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脏导管室是对患者进行心脏疾病检查、诊断、治疗的重要场所,中患者随时可发生病情变化需立即抢救,所以做好一切药物应急准备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导管室药品配置管理不合理常影响导管介人治疗的进程,降低抢救成功率。因此,合理规范化管理导管室药品是给予患者安全、有效、合理、及时用药的重要前提。

  • 标签: 药品规范化管理 导管室 心脏 抢救成功率 医疗安全 疾病检查
  • 简介:目的验证兔心脏正常电生理活动过程中心电向量的综合。方法采用35只新西兰兔,环第4肋间胸背1圈,选取7组方向对应的穿刺点,穿刺胸腔,记录环心表1周,体表1圈各14点的心电图。应用头胸导联(HC)同步记录相对应两点的心电图,统计记录到R(r)波的例数。结果环心表和环第4肋间胸背1圈的所有点都记录到R(r)波,相对应点记录到R(r)波的例数经x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记录的心电图没有显现出心电向量综合的预期效果。

  • 标签: 新西兰兔 瞬间心电向量 心电图 胸腔穿刺 头胸导联
  • 简介: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可挽救生命,但有时药物或其他办法更有效。虽然心脏节律有时会出现异常,但心脏终生稳定跳动的能力是非常强劲的,它的电路系统亦非常稳定的。当中两个潜在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是:(1)室性心动过速和(2)心室颤动。中止这些节律并恢复正常的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用电击:

  • 标签: 心脏转复除颤器 植入式 致命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节律 心脏除颤器
  • 简介:如果发生了心脏病发作心肌梗死,可以立即去做打通动脉的血管成形的医院。如果情况不许可,也可以去不能做血管成形的医院,但他们可以提供溶栓药物。作溶栓治疗这是一个不错的第二选择,通常可以打通堵塞的血管,但不能保证一定能行。如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心脏病发作 心肌梗死 扩张治疗 医院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心脏起搏对伴有心、脑、肾并发症的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160例,永久起搏器(VVT)352例。结果:全部患者都获得满意的疗效.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有并发症28例,发生率8%。结论:心脏起搏器是治疗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临床应用 并发症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 治疗 慢性心律失常 永久起搏器
  • 简介: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重要疾病。虽然心脏急性事件的治疗方法飞速发展。但心脏康复是治疗稳定期心血管疾病以及预防其再发的重要方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开展了多年,并且其疗效已经得到了公认。心脏康复是一个缓慢的、系统的、长期的康复过程,仅在大、中型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长期住院康复的方法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并不可行。因此,大力建设和发展社区心脏康复体系,以满足多层次心血管疾病人群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康复 老年 城市社区
  • 简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美国亚特兰大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Dr.HeatherL.Bloom和他的同事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坏消息就是:住院期间发生过心脏骤停的患者,出院后短期内的生存率都不怎么高:好消息就是:安装了植入式自动除颤心脏起搏器(internal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简称ICD)的病人似乎会有多点安全保障。

  • 标签: 心脏骤停 生存率 ICD 退伍军人医疗中心 心脏起搏器 坏消息
  • 简介:有些人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心脏病发作。究竟这类型的心脏病发作是如何被发现的?确实是在全部的心脏病发作中有一半的情况是被称为无症状性心脏病发作,这意味着它们没有任何关联的症状。事实上,患者可能会有出现过一些不显著的症状,如胸部不适和头晕。但是这些症状可能是轻微及短暂性的,所以才未被发现或忽略。无症状性心脏病发作通常是做心电图(ECG)的时候发现,

  • 标签: 心脏病发作 无症状性 胸部不适 胸痛 肌肉损伤 临床诊断
  • 简介:美国AHA年会于当地时间2010年11月14日下午,在芝加哥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世界各地3万多位代表参加,其中60%来自美国本土,40%来自其他圈家。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协会 年会 会展中心 AHA 芝加哥
  • 简介: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共有三名获奖者,分别是:卡罗尔·w.格雷德(CarolW.Greider)、伊丽莎白H.布莱克本(ElizabethH.Blackburn)和杰克W.绍斯塔克(JackW.Szostak),他们的功绩是发现了染色体端粒(Tetomeres)及端粒酶对染色体的保护机制。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小帽子”。端粒包含一个独特的DNA序列,保护染色体不会面临被解体和破裂的灾难。

  • 标签: 药物研发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心脏病 染色体端粒 靶点 保护机制
  • 作者: 李琼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健康世界》2021年第15期
  • 机构:巴中市恩阳区妇幼保健院,四川巴中636064
  • 简介:心血管病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第一大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超声科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听到患者说心里不舒服来就诊,这时了解心脏超声就显得尤为重要。心脏超声即超声心动图,是通过超声波对心脏内部结构和功能检查及评价,进而指导临床早干预、早治疗。

  • 标签: 心脏;常见疾病;超声诊断
  • 简介:由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组委会、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亚太心脏联盟(APHA)、美国心律学会(HRS)、日本循环器学会(JCS)、欧洲高血压学会(ESH)、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等多个国内、

  • 标签: 心脏病学 会议 国际 美国心律学会 ACC 征文
  • 简介:目的总结经右腋下直切口行体外循环直视心脏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其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我们共完成79例经右腋下直切口的sJ,JL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年龄6个月至12岁,平均(7.4±3.3)岁,体重6.5-42.0(17.8±8.7)kg。其中房间隔缺损19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5例;室间隔缺损55例,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部分房室管畸形5例。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在不停跳下进行)。患者取左侧卧位,切口位于右侧第3肋间腋中线与第5肋间腋前线之间,皮肤切VI长度3.5-6.0(4.7±1.3)12111,经第3或第4肋间进胸,切开并悬吊心包,行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单纯房间隔缺损采用心脏不停跳下手术,经右心房切口修补房、室缺及三尖瓣成形。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1例因术后心内膜炎致室缺残余漏,再次正中开胸行室缺残余漏修补。体外循环时间(63.4±18.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7.6±14-3)min,术后24h胸腔引流40-130(85.3±26.5)ml。68例患者术后未输血。全组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右腋下小切口直视心脏手术安全、可靠,可减少用血量,术后切口隐蔽美观,患儿及家属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椎广。

  • 标签: 微创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治疗
  • 简介:编辑部医生:问:多年来我患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而引起返流,每六个月做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最近做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医生告知我的心脏在扩大,并且再三询问我在运动时是否会出现呼吸急促。我说确实会这样,运动时我觉得很累,但不像我静坐时的那种呼吸平稳。现在他想让我动手术置换主动脉瓣。我已经68岁了,还应该做这一手吗?

  • 标签: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手术 置换 超声心动图检查 呼吸急促 编辑部
  • 简介:目的:研究适宜剂量的华法林对北京市房山区65岁以上老年持久性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纳入研究的870例持久性NVAF患者抗凝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被分为阿司匹林组(471例)和调整剂量华法林(维持INR在2.0~3.0)组(36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伴随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比较两组主要、次要终点事件。结果:入选病例共937例,有效病例870例,失访67例(7.1%)。随访时间(19.2±2.1)个月。华法林组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和缺血性脑卒中)较阿司匹林组降低62%(1.06%:6.52%,P=0.04)。华法林组的缺血性脑卒中较阿司匹林组下降68%(0.42%:4.76%,P=0.04);华法林组总死亡率低于阿司匹林组(0.42%:3.00%,P=0.02)。包括主要和次要终点的联合终点事件华法林组低于阿司匹林组(2.97%:13.03%,P=0.04)。华法林组出血率较阿司匹林组显著减少(1.69%:12.02%,P=0.04)。结论:对于老年持久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给予华法林维持INR在2.0~3.0的剂量,可以较阿司匹林更大程度地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而且是安全的。

  • 标签: 心房颤动 华法林 阿司匹林 抗凝药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急性排异反应的监测方法.方法:对5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进行临床症状,12导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单光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EMB),χ线影像等指标监测.结果:3例行EMB19次,2例发现排异反应1次,1例排异反应2次;共发现1b级和2级各一次,3a级2次.3a级时UCG发现心包积液有增加趋势.结论:EMB是诊断急性排异反应可靠的敏感指标,其他可作为辅助指标.

  • 标签: 心脏移植 急性排异反应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