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有5%~10%发生于既往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其中,约30%的青壮年猝死不能通过尸检明确其死亡原因。通常认为这类SCD与遗传缺陷导致的心律失常有关,主要以离子通道疾病最多见。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对这类遗传性离子通道疾病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对易感家庭进行遗传学筛查的必要性;旨在呼吁人们建立对青壮年猝死及易感家庭的正确认识和关注。

  • 标签: 猝死 心脏 基因 遗传 离子通道病
  • 简介:一个新的研究显示,血液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简称CRP)水平高并不会使人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升高。C反应蛋白是一种反应人体炎症状态的蛋白。近年来C反应蛋白很受关注,因为有证据显示它与心脏病相关,可能是心脏病的标志物之一。但疑问仍然存在,到底C反应蛋白只是反映心脏存在问题,还是它本身可以导致心脏疾病?

  • 标签: 反应蛋白 心脏病 危险因素 蛋白水平 胆固醇 存在问题
  • 简介:目的利用心脏彩超评估左心室前负荷变化对左心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红十字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80例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透析后,体重差异大小分为2组,其中A组差异<2.5kg(35例);B组差异>2.5kg(45例)。在进行1次血液透析前后,分别利用心脏彩超测量所有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E/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A组患者透析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透析后较A组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明显降低,A峰明显升高,E/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脏彩超评估左心室前负荷对左心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时,若前负荷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影响左心舒张功能,而对左心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心脏彩超 左心室 前负荷 血液透析
  • 简介:刷牙和心脏病有什么关系呢?很多人都以为刷牙跟心脏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可是现在有新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 标签: 刷牙 心脏疾病 心脏病
  • 简介: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规律性禁食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目前正在美国心血管病研究学院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他们曾调查采访了200名接受心血管造影的患者,其中约90%的患者是摩门教徒,这些教徒的风俗信仰规定,包括鼓励其成员(即教徒)每月需禁食一天,从这些参与者中,医生希望找到一个比较有规律的禁食者,观察是否对冠心病的发生有所影响”。调查结果发现,禁食者对比没有禁食者,定期禁食的人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较前者降低58%。”

  • 标签: 心脏病发作 禁食 风险 冠状动脉疾病 调查结果 心血管造影
  • 简介: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心衰多由心肌病变或机械性循环障碍导致心脏负荷过重或不足所致.如心脏排出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即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而慢性原发性必肌病变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积负荷过重,可分别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收缩力受损,从而出现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的代偿期和失代偿大多有各器官慢性充血(或瘀血)的表现,因而通常又叫充血性心力衰竭.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病 临床意义 基础治疗 急性心功能不全 心脏负荷过重
  • 简介:《今日医学要闻》报道,在欧洲超声心动图协会会议上,两组研究人员报道,“无需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诊断,单纯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应变便可判断由心肌梗塞引起的心脏损伤范围”。其中一项研究表明,与肌钙蛋白高峰浓度作为粗略估计以及MRI诊断作为参考相比,超声心动图3D斑点追踪周向应变可独立预测梗塞面积,而第二项来自保加利亚的研究表明,超声心动图2D斑点纵向应变是梗塞面积最佳的预测指标,虽然周向应变和径向应变也显著相关。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MRI诊断 心脏损伤 测量 径向应变 梗塞面积
  • 简介:美国梅氏诊所临床研究人员认为.对止呕药氟哌利多(Droperidol)加以“黑框警告”标签(警告人们使用该种药物有引起心律不齐危险的可能)是不必要的。在200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氟哌利多给予黑框警告.告诫在围手术期使用的患者会引起一种称为QT间期延长的心脏问题。QT间期延长可以引起尖端扭转型室速,一种潜在的致命的心律不整。

  • 标签: 止呕药物 心脏疾病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QT间期延长 尖端扭转型室速 临床研究人员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社会老龄化加速来临,心血管病及各种老年疾病日渐增多。心脏介入手术因其技术成熟,治疗效果明显,已成为与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我国心脏介入手术实施量已超过50万例/年[1]。尤其是近5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介入术后产生强烈的心理疾患,如焦虑、抑郁等问题高达55%,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加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2]。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焦虑抑郁症状 外科手术 老年疾病 心血管事件 心理疾患
  • 简介:童年遭受虐待本身就已经够糟糕了,而现在看上去同样在这以后会增加较早患心脏性疾病的风险。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童年时代遭受过身体上虐待的女性更容易表现出高血糖与高血脂、在腰部有赘肉以及在中年时期有高血压。与此同时,这些危险因素会造成代谢综合征,增加惠2-型糖尿病和心脏疾病的风险。

  • 标签: 风险 虐待 童年 心脏病 2-型糖尿病 心脏疾病
  • 简介:一种罕见的基因变异可以使阿门宗派人免受心脏疾病的困扰。该基因是在居住于海岛上的阿门宗派人群部落中发现的。

  • 标签: 基因变异 心脏疾病 自我保护
  • 简介:本刊讯丹麦研究人员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不论男女,大腿太细的人容易患心脏病。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的贝丽特·海特曼和佩德·弗雷泽里克森梳理了医院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获取的数千个体测数据后发现,仍在世的人当中,去除肥胖、吸烟等影响健康因素,大腿较粗的人

  • 标签: 心脏病 大腿 健康因素 体测数据 大学医院 哥本哈根
  • 简介:在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进展,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均提高,致死年龄提前,带病生存人数剧增.虽然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可高效再通病变血管,最大限度地挽救濒死与缺血心肌,且创伤小、成功率高,易被患者所接受,己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部分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治疗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脏康复 研究进展
  • 简介:心梗(MI)后心血管死亡率上升的机制包括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冠脉再栓塞.体液中儿茶酚胺水平上升或交感神经兴奋可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心律失常的频率.β-受体阻滞剂能通过削弱交感神经活性所致的负面影响,阻滞MI后心脏结构重塑的病理过程,但β-受体阻滞剂同时也抑制左心室功能,成为促进MI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心脏保护 心律失常 动脉粥样硬化破裂 心肌缺血
  • 简介:1法洛四联症的长期治疗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TOF)是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经手术治疗的TOF预后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可长期生存。然而,部分术后遗留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反流等已经引起重视,严重者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一致的意见是进行再手术——肺动脉瓣置换(replacementofpulmonaryvalve,PVR).

  • 标签: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闭锁不全 外科手术
  • 简介:在11月5日的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在使用干细胞修复因心脏病发作导致的心肌损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最新研究证明,利用陌生人捐赠的干细胞作为患者自身细胞以帮助恢复心脏组织,同样是安全和有效的。此项研究成果也同时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期刊》上。

  • 标签: 美国心脏协会 干细胞修复 心脏病发作 研究人员 心肌损伤 心脏组织
  • 简介:来自西班牙马德里拉巴斯大学医院的EstebanL6pez-de—Sa博士在美国心脏病学会2012年度科学会议上报道了这一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对心脏骤停患者采用两种温度冷却病人。结果显示.与较高的34℃相比较.较低的32℃(89.6°F)可以改善心脏骤停病人的预后结局。该研究结果同时也在线发表于《循环》杂志上。

  • 标签: 心脏骤停 温度 美国心脏病学会 临床试验 大学医院 预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