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寻治疗肩周炎较佳疗法。方法:随机、对照、单盲法研究原则,将174患者随机分为用毫针组(56)、电针组(57温针灸组(61)。3组均穴取肩前、肩髃、肩髎、臑俞、外关、合谷,分别行毫针、电针温针灸疗法,均留针30min。治疗均为隔日1,治疗5疗程。并于每次治疗前后测量、记录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结果:电针组、温针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53/57)95.1%(58/61),均高于毫针组78.6%(44/56)(均P〈0.01),电针组与温针灸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疗程治疗,电针组疼痛下降指数(4.28±0.22)、温针灸组疼痛下降指数(3.74±0.17)均明显大于毫针组(2.78±0.18,均P〈0.01),电针组大于温针灸组(P〈0.05);温针灸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改善值(76.92±5.53)电针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改善值(60.37±3.80)均大于毫针组(42.50±3.67,均P〈0.01),温针灸组大于电针组(P〈0.01)。各组1疗程治疗后肩关节疼痛下降指数活动度改善评分均大于自身初次治疗后之值(均P〈0.01)。结论:3种针灸疗法对肩周炎均有良好治疗作用,电针温针灸疗效要优于毫针针刺。3种疗法均能较明显地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但以电针镇痛效应最佳,以温针灸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最佳。选穴相同、病情相似的情况下,临床疗效改善程度主要取决于疗法及治疗次数。

  • 标签: 肩周炎 不同针灸疗法 疗效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对比火针与药物治疗棘上韧带损伤疗效差异。方法:将160患者完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火针组(80)采用火针治疗,取阿是穴(选取疼痛部位椎体棘突为中心点);西药组(80)采用药物治疗.口服萘丁关酮胶囊。两组均治疗2疗程治疗结束后4周判定疗效。结果: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6.3%,西药组为6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棘上韧带损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 标签: 火针 棘上韧带 劳损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五神穴"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失眠患者纳入"五神穴"治疗观察,完成全程治疗65患者进行统计。取神庭、本神、四神聪、神道、神门即"五神穴"。针刺操作方法:神道、神门直刺,神庭、本神、四神聪平刺,针刺深度10-15mm,均施用平补平泻手法。神道不留针,余穴留针25min。隔日治疗1,10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PSQI评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用量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比较,PSQI评分均差10.02±1.75、入睡时间均差(0.7±0.5)h、睡眠时间均差(2.1±1.5)h、催眠药用量均差(10.3±2.5)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五神穴"治疗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入睡时间缩短,实际睡眠时间延长,催眠药用量减少。用穴少,针刺浅,刺激小,疗效好,易于患者接受。

  • 标签: 失眠 针刺 治神 针刺疗法
  • 简介:本文系统总结了高玉蝽教授治疗中风病经验以调督通脑以平阴阳、调神机,滋水涵木以复精髓为指导原则,谨察气血盛衰,熟识穴性,辨证择时、选穴、组方,结合巨刺、缪刺,以针御神,以针调气,平调气血阴阳;同时顾护脾胃功能,强调中风痛身心同调。充分展示了高老师临证时谨察气血、平调阴阳、治病求本学术思想临床经验。

  • 标签: 针灸 中风 调督 名医经验
  • 简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过眼针双肾、膀胱、下焦穴体针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足里、鹤顶穴连续治疗10,疼痛消失,观察随访1未见膝痛。眼针、体针合用,治疗膝关节炎可取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眼针 体针
  • 简介:fMRI成像技术凭借其自身无创、实时监测等优势已经较为广泛地运用于针刺中枢整合机制相关研究随着静息状态大脑活动及默认网络问题发现,对基于传统block设计针刺相关研究提出了挑战。文章通过综述近年来fMRI用于针刺穴位特异性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及静息状态脑功能网络研究方法进展,提出了将静息状态fMRI成像及大脑功能网络引入到针刺相关研究思考,以期探讨针刺对默认网络影响调节,促进针刺机制研究发展,增强针灸理论科学依据,为进步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奠定基础。

  • 标签: 静息状态 功能磁共振成像 针刺 默认网络 功能连接
  • 简介:In2015,applicationofacupunctureisrecommendedbyAmericanAcademyofOtolaryngologyinthelatest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AllergicRhinities.Itiswritteninthe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forAllergicRhinities:Cliniciansmayofferacupuncture,orrefertoaclinicianwhocanofferacupuncture,forpatientswithARwhoareinterestedinnonpharmacologictherapy.

  • 标签: 针灸疗法 临床实践 耳鼻喉科 过敏性 科学院 指南
  • 简介:目的:比较针刺素髎为主及口服去病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差异。方法:将60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与西药组,每组30。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

  • 标签: 为主治疗 即时疗效 原发性痛经
  • 简介:目的:比较针灸配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差异。方法:将55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观察组25药物组(对照组30)。观察组口服阿仑磷酸钠基础上取脾俞、肾俞、命门、神阙等穴,采用针刺温灸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阿仑磷酸钠。两组均连续治疗6后观察I临床症状积分骨密度(BMD)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O.001);观察组腰椎股骨BMD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BMD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5);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观察组不良反应程度及出现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降低。结论: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优于单纯口服阿仑磷酸钠。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男性 针灸疗法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偏瘫最佳疗法。方法:将本病患者50随机分为治疗组25对照组25。对照组采用内科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3天加用针刺,取内关、水沟、曲池、合谷、阴交、极泉、委中等穴,并合用头针,治疗30天(1),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治疗前后功能评价。结果:采用针刺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4%,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西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偏瘫有协同作用,疗效更好。

  • 标签: 针刺疗法 偏瘫 手术后期间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针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觉醒早期康复效果。方法:将10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电刺激组,每组51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穴取水沟、内关、阴交为主;电刺激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FES),选择性地刺激惠侧上肢肌肉。30天后比较两组昏迷转清醒率、苏醒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患者昏迷转清醒率为82.4%(42/51),高于电刺激组56.9%(29/51,P〈0.01),针刺组苏醒时间较电刺激组明显缩短(P〈0.01),临床疗效亦明显优于电刺激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针刺干预能够加快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觉醒功能恢复,其疗效优于功能性电刺激。

  • 标签: 颅脑创伤 脑觉醒 针刺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证实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有效性,并分析其优势。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西药组,分别接受针刺、抗抑郁药(黛力新)抗抑郁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疼痛模拟评分(VAS)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进行评定。结果:①针刺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②西药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③治疗1周,针刺组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减分率^*及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④治疗后2周、4周针刺组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治疗前后针刺组无不良反应,西药组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抗抑郁药黛力新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均有确切疗效,针刺疗效黛力新相当,但针刺起效快。针刺治疗相对于西药治疗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并且针刺治疗可以多靶点对机体进行整体调整。

  • 标签: 针刺疗法 慢性疼痛 抑郁症 随机对照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病变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30、对照组26。对照组服用格列齐特80mg/d控制血糖,口服腺苷辅酶B12片0.75mg,以改善神经系统营养;针刺组在此基础上,针刺双侧胰俞穴,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疗效及空腹血糖、空腹尿糖、血脂变化。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7.3%。针刺组空腹血糖G、空腹尿糖GLU、胆固醇(TC)、甘油脂(TG)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加药物能较好地改善早、中期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紊乱,具有降低稳定血糖以及改善神经功能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神经病变 针刺疗法 胰俞穴
  • 简介:全面搜集相关文献证据基础上,按照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系统(GRADE)方法,制定了《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具体介绍了指南制定目的、指南适用疾病范围、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原则、干预时机及不同针灸治疗方案等。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疗法 临床实践指南
  • 简介:目的:观察针灸建立人工周期治疗功能性下丘脑闭经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符合条件112功能性闭经患者分为针灸组(64西药组(48)。针灸组根据中医针灸经闭辨证型,分为血枯经闭血滞经闭2类。血枯经闭者选用关元、中极、归来、膈俞、肝俞、脾俞、肾俞。首先针刺膈俞、肝俞、脾俞、肾俞穴,得气后行补法,不留针;然后针刺关元、中极、归来穴,温针灸,留针30min。血滞经闭者选用中极、气海、血海、阴交、行间,针用泻法,留针30min。治疗每日1,连续治疗15d,此为第周期。第2、3周期均是月经经行第5天开始(若仍未行经者,则自治疗1天算起第29、57天开始第2、3周期治疗),连续治疗15,治疗3周期。西药组采用口服雌孕激素建立人工周期方法连续服药21天为周期。治疗治疗3周期后经行第3天对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进行测试比较,并对试验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然后对完成3周期治疗患者随访6,计算其复发率。结果:针灸建立人工周期治疗可显著提高功能性闭经患者FSHLH水平,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灸组不良反应率(1.49%)及复发率(25.0%)均低于西药组不良反应率(4.14%)及复发率(69.8%)(均P〈0.05)。结论:针灸建立人工周期治疗可显著提高功能性闭经患者FSHLH水平,针灸建立人工周期治疗功能性闭经疗效与口服雌孕激素建立人工周期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和6复发率低。

  • 标签: 功能性闭经 针灸 人工周期 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人群双侧内关穴区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侧性及其相干性。方法:共计30健康受试者参与血流检测。受试者先在控制室温条件房间中休息40min,然后用PeriFluxSystem5000~录受试者双侧内关血流15,每5时间进行分析。受试者以40岁为界分成年轻组(n=18年长组(n=12),计算不同组间左右内关血流量不平衡系数Coherence值。结果:在时间段内,右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为9.74±3.36PU、9.83±3.63PU、9.69±3.40PU,左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为6.73±2.22PU、6.99±2.37PU6.77±2.32PU,经检验左右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虽然不平衡系数年长组高于年轻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herence分析结果提示,从0.5Hz到1.5Hz之间,其波峰对应频率值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右侧内关血流灌注值高于左侧内关,双侧内关激光多普勒血流量Coherence分析可为不同年龄人群微循环状态改变提供种潜在无创评价方法。

  • 标签: 穴位 穴位侧性 激光多普勒血流量 内关穴 Coherence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薄棉灸结合梅花针叩刺与西药疗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带状疱疹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薄棉灸组(40西药组(40)。薄棉灸组给予疱疹表面薄如蝉翼棉花灸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西药组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0.25g,每日,阿昔洛韦软膏涂擦患处3-5/,均5d为疗程,连续治疗疗程后观察镇痛效果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薄棉灸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西药组总有效率80.0%(32/4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痊愈病例疗程比较显示,薄棉灸组1疗程痊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1);薄棉灸组疼痛显效时间、完全止痛时间方面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薄棉灸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薄棉灸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 标签: 薄棉灸 梅花针叩刺 带状疱疹 阿昔洛韦 后遗神经痛 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疗效。方法:76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对照组(37)。观察组治疗采用针刺百会、上星、神庭、风池、神门等穴位,同时联合耳穴贴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百优解),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减轻(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下降(P〈0.01),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疗效显著,优于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障碍 针刺疗法 耳穴贴压
  • 简介:目的:观察埋线配合艾灸、放血疗法治疗雄激素性脱发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根据治疗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4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西药组。埋线组取双侧肾关穴、明黄穴及足里穴埋线,每月1,并配合艾灸少腹部及脱发局部放血治疗;西药组口服非那雄胺,1mg/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随访3。于治疗前、治疗1、3及随访3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并计算其比值,统计分析两组治疗1及3、随访3T、E2、T/E2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治疗3及随访3疗效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3时,埋线组血清E2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随访3时,埋线组T、E2及T/E2均低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埋线配合艾灸及放血疗法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T水平、降低T/E2值有关。

  • 标签: 雄激素性脱发 穴位埋线 温灸 放血 睾酮 雌二醇
  • 简介:目的:对比激光针刀结合针灸与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88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以单盲法分为治疗组48(以激光针刀结合针灸治疗),药物对照组40(以复方丹参静滴西比灵口服),治疗前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性,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激光针刀结合针灸治疗组治愈率60.42%,总有效率97.92%,药物对照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87.5%;经统计学分析,P〈0.05,二者疗效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激光针刀结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激光针刀 针灸 椎动脉型颈椎病 单盲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