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炎诊断中应用阴道分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21年5月-2023年5月检验的100例阴道炎患者分析,经计算机方法分组为对照组(常规阴道分泌检验)和研究组(阴道分泌五联检查)各50例,对组间的检出率、检出情况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且和对照组的检出情况比较更好,比较有一定差异性,为P

  • 标签: 阴道 分泌物 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 进行决明子提取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结果 在本试验条件下,决明子提取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15.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决明子提取以0.83g/kg.bw、1.67g/kg.bw、2.5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决明子提取对大鼠未见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结论 决明子提取长期食用是安全的。

  • 标签: 决明子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转移和复发一直是多种恶性肿瘤治疗的难点和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肿瘤标志作为一种生物学标记,在肿瘤转移和复发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肿瘤标志可以在早期发现肿瘤转移和复发,提供更准确的预后评估。通过监测肿瘤标志的变化,可以对肿瘤转移和复发进行动态追踪,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肿瘤转移 复发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门诊阴道分泌进行了临床检查,并对其感染进行了调查。方法:对某一医院1164名做过阴道分泌检测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检测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164名病人中,300名病人(占25.77%)的洁净度为Ⅰ-Ⅱ,553名病人(占47.51%)的洁净度为Ⅲ,311名病人(占26.72%)的洁净度为Ⅳ。有773人(66.41%)出现异常,包括:细菌性阴道病(BV)272人(35.19%),滴虫80人(10.35%)滴虫(28.72%),霉菌222人(15.39%),滴虫与霉菌感染119人(15.39%),BV与滴虫感染18人(2.3%),BV与霉菌感染54人(6.99%),BV、霉菌与滴虫感染8人(1.03%%)。其中108名(13.97%)为20-30岁,465名(60.16%)为31-40岁,123名(15.91%)为41-50岁,77名(9.96%)为51-64岁。结果:31-40岁组的细菌感染发生率较其它年龄组显著增高,有显著性(P

  • 标签: 妇科门诊 阴道分泌物 临床检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阴道分泌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按照双盲法进行分组,参照组40例采用常规尿液标本采集方法,研究组40例采用专业尿液标本采集方法。观察对两组的尿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尿液标本中的上皮细胞、白细胞以及蛋白质检出率较参照组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对尿液标本的影响较大,必然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所以,针对女性患者,在采集尿液标本时,需要采取规范性的采集操作,才可以避免尿液标本受到污染,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临床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与细菌性阴道病(BV)感染的相关性以及BV时WC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5月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037例非妊娠wC妇女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取病史采集、妇科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观察初发VVC、复发VVC二者合并BV发病率,对WC的复发与BV感染的关系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37例WC患者,BV(+)511例,占25.08%:其中初发VVC1353例,合并BV167例,占12.34%;复发WC684例,合并BV344例,占50.29%。全部病例均单纯抗真菌治疗,BV(-)1526例VVC患者,复发86例,占5.64%,Bv(+)511例VVC患者.复发226例,占44.23%。结论:复发WC合并BV(+)明显高于初发VVC,且WC合并BV(+)者,VVC的复发明显高于BV(-)者。对VVC患者行Bv检测,并探讨WC与BV发生的关系,对控制WC的复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其临床预防VVC的复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细菌性阴道病(BV)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女性白带异常的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和基本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所收治的 40例白带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规涂片以及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检测。结果 在 40例患者中,细菌感染 13例、支原体感染 11例、衣原体感染 8例、霉菌感染 5例以及滴虫感染 3例;且< 23岁和> 53岁年龄段的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P< 0.05); 28—37岁年龄段妇女的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P< 0.05)。结论 细菌是引起女性白带异常的主要病原体,而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感染主要发生在 28—37岁年龄段,因此在临床中应重视病原学分析,以协助白带异常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白带异常 分泌物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尝试对子宫内妊娠组织残留在阴道B超检查下呈现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妊娠组织残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其实施阴道B超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光点回声图像患者42例,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80.95%(34/42);混合声像图患者78例,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98.72%(77/78)。两组患者的病理诊断符合率相互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妊娠组织残留能够获得比较清晰的残留影像,便于展开临床治疗。

  • 标签: 子宫内妊娠 妊娠组织残留物 B超
  • 简介: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及其聚羟基乙酸共聚[Poly(D,L—lactic—co—glycolic)acid]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具有支架和缓释的双重作用,目前针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组织工程学和药学领域。本文对PLA/PLGA共聚的代谢特征、降解机制,以及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PLA/PLGA共聚物 降解机制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肝癌肿瘤标志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20例为观察组,同期抽取我院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血清肝癌肿瘤标志如CA125、CEA、GGT、ALP、AFP、AFP-L3、PIVKA-Ⅱ等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分析各项肿瘤标志诊断肝癌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血清CA125、CEA、GGT、ALP、AFP、AFP-L3、PIVKA-Ⅱ等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而各项肿瘤标志单独诊断肝癌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临床中血清肝癌肿瘤标志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为肝癌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肝癌 肿瘤标志物 血清学检测 临床应用
  • 简介:为从中药中筛选选择素拮抗剂,连接P选择素或E选择素细胞膜外片段与小IgC2bFc片段形成重组基因,并用昆虫细胞株表达、制备重组蛋白,用重组选择素与其靶细胞的黏附特性构建拮抗剂实验模型。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25mg/ml可以阻断95%以上靶细胞与P选择素的黏附;丹参酮ⅡA磺酸钠10μg/ml拮抗作用大于85%;总丹酚酸16μg/ml拈抗作用接近95%。丹参及其提取对E选择素没有拮抗作用。结论:丹参及其提取的作用位点在于P选择素,可能成为临床有效的选择素拈抗剂。

  • 标签: 丹参 P选择素 血小板聚集 抗黏附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联检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特选取 2015年 3月 -2017年 4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 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随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 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 CA199(糖类抗原 199)、 CEA(血清癌胚抗原)、 CA242(糖类抗原 242)以及 CA724(糖类抗原 724)等指标,并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上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针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将肿瘤标志联检于其早期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价值,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使用推广。

  • 标签: 胃癌 肿瘤标志物 早期诊断
  • 简介:外科手术包括肝移植是肝细胞肝癌(HCC)唯一可能治愈的方式.但是,HCC的高复发率使患者难以长期生存.准确预测患者的复发风险和预后对指导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肿瘤形成的机制研究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遗传和分子标志被发现.这些标志不仅使HCC患者预后判断更准确,并且可能成为HCC潜在的治疗靶点.综述HCC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的相关文献,并进行评述.

  • 标签: 肝肿瘤 分子标志物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74例在2017年3月份至2019年5月份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根据检验的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内的137例患者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采取措施抑制分泌物流出再取样,常规组里的137例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pH值、蛋白质、尿糖等指标水平都低于常规组,且观察组比重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阴道分泌会影响检查结果,应在采集尿液样本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阴道分泌污染尿液样本,进而保证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阴道分泌物 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泌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的影响。方法:将 2017年 5月 -2017年 6月在我院进行尿常检验的女性患者 120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60例,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尿液,研究组 60例,阻止阴道分泌物流出后采集尿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标本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常规检验结果中,蛋白质、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的检出率均与对照组比较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尿常规临床检验中,阴道分泌对尿常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在阻止阴道分泌物流出后采集尿液,能够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常规 临床检验 阴道分泌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的发病规律、中毒事件与工龄、年龄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发生的60例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中毒的发作时间、发病年龄、与发病工龄间关系。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5.18±7.62)岁,平均发病工龄为(2.55±3.42)年。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患者相比,国有企业患者发病年龄显著长于前两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国有企业患者发病工龄与三资企业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有企业患者发病工龄显著长于乡镇企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重点监控26岁以下年龄,1年内接毒工龄的工人,并将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作为重点卫生监督单位。

  • 标签: 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物 中毒 发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