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一般治疗,观察组给予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23例观察组中21例溶栓成功,成功率为91.30%,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溶栓治疗疗效确切,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治疗
  • 作者: 刘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0期
  • 机构: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眉山620575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所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很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本文将介绍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要点。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接受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8例,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结果38例患者中有37例安全渡过危险期,死亡1例,死亡率2.6%。结论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配合介入治疗,提高AMI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中年男性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结果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判断血管再通108例,再通率为84.3%。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急,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静脉溶栓治疗能及时有效的缓解其症状,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心肌梗死伴无症状左室收缩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内的148例采用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n=74)和治疗组(n=74)结果用药后7d,两组患者H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SBP和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7d,治疗组LVEF和SV均较对照组高,治疗组LVEDV和LVESV较对照组低。用药后7d,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和IGF-1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7d,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无症状左室收缩功能异常伴心肌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左西孟旦治疗 心肌梗死 无症状左室收缩功能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心肌梗死伴无症状左室收缩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内的 148例采用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 n=74)和治疗组( n=74)结果:用药后 7 d,两组患者 H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 SBP和 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 7d,治疗组 LVEF和 SV均较对照组高,治疗组 LVEDV和 LVESV较对照组低。用药后 7d,两组患者血清 NT-proBNP和 IGF-1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 7d,两组患者 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无症状左室收缩功能异常伴心肌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左西孟旦治疗 心肌梗死 无症状左室收缩功能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探讨。方法选取6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以此查看治疗效果。结果有48名患者血管通过,所占比重为80%,有7名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没有患者死亡。结论使用静脉溶栓方法治疗静脉溶栓治疗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使用非常方便,也很安全,可以大规范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体会。方法将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随机分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溶栓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84.0%、8.0%、6.0%、2.0%;常规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60.0%、20%、12.0%、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 冠脉再通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例AMI溶栓治疗患者充分做好前准备,溶栓过程治疗前准备,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和记录心电图,规范用药,注重心律失常、出血倾向等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结果在溶栓过程中5例患者的心律失常得到及时纠正,7例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无护理并发症。结论规范的溶栓治疗和严密的观察护理,能显著提高AMI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

  • 标签: 急性 心肌梗死 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程介入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所具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共合理选取出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为A组(观察组)35人,B组(对照组)35人,B组患者主要开展普通PCI治疗护理,针对A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开展日常普通PCI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介入护理,最终来比较A组与B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过程中得到全程介入护理后,所获得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B组心肌梗死患者,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形成较大差距,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介入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中的应用可以取得明显的护理效果提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可以进行普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PCI 全程介入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采用PCI介入治疗患者9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5%,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为84.31%,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5.29%,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效果显著,好可更加积极配合治疗,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术 全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采用PCI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对患者实施运动指导的价值,观察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状态。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接收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运动指导组,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办法,运动指导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运动指导方案。结果运动指导组患者的心脏康复状况较好。结论在PCI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运动指导,有助于实现对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善,形成疗效提升的辅助。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 运动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手术患者,其中以无复流现象患者为观察组(20例),血流正常患者为对照组(20例),分析其出现无复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WBC、MMP-9、CK-MB、cTnI和hs-CRP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与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具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 无复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单采血小板去除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便携式血细胞采集仪对PCI术后患者施行床旁血小板单采去除术1次,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象、TEG 变化,探讨血液成分单采术在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经1次单采血小板去除术,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水平,高血黏度症状改善,治疗过程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单采血小板去除术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见效快、副作用小,是一种治疗血小板增多症安全有效的辅助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情景。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增多症 单采血小板去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应用。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基于回馈理论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信念、遵医行为、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信念总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T)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率(包括饮食、服药、运动锻炼、作息规律、戒烟戒酒、心绞痛预防管理、定期回院复查等)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基于回馈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AMI患者PCI术后健康信念及遵医行为,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回馈理论 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 健康信念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段回落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1年内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接受直接PCI的病人62例,按介入治疗后2周抬高的ST段的回落程度,分为A组(35例)和B组(27例)。随访一年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情况。结果B组病人在术后1年易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易发生再次心梗及心绞痛。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ST段的回落情况可反映心肌再灌注治疗后的微循环情况,能提高对AMI患者预后的的预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全程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围术期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PCI术全程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其他PCI术不良事件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38.46%)显著低于对照组(58.97%),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26±2.94)d,对照组为(10.13±3.87)d,组间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围术期采用全程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风险,有助于改善急诊PCI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全程护理 再灌注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浆中脑钠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PCI治疗,测定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72h及随访6个月后的NT-proBNP水平的变化,同时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以上时间点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变化。结果AMI患者的NT-proBNP水平在术后72h即显著降低(P<0.05),随访6个月NT-proBNP水平持续降低,而超声心动图在术后72h未见明显变化,随访6个月时显著改善。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测定并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可以判断评价AMI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判断临床预后,并且其对PCI术近期疗效的判断优于超声心动图,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血浆脑钠素浓度,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舒适护理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无论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还是总体的护理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值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乃至其他患者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术 全程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