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对本院住院患者引进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比分析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后患者基础护理、护患沟通、文书记录、病房环境/安全、皮肤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皮肤危险度评估率、上报率、会诊率、满意率高于实施前,而压疮发生率、护患纠纷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将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助于护理人员查找临床中压疮高危人群,降低压疮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关键词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压疮;管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5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ECLIA和CLIA检测乙肝病毒的效果。方法分别按照说明书进行CLIA法和ECLI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结果ECLIA和CLIA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4.6%,92.2%,82.4%和74.6%。结论ECLIA法与CLIA法检测HBV标志符合率较好,但ECLIA法敏感度更高。

  • 标签: ECLIA CLIA 乙型肝炎 血清学标志物 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效果,对其应用意义进行评价。方法选自2010年1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00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护理查对制度在患者实施手术期间的效果,记录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护理纠纷的发生概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测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是99.40%,总计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是0.90%,且没有产生医疗纠纷。结论在手术室当中,实施护理查对制度,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的概率,并获得患者对护理较高的满意程度评价,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意义。

  • 标签: 护理查对制度 手术室 护理纠纷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目的探讨脂多糖作用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24h内细胞表面TLR4/CD14/MD-2受体复合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分别用低剂量(100ng/ml)和高剂量(1000ng/ml)脂多糖刺激RAW264.7,应用RT-PCR检测TLR4、CD14、MD-2mRNA水平的变化,ELISA检测细胞上清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低剂量脂多糖下调TLR4mRNA表达,14h降至最低,24h维持在低水平表达;CD14和MD-2mRNA表达增加。高剂量脂多糖上调TLR4mRNA表达,1h上升至高峰,此后维持在高水平表达;CD14和MD-2mRNA表达也明显增强。高剂量脂多糖作用后TNF-α含量显著高于低剂量脂多糖(P〈0.05)。结论高剂量脂多糖逆转低剂量脂多糖下调的TLR4表达,提高TLR4/CD14/MD-2受体复合的表达水平,放大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炎症效应。

  • 标签: 巨噬细胞 脂多糖 TLR4/CD14/MD-2复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度前后免疫接种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1月以来在本社区实施计划免疫接种疫苗告知制度,并统计2013年1~12月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2012年1~12月实施计划免疫接种疫苗告知制度前的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后(2013年1~12月),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98.37%)和接种及时率(97.00%)均较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前(2012年1~12月)(88.92%、84.32%)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5、4.82,P<0.05)。在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前(2012年1~12月)统计的658名儿童中发生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达0.91%;而在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后(2013年1~12月)统计的722名儿童中发生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4%;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1,P<0.05)。结论通过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度,与儿童家长签订知情同意书,履行告知义务,可让家长了解相关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另外还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减少医疗纠纷提供了证据,起到了保护医务人员的作用。

  • 标签: 接种疫苗告知制度 免疫 接种率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波形蛋白(Vim)、癌胚抗原(CEA)、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16蛋白等免疫组化标记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宫颈腺癌鉴别诊断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样腺癌(A组)与宫颈腺癌(B组)患者各8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im、CEA、ER和P16蛋白表达,并比较Vim、CEA、ER三联检测与Vim、CEA、ER和P16蛋白四联检测的各项功能指标。结果A组的Vim和ER阳性率分别为71.25%、73.75%,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CEA和P16阳性率分别为73.75%、67.50%,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四联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2.43%、56.44%、71.21%,B组分别为98.62%、58.57%、74.62%,均分别高于同组三联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Vim和ER阳性表达较高,宫颈腺癌组织CEA和P16阳性表达较高,p16蛋白联合传统三联检测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宫颈腺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子宫内膜样腺癌 宫颈腺癌 波形蛋白 癌胚抗原 雌激素受体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对肝癌患者肿瘤标志及纤维化、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手术治疗的6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肝部分切除术,n=32)与观察组(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n=32),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肿瘤标志、纤维化及炎性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观察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可有效降低肝癌患者肿瘤标志及纤维化指标,且对患者造成的炎性应激相对更小。

  • 标签: 肝肿瘤 肝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肿瘤标志物 纤维化指标 炎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