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检测骨密度与血清维生D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PD患者(PD组),同期按照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同时按照骨密度将PD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23例和非骨质疏松组37例。分别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骨密度和血清维生D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结果PD组患者骨质疏松、维生D缺乏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23例(38.3%)比13例(21.7%)、35例(58.3%)比21例(35.0%)均P<0.05],PD组骨密度、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0.77±0.08)g/m2比(0.83±0.09)g/m2、(25.65±8.65)nmol/L比(39.80±10.74)nmol/L(t=4.381、8.439,均P<0.05)。PD患者中骨质疏松组年龄、病程、H-Y分级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25-(OH)D分别与年龄、病程、H-Y分期呈负相关,骨密度与25-(OH)D呈正相关(r=0.39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D缺乏是老年P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32,95%CI:1.772~8.224,P<0.01)。结论老年P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且多存在维生D缺乏,维生D缺乏可能是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D[血清25(OH)D]与Meige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2012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47例Meige综合征患者(Meige综合征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69例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25(OH)D水平差异,并比较Meige综合征各亚型(Ⅰ、Ⅱ、Ⅲ型)之间血清25(OH)D浓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Meige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Meige综合征患者血清25(OH)D浓度为(12.68±6.77) μg/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7.93±6.93)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4,P<0.001)。Meige综合征患者Ⅰ、Ⅱ、Ⅲ亚型血清25(OH)D浓度分别为(14.7±8.14 )、(11.4±5.02)、(8.38±4.99) μg/L,三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92,P=0.23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Meige综合征具有相关性(OR=0.938,95%CI0.885~0.995,P=0.034)。结论Meige综合征患者血清25(OH)D表达水平较低,提示维生D缺乏可能参与了Meige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 标签: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Meige综合征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基线维生D3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其强度。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库,入选2011—2014年调查的≥60岁老年人1 383例,年龄(84.9±12.1)岁,男性662例,女性721例。队列人群共随访4 149人/年,每例随访者平均随访3年。随访结局为维生D3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联及其强度。结果1 383例非心血管疾病人群经3年随访发生心血管疾病196例(14.2%)。调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饮酒、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空腹血糖、尿酸等因素后,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维生D3水平每升高1 mmol/L,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下降2.0%(HR=0.98,95%CI:0.97~0.99);60~79岁、80~99岁和10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分别下降1.9%(HR=0.981,95%CI:0.968~0.994)、2.8%(HR=0.972,95%CI:0.956~0.989)和10.5%(HR=0.895,95%CI:0.830~0.965)。结论维生D3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相关,老年人群维持较高水平的维生D3可能是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 标签: 维生素D3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 莫沙必利联合维生 B1和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9 月功能性便秘患者 9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 45 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 B 1 与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 90.7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9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联合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 ,对照组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1.11%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维生 B1和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沙必利 维生素 B1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 功能性便秘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维生 A、 E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9年 10月该院收治的 14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组 ,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50例孕妇为对照组 ,检测并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维生 A、 E水平 ,比较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维生 A、 E水平 ,比较围生儿预后情况不同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维生 A、 E水平 ,分析维生 A、 E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维生 A、 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维生 A、 E水平显著低于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 (P<0. 05);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维生 A、 E水平显著低于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 (P<0. 05);围生儿预后不良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维生 A、 E水平显著低于围生儿预后良好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 (P<0. 05);维生 A、 E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预后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 (P<0. 05),维生 A、 E预测界值分别为 35. 3 ng/ml、 40. 5 ng/ml、 45. 6 ng/ml。结论 维生 A、 E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呈低水平状态 ,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维生 A、 E联合检测对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预后有较高准确度 ,可能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后的预测指标。

  • 标签: 维生素 A 维生素 E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相关性 评估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维生D水平与肌肉质量和握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入住宣武医院内分泌科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25羟维生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分为维生D缺乏组[25(OH)D<20 μg/L]140例和非缺乏组[20 μg/L≤25)(OH)D<70 μg/L] 61例,测定患者握力、步速及上下肢肌肉质量。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生D非缺乏组患者的握力、上肢及下肢肌肉含量显著高于缺乏组[(33.49±9.43)kg与(29.59±10.30)kg、(4.99±1.09)kg与(4.57±1.11)kg、(15.69±3.10)kg与(14.54±3.03)kg,P值分别为0.010、0.015、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D缺乏与握力减低及下肢肌肉质量下降独立相关(OR=1.286,95%CI:1.197~1.346,P<0.01;OR=1.231,95%CI:1.102~1.283,P<0.05)。结论维生D缺乏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握力减低及下肢肌肉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维生素D 握力 肌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D[25(OH)D]水平,并探讨其与性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371例,检测其25(OH)D水平、糖脂代谢指标、骨代谢指标和性激素指标。根据25(OH)D水平采用四分法将患者分为四组,比较组间糖脂代谢及性激素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25(OH)D与总睾酮及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维生D缺乏或不足患者占住院男性2型糖尿病人群的96.5%。25(OH)D较高的患者有较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而体重指数(BMI)、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抵抗指数(HOMA-IR)和三酰甘油(TG)则相对较低(P<0.05)。在线性回归模型中,25(OH)D与总睾酮(TT)呈线性正相关关系(β=0.116,P=0.006),在校正BMI后上述相关性消失(β=0.061,P=0.053)。结论在住院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D呈普遍缺乏或不足的状态,维生D与总睾酮之间呈线性正相关,但受BMI影响。

  • 标签: 糖尿病,2型 男性 25羟维生素D 糖脂代谢 性激素
  • 简介:摘要选择因诊断需行内镜下食管碘染色的患者3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在卢戈氏碘溶液染色内镜检查后分别用0.9%氯化钠溶液、5%硫代硫酸钠溶液、2%维生C溶液脱色,根据脱色标准给予相应评分。脱色后5和30 min后询问患者有无胸骨后不适、反酸烧心、咽痛、心慌、腹痛、腹胀和其他特殊不适。结果显示与0.9%氯化钠溶液组比较,5%硫代硫酸钠溶液组和2%维生C溶液组脱色评分较高,可有效缓解染色后出现的胸骨后不适、反酸烧心、咽痛,且2%维生C溶液在缓解迟发性胸骨后不适、反酸烧心方面优于5%硫代硫酸钠溶液。提示2%维生C溶液脱色效果好,安全、方便,可替代5%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于卢戈氏碘溶液染色后脱色。

  • 标签: 食管癌筛查 卢戈氏碘溶液 维生素C 硫代硫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总25羟维生D[T-25(OH)D]水平及其与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4月至2019年3月收住北京协和医院且行血清T-25(OH)D和细胞因子[IL-6、IL-8和(或)TNF-α]检测的CD患者60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CD患者中男46例,年龄(34±13)岁;其中缓解期16例(26.7%),活动期44例(73.3%);其血清T-25(OH)D水平为(16.0±7.7)μg/L,其中维生D充足为16例(26.7%),维生D不足为24例(40.0%),维生D缺乏为20例(33.3%)。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T-25(OH)D水平与CDAI(r=-0.363,P=0.004)、IL-6(r=-0.360,P=0.00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r=-0.272,P=0.043)、红细胞沉降率(ESR)(r=-0.293,P=0.024)水平均呈负相关;而与血清白蛋白(Alb)(r=0.372,P=0.003)、血红蛋白(Hb)(r=0.330,P=0.010)和体质指数(BMI)(r=0.276,P=0.033)呈正相关。在44例活动期CD患者中,23例(52.3%)合并感染,其血清T-25(OH)D水平较CD活动期未合并感染组低[(12.55±7.17)比(17.41±6.49)μg/L,P=0.023]。结论CD患者血清T-25(OH)D水平与CDAI、IL-6及炎症指标均呈负相关,且合并感染的CD活动期患者血清T-25(OH)D水平更低。

  • 标签: 克罗恩病 维生素D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维生D缺乏/不足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在乳腺癌患者中表现突出。维生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具有调节钙磷代谢、影响细胞增殖分化等重要生理功能,其缺乏或不足与骨骼疾病及多种骨外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乳腺癌发生发展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维生D缺乏/不足及血钙过低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继发性甲旁亢")的主要原因,但因早期并无明显临床表现而常被忽视。乳腺癌患者因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系统治疗及月经状态变化的影响,骨健康问题明显。维生D缺乏/不足及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增强或继发性甲旁亢将进一步加重患者的骨骼健康问题。故应加强乳腺癌患者血钙、甲状旁腺及骨代谢指标的检测,从而针对性地进行维生D和钙剂的补充,重视维生D缺乏/不足相关甲旁亢的防治,关注患者骨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 标签: 乳腺癌 维生素D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膳食营养、25-羟维生D3(25-(OH)D3)水平与婴儿湿疹的关系,为婴儿湿疹的早期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孕28~40周)孕妇,并住院分娩的365名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对进入队列孕周≥28周的孕妇均需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孕妇血清中25-(OH)D3含量,同时对孕妇进行孕期维生D相关因素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基线调查,对其分娩后进行为期6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母婴随访,观察婴儿湿疹发生情况,进而分析孕晚期女性血清中25-(OH)D3含量高低及孕期膳食营养对婴儿湿疹的作用。结果最终获得完整母婴信息共340对并完成为期6个月的随访,纳入本研究。有229例占62.74%的婴儿发生湿疹,其中51.97%(119/229)的婴儿湿疹集中发生在出生后2~3个月。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期经常进食牛奶和鸡蛋、进食辛辣食物、孕晚期母血25-(OH)D3水平≤20 ng/ml是影响婴儿湿疹的危险因素(P<0.05),孕期每天晒太阳时间≥30 min是婴儿湿疹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孕期饮食结构、维生D水平与婴儿湿疹发生有密切关系,故医务人员从孕早期就要对孕妇进行膳食营养、晒太阳时间及婴儿湿疹影响因素的相关指导,也有利于早期切断宫内传播,为减少婴儿湿疹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 标签: 婴儿湿疹 孕期 25-羟维生素D3 膳食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生C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的疗效。方法C57BL/6小鼠予高脂饮食建立NAFLD模型。实验分为早期预防和后期治疗,均分别设置对照组、高脂组、低剂量(15 mg·kg-1·d-1)维生C(LD-VC)组、中剂量(30 mg·kg-1·d-1)维生C(MD-VC)组和高剂量(90 mg·kg-1·d-1)维生C(HD-VC)组5个亚组,每组6只。早期预防是在造模同时给予维生C预防12周,后期治疗是在高脂饲养6周时通过肝脏病理确定NAFLD建模成功后再给予不同剂量维生C治疗12周。观察各组间小鼠体质量、肾周脂肪重,血清ALT、AST、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的差异;同时采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积分(NAS)系统对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进行肝细胞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和气球样变评分。统计学分析采用Tukey′s多重比较检验和Kruskat Wallis H检验。结果早期预防中,LD-VC组的体质量、肾周脂肪重、三酰甘油水平和肝细胞脂肪变性评分均低于高脂组[(30.27±0.94) g比(32.18±1.35) g、(0.25±0.05) g比(0.32±0.02) g、(0.25±0.02) mmol/L比(0.30±0.03) mmol/L、0分比1.0(1.0)分];MD-VC组的体质量、肾周脂肪重、血糖水平、三酰甘油水平和肝细胞脂肪变性评分均低于高脂组[(29.72±0.58) g比(32.18±1.35) g、(0.24±0.05) g比(0.32±0.02) g、(6.93±0.59) mmol/L比(8.33±1.02) mmol/L、(0.24±0.04) mmol/L比(0.30±0.03) mmol/L、0分比1.0(1.0)分];HD-VC组的血糖和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高脂组[(6.72±0.59) mmol/L比(8.33±1.02) mmol/L、(0.23±0.04) mmol/L比(0.30±0.03)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期治疗LD-VC组的三酰甘油水平低于高脂组[(0.25±0.07) mmol/L比(0.37±0.06) mmol/L];MD-VC组的体质量、肾周脂肪重、血糖水平、三酰甘油水平、肝细胞脂肪变性评分均低于高脂组[(29.93±1.28) g比(33.24±2.45) g、(0.29±0.08) g比(0.53±0.14) g、(7.63±0.57) mmol/L比(9.13±1.52) mmol/L、(0.23±0.03) mmol/L比(0.37±0.06) mmol/L、0.5(1.0)分比2.0(1.0)];HD-VC组的血糖和三酰甘油水平物低于高脂组[(7.20±0.72) mmol/L比(9.13±1.52) mmol/L、(0.19±0.03) mmol/L比(0.37±0.06) mmol/L],而HD-VC组的体质量、肝湿重、肾周脂肪重和小叶内炎症评分均高于高脂组[(36.34±2.44) g比(33.24±2.45) g、(1.18±0.07) g比(1.06±0.09) g、(0.78±0.17) g比(0.53±0.14) g、1.0(1.0)分比0(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期预防LD-VC组的体质量、肾周脂肪重、肝细胞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和气球样变评分均低于后期治疗LD-VC组[(30.27±0.94) g比(34.75±1.64) g、(0.25±0.05) g比(0.61±0.14) g、0分比1.5(1.0)分、0分比0.5(1.0)分、0分比1.0(0)分];早期预防HD-VC组的体质量、肝湿重、肾周脂肪重、ALT水平、AST水平、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小叶内炎症评分均低于后期治疗HD-VC组[(31.78±0.71) g比(36.34±2.44) g、(1.01±0.02) g比(1.18±0.07) g、(0.30±0.05) g比(0.78±0.17) g、(8.83±0.98) U/L比(12.75±2.05) U/L、(29.00±4.19) U/L比(41.88±14.36) U/L、1.0(0)分比2.5(1.0)分、0分比1.0(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剂量维生C(30 mg·kg-1·d-1)可早期预防小鼠NAFLD的发生,也有利于小鼠NAFLD的后期治疗;而大剂量维生C(90 mg·kg-1·d-1)用于小鼠NAFLD的早期预防和后期治疗均存在潜在风险。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维生素C 预防 治疗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支气管哮喘使用维生A辅助治疗对呼吸功能与免疫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8年7月-2020年10月内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治疗)和研究组(50例,常规治疗+维生A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肺功能(FEV1:1s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用力呼气容积)及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儿肺功能及免疫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所有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使用维生A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提高免疫因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维生D对脓毒性休克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入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发生脓毒性休克导致ARDS的80例患者,根据25-羟维生D水平分级分为维生D正常组(17例,25-羟维生D ≥ 50 nmol /L)和维生D降低组(63例,25-羟维生D < 50 nmol /L)。然后再根据25-羟维生D水平的降低程度进一步将维生D降低组分为维生D缺乏组(35例,30 nmol /L ≤25-羟维生D ≤ 49.9 nmol /L)和维生D严重缺乏组(28例,25-羟维生D <30 nmol/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维生D缺乏组患者分为A组(对照组,17例)和B组(干预组,18例),将维生D严重缺乏组患者分为C组(对照组,14例)和D组(干预组,14例)。A、C组患者给予经胃管、肠内营养管补充淀粉胶囊0.5 g/d;B、D组患者给予经鼻胃管、鼻肠管补充阿法骨化醇软胶囊0.5 g/d,疗程均为7 d。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25-羟维生D、氧合指数、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及28 d死亡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脓毒性休克致ARDS患者28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维生D正常组和维生D降低组患者25-羟维生D [(57 ± 4)nmol /L vs.(33 ± 8)nmol /L]、氧合指数[(135 ± 25)mmHg vs.(114 ± 18)mmHg]、APACHEⅡ评分[(14.7 ± 1.6)分vs.(16.0 ± 2.0)分]、EVLWI [(11.4 ± 2.1)mL/kg vs.(14.5 ± 2.7)mL/kg]、PVPI [(3.61 ± 0.32)vs.(5.05 ± 0.68)]及28 d死亡情况(1/17 vs. 20 /6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1.448、3.872、8.864、5.097、8.409,χ2 = 4.626;P均< 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羟维生D [相对危险度= 4.183,95%置信区间(1.787,10.594),P = 0.012]是脓毒性休克致ARDS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且干预后,C、D组患者25-羟维生D [(25 ± 4)nmol /L vs.(37 ± 4)nmol /L]、氧合指数[(152 ± 18)mmHg vs.(171 ± 13)mmHg]、APACHEⅡ评分[(12.8 ± 1.4)分vs.(11.0 ± 1.7)分]、EVLWI [(9.5 ± 0.9)mL /kg vs.(7.9 ± 1.4)mL /kg]及PVPI [(3.63 ± 0.28)vs.(2.95 ± 0.4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7.493、3.246、3.016、3.420、4.373,P均< 0.05),而28 d死亡情况(6 /14 vs. 4 /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622,P = 0.430)。结论维生D降低在脓毒性休克致ARDS患者中普遍存在,且维生D是脓毒性休克ARDS患者28 d病死率的保护因素,而补充维生D可改善维生D严重缺乏者ARDS的严重程度。

  • 标签: 维生素D 休克,脓毒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5-羟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在诊断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检测凝血功能无异常的60例健康体检者、60例乙肝相关良性疾病者和178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PIVKA-Ⅱ和甲胎蛋白,采用ROC曲线分析两者单独及联合运用在诊断乙肝相关性肝癌方面的价值。结果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PIVKA-Ⅱ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肝良性疾病组(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与AFP二者联合检测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敏感度为96%,特异性为63%,两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947。结论PIVKA-Ⅱ对于乙肝相关性肝癌具有诊断价值,其与AFP联合检测对于诊断乙肝相关性肝癌方面更具优势,但单独检测对于血清中AFP水平正常的高危患者更具成本效益。

  • 标签: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 甲胎蛋白 乙肝相关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60岁髋部和椎体压缩性骨折(VCF)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D[25(OH)D]水平。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航空总医院收治的≥60岁90例髋部新鲜骨折患者(髋部骨折组,女性58例,男性32例)、120例新鲜VCF患者(VCF组,女性88例,男性32例)血清25(OH)D、骨钙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入院后第2天血清25(OH)D水平,髋部骨折组为(9.0±6.8)μg/L,其中79例(87.8%)低于正常参考值(<19.0 μg/L),24例(26.7%)水平过低(<3.0 μg/L);VCF组为(16.7±10.6)μg/L,其中78例(65.0%)低于正常参考值,10例(8.3%)水平过低。髋部骨折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VCF组(t=5.960,P<0.01),水平低于正常参考值和过低率均高于VCF组(χ2=14.14,P<0.01;χ2=12.74,P<0.01)。两组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367,P=0.01;r=-0.313,P=0.04)。VCF组女性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男性患者[(14.5±8.8)比(22.5±12.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2,P<0.01)。髋部骨折组有骨折病史者27例,其血清25(OH)D水平低于63例无骨折病史者[(8.3±6.9)比(10.8±6.9)μg/L;t=2.123,P=0.04];骨钙水平高于无骨折病史者[(20.5±19.8)比(10.6±5.4)μg/L;t=3.245,P<0.01]。结论≥60岁髋部新鲜骨折患者比VCF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低维生D现象,既往有骨折病史患者维生D水平更低。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25-羟维生素D2 老年人 中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血清25羟维生D [25-(OH)D]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以合肥市某单位746名健康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89人,占65.5%,年龄为(47.2±15.6)岁。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人口统计学和疾病信息等,并测定血清25-((OH))D和hs-CRP。将受检者按照25-(OH)D水平分为3组:非缺乏组(≥50 nmol/L)、缺乏组(25~<50 nmol/L)、严重缺乏组(<25 nmol/L)。将hs-CRP按75%百分位数分为正常组和高值组。25-(OH)D和hs-CRP的关联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维生D严重缺乏组、缺乏组和非缺乏组中hs-CRP高值发生率分别为29.8%、26.4%和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6.47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缺乏组和严重缺乏组hs-CRP高值的发生率均高于25-(OH)D非缺乏组,OR值(95%CI)分别为1.851(1.122~3.053)和2.369(1.227~4.5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D缺乏是成人hs-CRP高值的危险因素,对维生D缺乏人群的营养干预可能有利于降低机体炎症水平。

  • 标签: 维生素D缺乏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D受体(VDR)在糖尿病肾病(DKD)足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在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缓解中的作用。方法(1)本研究纳入了65例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蛋白尿)的患者,并纳入了25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白蛋白/肌酐(ACR)的尿排泄比例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无蛋白尿(ACR<30 mg/g,n=24)、微量白蛋白尿(ACR 30~300 mg/g,n=18)和临床蛋白尿(ACR>300 mg/g,n=23)。另选择25例经肾活检确诊的DKD患者作为DKD组。正常肾脏组织标本均取自泌尿外科同一时期肾脏肿瘤切除患者10例。将各组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VDR在各组患者的血液、尿液样本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VDR与尿蛋白的相关性。(2)在2型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中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将遗传背景均为C57BLKs/J的雄性db/db小鼠及同窝出生的db/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DKD对照组(B组)、DKD二甲基亚砜处理组(C组)、DKD帕立骨化醇(VDR激动剂)处理组(D组),C、D组连续腹腔注射处理8周,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小鼠10周龄时开始连续干预8周,在小鼠22周龄(开始干预后12周)检测各组小鼠体重、血、尿生化指标对比;Western印迹法检测β-catenin、VDR的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in及足细胞损伤蛋白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相比,无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的糖尿病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均P<0.05);与无蛋白尿组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的糖尿病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均P<0.05)。(2)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相比,无蛋白尿糖尿病组和DKD组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均P<0.05);与无蛋白尿糖尿病组患者相比,DKD组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亦较低(均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KD组肾组织中VDR的表达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4)DKD患者血浆中VDR mRNA相对水平与ACR呈负相关(r=-0.342,P<0.05)。(5)各组尿液上清液中VDR的水平与血浆中的水平呈相反趋势。(6)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B组、C组肾小球足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高于D组(均P<0.05),VDR蛋白的表达低于D组(均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组、C组肾小球足细胞podocin的表达低于D组(均P<0.05),α-SMA的表达高于D组(均P<0.05)。结论VDR高表达缓解DKD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受体,骨化三醇 足细胞 蛋白尿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金黄散联用维生 E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 2019.01-2020.08月到本院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疾病的患者共 8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配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出现不同程度放射性质损伤的治愈概率进行跟踪记录与分析。结果:实验组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愈的总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金黄散药物联用维生 E药物对急性放射性皮炎疾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症,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提升不同程度放射性质损伤的治愈概率,该项治疗模式需要推广运用。

  • 标签: 金黄散 维生素 E 急性放射性皮炎 治疗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