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消化病理标本管理中实施医疗失效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的600份消化病理标本作为对照组,实施现有的标本管理流程;选取2015年1月至2025年6月600分消化病理标本作为观察组,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管理流程,对比两组前6位失效模式的风险评估指数(RAC)和风险优先数(RPN)以及标本失误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的标本登记信息有误、标本固定液渗漏、标本书写字迹潦草、标本送检环节遗漏、标本离体送检不及时、医护三方核对签名漏项的RAC和RPN相比,观察组明显较低;与对照组的标本失误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消化病理标本管理中实施HFMEA模式管理流程的效果较显著,可以进一步降低标本的RAC和RPN,减少标本失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消化内镜病理标本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风险评估指数 风险优先数
  • 简介:【摘要】粘膜下剥离术(ESD)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消化内科微创术式,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诸多优势。但目前对ESD手术的临床研究较多,针对ESD的围手术期护理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就近年来ESD的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围手术期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管理对控制消化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消化镜中心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9例,循证护理管理)与对照组(39例,常规管理)。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感染情况、负性心理情绪、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对比(P<0.05);两组感染率对比(P<0.05);两组SAS、SDS评分对比(P<0.05);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P<0.05);两组生活质量对比(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P<0.05)。结论:循证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改善患者消极心理情绪,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院内感染 消化内镜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套扎止血治疗后的护理以及康复指导。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60例,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患者,时间范围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份,所有患者均提从套扎止血进行治疗,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实验组提供护理关怀,合理的康复指导,评价其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组间差异存在。结论:为套扎止血的患者提供护理关怀和康复指导,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提倡。

  • 标签: 内镜套扎止血 护理关怀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内痔属于现代临床中的常发性疾病,大幅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当病情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临床中关于内痔的治疗研究进展已然有所突破,通过下套扎术对内痔患者进行治疗,可将内痔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阐述内痔的发生机理,分析内痔产生的影响,介绍下套扎术的治疗优势以及下套扎术对内痔的临床治疗发展。

  • 标签: 内镜下套扎术 内痔 临床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7月—2023年9月进行了消化检查的患者25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2023年7月—2023年9月进行了消化检查的患者25例为试验组,使用护理风险评估+PDCA循环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检查的患者使用护理风险评估+PDCA循环模式,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消化内镜 护理风险评估 PDCA循环模式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10月的胃镜内腔、肠胃腔、胃镜水槽、肠水槽、胃镜消毒液、肠消毒液、手卫生标本。各50例。另外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的相同指标标本,各50例。进行合格率分析。结果:对比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实施的前后,各项检查项目的合格率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胃镜内腔、胃镜水槽以及胃肠消毒液的合格率均上升到了100%,与管理措施实施之前比较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结论:消化科室实施护理质量管理之后,相关检查项目的合格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有效的降低了消化病菌感染的风险,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消化内镜感染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诊治中西甲硅油散应用的效果。方法:患者均从本院接受消化检查的患者中抽取,开展时间为2022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12月,从中选取200例资料完整采用上消化道诊治的患者,并采用“双盲选”法进行分组,两个小组各获得100例,一组检查前不使用西甲硅油散,另一组是研究组检查前服用西甲硅油散,采用30mL送服5g,记录结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诊治过程中检查视野清晰度高于参照组,评分优于参照组;检查时间相比研究组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诊治中西甲硅油散的应用可提高检查清晰度,缩短检查时间。

  • 标签: 上消化道内镜诊治 西甲硅油散 应用
  • 简介:摘要:胃癌是全球范围常见的严重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不断上升,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创伤和较高的并发症风险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经EMR衍生并逐渐发展并优化,如今,ESD已经成为下切除早期胃癌的主要标准方法之一 。本文详细阐述了规范化ESD治疗早期胃癌过程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减少医疗操作过程中的感染风险,提升医疗安全。方法:在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本研究选取了130例行消化检查或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此期间,实施严格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包括的规范清洗、消毒及存储程序的标准化,操作人员的定期培训,以及感染控制规范的执行监督。通过对比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前后的相关感染率,评估其效果。结果:在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的一年中,对130例患者进行了消化操作,其中无一例发生相关感染。与实施前相比,相关感染率显著降低。同时,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及感染控制知识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患者对内操作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结论:通过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消化操作过程中的感染风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本研究结果证明了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为医疗机构在内操作中实施更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健康。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消化内镜 感染控制 医疗安全 内镜相关感染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消化诊疗后低血糖发生风险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5月~2024年5月接收的370例消化诊疗患者展开研究,通过基础资料统计以及数据分析方法,掌握影响患者发生低血糖因素的原因,探讨形成的风险性因素。结果:本文研究中45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发生率为12.16%,体质指数(BMI)、合并糖尿病、禁食时间等对患者低血糖发生产生影响,为导致低血糖的主要因素,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消化患者诊疗的环节容易诱发低血糖的病症,对于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影响,需从体质指数(BMI)、合并糖尿病、禁食时间的方面采取控制措施,降低低血糖发生概率,对保护患者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 诊疗 低血糖 风险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在消化诊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 从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研究共收集56例接受消化诊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收集患者诊疗后的满意度和护理依从性数据,并对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验证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更高,依从性更好(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在消化诊疗患者中显示出显著优势,不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还增强了其护理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消化内镜 护理效果 患者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胃肠道息肉的首选方法。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策略。研究从一般护理、饮食调整、疼痛管理、并发症监测与处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同时,还对护理效果进行了评估,以期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 术后护理 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许多疾病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其病因复杂,常易漏诊、误诊。急性快速出血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需要临床尽快确定出血病因,以便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而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病因,进而下止血治疗,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但是,目前关于检查时机的选择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大多指南建议所有因上消化道出血而就诊的患者在入院后的24小时进行胃镜检查,但在短于24小时的时间里进行内检查的时机仍不十分确切,因此,为了探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检查的最佳时机,本研究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方式进行探讨,以期探讨最佳检查时机。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 检查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下微创治疗对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在2023年8月至2023年11月期间,选取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接受消化下微创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生活质量,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对照组为30.0%,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P=0.077)。在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实验组术后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01),而对照组的术后生活质量提升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108)。结论:消化下微创治疗可能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 标签: 早期胃癌 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 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罩全麻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6月——2024年6月本院接收的患有高血压的100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均在腹腔下实施胆囊切除手术,结合麻醉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比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研究组采用罩全麻,对于两个组T0(麻醉前)、T1(气腹即刻)、T2(气腹后10分钟)、T3(拔管前)、T4(拔管后即刻)的生命体征(HR、SBP、DBP),以及术后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在T1、T2、T3、T4时的HR、SBP、DBP较对比组的更加优良(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比组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腹腔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罩全麻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术中的各项生命指标更加稳定,因而,值得积极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喉罩全麻 老年高血压 腹腔镜 胆囊切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期间的32例病情需要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患者及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鼻饲管插入,观察组接受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操作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操作成功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内镜下 鼻空肠营养管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联合幽门螺杆菌治疗胃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6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抗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实验组采用消化联合抗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住院时间、治疗情况、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总住院时间缩短,治疗情况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改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联合幽门螺杆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是患者快速康复的最佳途径。

  • 标签: 消化内镜 幽门螺杆茵 胃溃疡 出血 联合治疗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