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1 个结果
  • 简介:人体解剖学是门重要医学基础理论课,中枢神经系统又是解剖学教学重点难点.此部分教学复杂、抽象,名词繁多,学生学习时负担重、压力大,难懂且易忘.目前高校学生扩招教学时数缩减等更增添了这部分内容教学难度.

  • 标签: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中枢神经系统 解剖学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VM)基层医院开展适应症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1-201112对36子宫肌瘤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36TVM均获成功,手术所需平均时间为96±48min,出血量平均为138±71.6ml,术后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平均时间为21.45±3.75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7.80±1.36d。术后原有症状均消失,B超复查未发现子宫肌瘤。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TVM基层医院开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复杂设备,是种安全可行子宫肌瘤剔除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子宫肌瘤 经阴道剔除术 适应症 基层医院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水杨酸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3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2至201612于本院接受治疗86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对照组患者采用水杨酸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水杨酸软膏联合中药内服外敷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L-2、IL-8、NO、NOS、TNF-α含量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TNF-α、IL-8IL-2、NO、NOS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NF-α、IL-8IL-2、NO、NOS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8、NO、NOS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5%VS67.45%)(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取水杨酸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血清IL-2水平,并减低患者血清IL-8、NO、NOS、TNF-α含量,提高治疗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水杨酸 中药内服外敷 寻常型银屑病 疗效效果
  • 简介:目的:探索解剖学教学如何进行素质化教育,方法,从医学素质教育危机机遇出发,论述了医学生素质教育必要性,并结合我院十多年解剖学教学改革经验,提出新素质化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尝试。结果:改革传统教学法基础上进行素质化教学收到极好效果,结论:素质化教育模式解剖学教学是可行

  • 标签: 素质教育 解剖学 教学模式
  • 简介:目的对照甲状腺肿块声像图特征及病理结果,寻找超声诊断般规律,以便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应用高频彩色超声对甲状腺大小、形态、回声及血流进行观查。结果彩超对各型甲状腺肿瘤均有较特征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良性肿瘤周边有环状低速血流信号,恶性肿瘤内部较丰富高速血流信号分布。对照病理检查结果,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75%。结论彩超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肿块 超声鉴别诊断
  • 简介:本文介绍了自制纸条索人体解剖实验教学应用,包括孔洞结构、管道结构以及其他解剖学结构等。通过纸条索实验教学应用,可以使复杂结构简单化,静态过程动态化,达到更好教学效果。

  • 标签: 纸条索 人体解剖学 实验教学
  • 简介:组织学是门重要基础医学,是解剖学补充,是学习其他机能性学科临床各科不可或缺形态学课程.由于需要记忆内容比较多,同学们学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枯燥、繁杂.其实,学习每门课程都有方法窍门可寻,组织学不例外.试试下面几招,说不定对你会有些帮助.

  • 标签: 组织学 医学教育 逻辑推理 想象力 学习方法
  • 简介:200412天津武警医学院陈金源教授指导下,以解剖教研室全体教师为主体,在制专科学生中选拔10名同学,成立解剖科研小组。至今,共进行了两项课题研究,发表(含稿件已接收同意发表)国家级核心杂志论文10篇。全体教师专业素质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增强了信心凝聚力;同时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动手动脑实践创新能力。

  • 标签: 科研小组 解剖 专科学生 科研能力 专业素质 医学院
  • 简介:人体胚胎学是重点医学基础课程之,主要研究个体发生、生长及其发育机理门学科。胚胎生长、发育整个过程既有细胞形态结构演变,也有组织结构位置改变,是连续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在教学,如何表达胚胎发生发育时间空间变化,增强学生对胚胎发生发育时空变化理解,

  • 标签: 胚胎学教学 发生发育 医学基础课程 人体胚胎学 个体发生 形态结构
  • 简介:关于人类死亡定义机理,是复杂问题,人们不仅要从生理、医学等方面研究探讨什么是死亡,还要从社会学、哲学角度研究探讨什么是死亡,给予死亡多视角概念定义。近代医学与生物学认为:是具有意识感觉有机统体,躯体是各种意识、行为活动物质载体,驾驭这个统是人脑。从纯生物学角度讲,死亡是意识、行为活动及各种生理功能丧失。唯物主义认为:生命是整个肉体各种运动总和,感觉思维只是作为这些运动部分,因此,死人那里,感觉思维像所有的其他运动样都是停止,精神灵魂不过是物质种“变形”,身体死亡之时,灵魂就象蒸气样消散了。因此,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灵魂或者死者鬼神之类。唯物主义还认为死亡是生命终结,是对生命否定,是对人生盖棺定论,是对人生价值最终评定,生命虽然结束了,但其生前所创造价值依然存在,并对社会产生或多或少影响,因此,后人应尊重其人格,其遗体作为其人物质代表应得以妥善处置尊重。

  • 标签: 伦理学问题 人体解剖学 生命 伦理观 教育 教学
  • 简介: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最高肿瘤,我国是肺癌高发国家。铂是目前最常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化疗药物。铂类药物耐药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结果。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是种抑癌基因,有细胞损伤修复、细胞蛋白调控、细胞凋亡等多重作用。BRCA1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药物敏感性最佳敏感指标之。BRCA1与肿瘤分期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患者生存期。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人乳腺癌易感基因1 耐药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结合及氧疗法联合治疗脑外伤性癫痫疗效。方法将115脑外伤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治疗组、常规西药及川芎嗪联合治疗组、常规西药结合川芎嗪辅助氧疗法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组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常规西药及川芎嗪联合治疗组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基础上,应用川芎嗪针1静脉滴注,连续应用10d,1疗程,连续五疗程后停用;常规西药结合川芎嗪辅助氧疗法治疗组在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及川芎嗪基础上,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每日,每次30min,十疗程,间断治疗疗程。结果常规西药结合川芎嗪辅助氧疗法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及常规西药及川芎嗪联合治疗对外伤性癫痫有较好疗效,这与氧疗法及川芎嗪对受损脑组织功能恢复、局部微循环改善及降低氧自由基堆积可能有关系。结论常规西药结合川芎嗪辅助氧疗法治疗对外伤性癫痫疗效明显,是种安全、可靠、操作性简便治疗方法,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脑外伤性癫痫 中西医结合治疗 氧疗法治疗
  • 简介:探讨TBL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TBL)组织学教学应用及其意义。TBL是PBL基础上改革创新种以团队为基础新型成人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学习团队,设计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问题以及应用合理评分系统,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适应现代医疗行业需要

  • 标签: 医学教育 TBL教学模式 组织学
  • 简介:实验教学是解剖学学习重要环节,实验考核是评价学生观察标本好坏标准之随着多媒体教学普及,将这技术引入解剖学实验考核已成必然趋势。我们教研室利用Powerpoint、数码照相机相关软件制作了解剖学实验考核软件,经近年来使用,具有诸多优势,值得推广,同时为计算机远程教育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实验考核 解剖学 多媒体技术 软件制作 多媒体教学 数码照相机
  • 简介: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科学,是医学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医学基础课基础,同时也是医学临床课基础.

  • 标签: 医学教育 多媒体技术 人体解剖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护理中专生年龄多在1518岁,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刚接触医学也有强烈新鲜感求知欲,但往往不能从死记硬背、由老师抱着走学习模式走出来。对此,室采用了参与制目标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改变了传统老师教、学生学模式,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她们主动自觉地获取知识。大班课上采用纵向联系启发式教学,结合生理、病理、临床知识提问。每次课后留出二十分钟,结合当堂课组织学幻灯片,采取提问方式总结全课。小班深教学更灵活,课前由教师结合本堂课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标本切片,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所看总结回答,学生可提问供大家回答。教师对学生提问回答予以适当引导,对回答正确提出问题较好同学予以表扬,加强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感。在这种教学法实施,教师职责是把握好教学目标。课前由简单到复杂精心设计安排好全部组织学及各分段教学目标,上课时先讲明本堂课大致内容及重点。在学生提问回答问题时,予以恰当引导,使活跃课堂时时紧靠教学目标进行。实践证明,这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对组织学产生浓厚兴趣,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结业考试,所有学生及格,优良率达84%。?

  • 标签: 组织学 护理专业 参与制 目标教学法
  • 简介:年来,胃肠激素对生长发育肿瘤影响已引起人们关注.为了探讨人胎结肠及直肠内胰多肽(PP)、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细胞个体发育及两种细胞相互关系.本实验收集9~28wk因故中止妊娠胎33,取结肠、直肠组织,Bouin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制成4μm厚连续切片.取相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分别显示PP-、SS-IR细胞.结果显示,9~11wk胎结肠及直肠内可见PP-IR细胞,单个分散于尚未分化完全绒毛及肠腺上皮;18~25wk结肠内PP-IR细胞数量有所增加,直肠内PP-IR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变化;26wk后结肠及直肠内PP-IR细胞均明显减少.SS-IR细胞分散存在于9~11wk胎儿结肠早期绒毛上皮,数量较多,11wk直肠内可见;结肠及直肠15~26wk时各胎龄组SS-IR细胞数量无明显增减,26wk后明显减少.与结肠相比,直肠PP-IR细胞数量略少,SS-IR细胞较多.将各时期胎儿结肠及直肠PP-、SS-IR细胞(以有核阳性细胞数/视野)进行计数,表明PP-IR细胞数目比SS-IR细胞稍多.胎结肠及直肠SS-及PP-IR细胞有多种形态,有开放型,也有闭合型.PP-IR细胞胞体略小且免疫染色强度稍弱.两种细胞多单个分布,少数聚集成群.细胞发出突起伸至肠腔、腺腔或邻近细胞.主要分布于绒毛及肠腺上皮,偶见位于固有层.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未见这两种免疫反应物质共存在于同细胞内.结果提示,胎结肠及直肠内PP-IR细胞SS-IR细胞随胎儿发育发生变化,PPSS分别表达于两种细胞.

  • 标签: 个体发生 免疫反应细胞 多肽生长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