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美罗培兰配合霉素治疗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 60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联合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观察组采用美罗培南联合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 0. 05) ;观察组患儿的的体温恢复正常、颅高压消失时间、外周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结论美罗培南联合霉素治疗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的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万古霉素 美罗培南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 耐药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患者使用霉素治疗后肾功能的变化,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霉素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进修期间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瑞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使用霉素或联合应用GSH的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霉素单用组和霉素联合GSH组。记录并分析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基础疾病、临床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用药前后肾功能、霉素和GSH的日平均剂量与疗程、ICU住院时间及临床结局等。结果共纳入217例患者,霉素单用组127例,联合GSH组9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体重、霉素疗程、慢性肾脏病病史及ICU病死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7例患者入住ICU的病因主要为肺部感染、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等,其中霉素单用组以肺部感染居多(63.0%),而联合GSH组则以SAP居多(46.7%)。与霉素单用组相比,联合GSH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较低〔分:15.0(10.5,21.0)比27.0(20.0,31.0),P<0.01〕,但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较高〔分:1.0(0,1.0)比0(0,0.2),P<0.01〕,且基础肾功能较差〔血肌酐(SCr,μmol/L):102.0(64.7,178.0)比56.0(42.0,71.0),血尿素氮(BUN,mmol/L):11.5(6.7,18.4)比4.7(3.5,8.1),均P<0.05〕,霉素的日平均剂量较低(mg·kg-1·d-1:22.22±10.09比25.51±9.56,P<0.05)。霉素单用组患者用药后肾功能较用药前恶化〔SCr(μmol/L):68.0(50.3,103.4)比56.0(42.0,71.0),BUN (mmol/L):5.4(3.6,9.6)比4.7(3.5,8.1),均P<0.05〕;而联合GSH组患者用药后的肾功能指标较用药前改善〔SCr(μmol/L):81.0(61.0,129.0)比102.0(64.7,178.0),P<0.05;BUN (mmol/L):8.4(6.2,17.8)比11.5(6.7,18.4),P>0.05〕,且ICU住院时间也较霉素单用组显著缩短〔d:29.0(14.0,54.2)比37.0(25.0,55.0),P<0.05〕。结论霉素所致药物性肾损伤发生率较高,GSH可以显著降低霉素的肾毒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重症患者 万古霉素 还原型谷胱甘肽 肾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重症患者霉素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霉素治疗的58例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进行分组,研究组29例患者实施霉素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初始剂量为1g,维持剂量为15mg/kgq12h,对照组29例患者实施霉素联合非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剂量与研究组一致,对比两组患者药代动力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霉素浓度达到10~20mg?L-1,分别占40.25%与41.32%。研究组患者最佳谷浓度值(15~20mg?L-1)占25.61%高于对照组的18.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3.62%未达到药物有效浓度,研究组7.59%未达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有利于了解患者机体内霉素药代动力学情况,利于实时调整用药剂量,适用于临床。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万古霉素 药代动力学
  • 简介:一、  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中霉素谷浓度与临床疗效和肾毒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共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并统计患者在霉素谷浓度下的肾毒性发生率,并根据患者在用药期间是否出现肾毒性对其分为肾损伤组与肺损伤组,对两组患者的霉素谷浓度及进行对比。结果:肾损伤组霉素谷浓度显著高于非损伤组,P<0.05。结论:霉素谷浓度过高将增加患者肾损伤的风险,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形成科学的用药方案。

  • 标签: 万古霉素 肾毒性 谷浓度
  • 简介:摘要:本研究首先对霉素的PK及PD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了详细分析,其次对特殊机体状态下(烧伤、恶性肿瘤、脓毒血症、新生儿)的最新给药方案进行了综述,内容汇报如下:

  • 标签: 万古霉素 特殊机体状态 PK PD 给药
  • 简介:选取某三甲医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接受霉素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分为CRRT组和非CRRT组。记录患者给药方案、霉素血药谷浓度值以及用药前后的生命体征、临床生化指标,评价临床疗效。分析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与霉素血药谷浓度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判定不同的给药方法对患者血药浓度、疗效以及肾功能的影响,为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万古霉素 血药谷浓度 临床疗效
  • 简介:关于霉素目标血药浓度达标及如何进行调整已讨论多年。根据有效血药浓度监测出霉素血药谷浓度和调整的初始浓度,两者均高于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避免可能的耳毒性或肾毒性等副作用的浓度。前期很多研究由于缺乏设计良好的随机临床评估或缺乏某血药浓度与患者预后间的确切关系的明确资料,由此导致了监测力度不够或不监测以及如何进行剂量调整的争论。

  • 标签: 万古霉素 治疗指南 血药浓度 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美罗培南联合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进行开颅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霉素1g,一日2次,再静脉注注射用滴美罗培南2g,一日3次,研究组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将脑脊液释放,缓慢注射盐酸霉素20mg,接着使用2ml0.9%的氯化钠冲管,接着缓慢注射20mg美罗培南,一日2次。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采取美罗培南联合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静脉给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美罗培南 万古霉素 鞘内注射 开颅术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腰大池引流联合霉素鞘内注射应用于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22例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鞘内注射霉素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腰大池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治疗方案。结果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霉素鞘内注射联合腰大池引流应用于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腰大池引流 万古霉素 鞘内注射 颅脑手术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合霉素3D打印聚己内酯支架(载霉素水凝胶聚己内酯复合支架,简称载药复合支架)制备方法及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聚己内酯(PCL)支架作为骨修复的力学支撑。将负载霉素的醛基化透明质酸和羧甲基壳聚糖形成的复合水凝胶(Van@Gel)灌注在3D打印PCL支架的孔隙内,制备兼具抗感染性和促成骨修复的双功能骨再生复合支架。通过拉压力试验机对PCL支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载霉素水凝胶不同时间体外药物释放量;通过定性和定量检测载药复合支架体外抗菌性能。结果力学检测发现PCL支架的弹性模量约为(14.89±0.24)MPa,抗压强度约为2 MPa。载霉素水凝胶能在30 d内持续释放抗生素,总释放量约为75.5%。在第4天,霉素的释放出现明显的突释现象,释放量约为46.6%。体外抗菌实验证实载药复合支架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孵育12 h后即能形成明显的抑菌圈,20 mg/L时抑菌率为52.89%,80 mg/L时抑菌率达到80.49%。结论3D打印支架具有较强的力学性能,载霉素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

  • 标签: 打印,三维 支架 万古霉素 聚己内酯 水凝胶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感染性骨缺损
  • 简介: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林可霉素类的克林霉素常用于治疗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而霉素(VAN)仍是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首选药物,及时了解D-试验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的耐药现状,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对从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做D—试验检测VAN与左氧氟沙星(LYF)联合用药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左氧氟沙星 万古霉素 体外抗菌 抗菌活性 临床感染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肺炎老年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瓦按霉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没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部分患者中出现了血小板减少的情况,研究组未出现;研究组部分患者有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对照组未出现。结论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血小板发生减少的几率较小,但同时具有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发生,应当注意警惕。

  • 标签: 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对于40例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采取美罗培南联合霉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年龄为1-5岁的4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36)和联合组(n=36),对照组患儿采取美罗培南治疗,联合组患儿采取美罗培南联合霉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联合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恢复时间、脑脊液白细胞恢复恢复时间、退热时间、止惊时间以及颅内压降低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脑脊液一氧化氮、硫化氢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脊液一氧化氮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脊液硫化氢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采取美罗培南联合霉素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脑脊液指标,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液 美罗培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霉素的用药现状进行评价,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促进临床合理应用霉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9月使用霉素进行治疗的出院患者病历进行分析,根据《霉素/去甲霉素病例点评指南(试行)》和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就其病原学检测、霉素适应症和用药过程适宜性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用药不合理患者的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12例(54.55%),存在药物之间相互作用6例(27.27%),给药途径的不适宜5例(22.73%),适应证的不适宜2例(9.09%)。结论:合理应用霉素可以遏制耐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生,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应共同加强对霉素的用药监护,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万古霉素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霉素血药浓度对糖尿病患者抗感染疗效与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霉素的谷浓度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向患者提供相同剂量的霉素,统计患者霉素血药浓度,将血药浓度在10~20μg/ml区间的患者定义为观察组(20例),将血药浓度在0~10μg/ml区间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20例),比较双方抗感染与不良反应发生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抗菌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在对照组之下,两组在相关指标中的数值差距较大,同时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接受药物霉素霉素血药浓度在10~20μg/ml内,对患者炎症消除作用明显,同时药物的安全性高,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神经系统损害、皮肤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例数异常稀少,所以霉素血药浓度在10~20μg/ml的范围内,抗菌效果与安全性处于较高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抗感染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霉素注射治疗对颅内感染患者神经功能及临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25例)和参照组(25例),参照组采用利奈唑胺静脉滴注治疗,试验组采用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情况、临床恢复(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颅内压、脑脊液蛋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ADL评分和WBC、CRP、颅内压、脑脊液蛋白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NIHSS、ADL评分和WBC、CRP、颅内压、脑脊液蛋白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颅内感染患者NIHSS、ADL评分和WBC、CRP、颅内压、脑脊液蛋白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霉素注射治疗对颅内感染患者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及临床恢复,显著优于利奈唑胺静脉滴注治疗。

  • 标签: 万古霉素 颅内感染 利奈唑胺 神经功能 临床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利奈唑胺和霉素治疗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引起的复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complex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cSST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治疗并被确诊为MRSA引起的cSSTIs的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奈唑胺组和霉素组,每组49例。利奈唑胺组中,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43.25±4.90)岁,给予静脉注射利奈唑胺,600 mg/次,2次/d,每次间隔12 h;霉素组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43.15±5.25)岁,静脉注射霉素,根据患者体质量每次用量15 mg/kg,2次/d,每次间隔12 h。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治疗7~14 d。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抗菌治疗的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安全性。结果在停药时(使用最后一剂药物后第24 h),利奈唑胺组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霉素组[85.7%(42/49)比67.3%(33/49),P=0.032],但在随访时(停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相当[75.5%(37/49)比67.3%(33/49),P=0.371]。在停药时和随访时,利奈唑胺组与霉素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01),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在停药时两组患者辅助性T细胞17占CD4+ T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均P<0.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奈唑胺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霉素组患者[51.02%(25/49)比71.43%(35/49),P<0.05];利奈唑胺组的住院时间为(7.6±0.5)d,静脉治疗时间为(5.6±0.3)d,霉素组分别为(8.9±0.6)d、(10.4±0.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由MRSA引起的cSSTIs的霉素的有效替代药物。

  • 标签: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MRSA cSSTIs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