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及MRI在卵巢颗粒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及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颗粒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其中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11例OGCT中10例位于盆腔,1例位于腹膜后;肿瘤直径3.0~15.0cm,平均5cm,呈圆形、卵圆形,包膜完整、光滑,边界清楚。11例中实性2例,囊性9例,囊内多发大小不等囊变区,囊壁分隔厚薄不均,通常为厚壁,3例合并子宫增大、内膜增厚,1例合并子宫内膜腺癌。CT表现,5例囊实性改变,实性1例,薄壁单囊1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MRI表现,4例囊性,囊壁及实性成分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1例实性肿块内伴少许囊变,呈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及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强化。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CT及MRI影像有一定特征性,术前能做出正确诊断

  • 标签: 卵巢肿瘤 颗粒细胞瘤 CT及MR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形态、PCT在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临床诊断为败血症的患儿在治疗前后采血送检PCT及进行细胞形态检查。所有患儿治疗前采血送检血培养检查,比较分析对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46临床诊断早产儿败血症的病儿,血培养阳性率仅有15.2%(7/46),PCT阳性率达93.5%(43/46),白细胞形态检查阳性率为82.6%(38/46),白细胞形态与PCT检查相结合对早产儿败血症的诊断率达98%(45/46)。结论外周血液中白细胞形态、PCT的测定两项指标在诊断早产儿败血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预测价值,借助该早产儿外周血液白细胞形态检查、血清PCT的测定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白细胞形态 降钙素原 早产儿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主要探讨HPV检测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及阴道镜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00例宫颈液肌细胞检测异常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HPV检测与经阴道镜活检检测;评价HPV检测联合宫颈液基细胞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400例宫颈液基细胞检测异常患者中,经阴道镜活检与宫颈液基细胞检测具有较高一致性;而HPV检测联合宫颈液基细胞检测在CIN及以上宫颈癌中敏感性远高于单种检测方式,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HPV检测联合宫颈液基细胞检测在宫颈病变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采用经阴道镜活检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病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宫颈病变 HPV检测 宫颈液基细胞学 经阴道镜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骨髓巨核细胞数量与激素敏感性的关系,为在ITP治疗中估计激素敏感性提供依据。方法将66例新发患者分成巨核细胞增多组(A组,41例)和巨核细胞减少组(B组,25例),观察两组激素治疗有效率和起效时间。结果A组有效34例,无效7例,有效率82.9%,无效率17.1%,血小板升高平均时间,7.5天,中位时间8.5天。B组有效14例,无效11例,有效率56%,无效率44%,血小板升高平均时间11.7天,中位时间13.5天。结论骨髓巨核细胞数减少者较增多者对激素敏感性低,易出现耐药,早期需要联合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趋化因子SDF-1复合聚乳酸-乙醇酸(PLGA)高分子材料制备生物支架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相容性,并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增殖及迁移情况。方法2017年11月—12月期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分子生物研究室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PLGA支架材料为BP组,加入120ng/ml浓度SDF-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PLGA支架材料为S-BP组,利用CCK-8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CCK8增殖检测S-BP实验组细胞活性比BP组细胞活性增强(P<0.01),BP组细胞活性比正常对照组细胞活性增强(P<0.05);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细胞迁移率S-BP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1),B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趋化因子SDF-1复合PLGA支架材料可有效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趋化。

  • 标签: SDF-1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PLGA材料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实验诊断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合理选择检验项目、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是一门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重要桥梁课程,做好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总结近年来在临床实验诊断教学中的经验,探索思考教学方法与途径,以便逐步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 标签: 实验诊断学 临床思维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张介宾在中医诊断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在四诊的问诊、脉诊以及八纲辨证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文章阐述了张介宾的十问、脉神以及两纲六变至今仍影响深远。

  • 标签: 医学史 张介宾 诊断学
  • 简介:摘要阑尾炎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其中急性阑尾炎所占的比例最多。临床上在诊断阑尾炎时,一般先采取临床病症判断,但也存在阑尾位置变异,并且疑似阑尾炎的患者,特别是发生在儿童、孕妇及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病理上的诊断就变得较为困难。对此,借助影像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具体包含超声(US)、MRI、CT及钡剂灌肠X线检查等。本文将从阑尾炎影像的一些重要的诊断研究做一分析。

  • 标签: 阑尾炎 儿童患者 影像学诊断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常见的严重急腹症,利用影像技术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影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彩超、CT和MRI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影像检查技术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将彩超、CT和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点及价值进行总结。

  • 标签: 急腹症 核磁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创伤性湿肺影像诊断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创伤性湿肺患者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19岁-57岁,平均年龄38岁。34例均经摄胸片检查及胸部CT检查。结果CT对间质型者的病灶显示优于胸片。但立位胸片对肋骨骨折及肺撕裂伤病灶内的液平显示优于CT。本组病例中胸片漏诊2例间质型患者。结论胸部X线摄片因其简单、方便成为创伤性湿肺的影像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病变的探测和显示CT扫描优于X线摄片。因此,CT扫描是X线摄片诊断创伤性湿肺的重要补充,对已经确诊的创伤性湿肺患者可行胸部X线摄片监测。

  • 标签: 创伤性湿肺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影像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肺炎型肺癌影像诊断及临床表现,探讨及其诊断特点。结果12例肺炎型肺癌中9例患者多有咳嗽,以白色泡沫痰为主,痰量较多。发热8例。3例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肿瘤大小约1.1-4.2cm。肺周边10例,肺门部2例。病理显示支气管肺泡癌8例,腺癌2例,腺鳞癌1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肺炎型肺癌多位于肺周边,首诊易误诊为肺炎,尤其是肺间质性肺炎。以支气管肺泡癌多见,抗炎或抗结核无效,需病理确诊,以手术治疗为主。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28例,其中28行X线检查,20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发生于膝关节24例,髋关节1例,踝关节2例,肩关节1例,1例双膝关节均发生。影像表现关节间隙及周围大小不等、多发钙化的软骨小体,中心密度低,边缘密度稍高。结论X线、CT、MRI检查对本病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 标签: 滑膜 软骨瘤病 关节游离体 X线 计算机体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马蹄肾及其并发症的影像表现来评价KUB、IVP及MSCT检查在马蹄肾及合并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马蹄肾患者的影像检查资料,分别统计KUB、IVP及MSCT对马蹄肾及并发症的诊断率。结果KUB诊断马蹄肾8例(34.8%),肾结石5例(50.0%);IVP诊断马蹄肾10例(43.5%),肾盂积水14例(84.2%),肾结石6例(60.0%);CT诊断马蹄肾23例(100%),肾盂积水19例(100%),肾结石10例(100%)。结论MSCT对马蹄肾及合并症的正确率高于KUB及IVP,可以清楚地显示马蹄肾畸形部位及肾盂积水、肾结石等合并症。

  • 标签: 马蹄肾 多层螺旋CT 静脉肾盂造影 腹部平片
  • 简介:摘要实验诊断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交叉性学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诊断教学应以临床应用为目的,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为核心。近年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使实验诊断的教学适应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和满足临床的诊断需求,是目前各教学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实验诊断的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培养医学生临床检验思维,提高实验诊断教学质量。

  • 标签: 实验诊断学 教学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病理分析对膀胱癌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确诊膀胱癌的300例患者,均于晨起收集第一次及第二次新鲜中段尿各30ml,离心取沉渣涂片,经HE染色寻找肿瘤细胞,连续检测3d,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300例膀胱癌患者中,晨起第一次和第二次新鲜中段尿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71.33%、74.67%,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Ta、T1)的阳性率分别为71.13%、71.97%,低分级(G1~G2)中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73.33%、72.44%,两次结果差异均无统计意义;晨起第一次和第二次新鲜中段尿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的阳性率分别为72.13%、85.25%,高分级(G3)中的膀胱癌阳性率分别为65.33%、81.33%,两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尿脱落细胞检查是早期筛查膀胱癌的有效手段,在膀胱癌预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连续尿脱落细胞检查阳性高度提示膀胱癌的发生。

  • 标签: 脱落细胞学 病理分析 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