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多任务过程性认知训练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直接效应与持续效应。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湖州市社区符合入组标准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92名,按照1∶1分配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6名。对照组接受健康教育项目,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10周的多任务过程性认知训练。采用连线测试A-B、Stroop色词干扰测验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分别在基线、干预10周及随访3个月时收集两组被试相关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在3个时间点结局指标评价得分的组间、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结果干预组在基线(T0)、干预10周(T1)及随访3个月(T2)MoCA得分分别为(19.09±1.98)分,(21.09±1.41)分和(21.11±1.27)分,对照组3个时间点MoCA得分分别为(18.24±2.22)分,(18.57±1.86)分和(18.07±1.90)分,干预组较对照组在T1及T2时间点的整体认知功能有所改善(P<0.05);此外,干预组在T1、T2时间点的连线测试A-B、Stroop色词干扰测验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两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连线测验A-B、Stroop色词干扰测验、MoCA等各项指标的组间、时间效应及组间-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9.245~196.457,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多任务过程性认知训练在提高干预组被试认知功能各指标上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且持续效应显著(F=2.757~201.829,P<0.05);训练期间,干预组依从率为87.4%,且无不良事件。结论多任务过程性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可为社区轻度认知障碍人群认知管理提供一套规范化、流程化的护理干预方案。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认知训练 执行功能 直接效应 持续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TCCF)的有效性和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Barrow A型TCCF患者。使用可解脱球囊或Onyx-18联合弹簧圈经动脉入路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复发定义为即刻完全栓塞的病灶,再次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时发现原来的瘘口再次显影。临床痊愈定义为颅内血管杂音、搏动性突眼、球结膜充血水肿均消失、眼球各方向活动无障碍及视力下降恢复。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影像学复发和临床痊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4例Barrow A型TCCF患者。患者年龄(42.5±10.6)岁(范围28~70岁);男性36例(66.7%)。临床表现:眼部症状(突眼、结膜充血等)40例(74.1%),颅内血管杂音35例(64.8%),视觉障碍(视力下降、视野缺损)36例(66.7%),头痛32例(59.3%),外展神经麻痹15例(28.3%),鼻衄4例(9.1%)。眼上静脉引流47例(87.0%),岩上、下窦引流19例(35.2%),皮质静脉引流9例(16.7%)。Onyx-18联合弹簧圈治疗28例(51.9%),可解脱球囊治疗26例(48.1%)。47例(87.0%)术后即刻完全栓塞,其中4例球囊栓塞失败后改用Onyx-18联合弹簧圈均达到完全栓塞;7例(13.0%)达到次全栓塞。47例(87.0%)痊愈,4例症状较入院时好转,但视力未完全恢复(其中3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症状),2例出现轻度偏瘫,无死亡患者。术后随访时有5例(9.3%)复发,采用Onyx-18联合弹簧圈达到完全栓塞。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次全栓塞是影响术后影像学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6.63,95%可信区间1.74~159.33;P=0.015),存在皮质静脉引流是影响术后临床痊愈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9.08,95%可信区间1.61~226.58;P=0.020)。结论Onyx-18联合弹簧圈或可解脱球囊治疗TCCF安全有效。次全栓塞与影像学复发相关,存在皮质静脉引流是临床痊愈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颈动脉海绵窦瘘 栓塞,治疗性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镜直接分离法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行后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45.12±12.65)岁,年龄范围为25~66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直接分离组与自制气囊组,每组30例。直接分离组采用观察镜直接分离法建立后腹腔行后腹腔镜手术,自制气囊组采用自制气囊法建立后腹腔行后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建立腹膜成功率、建立腹膜时间、造腔出血量、手术时长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直接分离组建立腹膜成功率[96.7%(29/30)]高于自制气囊组[73.3%(22/30)],建立腹膜时间[(6.26±1.21)min]、手术时长[(103.84±13.77)min]短于自制气囊组[(10.89±2.03)min、(126.45±15.65)min],造腔出血量[(4.22±1.65)ml]低于自制气囊组[(8.73±1.52)ml],并发症发生率[6.6%(2/30)]低于自制气囊组[26.7%(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镜直接分离法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成功率较高、耗时较少、出血量较低、安全可靠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观察镜直接分离法 自制气囊法 腹膜腔 后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侧卧位直接前入路(DAA)微创全髋置换术(THA)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98例应用THA患者进行随访,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98例患者在实施DAA进行THA术后,患者改善效果较优。结论:使用DAA进行THA手术治疗患者,其临床疗效较优,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高安全性。

  • 标签: 改良 侧卧位 直接前入路(DAA) 微创 全髋置换术(THA)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我国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中首次以立法的方式来确定“强制性规定”法律地位,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针对“强制性规定”的适用仍旧存在问题。我国仍需要对国际私法中强制性规定制度立法上的不足予以研究弥补。

  • 标签: 强制性规定 法律适用 国际私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术(ugDIP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及门静脉穿刺靶点的选择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应用ugDIPS治疗门脉高压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门静脉穿刺靶点分为门静脉左支组(n=12)和门静脉右支组(n=17)。分别对两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中死亡率、术后症状缓解率、术前及术后的门脉压力进行统计学比较,并使用Kaplan-Meier曲线对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再出血率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成功实施ugDIPS,手术成功率为96.6%(28/29,1例因术中门静脉右支破裂被迫放弃分流术),无术中死亡病例。两组间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率、术中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门脉压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症状缓解率96.4%(27/28),1例术后仍有消化道出血。两组间术后症状缓解率、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27例患者获得随访,左支组11例,右支组16例。两组随访期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8.2%(2/11)、12.5%(2/16);再出血率分别为18.2%(2/11)、6.25%(1/16);疾病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8.2%(2/11)、18.8%(3/16)。结论ugDIPS在超声引导下由肝内门静脉向肝后段下腔静脉建立门腔分流为可视操作,安全、有效。在分流前可先完成曲张静脉栓塞等断流操作,利于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治疗。门脉穿刺靶点的选择对术后分流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门脉高压 超声引导 肝内门腔分流术
  • 简介: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术后重症监护的重要职责之一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以保证足够的组织氧供。目前,直接脉搏轮廓记录分析法(pressure recording analytical method,PRAM)作为新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逐渐应用于婴幼儿CHD的围手术期,相比于其他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持续监测、准确性高的独特优势。本文将PRAM与其他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进行比较,阐述了PRAM的重要指标及应用前景,希望为婴幼儿CHD的术后监护提供指导。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直接脉搏轮廓记录分析法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孔直接取石法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8年4月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58例,年龄25~78(50.8±10.5)岁,均观察行腹腔镜手术,术中于胆总管切开后经剑突下孔直接取石。记录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及随访并发症,并总结技术经验。结果成功完成腹腔镜下手术81例,成功率94.2%(81/86),其中1例因末端结石嵌顿难以取出,后经胆道镜下碎石取出。其余5例中,1例因胆囊十二指肠漏中转开放手术,4例因胆囊炎急性发作后三角区纤维化难以分离而中转开腹。81例成功手术者:手术时间为(80.2±18.6)min,术中出血量为(20.0±3.0) mL,术后下床时间为(15.5±5.7)h,术后排气时间为(30.2±10.2)h,引流管拔除时间为术后(2.4±0.4)d,术后住院时间(10.4±2.6) d。术后4~6周拔除T管;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无术后胆漏、胆道狭窄、再发胆管结石等并发症。结论经剑突下孔直接取石法使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变得简单易行且安全,通过选择合适的患者,调整剑突下孔的位置、注意手术细节,改进手术流程,可减少了手术时间、创伤,并能取尽结石,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剑突下孔 腹腔镜 胆道镜
  • 作者: 唐维 梁慧迎 袁娇 超晨 黄干 周智广 杨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24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 中南大学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11(现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代谢内分泌科,怀化 41800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 中南大学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加速树突状细胞成熟的预孵育法(acDCs)和直接检测法检测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外周血中胰岛全长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优劣。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就诊的T1DM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8.5±9.4)岁,病程6.0(2.8~8.3)个月;另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12名;ELISPOT-acDCs法和直接检测法检测3种胰岛抗原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C肽、胰岛素(INS)特异性干扰素-γ(IFN-γ)分泌性CD4+ T细胞反应的斑点数,比较不同检测方法下各种胰岛抗原及联合3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阳性比例。结果ELISPOT-acDCs法检测T1DM患者GAD65特异性IFN-γ分泌性CD4+ T细胞反应的阳性比例为1/16,INS反应阳性比例为6/16,C肽反应阳性比例为4/16,其中INS反应阳性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12(P=0.024);联合3种抗原的T细胞阳性比例为9/1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P=0.016)。ELISPOT直接法检测GAD65特异性T细胞反应阳性比例为2/16,INS反应阳性比例为1/16,C肽反应阳性比例7/16,其中C肽反应阳性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联合3种抗原检测T细胞反应阳性比例8/16,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P=0.039);与直接法比较,仅acDCs法检测下的INS特异性T细胞反应阳性比例较高(P=0.041);两种方法在余各抗原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种全长胰岛抗原ELISPOT-acDCs法及直接法检测胰岛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均可为T1DM患者提供细胞免疫学分型诊断价值;ELISPOT-acDCs法检测INS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灵敏度优于ELISPOT直接检测法。

  • 标签: 糖尿病,1型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T细胞 诊断
  • 简介:摘要 :对直接前入路( DAA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 )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筛选出 120 例患者按照硬币正反面的方法分组, 60 例采取基础护理为 对照组 , 60 例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为 实验组 ,对比效果。结果 实验组 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 对照组 ( p<0.05 )。结论 DAA-THA 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影响,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从多方面予以科学的干预,以减少不良反应,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的速度。

  • 标签: 直接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直接机械取栓63例(直接机械取栓组),接受桥接治疗53例(桥接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2组患者间术前基线资料、诊治情况以及术后即刻血管有效再通率、术后出血转化发生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病死率等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的差异。结果直接机械取栓组患者的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明显低于桥接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明显长于桥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机械取栓组与桥接组患者间术后出血转化发生率(34.9% vs. 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管有效再通率(69.8% vs. 79.3%)、症状性颅内出血率(15.9% vs. 7.6%)、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28.6% vs. 35.9%)和病死率(22.2% vs. 17.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前循环 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ariPOCⒸ多重分析法与直接免疫荧光法(direct immunofluoresence assay,DFA)检测肺炎患儿中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来评估mariPOCⒸ法的检测性能。方法采集肺炎患儿的鼻咽拭子标本,用mariPOCⒸ多重分析法和DFA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和腺病毒,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同时用实时荧光PCR法(real-time PCR)为参比方法对两种方法检测不一致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0名肺炎住院患儿,mariPOCⒸ多重分析法和DFA法总阳性率分别为40.25%、38.25%。mariPOCⒸ多重分析法与DFA法的阳性一致率为92.16%,阴性一致率为91.90%,总一致率为92.00%。其中有32例不一致结果,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确认,20个结果与mariPOCⒸ法一致,12个与DFA法一致。mariPOC®多重分析法与real-time PCR相比较,敏感度为93.06%,特异度为100.00%,总符合率达97.00%。结论mariPOCⒸ法与DFA镜检法相比,在肺炎患儿呼吸道病毒检测中的检测性能良好,与real-time PCR相比敏感度、特异度和总符合率良好,mariPOCⒸ多重分析法具有敏感性高、检测快速、智能等明显优势,可有效应用于临床检验。

  • 标签: 快速抗原检测 呼吸道病毒 mariPOCⒸ多重分析法 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减压或间接减压联合腰髂固定治疗伴骶孔骨块占位和骶神经损伤Denis Ⅱ型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3月—2017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47例伴骨块突入骶孔和骶神经损伤Denis Ⅱ型骶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腰髂固定术。手术时间为伤后3~14 d,平均6 d。26例接受直接减压(直接减压组),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6.2±8.4)岁。21例接受间接减压(间接减压组),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8.7±9.8)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术后Mears影像学评估、末次随访Gibbons评分和Majeed功能评分,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33个月,平均16.7个月。直接减压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2.3±26.3)min、(512.1±29.4)ml;间接减压组分别为(129.3±25.1)min、(529.7±22.1)ml(P均>0.05)。患者骨折均愈合。根据Mears影像学评估,直接减压组解剖复位17例,复位满意9例;间接减压组解剖复位15例,复位满意6例(P>0.05)。末次随访时,直接减压组Gibbons评分[(1.2±0.3)分]低于间接减压组[(2.2±0.5)分],Majeed功能评分[(87.3±11.4)分]高于间接减压组[(68.5±16.7)分](P均<0.01)。直接减压组1例出现伤口深部感染,间接减压组1例因髂骨螺钉钉尾突出压迫皮肤出现压疮。结论对于伴骶孔骨块占位和骶神经损伤Denis Ⅱ型骶骨骨折,相比于间接减压,直接减压联合腰髂固定能获得更好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功能恢复。

  • 标签: 骶骨 减压术,外科 骨折固定术,内 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前侧入路(DAA)切开复位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6年9月—2018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骨科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2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13例,采用闭合复位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8~54(41.23±11.31)岁;观察组11例,采用DAA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固定,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9~55(39.9±12.4)岁。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患者术后6、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Garden指数及Haidukewych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术后获1年以上随访,患者术后6、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18 ± 5.88)、(92.18±4.17)分和(72.92±6.26)、(88.38±6.17)分,其中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术后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3.23~6.06(4.45±0.88)个月,对照组为3.86~7.93(5.77±1.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5例(5/13)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 。两组患者Garden指数及Haidukewych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闭合复位多枚空心螺钉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相比,DAA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固定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Pauwels Ⅲ型 支撑钢板 空心螺钉 直接前侧入路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replacement , THR )中直接前入路( Direct approach , DAA )与后外侧入路(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 PLA )的术后护理及早期功能康复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考虑到研究的便利性及数据的完整性,研究对象、手术设备、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等均出自我院,通过筛选,共有 120 例患者符合研究要求,经过医生的诊断,所有患者均需要采取 THR 治疗,按照入路的方式不同将研究资料进行分组, PLA 方式的 60 例为 A 组, DAA 方式的为 B 组,术后需要对二组患者给予科学的护理,并对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给予指导。结果 用 Harris 评分对髋关节的术后疼痛进行评价,用 UCLA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经分析,术后 3 个月的两项指标评分组间对比中, B 组要明显优于 A 组( p<0.05 ),而术后 6 个月,再将二组的两项指标进行评分并对比,发现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直接前入路 THR 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可以降低术后疼痛, 尽快 改善髋关节功能。但是从长期疗效来看,术后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以及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指导, DAA 和 PLA 均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早期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接机械血栓切除(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与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VT)桥接MT(IVT+MT)治疗高血栓负荷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6月至2019年4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血栓负荷评分≤6分并接受血管内治疗(MT或IVT+MT)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对直接MT组与IVT+MT组的基线临床资料、手术情况、临床转归、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在卒中发病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115例,年龄(65.4±12.0)岁,男性70例(60.9%);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18.0(14.0~22.0)分;直接MT组70例(60.9%),IVT+MT组45例(39.1%);49例(42.6%)转归良好,66例(57.4%)转归不良。直接MT组发病至腹股沟穿刺时间[210(130~255)min对230(187~268)min;Z=-1.982,P=0.047]和发病至血管成功再通时间[283(228~358)min对320(268~385)min;Z=-2.017,P=0.044]显著短于IVT+MT组,但血管成功再通率(84.4%对81.4%;χ2=0.173,P=0.677)、术后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6.7%对7.1%;P=1.000)以及90 d转归良好率(40.0%对44.3%;χ2=0.206,P=0.650)与IVT+MT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尽管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7.1)d对(10.6±6.6)d;t=1.128,P=0.262],但直接MT组住院总费用显著低于IVT+MT组[80 328(63 214~101 136)CNY对88 517(68 001~115 590)CNY;Z=-1.972,P=0.049]。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线收缩压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 OR)1.03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5~1.062;P=0.019]、基线NIHSS评分较高(OR 1.117,95% CI 1.029~1.213;P=0.008)和基线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较低(OR 0.189,95% CI 0.056~0.641;P=0.008)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而血管内治疗方式与转归无独立相关性。结论对于高血栓负荷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直接MT的血管成功再通率和临床转归良好率与IVT+MT相当,但花费更少。因此,直接MT可能是治疗高血栓负荷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更好选择。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颅内血栓形成 血栓切除术 血管内手术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结果
  • 作者: 郭妍 曾葭 李强 李攀 罗凤鸣 张维忠 卢永昕 王青 张伟 曾正陪 刘力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上海 200433;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武汉 430200,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武汉 430200;海军军医大学海军特色医学中心空勤科,上海 200052,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武汉 430200;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上海 200433,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武汉 430200;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 20043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成都 61004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20002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 武汉 430022,瑞士洛桑大学附属CHUV医院肾脏与高血压科,洛桑 CH-1011,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武汉 430200;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433,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北京 100037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直接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用于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3例重型及1例危重型COVID-19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阿利吉仑降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78岁(66~87岁),均以呼吸道症状起病,3例经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或抗体检测确诊(重型),1例为临床诊断合并心功能不全(危重型)。既往高血压病诊断明确,2例服用钙离子拮抗剂(CCB),1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例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入院后停用ACEI或ARB,1例患者因心力衰竭采用阿利吉仑联合利尿剂治疗;3例患者用阿利吉仑联合CCB治疗,其中2例患者治疗1~2周后因血压偏低而停用CCB。在抗病毒、改善氧合的综合治疗基础上服用阿利吉仑降压治疗3~4周,4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且无不适主诉,病情好转,均已达到出院标准并已出院。结论初步临床结果显示阿利吉仑对重型COVID-19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但应增加病例数进一步做相关的临床治疗研究。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高血压 阿利吉仑 钙离子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网系统的日益庞大,电网故障引起的保护装置跳闸问题也是日益显著,在各种故障类型中,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约占故障的 80%,为快速辨识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本文基于对称分量法对单相接地短路故障进行分析,推导出发生故障时电源侧与负荷侧各相电流的公式,并利用实例进行分析,便于调度人员快速识正确别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对于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处理提供专业依据。

  • 标签: 电网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桥接治疗和直接取栓治疗发病4.5 h内大血管闭塞(LVO)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AIS)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54例LVO-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病3 h内入院88例(桥接治疗54例,直接取栓治疗34例)、发病3.0~4.5 h入院66例(桥接治疗39例,直接取栓治疗27例)。分别统计比较发病3 h内、3.0~4.5 h入院的桥接治疗组和直接取栓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病3 h内、3~4.5 h入院患者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结果(1)发病3 h内入院患者:与直接取栓治疗组比较,桥接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神经功能改善率更高(41.2% vs. 70.4%),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者所占比例更高(44.1% vs. 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桥接治疗为发病3 h内入院患者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OR=4.644,95%CI:1.238~12.805,P=0.041)。(2)发病3~4.5 h入院患者:与桥接治疗组比较,直接取栓治疗组患者发病到腹股沟穿刺时间≤4 h者所占比例更高,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者所占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腹股沟穿刺时间≤4 h为发病3~4.5 h入院患者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OR=5.724,95%CI:1.192~11.676,P=0.024)。结论对于LVO-AIS患者,在较早的时间窗入院时,首选桥接治疗;而对于入院较晚的患者,应尽量保证患者在4 h内进行桥接治疗,如果不能保证发病至腹股沟穿刺时间在4 h内,应首选直接取栓治疗。

  • 标签: 桥接治疗 直接取栓治疗 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