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妥昔单抗注射液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及原因。方法对茂名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的168例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以及涉及器官、系统。结果本次研究中168例患者采用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1%,主要为全身性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系统。结论妥昔单抗注射液在实际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药物配比,用药前需要对患者既往用药史以及用药禁忌情况进行了解,加强对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尤其加强对首次用药患者的观察,降低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不良反应 全身性反应
  • 简介:摘要1例60岁男性患者因肺癌先后行一线和二线治疗26个月,因肿瘤进展,予特瑞普单抗200 mg+贝伐珠单抗500 mg+培美曲塞1 g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治疗前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第2次特瑞普单抗治疗后(首次用药后第30天),患者出现心率加快、畏热、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3.4 nmol/L,甲状腺素(T4)305.0 n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13.1 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55.7 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0.02 mU/L,甲状腺球蛋白(Tg)32.7 μg/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531.0 kU/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318.0 kU/L,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1.00 U/L。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暂停抗肿瘤治疗,予美托洛尔治疗后好转。首次用药后第97天,患者出现畏寒、头晕、乏力、眼睑浮肿、体重增加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T3 0.3 nmol/L、T4 20 nmol/L、FT3 1.0 pmol/L、FT4 1.8 pmol/L、TSH>100.00 mU/L,癌胚抗原251 μg/L。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因肿瘤进展,重启特瑞普单抗治疗,同时补充甲状腺素,患者甲状腺功能逐渐好转并保持正常。首次用药13个月余后复查,T3 1.3 nmol/L,T4 137.0 nmol/L,FT3 3.8 pmol/L,FT4 21.1 pmol/L,TSH 6.03 mU/L,Tg 3.9 μg/L,TgAb 432.0 kU/L,TPOAb 222.0 kU/L。

  • 标签: 抗肿瘤药,免疫类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 特瑞普利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采取纳武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效果;方法:经过在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收治的5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进行分析中,通过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化疗组实施化疗,双免疫治疗组实施双免疫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双免疫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纳武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在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抗肿瘤效果。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更好地理解免疫治疗在MPM中的作用机制,并解决其面临的挑战,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 标签: 恶性胸膜间皮瘤 纳武利尤单抗 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
  • 简介:摘要微小病变肾病(MCD)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及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关系密切。妥昔单抗(RTX)是针对CD20的一种单克隆抗体,2007年开始被用于治疗成人MCD。根据在PubMed中检索到的RTX治疗成人MCD的所有文献显示RTX能够将表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MCD患者缓解率提高至70.4%~100.0%,并且缓解时间缩短至1~2个月,减少了激素的使用剂量,甚至停用激素,同时能够大大降低其复发率,在复发后再次使用RTX仍能取得明显疗效。在安全性方面,所有文献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轻微的输液反应、药疹、轻度感染、白细胞减少等。

  • 标签: 肾病,脂性 利妥昔单抗 自身免疫
  • 简介:摘要1例82岁女性患者因右肺上叶中心性腺癌多发转移接受纳武单抗单药治疗(240 mg静脉滴注、第1天,14 d为1个周期)。免疫治疗8个周期(约4个月)后,患者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随机血糖43.2 mmol/L,β-羟丁酸5.3 mmol/L;血气分析结果示pH 7.01,碳酸氢根4.0 mmol/L,碱剩余-22.4 mmol/L,血钾6.1 mmol/L,乳酸2.9 mmol/L。患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考虑为纳武单抗所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停用纳武单抗,给予补液、降糖、纠正酸中毒及对症治疗。2 d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5.8 mmol/L,β-羟丁酸0.2 mmol/L;血气分析结果示pH 7.39,碳酸氢根21.2 mmol/L,碱剩余-3.8 mmol/L,血钾4.3 mmol/L,乳酸1. 0 mmol/L。

  • 标签: 纳武利尤单抗 抗肿瘤药,免疫性 糖尿病,1型
  • 简介:摘要妥昔单抗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结合B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CD20而发挥药理效应。妥昔单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药理机制复杂,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呈非线性且变异度很大,为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变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实施个体化治疗来提高其用药合理性。目前,妥昔单抗已具备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基本条件,如血药浓度检测技术、肿瘤生物标志物和相关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结合疾病诊断、人群特殊性、给药途径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综合分析,可以构建妥昔单抗PK/PD模型,对其疗效、毒性和耐药进行预测。药师参与妥昔单抗的个体化治疗,开展TDM,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个体化 药代动力学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1例64岁男性胃腺癌患者接受奥沙铂(250 mg静脉滴注、第1天)和替吉奥(60 mg口服、2次/d、第1~14天)方案化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1个月后,联合纳武单抗免疫治疗(240 mg静脉滴注、第1天,14 d为1个周期)。纳武单抗第4个周期给药后第2天(首次用药后第44天),患者出现腹泻,呈水样便,3~4次/d,伴轻度腹痛;3 d后腹泻加重,呈暗红色血便,覆脓苔,最多达10次/d,伴明显腹痛。根据肠镜及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初发型、全结肠、活动期、重度),考虑为纳武单抗所致3级免疫相关性结肠炎。暂停化疗及免疫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奥曲肽治疗,患者腹痛、腹泻症状逐渐好转。纳武单抗停药后第45天,患者再次接受奥沙铂+替吉奥化疗,未再出现肠炎症状。

  • 标签: 纳武利尤单抗 溃疡性结肠炎 腹泻
  • 简介:摘要1例73岁女性左肺中央型鳞状上皮癌患者接受纳武单抗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1次。治疗后第16天,患者出现左侧眼睑下垂、呼吸急促,肌酸激酶(CK)21 378 U/L、CK-MB 529 U/L、N端脑钠肽前体(NT-BNP)8 783 ng/L、丙氨酸转氨酶(ALT)350 U/L。治疗后第25天,心电监护示频发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胸部X线检查示两肺纹理增多;高敏人肌钙蛋白T(hs-cTnT)1 722 ng/L,NT-BNP 2 385 ng/L,白细胞计数(WBC)18.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7.9×109/L,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2.66 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0.16 mU/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61 kU/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62 kU/L。考虑为纳武单抗相关免疫性肌炎、心肌炎、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肝功能异常,给予糖皮质激素、抗感染和抗心律失常等治疗。7 d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hs-cTnT降至847 ng/L,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51 U/L和31 U/L;34 d后WBC 6.8×109/L,中性粒细胞0.70;37 d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49 d后患者肌力明显恢复,NT-BNP 185 ng/L、hs-cTnT 687 ng/L;除TSH 16.03 mU/L外,其他甲状腺相关检测指标均恢复至参考值范围。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纳武利尤单抗
  • 简介:摘要1例17岁男性患者因肾病综合征接受妥昔单抗治疗,第1次治疗(500 mg静脉滴注)时未出现明显不适,半年后给予第2次治疗(300 mg静脉滴注)时患者出现四肢乏力、双下肢不能抬起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血钾2.37 mmol/L。治疗前患者血钾4.16 mmol/L,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考虑为妥昔单抗导致的急性低钾血症。给予氯化钾口服治疗,第2天患者诉症状有所缓解,无力感消失,血钾3.06 mmol/L;第3天血钾4.34 mmol/L,共补钾3 d。停止补钾次日血钾4.70 mmol/L,患者四肢无力及不适症状消失。之后患者未再应用妥昔单抗,亦未再出现低钾血症。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低钾血症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1例73岁女性患者因肺癌伴骨转移接受帕博单抗单药治疗(200 mg静脉滴注,1次/21 d)。第6次治疗后第12天,患者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随机血糖53.6 mmol/L,血钾6.8 mmol/L;血气分析结果示pH 7.3,二氧化碳分压19.5 mmHg(1 mmHg=0.133 kPa),氧分压15.6 mmHg,剩余碱-8.9 mmol/L,碳酸氢根9.5 mmol/L,乳酸2.5 mmol/L,阴离子间隙23.5 mmol/L;血酮体阳性。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考虑为帕博单抗所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停用帕博单抗,给予补液、降糖、纠正酸中毒及对症治疗。7 d后患者症状部分好转。实验室检查示空腹血糖12.9 mmol/L,血钾4.5 mmol/L;血气分析结果示pH 7.5,碳酸氢根28.3 mmol/L,剩余碱+5.7 mmol/L;血酮体阴性。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帕博利珠单抗
  • 简介:摘要膜性肾病是一种具有不同病因的肾脏疾病病理组织学类型,典型特征为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蛋白尿。妥昔单抗是一种特异性针对B细胞表面抗原CD20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近年来,妥昔单抗逐渐用于膜性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规范国内妥昔单抗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践指导,北京大学医学部肾脏病学系专家组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中英文相关医学文献,并结合我国临床诊疗现状,形成本共识。

  • 标签: 膜性肾病 利妥昔单抗 治疗 共识
  • 简介:目的了解妥昔单抗导致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LON)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2年12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妥昔单抗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1.5×10^9/L为判定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标准。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66例,男性94例,女性72例;年龄16-90岁,平均年龄(63±11)岁;B细胞淋巴瘤158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6例,视神经脊髓炎2例;妥昔单抗疗程为2-16个,中位疗程5个。158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AnnArbor分期为Ⅰ、Ⅱ、Ⅲ、Ⅳ期者分别为37、30、22和66例;骨髓受累者27例。166例患者中19例(11.4%)发生20例次LON,其中10例(6.0%)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6例,4级4例);末次应用妥昔单抗至发生LON的中位数时间为56d(22-105d);最低NEUT的中位数为0.95×10^9/L[(0.05-1.47)×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期间3例患者(均为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出现并发症(肺炎/菌血症、带状疱疹、发热各1例),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以及抗感染或抗病毒治疗后恢复。出现LON后5例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4级4例,3级1例)接受了GCSF治疗,14例未行特殊干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6d(5-42d)。没有发现LON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瘤分期、骨髓是否受累有关,但停药6个月时LON患者的IgM水平和B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无LON患者(均P<0.001)。结论我院妥昔单抗致LON发生率为11.4%。妥昔单抗所致2-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多呈自限性,预后良好;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可并发感染,使用GCSF治疗有效。

  • 标签: 中性粒细胞减少 利妥昔单抗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1例53岁女性患者于肝内胆管癌术后20个月给予纳武单抗注射液140 mg静脉滴注、1次/d,第1、20天。第2次应用该药后第3天,患者出现双下肢乏力;第14天乏力加重,出现视物模糊、上眼睑下垂、胸闷气促伴心悸;第24天出现胡言乱语,发展为呼之不应。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神志恢复。诊断为药源性重症肌无力危象,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给予激素、人免疫球蛋白治疗19 d后,患者眼睑下垂、心悸症状明显好转,但呼吸衰竭无明显好转,无法脱机自主呼吸。

  • 标签: 纳武利尤单抗 重症肌无力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R-CHOP、CHOP方案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方法68例初治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分2组。A组R-CHOP组;B组CHOP组。结果A组的总CR率32.3%高于B组的总CR率8.1%(P<0.025),总有效率83.8%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62.2%(P<0.05)。结论在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R-CHOP方案疗效优于CHOP方案。

  • 标签: R-CHOP CHOP 套细胞淋巴瘤
  • 简介: [摘要]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特应性皮炎皮损重、瘙痒剧烈,经过住院及门诊常规使用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软膏等治疗方式,效果不明显,病情极易反复,最终决定采用度普单抗皮下注射治疗。注射后第2天,患者瘙痒程度大幅度缓解,1个月后,皮损改善明显,6个月后,患者病情稳定,基本无新发皮疹。

  • 标签: [] 度普利尤单抗 特应性皮炎 成人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电力企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当前的变电检修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电力企业的可靠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和改善,供电企业在变电检修的实践中和探索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供电企业的变电检修工作是保证供电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部分。变电检修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现场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的工作。随着先进变电设备的投入,变电检修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为了更好的适应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变电检修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 标签: 变电检修 技术问题 分析
  • 简介:为什么一家光伏企业愿意花去25年利润的三分之一,去赞助一项赛事?(纽交所交易代码:YGE)就做了这样的事情,这家公司期望于通过赞助2010年南非世界杯来扩大其知名度。该公司90%以上的业务

  • 标签: 世界杯时间 时间赛跑 英利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