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多发损伤损伤控制骨科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56例严重多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损伤控制骨科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56例患者中治疗成功的患者52例,成功率为92.8%,整体治疗优势明显。56例患者治疗后的PH、PT、T以及APTT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损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疗法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损伤控制 严重多发伤 骨科
  • 简介:患者男,46岁。蒸气烫伤后2h收入笔者单位。创面分布于头面颈、躯干、臀部、会阴及四肢,总面积87%,其中Ⅱ度67%、Ⅲ度20%TBSA。咽部充血,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入院后立即行补液抗休克、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维护脏器功能等治疗。患者休克期度过平稳。于伤后4、9、28d,

  • 标签: 肩胛上神经损伤 严重烫伤 呼吸机支持 蒸气烫伤 TBSA 咽部充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将当前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提升,首先需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研究开展对比实验,实验对象为本院的7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将患者进行双盲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即常规治疗以及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之间明显存在较大的区别(P<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治疗期间,为患者采取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方式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损伤控制骨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损伤控制技术在治疗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36例(应用组)应用损伤控制技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救治,对比2014年8月之前收治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后期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损伤控制技术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2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78%,两组患者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技术在治疗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为二期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充裕的时间,有利患者在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损伤控制技术 急诊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12月期间医院急诊科治疗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68例,按照治疗时间先后划分成对照组和分析组,其中仅分析组提供了损伤控制技术,对照组未用,对比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的治疗后损伤控制到确定手术时间、ICU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选择使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急诊接待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可以促使其损伤部位症状保持稳定状态,维持平稳的生命体征迎接手术治疗,并可以加速患者的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急诊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 损伤控制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毒严重评分(PSS)和APACHE-Ⅲ评分系统在评价急性中毒患者中毒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比较二者的一致性。方法54例急性中毒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PSS评分和APACHE-Ⅲ评分,然后将两组数据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及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PSS与APACHE-Ⅲ评分值与毒物种类没有相关性(P>0.05),PSS、APACHE-Ⅲ评分值与入住院时间具有相关性(P<0.01,P<0.01);不同PSS评分值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PACHE-Ⅲ评分值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中毒方面PSS与APACHE-Ⅲ对疾病严重程度判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具有同样量化的评估能力。APACHE-Ⅲ预后预测准确性只适用于对群体效果的判断,对个体的准确性尚难以判断。

  • 标签: 中毒评估 中毒严重度评分 APACHE-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融合内固定结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伴严重后凸畸形重度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伴严重后凸畸形的重度胸腰椎结核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16~65岁,平均39岁。入院时血沉66~128mm/h,平均为89mm/h;18例患者椎体病变范围超过50%;伴有严重腰大肌脓肿16例;5例为结核复发二次手术;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后凸畸形 植骨治疗 前后路 联合入路 前路病灶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要素及特征进行分析,以便能更好的治疗该类患者。方法对155例ICU重度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全程回顾以及全面性的探讨研究,并将导致感染的不利因素以及相关细节进行详细记录。结果发现导致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不利因素有很多,包括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住院时间、气管切开的时间等因素。结论导致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不良因素有很多,因此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极大的重视,否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 标签: ICU重度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住我院康复科的1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回顾性分析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行痰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6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78例,感染率为48.75%,感染组共分离出病原菌8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3.81%,革兰阴性菌占71.43%,真菌占4.76%,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昏迷程度、血清白蛋白浓度、糖皮质激素、脱水药物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诱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该制定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期间17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医源性脱水过多和下丘脑损伤导致水、电解质失衡。临床治疗中要严密监测患者血钠水平及动态24h出入量,及时调整补液。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是防治重度颅脑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高钠血症 原因分析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重度烧伤伴吸入性肺损伤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诊治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安庆市石化医院烧伤整形科 2013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收治的烧伤伴吸入性损伤 29例,其中男性 22例,女性 7例,年龄从 18岁至 86岁,平均年龄 52.5岁,均为中重度烧伤,创面面积在 30%至 95%之间。在创面换药、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均予以积极气道管理,配合创面护理及其他相关护理。结果: 29例患者中 3例由于创面巨大、有毒气体窒息时间长致重度吸入性肺损伤患者因并发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而死亡;仅 2例出现阻塞性肺不张,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咳嗽、咳痰等症状好转;治愈 24例,治愈率 82.8%。结论:综合运用气道管理及其他护理,配合积极有效的创面局部及全身治疗,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烧伤,吸入性损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资料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47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进行观察、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优质护理的描述。结果47例重度颅脑伤病人中施行手术32例,治愈26例,好转9例,死亡12例。结论加强优质护理工作的相关指导,提高对重度颅脑损伤疾病的认识,让患者主动协调与医生和护理指导,对预防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和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伤害控制技术对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收集我院自 2015年 10月 -2016年 11月收治的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 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早期骨折确定性手术治疗) 44例,观察组(给予伤害控制技术治疗) 44例,对比 2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2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伤害控制技术应用于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救治中,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均有重大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重度骨关节型创伤 胸部损伤 创伤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在ICU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本院2014年至2016年ICU病房收治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配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13.37±5.14)d,ICU住院费用(3100±2600)元以及并发症发生率36%(18/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56±5.35.)d、(3500±3446)元、7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达98%(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病情多变且并发症状多,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疾病 护理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重度烧伤伴吸入性肺损伤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诊治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安庆市石化医院烧伤整形科 2013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收治的烧伤伴吸入性损伤 29例,其中男性 22例,女性 7例,年龄从 18岁至 86岁,平均年龄 52.5岁,均为中重度烧伤,创面面积在 30%至 95%之间。在创面换药、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均予以积极气道管理,配合创面护理及其他相关护理。结果: 29例患者中 3例由于创面巨大、有毒气体窒息时间长致重度吸入性肺损伤患者因并发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而死亡;仅 2例出现阻塞性肺不张,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咳嗽、咳痰等症状好转;治愈 24例,治愈率 82.8%。结论:综合运用气道管理及其他护理,配合积极有效的创面局部及全身治疗,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烧伤,吸入性损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与其预后的关系,提高对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认识。方法6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连续监测颅内压,并在伤后6个月依据GOS评定法判定治疗效果。结果亚低温治疗组颅内压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常温治疗组。伤后6个月,亚低温治疗组的GOS预后判定结果显示,亚低温治疗组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恢复良好率。

  • 标签: 亚低温 弥漫性轴索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在ICU的护理体会。方法:80例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将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降低,缩短其ICU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ICU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