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Friendly骨水泥股骨假体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中的应用.方法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因股骨颈骨折使用Friendly股骨假体行髋关节假体置换的老年患者(68~85岁)共31例,股骨假体固定采用第四代骨水泥技术,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髋关节X线片,评价骨水泥质量A级29例、B级2例、无C、D级.所有患者均无髋关节脱位发生.所有患侧髋关节Trendelenburg试验均为阴性.双下肢长度差异为(3.4±1.8)mm.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5±10.结论Friendly骨水泥股骨假体通过其在假体设计和假体固定上的改进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中所遇到的软组织平衡困难和假体固定困难等问题.

  • 标签: Friendly骨水泥股骨假体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老年人
  • 简介:心脏外伤所致的心跳骤停是急诊中最危急的一种情况:急救护理措施是否有效是复苏成功的重要一环。作者就5例心脏外伤行瞻内心脏按压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指出医护人员对心脏外伤所致的心跳骤停要有积极的态度,在做好各项基础抢救工作的同时,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 标签: 心脏外伤 心脏按压 心跳骤停 护理工作 生命体征 医护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急性假性结肠梗阻又称Ogilvie综合征,是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后一种并不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大段结肠扩张,并有较高的病损率和死亡率。方法:我们回顾性的对1995至2002年间由同一医生施行的1170例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18例患者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通过放射学和医疗记录分析该组病例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效果。结果:708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中有ll例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发病率为1.6%。462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中有7例,发病率为1.5%。18例中17例患者在术前就存在一些发生结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的身体状况和接受过药物治疗。使用过白控性的镇痛药物与结肠梗阻症状早期发生有关。7例接受结肠减压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9)。结论:全髋和全膝手术患者中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发生率基本相同。大多数出现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患者在术前均存在可以识别的危险因素。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将有助于医生预测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发生,并警惕其进展,同时慎用患者白控的镇痛药物。对已经发生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患者,实施结肠镜下的减压将有助于减少结肠穿孔的危险并且缩短住院时间。可信水平:预后性研究,Ⅲ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并发 全髋关节置换术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中的麻醉效能及安全可行性。方法选择拟施该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CSEA组,一组为EA组。CSEA组以轻比重的左旋布比卡因5mg~7.5mg实施腰麻而后置管,依手术时间及麻醉情况硬膜外腔适时补充给药;EA组直接置管予1.5%~2%利多卡因,两组麻醉平面均调控在T10以下。中持续监测BP、ECG、RR及SPO2,并定时记录数据进行比较。重点比较麻醉诱导时间、硬膜外局麻药用量(硬膜外追加局麻药的量),并据镇痛效果、肌肉松驰程度、有无更改麻醉方式来评定麻醉效果。结果CSEA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短于EA组,硬膜外局麻药用量明显少于EA组(P<0.01),两组BP下降程度、液体输入量及麻黄碱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效果CSEA组优者明显多于EA组(P<0.05)。CSEA组麻醉均成功完成手术,EA组中3例改全麻。结论CSEA集中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优点,而所用腰麻药——左旋布比卡因,它是去掉了布比卡因中的右旋体的纯左旋体,其神经和心脏毒性均明显降低,而麻醉效能与布比卡因相仿。CSEA与性能更优的局麻药相结合,为老年尤其高龄、存在合并症的患者的股骨头置换提供了一种效果确切且安全可行的方法选择。

  • 标签: CSEA 左旋布比卡因 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的长期使用结果很难在年轻患者中获得。我们对一组活动量大、要求较高、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使用Metasul金属对金属关节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并对这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的中期结果进行回顾研究。方法:对62例年龄小于50岁(平均年龄37岁)的患者行70个全髋关节置换。2例患者(2个髋)因在全髋关节置换后5年内出现深部感染而行关节切除成形,予以剔除。余60例患者(68个髋)获得完整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年。结果:患髋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5分;56例患者(93%)疗效评价为优。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假体松动表现。1例患者发现一处骨盆局灶性骨溶解,另1例患者有两处小的股骨局灶性骨溶解。出现骨盆局灶性骨溶解的髋关节接受了翻修手术,更换髋臼内衬,对未松动假体周围的骨溶解灶进行植骨。结论:通过对本组患者术后平均7年的随访,可见Metasul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的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发生率较低。但有必要进一步随访,以明确与金属对金属关节置换有关的任何长期不良事件。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病例系列(没有,或历史,对照组)]。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金属对金属 50岁以下 Harris评分 关节切除成形术 非骨水泥型
  • 简介:背景:因为假体的股骨柄比股骨有更强的刚度,所以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更容易产生应力遮挡导致骨溶解。这种关注促进了与正常股骨有相近结构刚度的复合股骨柄植入物的发展。这种假体柄由钴铬合金为轴心,外面包裹聚芳醚酮聚合物和钛网,有利于骨向内生长。此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使用这种假体柄的中期临床、放射学和组织学结果。方法:28例患者(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51.3岁。使用Epoch柄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平均随访时间6.2年。术前、术后、术后每2年一次分别用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放射影像学进行研究。此外,术后2年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扫描评估骨再吸收。尸检获得2块股骨,分别于术后13个月和48个月分析其骨内长入和骨表面长入情况。结果:术前平均Harris髋关节评分为56分,末次随访时提高到97分。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扫描证实2年后平均骨密度在Gruen7区减少最多者为27.5%。放射学证实无假体移位,只有1髋有骨溶解。所有假体柄均有稳定的骨组织固定。组织学评估,术后13个月和48个月尸体股骨标本表明沿整个假体柄平均骨向内长入(标准差)分别为49.63%±13.04%,73.57%±8.48%;平均骨表面长入分别为54.18%±7.68%,80.92%±6.06%。结论:使用Epoch髋关节假体柄后中期随访显示了其良好的临床功能、骨融合的放射学证据、骨向内长入和表面长入的组织学发现。尽管植入物的近期和中期效果良好,但还是有必要通过长期随访评估植入物的远期功能。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详细的可信水平分级参见作者须知。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功能 假体柄 组织学 复合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 简介:作者介绍了对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早孕人工流产及护理体会,提出换瓣术后早孕妇女做人工流产要高度谨慎,中除做好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外,必须密切监护心功能及凝血情况,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并对术前术后调整杭凝治疗.防止出血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心脏瓣膜 替换 人工流产 护理
  • 简介:对于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骨及软骨的返行性变为主的疾患,其显著的症状是膝关节疼痛,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多见于中老年人,病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此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采用膝关节置换,才能彻底解决病人的疾苦。由于术前术后护理和术后的康复训练是否得当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的好坏。故将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 康复锻练
  • 简介:随着关节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而双侧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治疗髋关节疾病,因其给机体造成的创伤大,易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术后护理难度极高,因此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0年1月至2004年4月我院同期THR病例2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双侧全髋关节同期置换 术后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疾病 严重并发症 2004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加压空心螺钉与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1999年1月-2003年1月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6例,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结果随访时间18~66个月,平均42个月,获得全部资料,加压空心螺钉治疗组并发症多,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组并发症少。结论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安全有效,优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加压空心螺钉 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患者 治疗
  • 简介:背景:有关全膝关节置换后的股四头肌腱断裂的报道甚少。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后股四头肌腱断裂的发生率及其转归。方法:在一组23800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群体中,术后24例发生股四头肌腱断裂。另10例在外院行全膝关节置换后发生股四头肌腱断裂。因此,研究对象共包括34例患者,所有患者至少随访2年。11例患者为股四头肌腱完全断裂,余23例为部分断裂。结果:全膝关节置换后股四头肌腱断裂的发生率为0.1%(24/23800)。7例肌腱部分断裂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1例肌腱完全断裂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效果不满意。在外院经手术治疗的10例肌腱完全断裂的患者中,4例发生修补肌腱再次断裂,4例效果满意。经手术治疗的16例肌腱部分断裂的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术后肌腱的再次断裂,12例效果满意。在总共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了术后并发症。结论:全膝关节置换后,在股四头肌腱完全断裂的11例患者中有7例结果较差,并发症发生率高,而经非手术治疗的股四头肌腱部分断裂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且预后较好。可信水平:预后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股四头肌腱断裂 非手术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 效果满意 并发症发生率 再次断裂
  • 简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可以达到解除膝部疼痛,改善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治疗目的.但术后的程序化康复训练是获得手术预期疗效至关重要的一环[1].术后缺乏有效的康复训练或训练方法不当对手术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院于2001年5月~2003年1月,对24例患者(40个膝关节)施行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了个体化的术后康复指导与训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功能康复 护理 下地负重 行走训练 物理治疗
  • 简介:本文应用一种新的有效式——人工瓣膜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治疗15例的经验介绍。讨论了本式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及要点。近期随访结果表明:本式抗胆肠返流效果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优于其他类似式。

  • 标签: 人工瓣膜 间置空肠胆肠吻合 抗胆肠返流
  • 简介:经胸壁心脏起搏常被用于紧急治疗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常与除颤器配套使用。自1995年10月~2000年6月,我科对10例心肺复苏患者在抢救中应用了CodeMasterXL除颤起搏监护仪,施行了经胸壁的心脏起搏,心脏复律效果满意,现就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心脏 起搏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