最大,护生对提高自身专业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同样十分重视。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规范化培训 需求
  • 简介:美国护士协会规定:手术室护理实践基准的第一阶段是进行术前访视.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由此可见,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尽管如此,术前访视在我国基层医院几乎是一遍空白.作者通过对50例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术前访视 需求调查 手术室护士 择期手术病人 护士协会 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为了解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各项临床技能的应用情况和培训需求,2019年3月12日至5月3日,邀请上海市长宁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科/防保科负责人,以《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等文件中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应掌握的369项临床技能为调查问卷设计的项目池,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科/业务副院长为代表,评价长宁区内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98名全科医生各项临床技能的应用频率与培训需求。全科医生369项临床技能的总体应用频率得分为1.0(0.3,1.7)分,培训需求得分为1.4(1.1,1.7)分。369项临床执业技能中,全科医生应用频率高且培训需求高的有116项(31.4%),应用频率低但培训需求高的有80项(21.7%),应用频率高但培训需求低的有45项(12.2%),应用频率低且培训需求低的有128项(34.7%)。全科医生对临床技能的应用频率与培训需求呈正相关(r=0.462,P<0.01)。提示全科医生继续教育仍需加强培养标准或大纲中各项临床技能的培训,且应以应用频率高、培训需求高的执业技能作为培训方案开发的起点,调整培训内容,强化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及效率。

  • 标签: 临床工作能力 在职培训 需求 全科医生
  • 简介:摘要为了了解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及培训需求。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地区3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传染病监测人员进行调查,发现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差强人意,应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传染病 调查
  • 简介:目的对一家某省级公立三甲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未来需求情况进行预测,为该医院科学的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提供量化参考。方法分别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医院2014—2016年门(急)诊人次、实际占用总床日数进行预测,按照医生日均负荷工作量测算出医疗岗位人员应配置人数,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人员则按照与医疗岗位人员的比例关系进行配置。结果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出未来3年医院年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分别为588258、622587、656917;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出未来3年医院年门(急)诊人次分别为865445、973280、1094550。2014—2016年所需医疗岗位人员数量分别为820人、807人、825人,护理岗位人员数量分别为1025人、1049人、1114人;药学岗位人员数分别为115人、121人、148人;医技岗位人员数分别为164人、145人、132人。结论该医院可参考该预测结果配置卫生人力资源,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的结构和数量。

  • 标签: 公立医院 卫生技术人员 需求预测
  • 简介:目的探讨培训培训模式在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护理骨干32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进行培训,选取2016年护理骨干32名为实验组,采用改良的培训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分别对2015年及2016年的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比较2组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操作技能水平。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水平好于对照组,2016年低年资护士操作技能水平也好于2015年组。结论通过实施改良的培训培训,使培训者的行为修养、带教师资能力得到提升,被培训的低年资护士护理操作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达到规范化、同质化,确保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规范化落实。

  • 标签: 改良 培训者培训 护理操作技能 规范化 同质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培训培训( TTT)模式在内科伤口治疗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 由内科 2名取得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认证的造口治疗师担任教育者,设计 28周的伤口造口培训课程,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 29名培训者(内科伤口联络员)进行培训。再由培训者对其所在科室的护士 进行二次培训。结果 对培训前后培训者伤口相关理论知识和培训能力进行评价,抽查内科各层级护士,评价二次培训前后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上指标在培训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1)。结论 运用 TTT培训模式对内科护士进行伤口造口等知识的培训,为内科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伤口联络员,更好的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护理服务。并且能够提高临床护士对伤口造口知识等专业综合素质能力。

  • 标签: 培训者培训 在职培训 伤口造口护理 内科护士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及其社区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全科医师对炎症性肠病(IBD)的知晓情况,了解其培训需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9年2—3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自愿参与调查的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及其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55名全科医师开展调查,问卷包含IBD知晓情况测评试卷和IBD培训需求问卷2个部分。共回收有效问卷55份。对试卷成绩分布情况、全科医师的IBD知晓情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的知晓情况差异,以及全科医师对IBD培训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5名全科医师的IBD试卷及格率为30.9%(17/55),总得分(52.2±12.0)分。将IBD病因、诊断、治疗和病例分析各部分试题的分数标化为百分制后,55名全科医师得分分别为(83.6±37.0)、(60.2±18.3)、(54.9±14.1)和(31.8±20.7)分。全科医师对UC和CD的诊断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99/165)比60.4%(166/275),χ2=0.006,P=0.94],对UC的治疗知识知晓情况高于对CD的治疗知晓情况[72.1%(119/165)比27.7%(61/220)χ2=74.643,P<0.01]。全科医师培训需求最高的内容是IBD的药物、外科及营养支持治疗(90.9%,50/55),其次是临床表现(80.0%,44/55)。结论参与调查的全科医师整体对IBD知晓水平不佳,尤其对IBD诊断、治疗知识的知晓明显不足, 对CD的治疗知识掌握情况更加不足。全科医师对IBD的治疗和临床表现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很高。

  • 标签: 问卷调查 炎症性肠病 全科医师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及其社区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全科医师对炎症性肠病(IBD)的知晓情况,了解其培训需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9年2—3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自愿参与调查的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及其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55名全科医师开展调查,问卷包含IBD知晓情况测评试卷和IBD培训需求问卷2个部分。共回收有效问卷55份。对试卷成绩分布情况、全科医师的IBD知晓情况、对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的知晓情况差异,以及全科医师对IBD培训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5名全科医师的IBD试卷及格率为30.9%(17/55),总得分(52.2±12.0)分。将IBD病因、诊断、治疗和病例分析各部分试题的分数标化为百分制后,55名全科医师得分分别为(83.6±37.0)、(60.2±18.3)、(54.9±14.1)和(31.8±20.7)分。全科医师对UC和CD的诊断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99/165)比60.4%(166/275),χ2=0.006,P=0.94],对UC的治疗知识知晓情况高于对CD的治疗知晓情况[72.1%(119/165)比27.7%(61/220)χ2=74.643,P<0.01]。全科医师培训需求最高的内容是IBD的药物、外科及营养支持治疗(90.9%,50/55),其次是临床表现(80.0%,44/55)。结论参与调查的全科医师整体对IBD知晓水平不佳,尤其对IBD诊断、治疗知识的知晓明显不足, 对CD的治疗知识掌握情况更加不足。全科医师对IBD的治疗和临床表现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很高。

  • 标签: 问卷调查 炎症性肠病 全科医师 培训
  • 简介:目的:了解和分析社区出诊呼叫的需求和目前的现状,研究和确立相应的对策及发展趋势。方法:回顾卢沟桥地区3年来急诊和日常出诊呼叫的数量、日间及夜间出诊的比例、回医院门诊治疗、收入住院、急诊120转院和死亡病人的比例关系以及疾病的危重程度和病人的预后情况。结果:3年共出诊1604次,疾病种类以脑血管疾病,喘息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为主,年龄多在60岁以上。脑血管疾病、褥疮及各种原因卧床在出诊服务中占的比例较大,其次是慢性喘息性气管炎及晚期癌症病人。结论:卢沟桥地区是老龄化社区,出诊需求很大,发展出诊呼叫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应增加相应的简单实用便于携带的相关设备,增加医务人员的素质培训,尤其是院前急救训练是必需的。

  • 标签: 社区出诊 现状 需求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