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原复合联合治疗在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90名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平均分配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一凝血酶原复合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原复合联合治疗的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大出血患者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二次手术率及有效率、出血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均显示出改善趋势,其中实验组的凝血功能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二次手术率及出血量方面,实验组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使用纤维蛋白原联合凝血酶原复合的方案,能够显著改善凝血指标,减少出血量,并降低患者二次手术率,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复合物 妇产科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猫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高度易感性,筛选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I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MHC I)分子FLA-K*00701呈递SARS-CoV-2来源的多肽,并探索复合制备方法,为研究猫感染SARS-CoV-2的T细胞免疫特征打下基础。方法对可能与FLA-K*00701具有亲和力的SARS-CoV-2来源多肽进行预测并合成。采用稀释复性法,使猫白细胞抗原(feline leukocyte antigen,FLA)I类多肽复合在体外合适环境下复性,纯化复合后,用坐滴蒸汽扩散技术筛选晶体的生长条件,X射线衍射区分收集的蛋白结晶是否为晶体。结果成功筛选到一条与FLA-K*00701具有高度结合能力的SARS-CoV-2来源多肽,并得到高纯度FLA-K*00701蛋白,初步筛选得到FLA多肽复合晶体,X射线衍射分辨率为2.7Å。结论首次在SARS-CoV-2易感动物猫中筛选到与其FLA I具有高度亲和力的多肽,并得到高分辨率的复合蛋白晶体,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猫抵抗SARS-CoV-2的细胞免疫机制及SARS-CoV-2多肽疫苗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SARS-CoV-2 MHC I 易感动物 蛋白纯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TAT)在颅脑创伤时的变化特征以及对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能力。方法研究纳入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的147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其中男112例,女35例,年龄36(26~48)岁。测定TBI发生后第0、1、3、7天的血浆TAT含量,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做多组间比对,用Mann-Whitney U检验做两组间数据比对;用Friedman秩和检验做同组内患者数据连续比对;用ROC分析TAT预测TBI患者30 d内不良事件的诊断性能;用Kaplan-Meier曲线做生存分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做风险比(HR)分析。结果轻、中、重型患者各组内的第0、1、3、7天间比较显示,TAT水平均表现为第0天>第1天>第3天>第7天(χ2值分别为95.612、133.555和132.453,P值均<0.001)。不良事件组的第0、1、3、7天的TAT水平高于病情稳定组(U值分别为959.0、321.0、36.0、1.0,P值均<0.001)。在病情稳定组中,重型亚组第0、1天的TAT水平高于轻型亚组(U值分别为0和1.0,P值均<0.001),第3、7 d的TAT水平与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342.5、272.5,P值分别为0.486和0.065);中型亚组第0、1天的TAT水平高于轻型亚组(U值分别为0和280.0,P值均<0.001),第3、7天的TAT水平与轻型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628.0、647.0,P值分别为0.826和0.996)。ROC显示,第0、1、3、7 d的TAT诊断临界值分别为68.75、29.05、17.25和13.85 ng/ml时,预测不良事件的敏感度分别为86.8%、94.3%、100.0%和100.0%,特异度分别为71.3%、78.7%、91.5 %和96.8%;生存分析显示,高于上述临界值的患者发生不良临床结局的累积概率显著增高;Cox分析显示,第0、1、3、7天检测TAT预测不良临床结局的HR分别为1.818、2.257、3.526和4.813(P值均<0.001)。结论血浆TAT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TAT持续增高能反映不良事件风险,可作为综合预判TBI患者病情发展趋势的有效指标。

  • 标签: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创伤性脑损害 凝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糖铁复合胶囊和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缺铁性贫血患者200例(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随机分为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的对照组(100例)与联合多糖铁复合胶囊治疗的观察组(100例),观察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Hb、RBC、SF改善好,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给予缺铁性贫血患者多糖铁复合胶囊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Hb、RBC、SF,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 标签: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 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肾脏是富含线粒体的器官之一,其正常运行依赖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为细胞供能。线粒体复合体(mitochondrial complex,MC)构成了线粒体呼吸链(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MRC),具有电子传递和质子转移的功能,参与OXPHOS的过程。近年的研究表明,MC参与了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MC在不同的肾脏疾病中作用不尽相同。本文旨在系统综述MC的功能,总结其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以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为主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脏肿瘤、线粒体DNA(mtDNA)疾病等不同肾脏病领域中的作用,分析探讨MC作为新的靶点在肾脏疾病诊治中的潜在价值。

  • 标签: 线粒体 电子转运 线粒体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TAT)水平在脓毒症性心肌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0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入科时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是否<50%分为普通脓毒症组(n=79)和脓毒症性心肌病组(n=28),比较两组患者入科2 h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乳酸水平、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钙蛋白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常规凝血指标和凝血分子标志[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TAT、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PIC)],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性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性心肌病的诊断界值,并用Kaplan-Meier法分析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脓毒症患者28 d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与普通脓毒症组入科时的心肌钙蛋白I[0.02(0.01,0.09)ng/ml]、NT-proBNP[1 118.09(333.25,2 687.00)pg/ml]、乳酸[1.35(0.90,2.60)mmol/L]、TAT[6.50(3.94,12.14)ng/ml]、PIC[1.256(0.668,2.045)μg/ml]及t-PAIC[10.50(6.70,21.30)ng/ml]比较,脓毒症性心肌病组入科时的心肌钙蛋白I[0.75(0.01,6.02)ng/ml]、NT-proBNP[12 125.14(4 185.89,33 611.62)pg/ml]、乳酸[2.35(1.43,4.34)mmol/L]、TAT[19.85(9.08,45.78)ng/ml]、PIC[2.115(0.878,4.114)μg/ml]及t-PAIC[22.03(15.61,33.20)ng/ml]水平均升高(P<0.05)。Logistic回归显示NT-proBNP阳性和TAT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性心肌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TAT水平预测脓毒症性心肌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78;取血浆TAT水平界值为8.26 ng/ml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依次为0.82和0.63。K-M分析结果显示针对TAT>8.26 ng/ml的脓毒症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者28 d生存率是未抗凝者的8.6倍。结论血浆TAT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性心肌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TAT>8.26 ng/ml的脓毒症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 标签: 脓毒症性心肌病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抗凝 低分子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4318(miR-4318)靶向调控外被体蛋白复合亚基β’(COPB2)在前列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arget Scan Human 7.0数据库预测COPB2 3’非编码区(3’UTR)可能结合的miRNA,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4318与COPB2的靶向关系。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mimics及inhibitors后的蛋白及RNA表达量,通过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Target Scan Human 7.0数据库预测COPB2 3’UTR区可能结合的miRNAs,结果显示miR-4318结合可能性最大。通过临床15对前列腺癌与癌旁组织中miRNAs的表达量比对,结果发现上述3种miRNAs中只有miR-4318在大部分癌组织中表达(10.18±9.32)低于癌旁组织(21.46±36.19)。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表明,对比mimic-NC和WT-COPB2共转染比较双荧光素酶相对活性(2.31±0.02),miR-4318和WT-COPB2共转染明显降低DU145细胞的双荧光素酶相对活性(0.38±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70,P<0.05)。RT-qPCR结果显示,在PC3、DU145细胞中转染miR-4318 mimics后,miR-4318的表达水平(3.94±0.34、2.42±0.33)显著高于mimic-NC组(1.09±0.07、0.9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30、6.157,P<0.05);转染miR-4318 inhibitors(0.26±0.02、0.30±0.06)后,miR-4318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inhibitor-NC组(0.89±0.10、1.2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68、18.550,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PC3、DU145细胞中miR-4318 mimics组和mimic-NC组表达量分别为(0.12±0.01、0.14±0.01),(0.30±0.02、0.30±0.02),miR-4318 mimics组明显低于NC组,上调miR-4318明显降低了COPB2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20、12.310,P<0.05)。miR-4318 inhibitors组(0.35±0.02、0.59±0.04)的表达量与inhibitor-NC组(0.31±0.02、0.29±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3、2.919,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miR-4318 mimics组的PC3、DU145细胞迁移数分别为(19.15±0.98)、(28.60±3.23)个,显著低于mimic-NC组[(31.90±2.54)、(44.77±1.9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0、6.069,P<0.05),上调miR-4318能够抑制PC3、DU145细胞迁移能力。与inhibitor-NC组[(37.14±1.92)、(38.91±2.45)个]比较,miR-4318 inhibitors组的PC3、DU145细胞迁移数[(41.65±0.75)、(53.04±2.80)个]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1、2.900,P<0.05)。miR-4318 mimics组和mimic-NC组的PC3、DU145细胞侵袭数分别为(16.51±1.21)、(19.49±2.29)个和(24.50±2.60)、(25.14±1.53)个,miR-4318 mimics组明显低于mimic-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1、5.371,P<0.05)。miR-4318 inhibitors组的PC3、DU145细胞侵袭数[(33.80±4.43)、(30.21±1.27)个]显著高于inhibitor-NC组[(24.72±0.10)、(26.29±0.8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3.583,P<0.05)。结论miR-4318能够靶向调控COPB2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 标签: 前列腺癌 微小RNA 侵袭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沉默中介体复合亚基19(Med19)基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体内增殖、生长作用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针对Med19的小干扰RNA(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PC3细胞,3 d后,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ed19-siRNA转染组(siRNA)与对照组(scRNA)Med19基因和蛋白表达,噻唑蓝(MTT)实验评估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中p27、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的表达。构建经慢病毒转染的PC3裸鼠模型,测量移植瘤的大小和增殖、凋亡指数。结果Med19-siRNA慢病毒感染PC3细胞后,转染组Med19 mRNA[表达率为(16.88±3.40)%]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89,P<0.01);MTT实验表明转染组细胞增殖较对照组缓慢(t=10.492,P<0.01);在PC3-Med19-si细胞中,p-Akt和p-PI3K的表达降低,而p27的表达升高;转染组裸鼠移植瘤的重量和增殖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7±0.08) g比(0.39±0.19) g,t=2.488,P<0.05;(18.30±6.55)%比(33.22±4.36)%,t=3.792,P<0.01)。两组中的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4,P>0.05)。结论沉默Med19基因后,通过调节p27、p-Akt、p-PI3K的表达来抑制前列腺癌PC3的生长,导致前列腺癌在增殖、生长能力均受到显著抑制。

  • 标签: 中介体复合物亚基19 前列腺癌 增殖
  • 简介:将95%Mg+3%Ni+2%MnO2混合粉末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中充氢反应球磨100h,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球磨后的粉体进行表征,并研究其与水反应的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充氢球磨能对Mg-3Ni-2MnO2进行充分的氢化,Mg全部形成MgH2。制备的氢化态Mg-3Ni-2MnO2复合粉末的颗粒尺寸为0.1~5gm,晶粒尺寸在1~40nm之间。复合在二次去离子水中水解时,随温度升高,放氢量增加,当温度为343K时,在20min内放出的氢气达到理论放氢量的91-3%,有望成为1种新的安全高效氢源技术。Avrami指数的数值变化表明,氢化态Mg-3Ni-2MnO2复合粉体的水解过程中,不同阶段其水解机理有所不同。

  • 标签: 储氢材料 反应球磨 水反应 动力学性能
  • 简介:为了探究虎眼万年青多糖铁(Ⅲ)复合(OPIC)的最佳合成方法,我们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虎眼万年青多糖铁复合制备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联用星点设计(centralcompositedesign,CCD)效应面法对显著性因素的水平进行优化,以溶剂加入量、三氯化铁加入量、多糖和柠檬酸钠加入量的比例、温度以及pH值为自变量,以虎眼万年青多糖铁中铁含量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完全二次响应曲面的回归拟合,用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温度、pH值和质量比对虎眼万年青多糖铁的合成有显著性意义;二项式方程拟合度高,相关系数r=0.9879.虎眼万年青多糖铁的最佳合成工艺:溶剂的加入量为70mL,三氯化铁的加入量为6mL,温度80℃,质量比为3.5,pH值为8.最终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连用CCD确定了虎眼万年青多糖铁的最佳合成工艺,该方法简便,预测性好,重现性高.

  • 标签: 虎眼万年青 多糖铁 PLACKETT-BURMAN设计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 简介:将不同剂量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与脱钙骨基质(DBM)分别复合后,植入小鼠股部内侧肌间隙,三周后取材,通过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ALP)及钙含量的测定比较各组的骨诱导活性.结果显示,三组复合均有骨组织生成,中、高剂量组可见骨小梁、板层骨和原始骨髓腔,血管和骨髓丰富;低剂量组的成骨量明显少于中、高剂量组,且新骨的成熟度低于其他两组,DBM少部分吸收;单独植入rhBMP-7组有编织骨形成;而DBM组可见成骨细胞的聚集.rhBMP-7/DBM复合组在ALP和Ca含量水平上与同等剂量的两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rhBMP-7三种剂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充分说明DBM作为rhBMP-7的合适载体,具有缓释作用,且二者复合可起到双重骨诱导活性;而且rhBMP-7的骨诱导活性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 标签: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RHBMP-7 脱钙骨基质 DBM 骨诱导 剂量依赖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呼吸心跳骤停为首发表现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基因分析。方法对2017年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因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就诊的1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缺乏症"、"PDHA1"等为关键词,查阅PubMed数据库、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3月相关文献,对国内报道的病例进行总结。结果先证者男,2个月10 d,感染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伴高乳酸血症,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头颅MRI检查提示:(1)双侧大脑基底节区异常信号,符合Leigh病影像学改变;(2)左侧室管膜下少许出血。脑电图提示异常放电。线粒体病相关基因检测提示PDHA1基因存在c.1132C>T,p.H378C半合突变。患儿于1岁时死亡。结论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缺乏症多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以心跳呼吸骤停为突发表现的报道罕见,及时心肺复苏、呼吸机支持能暂时挽救生命,为原发病治疗争取时间,但最终预后差,病死率高。PDHA1基因c.1132C>T,p.H378C变异是其致病原因。

  • 标签: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 基因 Leigh病 心跳呼吸骤停
  • 简介:目的:研究HSP70多肽(HSP70peptidecomplexes,HSP70-PC)对人脾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人舌癌Tca8113细胞在43℃条件下加热30min,恢复12h后,用亲和层析方法提纯HSP70多肽,并用Westem印迹鉴定;将提纯的HSP70多肽体外刺激人脾淋巴细胞扩增、活化,然后用M1Tr法测定其对舌癌Tca8113细胞的杀伤作用,并用电镜和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培养上清舌癌rrca8113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1g湿重的肿瘤细胞可提取纯化HSfr70蛋白85μg,通过SDS—PAGE和Western印迹证实为HSP70抗原肽复合;提取舌癌Tca8113细胞的HSP70-PC与体外免疫扩增的人脾淋巴细胞形成致敏CTL,当致敏CTL与Tca8113细胞效靶比为100:1和50:1时,致敏CTL的杀伤率分别为(77.4±2.9场和f78.9±1.9)%,2组问无显著差异(P〉0.05)。HSP70诱导的CTL对Tca8113的杀伤率与非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受攻击的舌癌Tca8113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论:Tca8113细胞来源的HSfy70多肽具有较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能刺激人脾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并能介导肿瘤细胞凋亡。

  • 标签: 肿瘤 热休克蛋白70 CTL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泛素-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核心蛋白2(UQCRC2)作为线粒体复合体Ⅲ的关键亚基,在线粒体氧化呼吸链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表明UQCRC2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就UQCRC2在恶性肿瘤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泛素-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核心蛋白2 线粒体 恶性肿瘤 机制
  • 简介:摘要人类线粒体是细胞质中重要的细胞器之一,随着mtDNA测序和线粒体基因组组成的确定,mtDNA突变与线粒体遗传病关系的研究逐渐受到人类的关注,从分子水平上探讨mtDNA突变及其所引起的线粒体遗传病和表达方式,且助于揭开这些遗传病的本质,为人类最终防治线粒体病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线粒体DNA 突变 遗传病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外被体蛋白复合亚基β’(COPB2)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探讨COPB2在胆管癌细胞增殖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7例胆管癌和癌旁组织COPB2的表达,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COPB2表达的临床意义。通过慢病毒为载体构建COPB2基因敲减稳定转染的胆管癌RBE细胞株(shCOPB2),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OPB2的敲减率,利用PathScan® RTK Signaling Antibody Array Kit试剂盒筛选受体酪氨酸激酶(RTK)信号差异分子,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COPB2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胆管癌组织中COPB2表达的高低与与肿瘤的病理分级、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与对照组比较,shCOPB2组RBE细胞中,COPB2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其敲减效率为85.0%;RTK信号分子表达有差异的共有13个,7个磷酸化水平上调,其中上调最显著的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分子,上调了约39.4%;6个磷酸化水平下调,其中下调最明显的为Src,下调了约为25.5%(P<0.05)。结论COPB2在胆管癌中高表达,可能是胆管癌预后的危险性指标,COPB2敲减后抑制胆管癌增殖,可能通过激活ERK1/2并抑制Src途径实现的。

  • 标签: 胆管细胞癌 受体酪氨酸激酶
  • 简介:目的:采用新型聚阳离子载体压缩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质粒(plasmidoftumornecro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pTRAIL),解决基因药物难以入胞、容易降解的问题,并考察其体外抗肝癌活性。方法:用纳米粒度电位测定仪测定纳米复合的粒径及电位,琼脂糖凝胶电泳考察硬脂酰多肽(SHR)及硬脂酰多肽聚合(SHRss)压缩pTRAIL的能力;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对SHR/pTRAIL和SHRss/pTRAIL的摄取能力;用CCK-8法检测载体的细胞毒作用及纳米复合抗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SHR和SHRss具有生物相容性,可以压缩pTRAIL,形成稳定的纳米复合SHR/pTRAIL和SHRss/pTRAIL。N/P=10时,两种纳米复合的粒径最小,分别为(306.22±31.64)和(184.41±25.16)nm。交联后的SHRss能够显著增强SHR压缩pTRAIL的能力,增加肝癌细胞的摄取,提高pTRAIL的药效。SHR/pTRAIL和SHRss/pTRAIL分别与HepG2细胞共孵育24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2.58±9.46)%和(65.39±5.43)%。结论:低毒、高效的SHRss/pTRAIL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转运复合用于治疗肝癌。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质粒 聚阳离子 肝癌 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