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腹部闭合损伤是临床常见病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器官和组织损伤,可引起低血容量、低灌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时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本文详细探讨了腹部闭合损伤的急救处理。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急救处理 讨论
  • 简介:摘要: 2020年新年来临之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却突然来袭。全国人民响应国家号召,减少出门,一起加入到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现今随着芳香产品的广泛使用以及抗菌剂及激素的滥用,面部皮肤病的患者日益增多。疫情期间要求人人减少出门,外出的时候需要戴口罩,而面部皮肤病的患者就诊时需要取下口罩面诊或者治疗,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近,这极大的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考虑疫情的要求和面部皮肤病的特殊,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疫情期间,指导面部痤疮患者和面部皮炎患者如何在家正确的护理这类面部皮肤病。

  • 标签: 面部痤疮 面部皮炎 居家护理 注意事项
  • 作者: 姜梦迪 赵久良 周央中 蒋颖 张烜 曾小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06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100730;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100730
  • 简介:摘要患者女,31岁。因反复呕吐、腹痛2年,加重伴头晕1个月就诊北京协和医院。患者于2年前诊断系统红斑狼疮(消化道、泌尿道平滑肌受累),药物规律治疗。近1个月出现反复呕吐伴恶心,查脑脊液白细胞总数 0,氯化物113 mmol/L,蛋白0.24 g/L,葡萄糖3.4 mmol/L;头颅及脊髓磁共振成像(MRI)未见异常,腹部影像学、胃肠镜大致正常。住院期间先后新发体位低血压(站立位血压80/50 mmHg, 心率102次/min;卧位血压125/80 mmHg, 心率 97次/min),仰卧位血压夸张波动。结合其近两年性欲减低,体检发现左侧瞳孔强直,皮肤不对称出汗异常,皮肤交感反射试验异常,考虑系统红斑狼疮累及自主神经病变,静脉点滴甲泼尼龙(1 g,3 d)联合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20 g,3 d)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通过分析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系统红斑狼疮继发自主神经系统受累的认识。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自主神经系统 低血压
  • 简介:摘要NLRP3炎小体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活化胱天蛋白酶1诱导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成熟和释放,参与多种宿主免疫和炎性反应。一旦机体对NLRP3炎小体的调控失衡,则可能产生过量的IL-1β和IL-18,从而引发一系列炎症性疾病。NLRP3炎小体活化在痤疮、银屑病、坏疽脓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大疱类天疱疮等皮肤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NLRP3炎小体在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炎性体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皮肤疾病 NLRP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炎小体是一种细胞内多蛋白复合物,是固有免疫应答的组成部分。炎小体的功能异常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失衡,并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炎小体与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Kaposi肉瘤及恶性黑素瘤等皮肤肿瘤有一定相关,提示炎小体异常活化造成的持续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失衡是皮肤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的重要环节。本文概述炎小体在皮肤肿瘤发病机理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炎性体 肿瘤,基底细胞 肿瘤,鳞状细胞 黑色素瘤 肉瘤,卡波西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白细胞介素1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医联体下辖单位内护士对压力损伤护理知信行状况。方法于2018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医联体内护士150名,采用压力损伤护理知信行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医联体护士压力损伤知识总分为(125.59±24.19)分,为良好;态度总分为(42.93±3.85)分,护士对压力损伤护理持有正性态度;行为总分(57.27±6.10)分,护士对压力损伤为正性行为。单因素分析中,职称越高、工龄越长、有过压力损伤护理经验的护士,知识得分越高(F=3.086、P=0.029;F=4.529、P=0.005;t=3.005,P=0.003)。接受过压力损伤相关培训的护士在知识、态度得分上更高(t=3.567、P=0.018;t=-0.17,P=0.01)。结论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医联体护士对压力损伤护理知信行总体得分虽处于良好水平,但护士对更新的理论及实践知识掌握不够,加强对基层医院医联体内护士的压力损伤知识、技能培训势在必行。

  • 标签: 医院,区 医院,社区 卫生保健联合体 压力性损伤护理 护士 知识 态度 行为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皮肤恶性黑素瘤(MM)是来源于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早期发现可极大提高生存率。皮肤镜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可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避免盲目活检。本共识总结了不同类型MM的皮肤镜主要表现,并简要概述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旨在为MM的早期无创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黑色素瘤 皮肤镜检查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变态反应皮肤病与真菌感染进行相关探讨,分析真菌与变态反应皮肤病的关系,评估真菌感染在变态反应皮肤病的病因学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门诊部就诊的变态反应皮肤病患者共3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n=151例),对照组为无真菌感染的变态反应皮肤病患者(n=159例);对每位患者进行真菌变应原和非真菌变应原皮内试验,使用Student-T检验进行两组间显著差异分析。结果 须发癣菌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中须发癣菌的阳性率显著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变态反应皮肤病与真菌感染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变态反应皮肤病患者在就诊时需要注意是否由真菌感染引起。本文针对变态反应皮肤病与真菌感染进行相关探讨,分析了真菌与变态反应皮肤病的关系,有助于寻找诱发变态反应皮肤病的真正病原体,为临床门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 标签: 真菌 变态反应 皮肤病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主观评分法和在体无创仪器测试方法检测上海女性肤色参数。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架构下的变量投影重要法则以及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皮肤色度指数(STI),应用于肤色的整体评判。方法2013年11月,上海家化功效评估实验室对60名女性志愿者面颊部位进行各维度皮肤颜色参数检测,比较不同方法所得色度参数之间的相关。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架构下的变量投影重要方法(PLS-VIP)分析影响色度等级的5个主要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各参数建立皮肤色度指数(STI,),并进行STI指数模型验证。结果除皮肤黄度b值外,肤色等级与各仪器及图像分析测得参数之间相关都较高(|r|=0.690~0.865);对肤色等级影响重要的5个参数为Int(光强度)、L、BS(色素沉积指数)、MI、EI;皮肤色度指数计算公式为STI=0.47*Int+0.47*L+0.43*BS-0.44MI-0.43EI,STI与肤色等级的相关系数为-0.834,P<0.000。结论STI可整体反映肤色的变化程度。

  • 标签: 肤色 验证评估量表 偏最小二乘回归-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 皮肤色度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后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进行冬病夏治的病人一共有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和舒适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 皮肤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1月起,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患病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并从2017年9~12月、2018年1~4月收治的患病新生儿中各选40例,针对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前后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后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5.00%与应用前的32.5%相比明显偏小;持续质量改进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应用前相比明显偏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可以降低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新生儿 医源性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手外科患者皮肤损伤开展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0月,选择60例手外科皮肤损伤患者,随机抽取分组,30例研究组,用开展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对照组30例,用自然引流,对创面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创面情况更优(P<0.05)。结论:对手外科患者皮肤损伤开展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有助于创面的愈合,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手外科 皮肤损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臭氧治疗难治皮肤溃疡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皮肤溃疡患者 66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间,并将其按照这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臭氧 +常规护理的 33例设为参照组,接受臭氧 +综合护理干预的 33例设为研究组,分析这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从临床效果上看,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难治皮肤溃疡患者采取臭氧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臭氧 难治性皮肤溃疡 综合护理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皮肤瘙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 76例老年皮肤瘙痒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洗澡物质、饮食、情绪、夫妻关系、是否饮用咖啡、内衣着装、衣物洗涤剂等内容,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老年皮肤瘙痒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浓茶、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饮食、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情绪易激动、较紧内衣着装、咖啡、洗衣粉洗涤衣物是老年皮肤瘙痒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老年皮肤瘙痒的危险因素包括浓茶、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饮食、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情绪易激动、较紧内衣着装、咖啡、洗衣粉洗涤衣物,需从这些方面给予积极护理干预。    【关键词】老年皮肤瘙痒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饮食 ;情绪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senile pruritus. Methods: a total of 76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uritu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The gener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including gender, age, bath material, diet, mood, marital relationship, whether to drink coffee, underwear, laundry detergent and so on factor. Results: the results of risk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strong tea, spicy or seafood diet, tense family members, emotional irritability, tight underwear, coffee, washing powder and washing clothes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senile pruritus, P < 0.05. Conclusion: the risk factors of senile pruritus include strong tea, spicy or seafood diet, tense family members, emotional irritability, tight underwear, coffee, washing powder, washing clothes, which need to be actively nursing interven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真菌皮肤病患者应用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安全的影响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某医院皮肤科收治的60例真菌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盐酸特比萘芬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参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盐酸特比萘芬片 真菌性 皮肤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创伤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是最常见的创伤中枢神经损伤之一,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较高。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当常规T2WI发现脊髓异常信号时,提示损伤严重不可逆。目前,由传统的MRI技术发展出的纤维束成像等无创性功能成像技术,不仅可以观察脊髓的形态和信号改变,还可以进行脊髓微观结构的研究,诊断优势在于多模态、精确、无创。现就无创MRI技术在创伤脊髓损伤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脊髓损伤以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脊髓损伤 创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线型仰卧体位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局部皮肤压力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5例。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体位干预,观察组术后给予曲线型仰卧体位干预,连续干预2周;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局部压力情况、压疮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枕后、肩胛部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骶尾、足根部压力分别为(39.56±4.85)mmHg、(40.25±5.20)mmHg,均低于对照组(43.69±6.27)mmHg、(49.68±6.35)mmHg,小腿部压力为(32.01±4.26)mmHg,高于对照组(27.35±3.6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2.86%(1/35),低于对照组17.14%(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57%(31/35),高于对照组68.57%(2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线型仰卧体位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减轻局部压力,降低压疮发生率及改善髋关节功能。

  • 标签: 曲线型仰卧 全髋关节置换术 压疮 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