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基癌)和状细胞癌(鳞癌)切除后缺损的修复方法,分析影响术后美容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整形修复科行手术扩大切除并一期美容修复的90例面部基底细胞癌和状细胞癌患者,男46例,女44例,年龄19~97(64.5±15.3)岁。探讨肿瘤部位、手术切除范围、修复方式等。由其他医师和患者分别对出院时的美容效果(包括对称性、器官牵拉变形、局部平整度、色泽、质地)进行评分。结果局部皮瓣是基底细胞癌修复常用方法,其次为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是状细胞癌修复常用方法,其次是局部皮瓣,直接缝合、游离皮瓣。70%患者(基癌患者40例、鳞癌患者23例)修复后美容效果评价为优,20%(基癌患者15例,鳞癌患者3例)为良,10%(基癌患者4例,鳞癌患者5例)为差,两组肿瘤的美容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缝合的美容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几种修复方式。结论面部基底细胞癌和状细胞癌通过扩大切除和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均可达到较好的肿瘤学和美容效果。

  • 标签: 癌,基底细胞 癌,鳞状细胞 修复外科手术 美容技术 皮瓣
  • 简介:摘要心脏转移瘤较为罕见,常来源于胸部等部位的恶性肿瘤。该病因病情进展迅速且无特异的治疗方法,预后通常较差。现将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首诊伴心脏转移的食管状细胞癌病例报告如下,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文献复习。

  • 标签: 食管肿瘤 心脏转移 远处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异常的宫颈状上皮病变病理结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宫颈液基细胞涂片检查的患者,数量共126例,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均确认患有宫颈癌,然后切除子宫并对其进行病理检验。结果 对阴道镜检阳性患者,通过细胞学检查结果可以看出,炎症或正常的数量共36例,低级别状上皮内病变(LSIL)数量共43例,高级别状上皮内瘤变(HSIL)数量共31例,不典型状上皮细胞数量共26例;通过病理检查可以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Ⅰ患者数量共4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患者数量共4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患者数量共33例,中原位癌症患者数量共22例。结论 在对宫颈状上皮肿瘤患者诊断的时候经常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等问题,而且概率相当高,临床上可以通过细胞学检查以及病理检验检查等方式进行结合,全面提升诊断准确率,因此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肿瘤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 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状上皮内病变在阴道镜下的异常图像表现,并通过活检后病理诊断结果证实进行分析。方法选择36例阴道镜下醋酸反应异常和碘试验阴性的病例有针对性进行活检。结果检出宫颈疾病32例,包括低级别病变6例,高级别病变26例,宫颈原位癌1例。结论阴道镜指导下进行活检,可明显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减少临床上误诊和漏诊的发生,为宫颈疾病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可靠、方便的诊断依据,同时也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活检。

  • 标签: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阴道镜检查 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 作者: 邢洁 李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 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 100050
  • 简介:摘要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病理类型上我国以鳞癌为主。提高早诊早治意识,识别高危人群并进行筛查,规范早期食管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与治疗,并对治疗后患者进行高效随访,对提高食管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其病死率至关重要。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早期诊断 癌前病变 筛查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肺状细胞癌新辅助免疫化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岳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早期肺状细胞癌患者的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状细胞癌,给予2个周期度伐利尤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卡铂免疫化疗后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后行胸腔镜下右上肺叶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提示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继续行2个周期免疫化疗后再予以度伐利尤单抗免疫维持治疗。结论早期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免疫化疗能提高手术完全切除率及病理学完全缓解率。

  • 标签: 肺肿瘤 癌,鳞状细胞 免疫疗法 化学疗法,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状细胞癌(C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019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整形外科、烧伤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病理诊断为CSCC的279例手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14)和未复发组(n=165),对其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CSCC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279例CSCC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82∶1;发病年龄(59.3±14.2)岁,年龄≥60岁的患者占比58.1%;发病病程平均24个月;暴露部位的发病率(88.2%)明显高于非暴露部位(11.8%);病理分化程度以高分化多见,为182例(65.2%);术后术区愈合良好244例(87.5%),愈合不良35例(12.5%);首次切缘病理阴性239例(85.7%),阳性40例(14.3%);确诊CSCC时发生淋巴结转移60例(21.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219例(78.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发病部位、术后术区愈合情况、首次切缘病理情况,确诊时有无淋巴结转移与CSCC复发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OR>1.6,此外,性别、年龄、皮损长径、术前皮损破溃情况、病理分化程度、辅助放疗等因素对CSCC复发的相关性尚不明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病程(≥20个月)、发病部位(头面暴露部位)、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否)、首次切缘病理情况(阳性)及确诊时淋巴结转移状况(有转移)均为CSC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早期、准确的诊断对CSCC的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早期发现转移、及时处理,从而改善CSCC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皮肤肿瘤 复发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经口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在口咽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治疗效果和相关复发生存情况,探索TORS对口咽鳞癌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2017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共99例经TORS的口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4例,女15例,年龄35~85岁。分析病例的临床分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术后辅助治疗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总结TORS对口咽鳞癌患者的影响。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本研究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5.3±2.9)d,术后鼻胃管留置时间为(15.2±10.8)d,气管切开率为21.2%(21/99),气管套管留置时间为(11.9±11.4)d。随访满2年的口咽鳞癌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94.0%,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7.7%;随访满3年的总生存率为94.0%,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8.9%。Ⅰ-Ⅱ期口咽鳞癌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97.4%,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8.9%;Ⅲ-Ⅳ期口咽鳞癌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86.8%,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8.9%。HPV阳性组的2年总生存率为100.0%,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8.9%;HPV阴性组2年总生存率为91.5%,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7.2%。是否行术后辅助放疗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6%和90.5%,HR=0.52,95%CI:0.12~2.23,P=0.400)。结论TORS更适合用于早期(Ⅰ-Ⅱ)或HPV阳性口咽鳞癌患者的治疗,且TORS术后恢复良好。

  • 标签: 口咽肿瘤 经口机器人手术 总生存率 无进展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状细胞癌(C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019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整形外科、烧伤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病理诊断为CSCC的279例手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114)和未复发组(n=165),对其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CSCC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279例CSCC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82∶1;发病年龄(59.3±14.2)岁,年龄≥60岁的患者占比58.1%;发病病程平均24个月;暴露部位的发病率(88.2%)明显高于非暴露部位(11.8%);病理分化程度以高分化多见,为182例(65.2%);术后术区愈合良好244例(87.5%),愈合不良35例(12.5%);首次切缘病理阴性239例(85.7%),阳性40例(14.3%);确诊CSCC时发生淋巴结转移60例(21.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219例(78.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发病部位、术后术区愈合情况、首次切缘病理情况,确诊时有无淋巴结转移与CSCC复发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OR>1.6,此外,性别、年龄、皮损长径、术前皮损破溃情况、病理分化程度、辅助放疗等因素对CSCC复发的相关性尚不明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病程(≥20个月)、发病部位(头面暴露部位)、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否)、首次切缘病理情况(阳性)及确诊时淋巴结转移状况(有转移)均为CSCC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早期、准确的诊断对CSCC的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有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早期发现转移、及时处理,从而改善CSCC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皮肤肿瘤 复发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头颈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一类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患者生存时间普遍较短,生活质量较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为止,HNSCC的病因尚未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人体免疫调节机制及炎症反应与HNSCC的关系。其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作为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尤其是HNSCC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IL-1β在HNSCC及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做一综述,为探讨肿瘤病因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β 头颈部肿瘤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头颈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及健康的疾病之一。糖酵解是一种糖的分解代谢途径,高度活跃的糖酵解代谢是肿瘤细胞的特征之一,异常增加的葡萄糖摄取和乳酸堆积赋予了肿瘤细胞更好的生长优势。但其在HNSCC恶性进展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免疫微环境、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明确。顺铂是HNSCC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原因。以往肿瘤耐药的机制研究显示细胞糖酵解水平降低,本文着重探讨HNSCC顺铂耐药的糖酵解特征,以阐明糖酵解对抗肿瘤药物耐药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癌,鳞状细胞 糖酵解 顺铂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phA2在喉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其与喉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SP法)检测90例喉状细胞癌和80例正常状上皮中EphA2的表达情况。结果EphA2在喉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状上皮(p<0.01),EphA2的表达与喉状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和TMN分期有关(p<0.05),而与喉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EphA2可能在喉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EphA2的高表达可能提示了喉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

  • 标签: EphA2 喉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研究ADAM10蛋白表达与口腔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DAM10蛋白在58例口腔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发生的相关性;采用Transwell法检测高、低转移潜能的HN-12和HN-4口腔状细胞癌细胞系的迁移能力,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分别检测2株细胞中ADAM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高转移潜能细胞HN-12中的ADAM10的表达水平,观察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DAM10蛋白的高表达与口腔状细胞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在高转移潜能细胞系HN-12细胞中,ADAM10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低转移潜能细胞系HN-4显著增高(P〈0.01);HN-12细胞中沉默表达ADAM10基因后,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1)。结论:ADAM10蛋白的高表达与口腔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ADAM10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是其影响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ADAM10有望成为治疗口腔状细胞癌转移的新靶点。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ADAM10 转移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蛇草膏外敷在轻度蜂蛰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7例轻度蜂蛰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酸性或碱性溶液湿敷,观察组49例使用复方蛇草膏外敷。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红肿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消肿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复方蛇草膏外敷治疗轻度蜂蛰伤疗效确切。

  • 标签: 复方蛇鳞草膏 蜂蛰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2013年WHO关于宫颈状上皮内瘤变二级命名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Ki-67蛋白在111例宫颈良性反应性病变(良性病变组)、81例CIN1、39例CIN2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低级别及高级别状上皮内瘤变二级命名法中,不同级别病变与p16、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p16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92%、41.98%和64.10%,良性病变组与CIN1、C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3%、32.10%和69.23%,CIN2组与CIN1组、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16和Ki-67蛋白联合检测:在良性病变、CIN1、CIN2组中,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11.71%、9.88%和43.59%,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7.21%、32.10%和20.51%;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20.72%、22.22%和25.64%;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60.36%、35.80%和10.26%。三组中p16阴性着色特点不同,Ki-67的阳性着色特点不同。结论p16蛋白联合Ki-67可以很好地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宫颈状上皮内瘤变,但其有赖于免疫组化判读标准的严格执行;同一级别不同的染色特点可能代表组织的不同生物学特性,但尚需大量的临床验证。

  • 标签: P16 KI-67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二级命名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食管状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2月行食管状细胞癌根治术的患者83例,根据1年内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41)和对照组(n=42),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术前LMR和PLR水平,比较两组患者LMR和PLR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MR、PLR及两者联合检测对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组患者的LMR值较小(3.91±1.73 vs. 5.08±2.15;t=2.710,P=0.008)、PLR值较大(142.81±67.80 vs. 114.03±42.47;t=2.324,P=0.023)、肿瘤直径较大[(4.28±1.61)cm vs. (3.19±1.30)cm;t=3.420,P=0.001]、浸润较深(Z=2.633,P=0.008)、临床分期较晚(Z=2.616,P=0.0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MR预测食管癌术后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0%和58.5%,ROC曲线下面积为0.666(95%CI为0.551~0.782,P=0.009),临界值为4.12。PLR预测食管癌术后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2%和78.6%,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95%CI为0.522~0.761,P=0.026),临界值为130.85。LMR和PLR联合检测预测食管癌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3%和61.9%,ROC曲线下面积为0.675(95%CI为0.560~0.791,P=0.006)。低LMR高PLR组患者的复发率[81.0%(17/21)]高于高LMR低PLR组患者[35.1%(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前LMR、PLR值是预测食管状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有效指标,两者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

  • 标签: 食管肿瘤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 复发
  • 简介:背景:口腔状细胞癌(SCC)的特点是早期转移和预后不良。白细胞介素17F(IL-17F)在许多肿瘤中起保护作用。然而,舌鳞癌组织中的IL-17F表达尚未被研究。方法:使用83个舌状细胞标本和盲法评分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L-17F的表达、位置和分布。根据Kaplan-Meier方法构建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单变量和多变量生存分析。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保护作用 白介素 细胞外 COX比例风险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Ki-67在口腔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0例OSCC和20例正常口腔粘膜(NOM)中VEGF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和Ki-67在OSCC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NO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和Ki-67阳性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OSCC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同时表达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和Ki-67在OSCC中高表达,两者可能与口腔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有关。

  • 标签: VEGF Ki-67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