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对37例拇指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或Ⅰ类拇指缺损者进行手术修复。37例患者中,以拇指桡背侧动脉为蒂的皮修复15例,指腹推进皮修复5例,示指背侧皮修复6例,桡动脉皮修复2例,以拇指尺背侧动脉为蒂皮修复9例。其中拇指尺、桡背侧动脉皮的设计以拇指尺、桡背侧动脉体表投影线为轴心线,拇指桡、尺侧纵轴线上距甲沟(2.2±0.2)cm处为旋转点,皮面积最大可达3.5cm×4.5cm。结果术后37例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0±0.8)个月。拇指桡、尺背侧动脉皮修复组拇指外形大部分满意,指腹二点分辨觉为5~10mm,指间关节活动范围为0~70°,由于吻合了桡神经分支与指神经末端,皮术后恢复S2以上感觉百分比达86.7%、66.7%。结论拇指桡背侧动脉皮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较佳选择,全拇指脱套伤在特殊情况下则可以考虑应用桡动脉皮

  • 标签: 外科皮瓣 拇指 软组织缺损
  • 简介:足部是人体负重的重要部位,足踝部严重创伤常导致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足踝骨折、关节脱位及神经、血管、肌腱、骨骼等组织外露,常继发感染,治疗上较为棘手,常发生致残。传统游离植皮,局部转移皮治疗难以奏效,而小腿内、外侧皮需牺牲下肢重要血管且供皮面积有限,手术操作较复杂。我们在应用腓肠神经血管蒂逆行皮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Ⅲ的基础上,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修复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8例,经过6个月~1.5年随访,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筋膜皮瓣修复 足部 小腿 腓肠神经血管蒂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修复21例前臂部软组织缺损。结果除1例术后发生移植皮坏死外,其余20例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4-40个月,平均25个月无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疗效满意。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具有血供丰富及皮较薄的优点,适宜修复前臂部软组织缺损。

  • 标签: 穿支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皮一期修复颌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局部皮一期修复颌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推进皮10例,枢轴皮8例。结果18例均一期愈合,无感染,伤口愈合后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结论局部皮一期修复颌面部创伤皮肤缺损是可行的,方法简便实用,效果满意。

  • 标签: 局部皮瓣 颌面部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一期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筋膜蒂皮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出现血供障碍时改用静脉动脉化皮修复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9年5月,在切取第1掌骨背筋膜蒂岛状皮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时,出现皮血供障碍30例,将皮内主干静脉与受区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改成静脉动脉化皮进行修复。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8~50岁,皮切取面积为2.0 cm×1.5 cm~6.2 cm×4.5 cm。术后观察皮成活情况,远期随访皮质地、色泽、感觉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皮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经3~15个月随访,皮外形、色泽、质地与拇指皮肤相近,恢复保护性感觉。拇指功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25例,良3例,可2例。结论在切取第1掌骨背筋膜蒂岛状皮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时,出现皮血液循环欠佳后,将皮内携带的1条主干静脉与拇指末节创面的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皮能够顺利成活,为手术的成功提供另一道保障。

  • 标签: 静脉动脉化皮瓣 拇指 筋膜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耳廓疤痕疙瘩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我科近五年采用耳廓疤痕切除、局部疤痕皮修复耳廓创面、术后定期在耳廓疤痕手术部位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耳廓疤痕疙瘩30例。手术方法设计手术切口,预留疤痕大小,采用1%利多卡因在疤痕疙瘩周边局部麻醉,切开疤痕皮肤及皮下组织,锐性分离,切除皮下质硬之疤痕疙瘩,保留表层部分疤痕组织,制成疤痕组织,修整后无张力覆盖耳廓继发缺损区。术后一周拆线,术后10日在耳廓疤痕手术部位皮下首次注射曲安奈德,以后每月注射一次,约3~6次。结果术后回访1~3年,30例患者中除1例复发外,余外形满意,无复发倾向。结论采用耳廓疤痕切除、局部疤痕皮、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耳廓疤痕疙瘩是一种较好的疤痕综合治疗方法。

  • 标签: 耳廓疤痕 耳垂 曲安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皮修复复合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皮修复复合组织缺损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皮肤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功能康复训练和环境护理等。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供区愈合情况、皮成活率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年,所有患者均为出现任何并发症;2例发生皮远端皮肤边缘坏死渗出,通过对症支持治疗后愈合;且60例患者皮完全成活,外观色泽红润,皮面积未发生回缩,此外,供皮区未发生瘢痕增生,患肢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全面、有效、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皮修复复合组织缺损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皮成活率和质量,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皮瓣修复 组织缺损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体游离组织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重建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头颈科肿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应用自体游离组织修复重建头颈部组织缺损,对照组37例,未应用游离组织修复。对结果分析。结果观察组中修复成功率96.2%。有2例患者由于不明原因出现部分坏死现象,而后经过前臂皮再次修复,效果较未使用自体游离皮修复的患者好,而且功能较对照组相比较为成功,对照组成功率仅70.3%。p<0.05。结论自体游离组织对头颈肿瘤术后缺损重建有重要意义,术后结果良好指的临床推广。

  • 标签: 自体游离组织瓣 术后缺损 组织重建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方法:选取2021年1-9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手部软组织缺损60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术后护理上采用常规方式,观察组采用在采用常规身体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切口护理等多种方式进行护理,运用手指总活动度评价法(TAM)与徒手肌力检测(MMT)对患者患肢活动功能和肌力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MMT评价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差异开始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 手部软组织缺损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菱形皮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0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88例,以随机电脑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植皮手术,研究组接受改良菱形皮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实验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采用改良菱形皮手术,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 改良菱形皮瓣手术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近几年鼻内镜外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后会伴随各种鼻腔的组织缺损,影响手术的预后和鼻腔功能的恢复。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了各种鼻腔内部或者外部的皮来修复缺损,重建鼻腔组织缺损的结构。本文就鼻腔带蒂黏膜组织的制备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以期推动该技术在我国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发展。

  • 标签: 鼻腔 内窥镜检查 修复外科手术 结缔组织 带蒂隔黏膜组织瓣
  • 简介:现已公认知识如果骨内种植内周围有足够的角化粘膜,则在软组织与种植体处可形成更理想的功能性界面。本文目的是描述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即断层腭组织,在暴露种植体时形成或增加种植体周围的角化组织。本方法尤其适用于上颌种植体颊侧无或有很少的角化组织。本研究包括8位病人34颗上颌种植体,在种植体暴露前无或只有很少的颊侧角化龋。愈合后,所有愈合基台的颊侧均有2-5mm宽的角化龈(平均3.7mm)。术后不适感很小。在种植体暴露时,应用断层皮减少了手术所需的步骤及部位,并能形成足够的颊侧角化龈。

  • 标签: 断层腭组织瓣 上颌种植体 恢复角化组织 外科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与趾腓侧皮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伤患者52例,其中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修复27例,趾腓侧皮修复25例。两组患者均为单纯软组织缺损,不合并指骨骨折。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及门诊进行随访。手指感觉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皮优良程度依据皮外形、患者满意度、手指功能进行整体评价,并依次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收集两组患者以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软件采用SPSS 22.0进行计算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两组皮均成活,趾腓侧皮修复组TPD为4~7(5.3±1.2)mm,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修复组TPD为6~10(8.4±1.7)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2,P=0.000)。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评定试用标准,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修复组:优17指,良6指,可4指,优良率85.1%;趾腓侧皮修复组:优8指,良5指,可9指,差3指,优良率5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0, P=0.009)。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和趾腓侧皮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和25.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7, P=0.032)。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及趾腓侧皮均为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但趾腓侧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 趾腓侧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甲皮联合第2趾复合组织用于电烧伤后毁损性拇指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5月—2021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电烧伤致拇指毁损男性患者,年龄27~58岁,彻底清创后拇指缺损分度为Ⅲ度者10例、Ⅳ度者2例。采用游离甲皮联合携带皮岛的第2趾趾骨、关节、肌腱等复合组织再造拇指,甲皮供区Ⅰ期覆盖人工真皮并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Ⅱ期移植腹股沟区中厚皮片覆盖,第2趾供区应用髂骨条填塞固定。再造术后1周观察再造拇指成活情况,皮片移植术后2周观察甲皮供区皮片成活情况,再造术后6周复查X线观察再造拇指指骨及供足第2趾趾骨骨痂形成情况。随访时观察再造拇指外形,评估感觉功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再造拇指功能;观察供足趾及第2趾的趾间关节是否僵硬、足部供区瘢痕增生情况及供足站立、行走功能是否受限。结果再造术后1周,患者再造拇指均成活。皮片移植术后2周,11例患者甲皮供区皮片全部成活;1例患者甲皮供区皮片部分坏死,换药10 d后创面完全愈合。再造术后6周,10例患者再造拇指指骨及供足第2趾趾骨骨痂形成,拔除其克氏针;2例患者再造拇指指骨骨痂形成欠佳,延迟2周拔除其克氏针。随访6~24个月,患者再造拇指外形与健侧拇指接近,指腹两点辨别觉距离为7~11 mm,功能评定:优4例、良6例、可2例;供足趾及第2趾的趾间关节僵硬,足部供区均遗留轻度瘢痕增生,供足站立及行走功能均未明显受限。结论游离甲皮联合第2趾复合组织可用于电烧伤后毁损性拇指再造,该方法应用重建代替修复的理念封闭创面,可恢复毁损拇指的外形及功能,且未对供足造成较大的损伤。

  • 标签: 烧伤,电 拇指 外科皮瓣 游离组织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掌浅支皮与掌背动脉岛状皮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60例,按照患者的皮类型分为A组(桡动脉掌浅支皮,34例)和B组(掌背动脉岛状皮,26例)。两组患者均在创面处理后设计皮,切取相应位置的皮并移植缝合,术后常规固定和抗凝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皮成活率、外观、感觉功能状况。结果A组患者对皮外观的满意度和优良率优于B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移植的皮均成活,B组皮远端坏死者3例(11.54%),两组皮成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皮辨别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桡动脉掌浅支皮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外观更佳,成活率高,适应症广泛,可有效地修复手部小面积的缺损。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外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显像对二尖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化的鉴别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陈旧性心悸梗塞及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5例为假性正常组,另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除外心脏疾病患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均行脉冲多普勒及多普勒组织彩色显像技术检测,观察两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假性正常组左心室及左心房内径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与血流传播速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峰减速时间、E/A值及E、A峰值流速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多普勒组织显像能有效鉴别二尖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对左室舒张功能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左室舒张功能 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 多普勒组织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虎口背侧皮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手部缺损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麻醉患者的臂丛神经后开始实施修复术,保证受区血管神经与供区相吻合,以便确保皮感觉功能尽快得以恢复,随后缝合缺损部位。结果40例住院时间最短为6d,最长为20d,平均(12.4±2.1)d。35例为Ⅰ期愈合,占比87.5%。结论应用虎口皮修复术治疗软组织缺损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势,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手部 背侧皮瓣 虎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头复合组织重建小儿内踝骨质及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3月— 2018年6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5例内踝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3~12岁;右侧3例,左侧2例。均为内踝缺损,伴有邻近皮肤缺损。皮肤缺损范围3.0 cm×3.5 cm~6.0 cm×10.5 cm;骨缺损范围1.0 cm×1.0 cm~2.0 cm×3.0 cm。设计腓骨头复合组织Ⅰ期重建内踝及其邻近软组织缺损。供区4例直接缝合,1例植皮修复。观察皮外观、质地、弹性及颜色是否与周围近似,双下肢是否等长,关节有无畸形、踝关节活动度及膝、踝关节功能[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制定的足踝功能评价标准],影像学改变,供区膝关节有无畸形发生,有无疼痛和腓总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是否影响膝关节屈伸活动。结果术后复合组织均成活,无血运障碍,创面均Ⅰ期愈合。所有患儿随访6~30个月,平均21个月,皮外形较美观,质地、弹性及颜色与周围近似,无瘢痕挛缩,双下肢等长。踝关节无畸形,手术前后踝关节活动度对比,背伸术前为(4.4±1.1)°,末次随访为(13.2±2.4)°(P<0.05);跖屈术前为(12.4±1.8)°,末次随访为(34.8±4.8)°(P<0.05)。依照AOFAS足踝功能评判标准评估:优3例,良2例。X线片显示踝穴间隙及内踝纵向发育状况与健侧肢体大致同步,无关节磨损征象,内踝骨骺无早期闭合,骨化中心逐步增大或明显。供区膝关节均无畸形发生,无疼痛和腓总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出现,膝关节屈伸活动无影响。结论腓骨头复合组织能够Ⅰ期重建小儿内踝骨骺及邻近软组织缺损,外观恢复较好,踝关节功能恢复,重建的内踝与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同步,且对供区膝关节功能及感觉无影响,是重建小儿内踝缺损的较好方式之一。

  • 标签: 儿童 踝损伤 腓骨 复合组织瓣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胸大肌皮转移修复口底组织缺损的护理。对进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和胸大肌转移修复肿瘤术后口底缺损组织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注意保护供区皮肤,术中配合手术,术后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预防皮感染坏死的护理。

  • 标签: 皮瓣转移 气管切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