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模式,而控制人口增长状态的是经济增长模式,人口增长既然与种族主义意义上的繁殖力没有关系

  • 标签: 人口繁殖力 繁殖力研究
  • 简介:什么是人口普查?答: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和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户口整顿、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

  • 标签: 人口普查资料 知识问题 国家统一 户口整顿 数据汇总 编辑出版
  • 简介:摘要:人口模型是描述一地区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规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总人口和出生人口数形成一个正反馈回路,它决定总人口的增长。总人口与死亡人数构成一个负反馈回路,它决定总人口的减少。整个人口系统由这正、负反馈回路耦合而成,总人口的增长趋势则取决于这两个反馈回路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着重介绍了两个早期人口模型,Malthus指数增长模型和Logistic阻滞增长模型,对它们产生的背景、变迁、适用周期以及各自利弊和比较,均做了详细阐述。

  • 标签: 数学模型,人口问题,微分方程,指数增长模型,阻滞增长模型。
  • 简介:人口普查为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提供了翔实、可靠、准确的数据信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发展规模与结构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甘孜藏区人口规模的适度发展、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对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 标签: 人口普查 藏区 人口结构
  • 简介:人口增长是工业文明的伟大成就.“人口爆炸”不是真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力量的重要表现.但是,几十年后中国不再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新人口问题,是由于人口结构变化的结果.“4一2一1”家庭,这种家庭过去也有,但并不普遍,现在成为普遍的.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它导致中国新人口问题,例如老龄化问题、少子化问题、失独家庭问题、未富先老劳动人口减少的问题、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十八届五中全会调整为,“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以应对人口问题的挑战.人口是生产力,是创造价值的重要力量,这是人口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遵循人口生产的规律,对人口生产进行生态设计,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学的重要使命.

  • 标签: 人口问题 人口生产力 人口生产的生态设计
  • 简介:吓人的2000万和宜人的20年中国到底能养活多少人?这个问题前些年引起过很大的争论但无定论。其实,别说中国,北京能“装”多少人,也是一笔糊涂账。翻看北京历年的数据会发现,北京人口规模预测的历史是“不准”的历史,北京的人口控制规模已经走入了一个“屡设屡破”的循环。

  • 标签: 人口规模 北京 数量变化 人口控制 中国 历史
  • 简介:自1934年部分东迁哈萨克人首次进入青海境内起,经过10多年的迁移与纷争,至1954年时哈萨克人口总数在1500左右。之后的30余年间青海哈萨克人进入了稳定生活的时期。1984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决定返迁北新疆各地,而自1985年春天始部分又陆续返回青海格尔木市周边游牧地区,直至2001年,在政府的主导下大部分被整体安置在青海省大柴旦马海地区,少部分迁移至新疆奎屯开干齐镇。自此,马海哈萨克村成为青海省唯一的哈萨克族村落,至2014年4月,总人口为484人。梳理青海哈萨克族1934-2014的人口变迁不难发现:反复迁移是造成青海哈萨克族人口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 标签: 青海哈萨克 人口变迁 反复迁移
  • 简介:自20世纪90年代初总和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以来,我国的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下降。1996年以后,已经长期处于低于1.5的超低生育状态。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没有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由于人口惯性,我国总人口还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到2026年左右到达14.13亿高峰后下降。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人口形势 20世纪90年代初 总和生育率 更替水平 生育水平
  • 简介: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政府继2013年底出台"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又于近期推出了"全面两孩"政策,以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采用Leslie人口预测模型对"全面两孩"政策后的人口增量与人口结构进行预测,进而分析该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理想假设的前提下,"全面两孩"政策将对人口老龄化产生一定缓解作用,但依据"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作进一步分析发现,受一系列现实因素的影响,"全面两孩"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的缓解作用并不显著。为此,应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并重的措施,大力宣传和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减轻家庭抚养二孩的经济负担,改善社会抚养环境等,使良好的人口政策真正对老龄化发挥有效的缓解作用。

  • 标签: “全面两孩” 老龄化 人口增量 Leslie模型
  • 简介:摘要:人口规模与质量对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有决定性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和最活跃的因素。城市群和城市将聚集更多人口,山东省人口集聚现象明显的城市是青岛和济南。青岛连续两年跻身全国人口增长最多的前十城市。济南市也进入了全国人口增长最多的前十城市。

  • 标签:
  • 简介:论构建我国人口政策与人口立法的互利互补体系宋伯勤到1995年底我国人口数已愈12亿,据预测到下世纪40年代,我国人口将高达15—16亿。这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增长速度上,都将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十分严峻的负面影响。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率极低,综合国...

  • 标签: 人口政策 人口立法 互利互补 城市化 人口问题 人口流动
  • 简介:2010年春节过后不久,“用工荒”再度上演,与2004年起每年出现的“用工荒”有所区别的是这一次是全线告急:珠三角、长三角缺工数激增至数百万,除前些年出现的技术工人短缺,普工也开始招不到人。“用工荒”的关注度渐次下退,富士康多起工人自杀又轩然而起,

  • 标签: 人口学家 中国人口 “用工荒” 拐点 技术工人 2010年
  • 简介:大量研究证实流动人口会降低全国各城市生育率水平,但是两者的数量关系仍然不是十分清楚。本文以广东为例,利用1990—2005年广东流动人口和出生人口数据,对流动人口变动与广东出生人口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 标签: 流动人口 出生人口 广义差分法
  • 简介:少数民族人口与发展问题始终是民族人口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研究少数民族人口现代化,本质上正是研究少数民族人口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少数民族人口现代化的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丰富人口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而且对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透过人口现代化的视角对裕固族人口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对正确评价裕固族人口现状,

  • 标签: 人口现代化 人口现状 裕固族 历史 少数民族 人口与发展
  • 简介:为了解受金融危机影响而提前返乡的流动人口的从业、生活状况、返城意愿以及相关的服务需求,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的影响,2008年11~12月,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在全国各地开展了提前返乡流动人口摸底调查,并对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六个流出人151大省(市)进行了抽样调查。

  • 标签: 人口调查 返乡 国际金融危机 流动人口 生活状况 服务需求
  • 简介: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姜涛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繁衍,似乎太急促了。人们刚刚送走“世界五十亿人口日”(1987年),便迎来“亚洲三十亿人口日”(1988年)。而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早在1981年就已步入10亿人口的大关。当代中国...

  • 标签: 中国近代 城乡人口结构 现代启示 人口变迁 东部季风区 中国人口
  • 简介:提出利用人工社会的思想,结合复杂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人工人口系统以及相应的人口计算试验手段和人口管理平行系统的设想.主要工作包括人工人口系统的基本框架,计算试验与人口政策的评估、平行系统与人口控制与管理,以及基本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实现方式.

  • 标签: 人口问题 复杂系统 人工社会 计算试验 平行系统 人工人口系统
  • 简介: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问题真正引起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关注,以致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应当是始于1982年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和两年后(1984年)的墨西哥城“国际人口大会”。然而,曾几何时,到开罗“国际人口发展大会”时,人口老龄化的浪潮便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60个国家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成了三个整体性的“老年洲”。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尚不知“人口老龄化”为何物,那么,仅仅20年后的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问题的严峻挑战。

  • 标签: 老年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 20世纪80年代初 发展中国家 审慎 发达国家
  • 简介:人口文化是人口与文化交叉、结合、统一形成的新概念,是一种特定范围、特定性质和特定意义的文化。它又是人口与文化的人为的、机械简单的相加和拼凑,而是人口与文化在各自发展的历程中自然的、必然的、规律性的接合、溶合并到达内在本质的结合和融合,人口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的现代交叉学科,如同一切真正的社会科学一样,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重要领域 人口文化 人口文化学 人口生产 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