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镜检查后并发缺血性病的临床特点、形成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36例结肠镜检查后出现缺血性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结肠镜检查手段,检查之前并无出现缺血性病症状,而检查后出现明显的缺血性病临床表现,复查结肠镜确诊为缺血性病,对36例结肠镜检查术后并发缺血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次36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年龄偏大,平均年龄超过70岁,其中有10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有15例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有6例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有5例患者检查操作时间超过30分钟。所有患者经补液、改善循环治疗后痊愈。讨论:结肠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内窥镜检查方法,用于观察结肠和直肠黏膜的病变,并进行组织取样以进行病理学分析。虽然结肠镜检查通常是安全的,但在对高龄且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或者检查操作时间过长时,可能会导致缺血性病的发生。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缺血性肠病 并发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本院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粪球菌的毒力基因,分析其耐药性,以期为粪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指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痰液、血液及尿液标本,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分离出的非重复的粪球菌进行鉴定;制备细菌DNA模板并设计出引物,利用PCR使粪球菌毒力基因扩增;使用K-B对粪球菌常用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进行测定。结果:在消化内科粪球菌感染的患者中分离出了8种毒力基因,分别是cylA基因(327bp)、cylM基因(742bp)、cylB基因(843bp)、cylL1基因(624bp)、ace基因(335bp)、efaA基因(180bp)、gelE基因(1200bp)、esp基因(933bp),大小与理论值符合;8种毒力基因是cylA、cylM、cylB、cylL1、ace、efaA、gelE及esp基因阳性的检出率分别是55.71%、47.86%、45.00%、52.86%、15.00%、70.00%、63.57%、57.1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粪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庆大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是77.86%、80.00%、36.43%、78.57%、56.43%、3.57%、17.86%,针对替考拉宁药物没有产生耐药性。结论:我院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粪球菌有8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为15.00%~70.00%,细菌对替考拉宁无耐药性,对庆大霉素等其他常用的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治疗时可供参考。

  • 标签: 消化内科 粪肠球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检测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急性应激期时患者机体代谢水平极高,往往伴发蛋白质大量消耗、血糖应激性升高、胃肠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同时因患者处于昏迷状况无法自主进食,极易诱发营养不良,影响患者恢复。基于此,本文就神经外科中老年重症患者早期滋养型内营养干预护理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神经外科 中老年重症患者 干预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早期内营养支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2020年10月开始,到2022年10月结束,从临床资料全面的食管癌术后早期内营养支持患者中随机选择就诊的50例进行研究,采取电脑软件随机取数完成分组,将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另外2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记录并发症(肺部感染、腹泻、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结果:(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16.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早期内营养支持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临床护理实践推广意义重大。

  • 标签: 食管癌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综合护理干预 营养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造口新生儿父母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小儿普外科收治并接受造口术的新生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护理知识知晓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家长护理知识知情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肠造口 新生儿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全球性疾病,其患病人群主要为青壮年,尤其随着社会发展,年轻人群发病率不断增高。该病多在冬春季节发病,随着气温下降,发病率会呈上升趋势。而近年来出现了新的病因学诊断途径(包括基因遗传、分子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等)不断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诊治疾病中,为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然而我国目前 COP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且其严重程度仍有待提高。在当前形势下研究 COPD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肺病治”法是中医理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具体应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思路之一。本研究将以“肺病治”法为基础,探讨中医药在 COPD发病机制、临床防治中的运用与发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病治肠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方法:选择本地医院临床分离并鉴定的200株杆菌科细菌为观察对象,采用纸片扩散法(L-B法)做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药敏性试验,比较杆菌科细菌对不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结果:在本次分离鉴定的200株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药物的耐药性评估结果显示,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度最高、对厄他培南的敏感度次之,对美罗培南的敏感度最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现阶段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依然存在,但该药物依然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因此未来应高度重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做好预防,这对于提升治疗效果的意义重大。

  • 标签: 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亚胺培南 厄他培南 美罗培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结直肠癌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0例,利用内营养支持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0例,进行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对比两组肠道准备效果。结果:实验组肠道清洁度Ⅰ级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内营养支持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完成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结直肠癌术 术前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中应用早期内营养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均选自2021年7月-2023年3月,应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均有32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外营养支持,研究组患者应用早期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营养状况,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更优,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更好,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中应用早期内营养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身体的营养状况,应用效果较优,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重症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中应用内营养支持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于2022年5月-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中,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晓同意下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选取了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式进行分组,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了40例一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一组40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40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模式上给予实验组40例患者内营养支持干预,最后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在经过两种不同护理的模式干预下,实验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相关指标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中应用内营养支持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患者对内营养支持的方式有很高满意度,对改善医患关系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肠内营养 神经内科 危重症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精准护理应用在脑梗死患者内营养支持治疗中,探讨分析其对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之间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分为对比组、观察组两组,采取常规护理的为对比组,采取精准护理的为观察组,对两组病人的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将精准护理应用在脑梗死患者内营养支持治疗中,不仅可以改善其营养指标,而且能够使得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精准护理 脑梗死 肠内营养 支持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内营养护理用于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护理价值。方法: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内营养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外营养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体重、Hb、ALB、RBC等营养相关指标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体重、Hb、ALB、RBC等营养相关指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采取内营养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护理 ICU重症胰腺炎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2年5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息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结论 优质护理针对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肠镜下息肉切除术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危重症患者施行早期内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76例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为调查对象,依照黄绿小球法列入两组,即A组(n=38)与B组(n=38)。给予A组早期内营养支持疗法,给予B组常规外营养支持疗法。评价两组治疗后的机体营养指标情况、不良反应率。结果 较之于A组,B组治疗后的ALB、TF、PA指标均明显更低(P

  • 标签: 危重症 临床治疗 早期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患者内营养应用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指导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收的86例实施内营养的重症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和对照组(回抽胃液法)。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并测定两组的内营养达标时间、血浆总蛋白水平、调整内营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内营养达标时间、血浆总蛋白水平、调整内营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指导下的内营养治疗能够使重症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得到大幅度降低,同时还能够使其营养状况得以显著改善。

  • 标签: 床旁超声 胃残余量 肠内营养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造口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于我院接受造口的患者中选取128例,以干预不同手段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观察组64例,将常规干预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加持续质量改进,借助自护能力量表评价自护能力。结果:经干预,组间自护能力分析,P=0.000。组间并发症分析,P=0.000。结论:造口患者接受CQI,疗效确切,利于患者自护能力提高,并发症减少,可推广。

  • 标签: 持续 质量改进 肠造口 并发症 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其机体的应激反应较为严重,代谢也有明显的异常现象,故大部分危重患者的营养水平也较为低下。因此,必须及时进行营养支持工作,加强早期的内营养治疗,及时补充营养物质,使患者的胃肠功能能够尽快恢复,使患者有足够的免疫功能抵抗疾病,从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提升康复效果,缩短康复时间。现本文从人体生物性节律角度阐述危重症患者内营养管理现状,以便为临床内营养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危重症患者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