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轻中症精神性眩晕的临床评价与干预方法。方法选取精神性眩晕患者37例,平均年龄46.1(20~68)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即90项症状清单(SymptomChecklist-90,SCL-90)、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定为轻中度异常。对患者进行乌灵菌粉药物干预和心理干预,持续28天;安排2次随访(基线和第28天),随访中评估眩晕的症状(包括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伴随症状等)并进行精神心理评价。结果①原发性精神性眩晕17例,继发性精神性眩晕20例。原发性精神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和漂浮感,而旋转感、倾倒感和站立困难均为继发性精神性眩晕;②治疗后,患者不稳感和漂浮感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显著(P〈0.05);③治疗前,SCL-90躯体化障碍患者占91.9%(34/37),焦虑自评异常患者占91.9%(34/37),抑郁自评异常患者占56.8%(21/37);心理评价为轻度异常的占86.5%(32/37),中度异常占13.5%(5/37);治疗后躯体化障碍、焦虑和抑郁的异常率都有下降,且差别显著(P〈0.05)。结论乌灵菌粉制剂可改善轻中症的精神性眩晕症状,对出现的轻中度焦虑和抑郁状态、躯体症状(本文主要为眩晕)有一定疗效;必要的心理干预有助于建立医患互信,实现良好的医嘱依从性。

  • 标签: 精神性眩晕 乌灵菌粉 干预 评价
  • 简介:摘要乳痛症是30~50岁妇女关于乳腺疾病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其中10%~20%的患者遭受严重的乳腺疼痛。患者主要担心其为乳腺癌的首发症状和恶变,且重度乳腺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乳痛症的病因不详,且治疗暂未统一。本文主要围绕乳痛症的病因、分类、恶变率、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期望为临床医师对乳腺疼痛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乳腺疾病 增生 乳痛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是宠物犬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本文通过概述犬瘟热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总结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旨在提高犬瘟热临床治愈率。

  • 标签: 犬瘟热 诊疗 综合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至2012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62例作为分析对象,将其按照患者具体病情分成两组,即手术组(21例)和非手术组(41例)。手术组患者均为再次进行手术;非手术组为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只能采取药物等非手术治疗。观察两组在接受治疗后最终治愈率。结果手术组21例患者在接受再次手术后,有17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成功被救治,手术治疗的治愈率达到80.95%;非手术组41例患者在接受非手术治疗后,有35例患者被成功治愈,非手术治疗的治愈率为85.36%。结论在进行手术之前,做好对出血病灶的具体位置的确认工作,以避免混淆真正出血的病灶。选取最为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进行手术治疗,以便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胃部手术 术后出血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例重症肺炎(SP)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措施,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以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重症肺炎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合并基础病情况、发生并发症情况、病原学结果、实验室检验结果、治疗措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合并基础病有7种,其中总数目大于3种的有12例。7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9例感染性休克。血常规检验结果阳性率为95%。病原学结果9种病原菌,共25株。胸部CT阳性结果100%,双肺肺叶受累占45%。误诊误治3例。20例患者中治愈1例、好转9例、死亡10例。死亡率为50%。结论重视SP肺外系统症状及血气分析、胸部CT、血常规结果有利于提高SP的早期诊断。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是前提;呼吸机支持呼吸治疗是核心;依据不同感染来源选择不同的抗感染治疗策略是关键。综合治疗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重症肺炎 临床特点 综合治疗 回顾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对56例代谢性脑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查找病因,以提高代谢性脑病的临床诊治水平。结论代谢性脑病患者一旦确诊,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立即行肾脏替代治疗,首选腹膜透析,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代谢性脑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过敏性紫癜(allergicpurpura)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可同时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等其他过敏表现。目的讨论过敏性紫癜临床诊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防治感染,驱除肠道寄生虫,避免接触致敏物品、药物及食物。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消化内科急性腹痛症状缓和的主要临床判断诊疗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以及分析。方法:本次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消化胃肠内科门诊收治的120例急性消化腹痛患者,作为此次临床研究调查对象,采用具有回顾性的数据分析统计方式,对病人的近期诊疗检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研究。结果:在本次调查选取的多名病人病例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可以明显看出,急性胃腹痛高发病人的五大病因主要类型就是急性胃胆囊炎、急性肠胃炎、急性消化肠胃炎、消化道粘膜溃疡、心梗等,在这些众多主要病因当中,又以消化道粘膜溃疡和急性肠胃炎所构成占比的发病人数最多,同样这两种急性疾病也已经是当前我国消化内科当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疾病。结论:从现如今对于临床疾病诊断的各个角度分析来看,急性腹痛患者病人的临床发病主要原因非常多,并且其中的病因也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在病人进行临床诊断的整个过程当中,需要对这些病人自身进行更为全面的诊断检查,对各项可能直接导致急性腹痛的发病原因的病人,进行逐一的诊断排查,从而才能有效的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做到对症治疗,有效的对治疗效果进行提高。

  • 标签: 消化内科 急性腹痛 临床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 2015年 1月 -2018年 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3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老年消化性溃疡多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不良生活方式较少,以十二指肠溃疡及复合溃疡多见,溃疡大小较大,预后较差,复发率高。结论 老年人一旦出现消化道症状,应该尽早进行内腔镜检查,一经确诊,应该针对消化性溃疡进行规范治疗,足量足疗程用药,减少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 消化性溃疡 临床分析   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明显延长,老年人口明显增加,从而使得老年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自然也明显呈现上升趋势,该病的患病率为 8.21~ 15.3%。 60岁以上人群的消化性溃疡为老年消化性溃疡,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在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明显的特点。为了正确认识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笔者对 2015年 12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3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为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对 2015年 1月 -2018年 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3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上级医院进行内腔镜检查并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及 C-14呼气实验法得出的幽门螺杆菌与选择同期在医院住院治疗的 40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照研究。老年组患者年龄范围为 60~ 78岁,平均年龄( 67.23±9.75)岁;男性 24例,女性 14例,病程 15天~ 20年,平均 5.3年;中青年组患者年龄范围为 19~ 47岁,平均年龄( 30.23±9.79)岁;男性 25例,女性 15例, 2组患者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及酗酒等一般情况、既往史、家族史、内腔镜检测报告、 X线钡餐、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及 C-14呼气实验法得出的幽门螺杆菌等临床资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 2015年 1月 -2018年 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3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老年消化性溃疡多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不良生活方式较少,以十二指肠溃疡及复合溃疡多见,溃疡大小较大,预后较差,复发率高。结论 老年人一旦出现消化道症状,应该尽早进行内腔镜检查,一经确诊,应该针对消化性溃疡进行规范治疗,足量足疗程用药,减少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 消化性溃疡 临床分析   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明显延长,老年人口明显增加,从而使得老年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自然也明显呈现上升趋势,该病的患病率为 8.21~ 15.3%。 60岁以上人群的消化性溃疡为老年消化性溃疡,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在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明显的特点。为了正确认识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笔者对 2015年 12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3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为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对 2015年 1月 -2018年 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3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上级医院进行内腔镜检查并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及 C-14呼气实验法得出的幽门螺杆菌与选择同期在医院住院治疗的 40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照研究。老年组患者年龄范围为 60~ 78岁,平均年龄( 67.23±9.75)岁;男性 24例,女性 14例,病程 15天~ 20年,平均 5.3年;中青年组患者年龄范围为 19~ 47岁,平均年龄( 30.23±9.79)岁;男性 25例,女性 15例, 2组患者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及酗酒等一般情况、既往史、家族史、内腔镜检测报告、 X线钡餐、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及 C-14呼气实验法得出的幽门螺杆菌等临床资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 2015年 1月 -2018年 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3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老年消化性溃疡多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不良生活方式较少,以十二指肠溃疡及复合溃疡多见,溃疡大小较大,预后较差,复发率高。结论 老年人一旦出现消化道症状,应该尽早进行内腔镜检查,一经确诊,应该针对消化性溃疡进行规范治疗,足量足疗程用药,减少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 消化性溃疡 临床分析   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明显延长,老年人口明显增加,从而使得老年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自然也明显呈现上升趋势,该病的患病率为 8.21~ 15.3%。 60岁以上人群的消化性溃疡为老年消化性溃疡,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在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明显的特点。为了正确认识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笔者对 2015年 12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3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为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对 2015年 1月 -2018年 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3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上级医院进行内腔镜检查并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及 C-14呼气实验法得出的幽门螺杆菌与选择同期在医院住院治疗的 40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照研究。老年组患者年龄范围为 60~ 78岁,平均年龄( 67.23±9.75)岁;男性 24例,女性 14例,病程 15天~ 20年,平均 5.3年;中青年组患者年龄范围为 19~ 47岁,平均年龄( 30.23±9.79)岁;男性 25例,女性 15例, 2组患者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及酗酒等一般情况、既往史、家族史、内腔镜检测报告、 X线钡餐、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及 C-14呼气实验法得出的幽门螺杆菌等临床资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老年消化性溃疡多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不良生活方式较少,以十二指肠溃疡及复合溃疡多见,溃疡大小较大,预后较差,复发率高。结论老年人一旦出现消化道症状,应该尽早进行内腔镜检查,一经确诊,应该针对消化性溃疡进行规范治疗,足量足疗程用药,减少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 消化性溃疡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胎盘早剥临床诊疗临床疗效,探析其临床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胎盘早剥产妇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她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50例胎盘早剥产妇为实验组,5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实验组产妇进行治疗以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胎盘早剥的临床危险因素主要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滥用、胎膜早破等等。并且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获得良好的围生期结局。结论妊娠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滥用、胎膜早破等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现象,会对产妇造成一定的危险以及伤害,所以早期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非常有必要。

  • 标签: 胎盘早剥 诊疗 危险因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胎儿胸腔积液临床诊疗及转归。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胎儿胸腔积液病例5例,其中初产妇2例,经产妇3例,平均年龄26.4岁,所有病例临床处理方案均经MDT讨论,对其临床资料及胎儿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孕妇产前均接受MDT,给予个性化指导建议,平均为30+2周(分别为29周、32周、27+5周、30周、33+2周),均为双侧胸腔积液、羊水过多。病例1、病例2、病例3孕期出现胎儿水肿。病例1、病例3实施宫内干预:病例1实施产前胸膜腔穿刺术抽液术+羊水减量术;病例3实施产前右侧胸膜腔穿刺术+左侧胸膜腔-羊膜腔分流术+羊水减量术。病例1宫内干预后7 d因胎儿水肿行剖宫产术及产时子宫外处理(EXIT),病例3宫内干预后7 d自然临产阴道分娩;病例2胎儿严重水肿,完成促胎肺成熟后行剖宫产术及EXIT。病例4、病例5保守治疗,积液产后消退,分别延长妊娠天数49 d和42 d。5例患儿4例采取剖宫产术娩出,1例阴道分娩。1例因新生儿呼吸衰竭放弃治疗,其余4例新生儿治愈出院。结论MDT及适当的产前处理对改善胸腔积液患儿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胸腔积液 多学科协作诊疗 穿刺术 胎儿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