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下腔静脉后输尿管(RU),又称环绕腔静脉输尿管,是一种罕见的因下腔静脉发育异常而导致输尿管环绕于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受压迫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及肾功能受损。其临床表现为无特异性,诊断较难,容易误诊,在临床常以个案报道的形式出现。该病治疗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肾积水程度和有无肾功能损害。肾盂积水较重的患者需行输尿管复位矫形术。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结合腹部平片及泌尿系CT中双J管的位置确诊为RU且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二次手术治疗粘连较重的RU病例进行分析报道。

  • 标签: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腹腔镜检查 输尿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乐干预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在脑出血急性应激障碍及睡眠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3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实施声乐干预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睡眠质量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实施声乐干预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急性应激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声乐干预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应用于脑出血急性应激障碍及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急性应激障碍,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声乐干预 有氧健肢康复操 脑出血 急性应激障碍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R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怀柔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测量并记录患者治疗前体重、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血浆肾素浓度、醛固酮水平等指标,并计算患者ARR。予患者达格列净治疗12周,再次收集相关血液学指标并计算患者ARR。采用配对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治疗前后ARR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20例。其ARR在治疗前后分别为0.86(0.73,1.20)和0.95(0.72,1.32),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P=0.263)。达格列净治疗12周后,患者的FPG(Z=-3.62,P<0.001)、HbA1c(Z=-3.76,P<0.001)、体重(Z=-3.19,P=0.001)、尿酸(Z=-2.71,P=0.014)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达格列净对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ARR无影响,其具有降低血糖、减轻体重、改善尿酸代谢等作用。

  • 标签: 糖尿病,2型 高血压 达格列净 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儿童干扰素刺激基因(ISG)表达检测方法,确立参考值范围,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的Ⅰ型干扰素病患者作为疾病组,同时纳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疾病组共纳入18例患儿,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共采集血液样本25份,首次检测的中位年龄为8.5岁。对照组共纳入28名健康儿童,年龄1~18岁,中位年龄10.5岁,其中男性15名,女性13名。分别提取疾病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总RNA并逆转录为互补DNA(cDNA)。以β肌动蛋白基因(β-Actin)和鸟氨酸脱羧酶抗酶基因(OAZ)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干扰素诱导的四肽重复蛋白1基因(IFIT1)、干扰素α诱导蛋白27基因(IFI27)、干扰素诱导蛋白44样基因(IFI44L)、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唾液酸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基因(SIGLEC1)、含有S-腺苷甲硫氨酸结构域2基因(RSAD2)的相对表达量,以6个ISG的中值为干扰素评分(IS)。去除正常对照中表达明显异常的样本,将其他样本的cDNA混合作为参照,重新检测各样本并计算IS,将大于对照x¯+2s的IS结果判断为异常。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内和组间IS的差异。结果对照组IS均值为1.046,标准差0.755,IS截断值为2.556。18例Ⅰ型干扰素病患者组IS异常的有15例(15/18),IS均值为27.010。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素疾病患者组IS明显升高(t=4.247,P=0.000 1)。该检测方法的准确度为91.30%(42/46),精密度为7.47%(0.084/1.124),敏感度为15/18,特异度为96.43%(27/28)。结论本研究通过ISG表达的检测并计算IS,为临床筛查以及动态监测Ⅰ型干扰素疾病变化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手段。

  • 标签: 干扰素Ⅰ型 干扰素刺激基因 干扰素评分 Ⅰ型干扰素病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检定和校准是计量溯源的主要方式,为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应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我们总结病理科日常工作中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结合科室在参加ISO15189认可过程中的学习体会和实践经验,提出对病理科仪器设备进行规范检定和校准的建议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0—2020年期间北京市某儿童医院儿童主要变应原的致敏特征及变迁情况,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以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怀疑过敏性疾病就诊并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E(总IgE和特异性IgE)检测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45 746例居住在北京地区的儿童,年龄范围0~17岁,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3.8(2.5,5.3)岁。男童28 918例(63.2%),女童16 828例(36.8%)。婴幼儿组(<3岁)14 984例(32.8%)、学龄前组(3~6岁)22 049例(48.2%)、学龄期组(6岁及以上)8 713例(19.0%)。应用ImmunoCAP变应原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并采用χ²检验进行统计分析11年期间变应原的致敏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单价食物变应原sIgE阳性检出率前3位依次为鸡蛋白42.6%(2 788/6 577例次)、牛奶38.4%(2 606/6 782例次)和小麦31.8%(1 417/4 449例次);单价吸入变应原依次为豚草42.6%(440/1 034例次)、艾蒿38.4%(1 045/3 191例次)、链格孢31.3%(3 358/10 725例次)。鸡蛋白47.0%(1 904/4 048例次)、牛奶41.9%(1 769/4 226例次)、小麦33.9%(973/2 870例次)在婴幼儿组阳性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91.495、73.907、16.966,P均<0.05),坚果混合fx1(22.5%,121/537例次)、花生(24.9%,111/446例次)、大豆(20.0%,74/370例次)和虾(7.48%,44/588例次)在学龄组阳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4.436、10.751、11.569、13.703,P均<0.05)。婴幼儿组最常见的吸入变应原为链格孢霉(14.8%,422/2 859例次),学龄前期以豚草(34.5%,143/415例次)和链格孢霉(33.5%,1 762/5 254例次)为主,学龄期豚草(56.4%,282/500例次)和艾蒿(48.2%,573/1 189例次)检出率最高。2010—2020年期间鸡蛋白、牛奶、小麦、芝麻、花生的阳性检出率整体存在差异,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χ²=10.293、χ²=12.066、χ²=7.402、χ²=32.458、χ²=31.747,P均<0.05);大豆阳性检出率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21.4%、173/809例次,2020年15.4%、70/455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751,P=0.009)。2010—2020年期间霉菌、草花粉、树木花粉、动物皮屑均呈现出上升趋势,霉菌(2010年26.7%、1 066/3 998例次,2020年40.2%、1 705/4 243例次)、草花粉(2010年19.8%、259/1 308例次,2020年39.3%、1 472/3 746例次)、树花粉(2010年17.0%、180/1 058例次,2020年29.8%、916/3 075例次)、动物皮屑(2010年18.5%、111/601例次,2020年26.6%、672/2 522例次)上升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68.600、163.601、65.931、17.271,P均<0.001);但尘螨(2010年30.7%、1 270/4 132例次,2020年26.7%、1 126/4 221例次)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6.822,P<0.001)。2010年最常见的吸入变应原为尘螨30.7%(1 270/4 132例次),其次为霉菌26.7%(1 066/ 3 998例次),而2020年最常见的变应原为霉菌40.2%(1 705/1 243例次),其次为草花粉39.3%(1 472/3 746例次)。结论2010—2020年期间北京地区儿童主要食物变应原仍以鸡蛋白、牛奶、小麦为主,但霉菌和花粉类逐渐取代尘螨成为最主要的吸入变应原。

  • 标签: 变应原 儿童 免疫球蛋白E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缅跨境婚姻人群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5月—2019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 500对5 000名跨境婚姻夫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及HIV、HCV、梅毒感染情况等信息,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HC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 500对跨境婚姻夫妻中,2 438对(97.5%)均为中国籍男性和缅甸籍女性。5 00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4.16±9.00)岁,以少数民族(59.9%)、农民(98.5%)为主,受教育年数多为0~6年(81.4%),婚龄>3年者占80.0%,居住在山区者占61.7%。中国籍和缅甸籍人群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7%(43/2 500)和2.0%(49/2 500);HCV感染率分别为2.0%(49/2 500)和1.3%(32/2 500);梅毒感染率分别为0.4%(10/2 500)和0.2%(4/2 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30岁、未知晓艾滋病知识、既往未做过HIV检测、HCV阴性和梅毒阴性者相比,年龄>30岁(OR=3.21,95%CI:1.80~5.73)、知晓艾滋病知识(OR=17.41,95%CI:4.27~70.91)、既往做过HIV检测(OR=4.93,95%CI:2.72~8.92)、HCV阳性(OR=5.64,95%CI:2.72~11.70)和梅毒阳性者(OR=8.37,95%CI:1.63~43.08)的HIV感染率相对较高;与年龄≤30岁、婚龄>3年和未感染HIV者相比,年龄>30岁(OR=3.02,95%CI:1.69~5.38)、婚龄≤3年(OR=2.24,95%CI:1.34~3.74)和HIV感染者(OR=6.69,95%CI:3.29~13.59)的HCV感染率相对较高;与未感染HIV者相比,HIV感染者(OR=9.07,95%CI:2.00~41.10)的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结论2017—2019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缅跨境婚姻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年龄、艾滋病知识知晓、既往HIV检测史、婚龄与HIV、HCV和梅毒感染有关联。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梅毒 横断面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 跨境婚姻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恶性肿瘤,是由宿主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然而单纯高危HPV感染不足以致癌,宿主遗传特性改变,才能导致宫颈癌的发生。拷贝数变异(CNV)是基因组结构变异,导致基因拷贝数异常的形式之一,包括基因扩增和缺失等。基因CNV可广泛影响致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表达,从而导致下游信号通路激活与失活,在宫颈癌发生、发展、防治及预后评价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拟就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常见基因CNV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标签: 宫颈肿瘤 DNA拷贝数异常 遗传变异 癌基因 基因,肿瘤抑制 发病机制 女(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4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应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应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诱发临产时间、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效果为94.59%(35/37),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引产成功率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70.27%(26/37);诱发临产时间为(12.05±4.25)h,剖宫产率为8.11%(3/37),均低于对照组的(18.54±5.16)h、35.14%(1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3/37),低于对照组的32.43%(12/37),P<0.05。结论足月妊娠引产产妇在采用缩宫素的同时应用宫颈扩张球囊进行引产,一方面能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另一方面可缩短诱发临产时间,降低剖宫产率与产后并发症率。

  • 标签: 妊娠 足月 引产 宫颈扩张球囊 缩宫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胎膜早破致羊膜腔感染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抽取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围产期胎膜早破产妇94例,根据有无羊膜腔感染进行分组,其中羊膜腔感染者34例设为观察组,无羊膜腔感染者6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在本院完成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住院时间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顺产率(29.41%,10/34)低于对照组(71.67%,43/60),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为5~16(11.29±1.24)d,长于对照组的3~10(7.12±1.34)d,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50.00%,17/34)高于对照组(15.00%,9/60),P<0.05。结论围产期胎膜早破所致羊膜腔感染会导致剖宫产率升高,延长住院时间,且更易出现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感染及围产儿死亡。

  • 标签: 围产期 胎膜早破 羊膜腔感染 母婴结局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随着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上升,探索其发病机制和新治疗策略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长链非编码RNA被人们所认识,它们在生命的发展和疾病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19是第一个被报道的长链非编码RNA,作为癌基因参与肿瘤生长和转移等各种病理过程。然而,H19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多重作用尚缺乏系统性的综述。文章就H19在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进展及耐药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

  • 标签: 血液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H19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并分析影响结直肠腺癌患者预后的铁死亡相关基因(FRG)。方法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RNA测序数据,共545例结直肠腺癌患者临床信息,602例数据集。从FerrDb数据库下载FRG基因集。取FRG基因集与TCGA数据库基因集交集,得到FRG表达数据集。使用R软件筛选结直肠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差异表达FRG和预后相关基因,获得影响结直肠腺癌预后的FRG。通过在线蛋白互作网络工具分析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及蛋白质表达的相关性。使用LASSO回归分析构建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预后风险模型,计算TCGA数据库509例结直肠腺癌样本的风险值,以中位风险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中位风险值)、低风险组(<中位风险值),并绘制生存曲线。绘制依据FRG预后模型的风险值预测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因素。基于基因本体(GO)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与结直肠腺癌预后相关的FR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数据库中545例患者临床信息,602个数据集中,通过比较发现199个在结直肠腺癌中差异表达的FRG,28个预后相关的FRG,取交集后发现21个影响结直肠腺癌患者预后的FRG。DUOX2、NOX4、NOX1、DDIT3、JDP2、ATP6V1G2、ULK1、ATG3与WIPI1基因间可能有相关性;NOX4、NOX5、PLIN4和ATP6V1G2基因表达呈正相关,ULK1与MAPK1、MYB、FANCD2、ATG3、ATP5MC3基因表达呈负相关。使用LASSO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15个FRG(ATP5MC3、NOX4、NOX5、ALOX12B、ATG3、WIPI1、MAPK1、MYB、AKR1C1、DDIT3、JDP2、ATP6V1G2、DRD4、SLC2A3、PLIN4),构建风险模型,风险值=NOX4×0.139-ATP5M3×0.108+NOX5×1.486+ALOX12B×0.475-ATG3×0.030-WIPI1×0.170-MAPK1×0.271-MYB×0.063+AKR1C1×0.021+DDIT3×0.186+JDP2×0.292+ATP6V1G2×0.777+ DRD4×0.294+SLC2A3×0.059+PLIN4×0.113。高风险组患者总生存较低风险组差(P<0.001),低风险组5年总生存率为76.8%,高风险组5年总生存率为48.2%。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和风险值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预后相关FRG构建的风险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患者5年总生存率(曲线下面积0.728)。高、低风险组患者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细胞外基质组成和细胞外结构构成、局部黏附等基因通路有关。结论依据筛选的FRG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可较好评估结直肠腺癌患者预后,这些FRG有望成为结直肠腺癌预后相关新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腺癌 计算生物学 铁死亡 预后
  • 简介:摘要:电子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和大众生活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效果,在现阶段需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做好二者间的融合,不断拓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功能,提升应用效果。

  • 标签: 网络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 融合
  • 简介: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时,若能够针对施工现场使用的设备、材料等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则能够有效保障施工的质量、进度等按照设计计划方案完成。建筑工程建设包含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各环节衔接紧密,整体较为繁杂。施工单位只有严格管控每一个施工环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 标签: 建筑施工技术 施工现场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 本文介绍了HDPE管材的主要特点及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详细说明了 HDPE管的一些常用做法,并且对于其性能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管材进行了比较。

  • 标签: HDPE管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尽管在新冠肺炎的影响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但中国的状况依然良好。经济发展刺激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加,用户对建筑使用质量的要求,特别是防止建筑渗漏的建筑质量标准逐渐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房屋施工中防止渗漏的方法及其实际应用效果,仅供参考。

  • 标签: 房建 防渗漏 应用
  • 简介:摘要:高层建筑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新型建筑。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高层建筑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趋势,不仅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同时,高层建筑的舒适性也让人们对生活更有吸引力。但目前,我国高层建筑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和运营方面存在落后问题。本文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 标签: 高层 建筑 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现在两个娃的家庭越来越多。可面对两个孩子相处的一些琐事,许多无奈接踵而来,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让两个孩子和平共处,维持家庭“爱”平衡呢?为此,“家长学校”响应时代的感召,应时而生。本文就在二胎家庭中如何平衡家庭关系,给予孩子平等的爱,与二胎家庭父母开展了家校沟通。

  • 标签: “家长学校” 二胎家庭 家校沟通
  • 简介:摘要:在高中阶段,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英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中,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有利于教师围绕单元主题设计语法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和语篇下感知、认识和运用语法现象,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有意义语法学习。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根据单元主题划分学习小单元,以此为基础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语篇中的语法现象和语法结构,再设计输出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促进语法内化,最后以评价为工具,提升学生的语法学习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单元整体视角下语法教学的优势,其次探讨了单元整体视角下语法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语法教学 单元整体设计 高中英语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格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生活与工作都带了很大的便利。同时在水利工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创造出数字化测绘的新型测绘技术。这种技术在水利工程应用中解决了许多的难题,不仅提高了测绘的精确度,同时也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

  • 标签: 数字化测绘 水利工程 技术应用 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