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256例产妇资料,根据产妇有无发生产后出血分为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防治措施。结果 256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7.81%(20/256)。单因素分析发现,出血组剖宫产分娩、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体重≥4kg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孕次、产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剖宫产分娩、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体重≥4kg是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产后出血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剖宫产分娩、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体重≥4kg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拟定针对性防治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 标签: []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很容易暴发和流行,会延缓患者病情转归,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和医疗费用,也会给医务人员带来额外的工作量。而急诊科人员流动性大,病症种类复杂繁多,导致医院感染风险极大增加,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因此,急诊重症患者医院感染问题不可忽视。

  • 标签: 重症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感染部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采取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02月-2023年0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病人,搜集病人的一般资料以及住院资料,总结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实验共纳入100例骨科病人,住院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有28例(28.00%,28/100);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病人的年龄、骨折部位、凝血功能以及卧床时间有关,与病人的性别无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病人的年龄、骨折部位、凝血功能以及卧床时间有关,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急诊外科手术常见于创伤、急腹症、大出血及急性感染等,症状突然,并发症较多且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伤者由于外力冲击出现颈椎损伤、呼吸机能减弱及心血管机能不全等症状时,需要进行及时手术治疗。急诊手术准备多不充分,手术室环境及无菌操作常常达不到规范化要求,术后易出现切口感染,增加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因此,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中切口感染的控制与预防十分必要。本研究拟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急诊外科 创伤患者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归纳影响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之间接收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110例,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相关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肺部感染症状,将存在这一症状的患者归入一组,共计50例,称为感染组;将没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归入一组,共计60例,称为非感染组。通过对照探究的方式归纳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在影响因素分析中,确定年龄、意识障碍等内在的六项均为肺部感染影响因素(P<0.05);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作进一步探究可知,高龄、意识障碍等为脑梗死康复期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治疗结束后,利用NIHSS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进行比较,感染组的评分降幅远低于非感染组(P<0.05);另外,从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方面对比,感染组的住院时间更长,病死率更高(P<0.05)。结论:年龄超过70岁、意识障碍、大面积脑梗死、侵入操作、癌症以及吸烟史都是脑梗死康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需要加强预防与控制。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期 肺部感染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大样本调查,分析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术的危险因素及提供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2022年间进行的3,500例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对照组(2,800例)和实验组(700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危险因素,并对照实验组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结果:实验组中,通过早期干预,60%的患者未出现预期的并发症。对照组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12%)、出血(8%)和子宫穿孔(1.5%)。通过对比分析,年龄

  • 标签: 妇科门诊 人工流产 危险因素 治疗措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下颌智齿拔除后迟发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的下颌智齿拔除患者病例692例。结果 迟发性感染的发生率为1.01%(7例),单因素分析发现迟发性感染的发生与Winter分类(p=0.003)、智齿位置(p=0.003)、高血压(p=0.011)和止血剂使用(p=0.008)显著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智齿位置(OR=7.75;p=0.0163)、高血压(OR=7.60,p=0.013)和止血剂使用(OR=6.87,p=0.0022)与迟发性感染发生显著相关。高血压、止血剂使用和牙位被发现是迟发性感染的关键因素。结论高血压、止血剂使用和智齿位置被发现是迟发性感染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存在这些风险因素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观察。

  • 标签: 下颌智齿 拔除 迟发性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肿瘤科患者在护理中存在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在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1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中存在的危险事件发生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安全危险因素综合剖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在所选取的195例患者中,产生护理危险事件例数有3例,发生率1.5%(3/195)。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程、肿瘤类型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化疗药物因素、患者因素、工作人员因素、管理制度因素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化疗药物因素、患者因素、工作人员因素、管理制度因素是影响肿瘤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科患者在护理中所存在的安全危险因素比较多,这就需要重点加强护理对策的制定,将安全事件发生率有效降低,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保证护理质量可以提升。

  • 标签: 肿瘤科患者 安全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高龄孕妇出血患者100例,分析患者出现出血的原因。结果:孕妇年龄、妊娠合并症、孕妇身体状况、分娩方式、子宫状况、术前准备出血原因。结论:对于高龄孕妇,医生和助产士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风险。

  • 标签: 高龄孕妇剖宫产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总结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与应对措施,评估应对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对2021年心血管科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在2022年收住院的60例患者中进行实施,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验证应对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中,共有5例患者出现不安全事件,占总人数的8.3%;对照组中,共有9例患者出现不安全事件,占总人数的15%。从比例上看,实验组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我们认为,这些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未来在护理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 标签: 心血管护理 危险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215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获取体检者的一般情况、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生化指标(血脂、尿酸、空腹血糖等)、肝脏超声诊断结果、生活及职业习惯调查。结果 在2150例抽取体检者中共检查出脂肪肝450例,检出率为20.9%,男性检出率为27.9%(300/1075),女性检出率为14.0%(150/1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体检人群 脂肪肝检出率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综合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随机分为观察组(根据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对策)和对照组(常规干预)各40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满意度高、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且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P

  • 标签: 骨科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秋水仙碱中毒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影响秋水仙碱中毒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住的秋水仙碱中毒患者,根据14 d的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秋水仙碱中毒患者临床特点;比较两组患者入院首次实验室指标、心电图、心超等临床指标的差异,探讨其在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秋水仙碱中毒患者共41例,年龄15~85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6例;生存组27例(65.9%),死亡组14例(34.1%);蓄积中毒(58.7%),自杀中毒(41.3%)。秋水仙碱中毒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82.93%)、多器官功能不全(78.05%)、感染性发热(73.17%)、心肌损害(48.78%)、凝血功能障碍(46.34%)、骨髓抑制(41.46%),部分患者出现肠梗阻(19.51%)、横纹肌溶解(2.44%)等。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QTc间期、乳酸、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碱性磷酸酶绝对值升高是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028,95%CI:1.000~1.056;OR=1.599,95%CI:1.088~2.350;OR=1.205,95%CI:1.002~1.450;OR=1.242,95%CI:1.242,95%CI:1.089~1.417;OR=1.013,95%CI:1.002~1.024);ADL评分、间接胆红素绝对值下降是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0.947,95%CI:0.909~0.988;OR=0.756,95%CI:0.572~0.9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AU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0.913]、乳酸(AUC=0.875)、碱性磷酸酶(AUC=0.770)对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其截断值分别为8.965 mg/L、4.05 mmol/L、230.5 U/L。结论秋水仙碱中毒患者入院时已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病情危重,早期D二聚体及乳酸、碱性磷酸酶水平能有效预测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

  • 标签: 秋水仙碱中毒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预后 D二聚体 乳酸 碱性磷酸酶 多器官功能不全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为肺出血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NICU 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以诊断肺出血的86例为肺出血组,同期住院无肺出血的20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存活率、并发症及血小板参数的差异,对肺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出血组与对照组存活率分别为65.1%(56/86)和90.1%(182/202),对照组存活率显著高于肺出血组(χ2=26.241,P<0.01)。两组病例前3天液体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6、1.811、1.840,P=0.350、0.073、0.0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OR=2.304,95%CI:0.213~1.564,P=0.01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OR=3.143,95%CI:0.061~2.521,P=0.028)、血小板计数(OR=0.991,95%CI:-0.015~-0.005,P=0.001)及血小板平均体积降低(OR=0.337,95%CI:-1.657~-0.739,P=0.001)是肺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平均体积降低与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肺出血的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监测及治疗,有助于早期识别及预防肺出血。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肺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内医院感染的现状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新生儿4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并对医院感染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老年腹腔手术患者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该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470例新生儿中,有11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34%,感染部位分布为:上呼吸道感染4例(36.36%)、下呼吸道感染3例(27.27%)、消化道感染2例(18.18%)、泌尿系统感染1例(9.09%)、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9.09%)。感染病原菌分布为:革兰阴性菌6例(54.54%),以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5例(45.4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羊水污染、喂养方式、新生儿窒息、入住NICU、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时间及手卫生达标情况均是影响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及手卫生达标情况是影响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通常可分为上/下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且多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病原菌为主,其危险因素分别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等独立因素相关。临床需针对上述特征及危险因素分别制定营养支持优化、感染防控强化管理和新生儿综合优质护理等相应防控对策,以降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风险。

  • 标签: 新生儿病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妇科肿瘤患者接受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高龄、PICC留置时间较长、时候卧床时间较长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另外,免疫功能低下、使用特定化疗药物、缺乏PICC相关知识等因素也与DVT形成密切相关。这些发现提示了妇科肿瘤患者在PICC置管后需要特别关注这些潜在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通过更好地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提高治疗成功率,同时降低潜在的并发症风险。

  • 标签: 妇科肿瘤 PICC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