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3 个结果
  • 简介:AbstractBackground:The diagnosis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 is usually based on changes in serum creatinine (sCr). However, sCr has poor sensitivity as a biomarker of kidney injur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usefulness of serum cystatin C (sCysC) to predict CIN after intra-arterial interventions.Methods:A total of 360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went intra-arterial procedures using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SCr, sCysC, and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were measured at 1 to 2 days before and at 48, 72 h, and 7 days after the procedure.Results:Thirty-one patients (8.61%) developed CIN.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preoperative sCysC levels had good discriminatory power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 0.63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0.526-0.743) for evaluating the risk of CIN after an endovascular procedure, with a sensitivity of 53.33% and specificity of 73.70%. ROC analysis showed that sCysC at 48 h after contrast medium administration was predictive of CIN after an endovascular procedure (AUC = 0.735; 95% CI = 0.647-0.822) with satisfactory sensitivity of 74.20% and specificity of 63.90%. Diabetes mellitus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IN (odds ratio = 2.778; 95% CI = 1.045-7.382; P = 0.040).Conclusions:SCysC is an appropriate biomarker to predict the occurrence of CIN. Baseline sCysC before an intervention is useful to obtain a preliminary estimate of the risk of CIN. A 48-h cut-off value of sCysC of 0.99 mg/L after an endovascular procedure may help to rule out patients at lower risk of CIN.

  • 标签: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tra-arterial intervention Serum cystatin C Serum creatinin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与否及其不同分型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我们共收治71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不同分型分为A组(不合并尺骨茎突骨折)、B组(合并Hauck Ⅰ型尺骨茎突骨折)和C组(合并Hauck Ⅱ型尺骨茎突骨折)。所有桡骨远端骨折均行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尺骨茎突骨折均未行内固定。记录各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测量影像学参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范围(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旋前、旋后)及握力;采用DASH评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9~25个月,平均(15.6±4.1)个月。所有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三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78,P>0.05);末次随访时各影像学参数、腕关节活动范围及患侧健侧握力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腕关节功能均获得良好恢复,三组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05,P>0.05)。B组患者尺骨茎突骨折畸形愈合9例,不愈合3例;C组尺骨茎突骨折畸形愈合11例,不愈合2例;B组和C组尺骨茎突骨折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2,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行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时,合并的尺骨茎突骨折未行固定存在较高的畸形愈合及不愈合风险;但尺骨茎突骨折与否及其不同骨折类型对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桡骨骨折 治疗效果 尺骨茎突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C臂CT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建立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在C臂CT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的258例患者的资料,男168例,女90例,年龄19~88(60±11)岁。单发结石84例,多发结石174例,铸型结石18例。结石大小9~42(22±6)mm。其中建立双通道18例,即建立取石通道276个。利用C臂CT的三维导向功能行目标肾盏穿刺,建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结果单次成功258个,成功率93.5%;第二次成功15个,成功率98.9%;失败3个,失败率1.1%。操作时间7.9~32.5(16±5)min。碎石时间25~115(43±8)min,术中出血45~420(75±11)ml,术后结石残留23例(8.3%),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86例(33.3%),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128例(49.6%)出现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其中2个通道(0.72%)因出血过多,保守治疗无效,需行动脉栓塞治疗,其余患者对症处理后血尿消失。结论C臂CT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的方法操作简单,尤其对于无肾积水的患者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引用。

  • 标签: 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 C臂CT 三维导向 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主髂动脉泛大西洋多学科专家共识(TASC)分类中C/D级病变腔内支架治疗的中远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主髂动脉TASC C/D级病变腔内支架治疗的临床数据。本研究共纳入172例患者,按照术中应用支架类型分为覆膜支架组(61例)、裸支架组(88例)和复合支架组(23例)。主要观察指标为靶血管一期通畅率;次要观察指标为免于再次手术干预、卢瑟福分级、截肢事件和全因死亡。结果覆膜支架组、裸支架组和复合支架组患者围手术期总体死亡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分析靶血管5年一期通畅率在覆膜支架组、裸支架组和复合支架组分别为82.1%、78.3%和71.9%,免于再次手术干预率分别为88.5%、82.6%和7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47、2.93,均P>0.05);10年随访一期通畅率分别为68.7%、52.6%和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P<0.05);免于再次手术干预率分别为74.1%、70.6%和6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16,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TASC分类D级病变和应用裸支架是影响中远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髂动脉TASC C/D级病变腔内支架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中远期疗效,应用覆膜支架可能提高远期通畅率。

  • 标签: 外周血管疾病 支架 治疗结果
  • 简介:摘 要 化学需氧量作为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使用快速测定仪可以更快速、便捷的测定出水体中的COD 含量。通过与环境方法(HJ 828-2017)作比较,对国家统一标准物质、天然水样、污废水三种样品进行实验,分析其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及进行t检验,验证快速测定仪在测定水体中COD含量的适用性与优越性。

  • 标签: 快速测定仪 化学需氧量 准确度 精密度 T检验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联合血常规检查对感染细菌和病毒患儿进行确诊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儿科门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10例,其中细菌感染患者60例,病毒性感染患者50例,对所有的患儿均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联合血常规检查(实验组),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联合血常规检查法与单纯血常规检查法(对照A组)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对照B组)检测细菌性感染结果的准确性和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联合血常规检查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效果。结果:细菌性感染的患者有60例,对照A组确诊率为56.7%,对照B组确诊率为51.7%,实验组确诊率为81.7%,实验组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的确诊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 血常规检查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对累及关节面并出现台阶的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原因多为关节内合并损伤评估不足而被忽视所致。已有学者开始使用腕关节镜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但只停留在内固定完成后关节腔内探查的阶段,并未真正使用内镜技术精确复位关节面,未处理关节内并存的软组织损伤及腕骨骨折。笔者对我科近四年来采用钢板预置关节镜辅助复位固定治疗的167例B、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治疗效果。

  • 标签: 桡骨骨折 关节镜 腕关节 关节面台阶
  • 简介:摘要: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厂在近几年泸定水电站机组C修中水导瓦架整体拆装工艺,此项工艺有别于其他常规检修方式,方便快捷、工期短,检修期间机组状态可控。

  • 标签: 水导 水导瓦架 起吊 整体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文版低血糖忧虑量表(C-WS)评分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T2DM患者30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C-WS对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00例T2DM患者的C-WS评分1~34分,中位数为11分;其中26~30分占8.67%,31~40分占6.00%,1~10分占46.0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职业状态、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医疗付费方式、病程、治疗方式、过去6个月内低血糖发生频率均为T2DM患者C-WS评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居、病程、过去6个月内低血糖发生频率>6次均为T2DM患者C-W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T2DM患者对低血糖存在明显的担忧、恐惧心理,且居住方式、病程以及过去6个月内低血糖发生频率均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工作中可能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从而达到缓解患者低血糖忧虑的目的。

  • 标签: 2型糖尿病 低血糖恐惧感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胶原蛋白维C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16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0.2g/kg、0.4g/kg和1.2g/kg·BW 三个剂量组,剂量组小鼠灌胃给以胶原蛋白,持续30天,测定迟发型变态反应、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单核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不断在更新其教育理念,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习书记更是提出了应该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也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全面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够全面实现教育。

  • 标签: 课程思政 C语言 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后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以评估术后血栓、炎症和胆固醇风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于阜外医院接受急诊PCI并且基线资料完整的AMI患者,按术后D-二聚体、hs-CRP和LDL-C水平的四分位界值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三者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并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刻画上述标志物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研究的主要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结果共纳入3 614例患者,年龄(59.2±12.0)岁,男性2 845例(78.7%),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 161例(87.5%)。随访时间为652(414,1 880)d。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MI患者PCI术后D-二聚体和hs-CRP水平与全因死亡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D-二聚体<220 μg/L患者比较,≥580 μg/L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HR=2.03,95%CI 1.22~3.38,P=0.006);样条回归显示D-二聚体达到500 μg/L后全因死亡风险维持在较高水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hs-CRP 2.74~7.18 mg/L组比较,hs-CRP<2.74 mg/L组(HR=1.86,95%CI 1.10~3.15,P=0.020)和hs-CRP≥11.99 mg/L组(HR=2.14,95%CI 1.35~3.40,P=0.001)的全因死亡风险均明显上升;样条回归显示远期全因死亡风险与hs-CRP水平呈J形关系,hs-CRP水平<2 mg/L或≥10 mg/L的患者死亡风险均明显升高。LDL-C水平与远期预后无显著关联(P均>0.05)。结论AMI患者在PCI术后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增加全因死亡风险,hs-CRP水平过低或过高患者不良预后增加。对于高血栓风险以及炎症风险极高或极低的患者需要优化抗栓和抗炎治疗。

  • 标签: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术后辅以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向添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使用计算机抽号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仅皮下注射GnRH-a,观察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反向添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H、AMH、腰椎BMD、IFN-γ、IFN-γ/IL-4、IL-4六项指标水平以及疾病复发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保守术后 GnRH-a 反向添加治疗 效果 VEGF Th1/Th2漂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莱特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对肝癌患者肿瘤学疗效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B细胞淋巴瘤-2(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至2018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单一组(45例,行TACE术治疗)和联合组(55例,行康莱特联合TACE术治疗)。比较两组肿瘤学疗效,疾病控制率,血清MMP-9、Bcl-2、VEGF水平变化,癌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随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54.55%,30/55)、疾病控制率(83.64%,46/55)高于单一组(31.11%,14/45;66.67%,30/45),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MMP-9、Bcl-2、VEGF水平及VAS评分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8.58±1.21)个月,联合组治疗后1年随访复发率(10.91%,5/55)低于单一组(24.44%,11/45),χ2=4.341,P<0.05;治疗后联合组Ⅰ/Ⅱ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康莱特联合TACE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肝癌患者肿瘤学疗效、减轻癌性疼痛并降低复发率,机制或与联合方案能更有效降低血清MMP-9、Bcl-2、VEGF水平有关,且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性更好。

  • 标签: 肝癌 康莱特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B细胞淋巴瘤-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6例(56只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例(29只眼)和对照组27例(27只眼)。对照组为抗VEGF药物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P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眼压,术后3个月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功能性滤过泡和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两组眼压均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观察组眼压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矫正视力下降、视力不变及视力增加占比及虹膜新生血管退化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发生率(62.07%)明显高于对照组(2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4.14%)明显低于对照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VEGF药物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眼压,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肺动脉收缩压与介入封堵术前后血ET-1和VEGF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90例,根据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无肺动脉高压(PH)组(PASP<30 mmHg)13例、轻度PH组(30 mmHg≤PASP<50 mmHg)24例、中度PH组(50 mmHg≤PASP<70 mmHg)31例、重度PH组(≥70 mmHg)22例。分别检测各组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时的ET-1和VEGF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PASP的关系及ET与VEGF的关系。结果术前,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血浆ET-1、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无PH组(P<0.05),中度PH组、重度PH组高于轻度PH组(P<0.05),重度PH组高于中度PH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PASP与血浆ET-1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0.713、0.688、0.686、0.669,P<0.05),与血清VEGF水平也呈正相关性(r=0.684、0.700、0.674、0.645,P<0.05)。封堵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CHD患者血浆ET-1水平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性(r=0.525、0.490、0.491、0.560,P<0.05)。结论在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中,随肺动脉压升高,其血ET-1和VEGF水平随之升高,且与PASP呈正相关,术后可通过检测ET-1和VEGF水平来评估封堵术的疗效,充分了解ET-1和VEGF在PH发生进展中的作用,通过干预使ET-1和VEGF下降可能有利于延缓PH的进展过程。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介入封堵术 内皮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进入 21世纪以来,高速铁路蓬勃发展。在高速铁路中常用到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其本身特有的 C50高性能混凝土属性是其它混凝土结构无法超越的。本文根据施工现场实际,从预制箱梁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控制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阐述,为预制箱梁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高速铁路 预制箱梁 C50混凝土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