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在心内疾病患者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心内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97名参与此次研究,将97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模式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途径模式护理服务,观察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研究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途径在心内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出院,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心内科疾病 自理能力恢复有效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I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提高护士对危重病人病情要点的掌握,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组织医护人员学习ISBAR交班内容及流程,建立体现专科疾病特点的交班报告模板,介绍ISBAR交班报告模式在医护集体交班中应用的有效性。结果ISBAR交班应用明显促进医护沟通、有效提高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业务素质提高。结论ISBAR交班展现了优质护理内涵,提高专科护理质量,降低危重病人预警风险。

  • 标签: ISBAR交班 危重病人 护理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对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患者心功能改善及提高预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心内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等相关症状恢复情况和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脏左室功能(LVEF}、心律失常恢复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O8)。结论对心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患者心功能指标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提高患者预后,在临床上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患者 心功能改善 提高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护理服务中的优质护理应用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心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在此操作下,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结果可知,两组干预前焦虑、抑郁情况均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大于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27.60±2.21)分、抑郁评分(25.26±2.38)分,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结论心内护理服务应用优质护理可收获较佳效果,有利于患者心理状况改善,在病情康复、预后改善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心内科 优质护理 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心内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200例心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了心血管内科患者对医院和科室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形象和素质,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心血管内科 老年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在心内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心内实习的80名护生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法,对比两组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心内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多媒体互动式教学 心内科护理实习带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运用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急诊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传统护理模式和急诊护理路径。从护理满意度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满意度(80%)低于观察组(100%),(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运用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后,使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 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内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临床观察。方法临床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心内住院患者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观察组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平均跌倒人次;比较两组的防跌倒知识、健康行为、生活、心理、药物、环境等各项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跌倒人次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防跌倒知识、健康行为、生活、心理、药物、环境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跌倒,提高患者的防跌倒知识,降低跌倒风险,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作用观察 跌倒风险 心内科患者 分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内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心内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75例,A组实施常规防跌倒管理,B组在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护理满意率,评价患者防跌倒知识及态度。结果A组跌倒发生率高于B组,护理满意率、防跌倒知识评分、防跌倒态度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后,可提升防跌倒管理的针对性,减少跌倒事件,保证患者住院安全。

  • 标签: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心内科 防跌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内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心理疏导的护理效果及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内护理,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心理疏导护理。结果住院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较对照组良好,(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心理疏导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推广。

  • 标签: 心血管类疾病 心理护理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评价,研究心内患者护理的新型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我院心内收治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患者共计118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而对照组患者则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主观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存质量评分及主观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心血管内科各类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及患者主观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一体化护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内护理过程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提升科室的护理成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心内收治的90例患者,以数字随机表的形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形式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成果和护患纠纷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呈现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比较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的护患纠纷要少于对照组,差异呈现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心内护理过程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可以提升护理质量,让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的几率。

  • 标签: 持续护理 质量改进 心内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住院病人在使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后的效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2-2016.2收入的102例心内住院病人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51例采用日常护理作为对照组,另51例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作为观察组。结果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病人(98.04%)比对照组(82.35%)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跌倒发生率(1.96%)比对照组(21.57%)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心内住院病人在使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后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病人发生跌倒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使用。

  • 标签: 心内科 住院病人 防跌倒管理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重症监护室(CoronaryheartdiseaseofCareUnit,简称C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和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安全管理前后的安全因素和风险防范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结论通过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显著改善了心内重症监护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与风险防范,提高了护理安全,改善了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 标签: CCU 护理安全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心内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就诊的心内门诊3000例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MEWS评分情况,根据评分合理安排患者分诊去向,并进行情况跟踪及及时诊断和救治。结果MEWS评分5分以上,病情加重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相比于5分以下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心内门诊预检分诊中可以有效确诊患者病情,同时避免患者漏诊和误诊,值得应用参考。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心内科门诊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心内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心内病房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取安全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跌倒知识掌握程度、跌倒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跌倒知识掌握程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心内老年住院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加强患者对于防跌倒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安全性护理 心内科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内患者跌倒管理中行跌到风险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28例心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分级组,各164例。常规组行跌到风险传统护理,分级组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以及有关跌倒知识认知评分和态度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分级组跌倒发生率2例(1.22%)显著低于常规组16例(9.76%),分级组的知识评分、态度评分以及平均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内患者行跌倒分级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患者对于防跌倒知识和态度的评分,同时,还能够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心内科患者 防跌倒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心内护理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方法采用历史性对照的方法,将我科2015年度的实习生设为试验组,2016年度的实习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在临床路径理念指导下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临床实习带教,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实习结束后实行教学双方评价,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和综合考试成绩。结果试验组教学满意度测评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护生实习结束后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具有带教时间性强、目的性强、实习顺序性强的优点,使教学计划从“软指标”变为“硬指标”,在护理临床实习带教中实现了教学的全程控制和管理,保证了护理教学质量1。

  • 标签: 临床带教 护理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运用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在某院收治的60名患者作为基础的研究对象,把它们随机分成传统组和风险护理组,每组各30名。对传统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对风险护理组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风险分级护理,之后再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内护理的效果。结果风险护理组患者的跌倒人数要比传统组少,风险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要大于传统组(P<0.05)。结论将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方法运用于心内患者中去之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频率也显著降低。跌倒风险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跌倒人数,更好地提高护理的满意度。跌倒风险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方案的安全性,非常值得在以后的护理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跌倒风险 分级护理 心内科患者 防跌倒管理
  • 简介:目的:评估药物重整基础上的出院带药教育的作用。方法:对入住北京医院心内病房的患者进行筛选并随机分组,仅对对照组患者提供出院带药教育资料,对试验组患者入院和出院进行药物重整服务,出院时在提供出院用药教育资料的基础对用药差异(包括有意差异和未修改的无意差异)和高风险药物进行面对面交流教育。患者出院后3个月进行对患者的再住院率、ADE、用药依从性、知识问卷评分进行随访调研。结果:两组间患者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入院药物重整发现医嘱差异351个,出院发现86个。知识问卷评分、依从性评分、患者报告的药品不良事件/用药错误次数(ADE/ME)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再住院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药师在药物重整基础上的进行患者出院带药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用药知识素养,同时降低院内外用药错误,增加患者院外的用药依从性。

  • 标签: 药物重整 用药教育 医嘱差异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