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有效措施。方法以5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为对象,患者就诊为2017年2月到2018年5月期间,患者均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将其中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25例纳入观察组实施针对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预防不良反应和降低不良反应,同时,提升临床治愈率,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肺结核 抗结核药物 并发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干预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硫硫酸钠对高磷诱导的残肾大鼠血管钙化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5/6肾切除大鼠,术后给予高磷或正常磷饮食16周,以高磷饮食制作血管钙化模型。分为5组:假手术+正常磷组(SNP,n=7),假手术+高磷组(SHP,n=7),残肾+正常磷组(NNP,n=7),残肾+高磷组(NHP,n=7),残肾+高磷+硫硫酸钠治疗组(THP,n=7),治疗组以硫硫酸钠腹腔注射16周。收集尿量检测24h尿蛋白,取血检测血清钙、磷、肌酐、尿素氮。取胸主动脉,HE和vonkossa染色检测血管钙化,免疫组化分析大鼠胸主动脉III型钠磷转运体亚型(Pit-1)、核心结合因子(Cbfα1)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和血磷浓度均有明显差别(F值分别为19.057、43.527、26.688、40.324和7.676,P值均<0.01),NHP组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P<0.05)。HE和vonkossa染色显示,NHP组大鼠呈现明显钙化,SNP和SHP组未见明显变化,MP和THP组见散在的钙化点。免疫组化显示,主动脉Pit-1和Cbfα1表达各组有明显差异(F值为8.259和5.91,P<0.01),其中NHP组表达明显增高(P<0.01),Pit-1和Cbfα1阳性面积比与血磷相关性分析显示分别为:r=0.344,P<0.05和r=0.376,P<0.05,Pit-1、Cbfα1表达与血磷呈正相关。THP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磷和尿蛋白均较NHP组明显下降(P<0.01或<0.05),其主动脉Pit-1和Cbfα1表达明显减少(P<0.05),主动脉钙化部分减轻。结论高磷饮食喂食残肾大鼠,可成功制作血管钙化模型,硫硫酸钠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其肾功能,降低血磷,下调动脉Pit-1和Cbfα1表达,减轻血管钙化。

  • 标签: 血管钙化 残肾大鼠 硫代硫酸钠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五神针针刺结合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42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五神针针刺和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治疗4周后评定效果,观察42例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中医症状量表评分结果。结果 4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5.2%),PSQI和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结论 五神针针刺联合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可加快症状缓解,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从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用药两个方面对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11月使用第三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100张处方单,对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方面第三高于第一却低于第二(P<0.05)。结论  当前临床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中第三的合理性最高,绝大部分医务人员都了解其用药指征,但是在实际用药过程中,不能忽视不良反应情况,确保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中第三药物安全使用。

  • 标签: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宏基因组二测序技术对肺部感染病原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肺部感染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9)月没那么多,选取例数为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宏基因组二测序技术(mNGS)检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mNGS检测结果、传统病原学检测结果。比较患者mNGS检测结果和传统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率情况和临床诊断一致性情况,同时探讨抗菌药物治疗中mNGS的指导性作用。结果:所选64例患者中,38例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16例为痰标本、10例为血液标本。mNGS检出病原菌包括16例结核分枝杆菌、1鸟分枝杆菌、12例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1铜绿假单胞菌、1、肺炎链球菌、诺卡菌、10例曲霉菌、7例肺孢子菌、3例病毒、6例念珠菌。mNGS检测结果阳性率为93.75%、临床符合率为71.88%,分别高于传统病原学检测的21.88%、6.25%,均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mNGS检测结果,为40例患者提供抗菌药物治疗调整方案,调整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的患者有28例,有效率为70.00%。结论:在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测当中,采用宏基因组二测序技术,能够使病原菌检出率大大提升,同时可提高与临床结果的符合率,为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肺部感染 病原菌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及药学研究。方法 在2023年4月-2024年4月入院治疗的患者中任意选择100例利用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药物的使用次数及用量、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从统计结果上看,常用抗菌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头孢唑肟钠、头孢噻肟钠等,静脉滴注是主要使用途径。用药后,常见不良反应涉及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皮下组织类等,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症状。结论 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较多,静脉滴注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较少,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症状,我们需要加强用药合理性监督管理,加强药学干预,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抗菌药物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用药合理性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及药学研究。方法 在2023年4月-2024年4月入院治疗的患者中任意选择100例利用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药物的使用次数及用量、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从统计结果上看,常用抗菌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头孢唑肟钠、头孢噻肟钠等,静脉滴注是主要使用途径。用药后,常见不良反应涉及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皮下组织类等,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症状。结论 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较多,静脉滴注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较少,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症状,我们需要加强用药合理性监督管理,加强药学干预,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抗菌药物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用药合理性 药学干预
  • 简介:采用HPLC法,用C18柱,缓冲液(0.05mol/LKH2PO4)-甲醇(60:40)为流动相,血清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直接进样。检测波长编程:0~8min为296nm,8~11min为271nm。最低血清检测浓度为0.02μg/ml,线性范围0~2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5%。以本法测定8例健康受试者,po阿司匹林符合单室开放模型。Tlag=2.91±1.39h,Ka=1.2596±0.9449h-1,K=0.1889±0.0562h-1,T1/2=4.04±1.45h,Tmax=5.18±0.96h,Cmax=3.12±1.10μg/ml-1,AllC0-∞=31.82±7.03μg·ml-1·h-1。

  • 标签: HPLC法 水杨酸 阿司匹林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益心舒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治疗的92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各46例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用药后不良反应表现。结果组间用药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心绞痛患者,益心舒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治疗整体效果以及安全性优势显著,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益心舒胶囊 硝酸异山梨酯片 心绞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第三头孢菌素药物在临床运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预防机制。方法:从 2015年 2月 ~2016年 1月这段时间内我院使用第三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后出现不良发应的病人中选取 20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药物过敏的病人有 74例,所占比率为 37%;神经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有 52例,占比率为 26%;消化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有 35例,占比率为 17.5%;出现血液系统方面不良反应的有 29例,占比率为 14.5%;其他方面出现不良反应的有 10例,占比率为 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第三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应该根据病人的体质以及实际病情,对药量以及用药方法进行调节,加强风险预防机制的制定并加以实行,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第三代头孢菌素 风险预防机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第三头孢菌素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其风险预防机制。方法收集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因使用第三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并进行归类整理,研究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结果在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共有360例因使用第三头孢菌素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主要发生过敏、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及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第三头孢菌素药物在治疗感染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但临床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应用,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剂量及使用方法,同时要严格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 临床不良反应 原因 风险预防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585例,其药物治疗方案均包括第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及应对情况。结果585例患者中使用第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其感染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2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4.27%;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12例(48.00%)、消化道不良反应8例(32.00%)、血液系统不良反应3例(12.00%)、泌尿系统反应2例(8.00%)、循环系统不良反应1例(4.00%);其中1例同时过敏反应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4.00%;经及时停药、给予地塞米松+VintC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明显好转。结论第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相对于第一、第二头孢类抗生素而言,抗菌作用更强、抗菌谱也更广,但依然存在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应严格掌握其使用指征,发生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迅速开展针对性治疗,有利于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同时还需加强药物使用及监督管理制度,促使临床使用更加合理。

  • 标签: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TCT联合第二杂交捕获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取 150例有宫颈糜烂、接触性出血、溃疡及乳头样增生等症状患者,进行 TCT、 HC2-HPV-DNA、和病理活检三种方法检查的患者 15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 TCT检测对宫颈低度、高度病变的检出率为 42.4%, HC2-HPV检测对宫颈低度、高度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为 57.4%,第二杂交捕获法联合 TCT检测阳性率为 66.7%,宫颈癌检测率为 100%。结论 第二杂交捕获法联合 TCT对宫颈癌及癌前筛查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 TCT 宫颈癌 癌前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安全以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视光中心接受检查治疗的100例近视儿童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让其配戴角膜塑形镜,对患者的依从性、疗效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00例儿童的试戴成功率为98%,在配戴一周之后,其裸眼视力从之前的0.14±0.07上升为0.95±0.05,升高较为显著。儿童在配戴1到12月角膜塑形镜之后,其裸眼视力基本稳定,并在配戴一周之后的角膜前表面垂直曲率以及水平曲率与配戴之前相比明显降低。

  • 标签: 少年儿童 角膜塑形镜 安全性 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51-01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剖析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分析 2018年 9月— 2019年 7月期间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随机抽取 500份医嘱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此类药物的使用频度、不良反应等。结果 ①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 28.23%,高于第二的 9.76%,高于第一的 8.56%,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选取其中常用的 3种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头孢曲松、头孢地嗪钠、头孢噻肟钠,三种药物成人用药多选择静脉滴注、肌肉注射等方式用药,药理作用有所不同。③ 31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涉及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不良反应。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全部不良反应的 77.42%。过敏反应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类型发生率( P<0.05)。 结论 该院使用的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比较合理,因此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才能更好的确保临床上的合理用药。     [关键词 ] 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合理用药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use of cephalosporin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July 2019. 500 orde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 to observe the frequency of use and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① the frequency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was 28.23%,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9.76%),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8.56%). ② three kinds of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ceftriaxone, cefodizime and cefotaxime, which are commonly used in adults, were selected for intravenous drip and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with different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③ 31 cases had adverse reactions, including urinary system, blood system and digestive system.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digestive system adverse reactions, accounting for 77.42% of all adverse reactions. The incidence of anaphylax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ypes of adverse reactions (P < 0.05) Conclusion the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used in the hospital are reasonable, so it is better to master the pharmacology of all kinds of drugs to ensure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linical.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