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总结部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拟行单心室姑息而最终转换为双心室解剖纠治的外科策略。方法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14例原计划拟行单心室矫治的复杂先心病患儿最终转换为双心室解剖矫治,依据左、右心室发育及解剖特性分为2组:左右心室对称组(9例),均表现心内畸形复杂,但左、右心室发育对称,包括室间隔缺损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4例、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2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伴右心室双出口伴主动脉弓离断1例、右心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伴房室连接不一致1例和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1例;左、右心室不对称组(5例),均为功能性单心室,包括心脾综合征3例、心室不平衡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2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死亡、心脏功能及再手术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左右心室对称组接受双心室解剖矫治等待期(56.4±38.9)个月,术后死亡1例,早期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2例、胸腔积液3例和肺部感染2例。左右心室不对称组接受双心室解剖矫治等待期(20.4±15.8)个月,不对称侧的心室舒张期末容积(33.6±2.1)ml/m2,术后无死亡,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心律失常1例和肾功能衰竭1例。两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和ICU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4个月~3年,无院外死亡病例,左右心室对称组1例因上腔静脉与右心耳吻合口梗阻而再手术,左右心室不对称组1例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置入心内膜永久性起搏器,全组心功能NYHA分级均为Ⅰ-Ⅱ级。结论不论左右心室发育良好或不对称的复杂先心病在计划拟行单心室矫治术前,通过术前的综合评估均有助于发现适宜病例,根据其解剖特性采取相应的双心室转换外科策略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中远期结果仍需进一步随访。

  • 标签: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双心室转换 单心室矫治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图左心室劳损(LV)和左心室肥厚(LVH)对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到我院治疗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766例,心电图左心室劳损和左心室肥厚的预测值用Sokolow-Lyon(SL)电压标准和Cornell电压-时间(CVDP)标准评估,通过对其他预后协变量调整并进行评价。结果:心电图左心室劳损患者的心肌梗死的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心电图劳损的患者(HR=2.7,95%CI:1.4-5.3,P=0.006)。与非心电图左心室肥厚的患者比较,SL标准与CVDP标准联用诊断的左心室肥厚患者心力衰竭的风险显著增加(95%CI:4.7-26.4,P〈0.001);行主动脉瓣置换术风险显著增加(95%CI:1.6-3.2,P〈0.001);非致死性梗死、心力衰竭或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风险也显著增加(95%CI:1.2-3.7,P〈0.05)。结论:心电图LV和LVH是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心电图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劳损 主动脉瓣狭窄
  • 简介:摘要: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语感,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途径。阅读质量的好与坏,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知识具有深度影响。小学语文课标中强调学生应具有一定的阅读量,这就需要教师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水平。据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 简介:家庭化既是当前人口流动的典型特征,也是未来人口流动的大势所趋。本文将农地流转引入家庭化流动决策的分析框架之中,提出有关家庭化流动的两类概念研究范式,并利用2011—2012年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三类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监测调查数据,围绕农地流转与流动人口家庭化两大热点问题,从流出地的视角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包括:在不同的概念研究范式和回归模型方法下,家庭化流动受到农地流转显著积极影响的结论都能得以验证;农地流转在家庭化流动影响因素模型中存在内生性,以村级农地流转度作为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农地流转对家庭化流动的促进作用仍然可被证实。本文不仅更加系统地界定了家庭化流动的范畴,而且更为深入地探讨了农地流转对其产生的影响,具有农地流转的超经济意义、城镇落户的流出地驱动、家庭发展的多政策整合、就业促进的新常态模式等方面的政策启示。

  • 标签: 家庭化流动 农地流转 流出地 工具变量
  • 简介:本文对核电厂液态流出物和气载流出物排放氚的化学类别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给出了可能的排放量。结合对环境生物、空气中氚的监测经验,分析了开展核电厂液态流出物和气载流出物中不同化学类别氚监测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开展相关监测和剂量评估模式改进的有关建议。

  • 标签: 核电厂 流出物 化学类别 监测
  • 简介:请你仔细地观察自来水笔的笔尖.注意到了笔尖中间有一条纵向分开的细缝吧?通过特意造出的这条细缝,利用毛细管现象,墨水就会适量地流出来,

  • 标签: 自来水笔 墨水 毛细管现象 压力
  • 简介:如同国际贸易的进口与出口。FDI流入与流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国家FDI流入,外国企业流动的所有权优势与本国不可流动的区位优势互补,这有利于该国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反过来.一个国家FDI流出,该国企业所有权优势与其它国家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其它国家的比较优势,因此,FDI流入与流出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从FDI流入与流出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分析,我国FDI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条件下,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应加快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协调发展。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FDI) 流入 流出 问题 政策
  • 简介:本文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豁免”、“排除”和“解控”出发,说明普通工业排放的废气和废液是豁免或排除的,核与辐射设施排放的气态和液态流出物是解控的,是非放射性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澄清概念,达到形成核与辐射设施排放的气态和液态流出物是非放射性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不构成危害的共识.

  • 标签: 气态流出物 液态流出物 解控排放
  • 简介:摘要:从目前核电厂的运行来看,为了保证核电厂正常运行,避免核电厂出现放生物泄漏,在核电厂运行中需要对核电厂流出物的放射性核素进行有效监测,通过对核电厂流出物放射性核素实施监测,掌握核电厂流出物的基本状况,防止核电厂流出物因放射物质超标造成环境污染。

  • 标签: 核电厂流出物 放射性核素监测 方法与措施
  • 简介:摘要:在汽柴油加氢装置中,反应流出物系统是受腐蚀现象最为严重的。在不同环境下,经过加氢装置反应后系统中的流出物会呈现出不同类别的腐蚀性,如氯化铵腐蚀、氢硫化铵腐蚀等。本文通过对汽柴油加氢装置反应流出物系统中的腐蚀性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腐蚀性措施。

  • 标签: 加氢装置 反应流出物 腐蚀 对策
  • 简介:摘要:高压加氢炼化装置反应流出物空冷及相连管道是加氢裂化装置的关键设备,具有高压、高温、临氢、含氯化铵等腐蚀性介质的特点。尤其是加工高硫、高氮、高酸原料的装置,反应流出物中存在NH3、HC1、H2S等杂质,随着反应物的冷却,过程中会发生结晶反应,形成的NH4C1、NH4HS固体颗粒,易在管壁沉积,导致腐蚀和堵塞。加氢装置的反应流出物导致高压换热器及系统的结晶堵塞、腐蚀失效问题经常发生,对生产装置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加氢装置反应流出物系统铵盐的主要危害在于沉积,造成管道堵塞、空冷爆管以及铵盐垢下腐蚀。

  • 标签: 加氢裂化装置 反应流出物 堵塞原因
  • 简介:摘要:氚是氢的同位素之一,是裂变能量排放的一种基本放射性气体,也是热核融合反应堆中的一种基本原料。氚仍然被认为是氚监测的辐射防护和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优化该国的有关监测技术和设备,以实现环境目标。一般而言,在监测氚排放时,应事先了解要监测的废水的具体信息和优先事项,了解要测试的实体的总体状况,合理有效地收集相关地质数据、原始设计信息和记录并不断优化健康监测的形式和内容。其他监测活动包括健全的监测技术、适当的监测标准、健全的科学方法和适当的监测和试验工具,以及对最终结果的评估、核电站废水的总体状况摘要和分析报告。

  • 标签: 核电厂 流出物 排放氚 化学类别 监测方法
  • 简介:摘要心室间隔缺损(ventrieularseptaldefect)可单独存在,亦可作为法洛四联症或艾森曼格综合征的一部分而存在。一般所称心室间隔缺损是指单纯的心室间隔缺损,而不是伴有其他畸形的心室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是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又以膜部间隔周围的缺损最为常见。本病在男性略多见。

  • 标签: 心室间隔缺损 膜部间隔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室电风暴的急救与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17例心室电风暴患者的急救与监护,针对性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抢救成功15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88.9%。结论密切观察病情,正确识别心室电风暴的预警信号,及时实施有效的电复律/除颤,以及针对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制定并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救与护理 心室电风暴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临床诊治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40例进行临床诊治效果分析,对这4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诊治,观察诊治效果。结果40例患者住院时间3h至13d,36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2例死于顽固性全心衰竭,2例死于心室纤颤。抢救成功率90%。结论在对患有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时,其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这种常规常规治疗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还是需要尽快的进行病情的确诊,同时尽快的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痊愈几率,从而更好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临床诊治 分析
  • 简介:患者女,56岁.因反复发作晕厥.黑矇6年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近10年.常规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接性逸搏心律(图1A.胸片示:右上肺叶背段肺不张,伴少量胸水,心影呈普大型,以左室大为主.为明确肺部病变性质,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防止心脏意外发生,决定采用经食管保护性心室临时起搏.

  • 标签: 临时 心室起搏 食管 反复发作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左室
  • 简介:患者女,28岁,阵发性心悸半年,加重半个月。既往尤手术史、外伤史,10余年前有长期发热病史。查体心尖部可闻及4级/6G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倒置。X线胸片:两肺淤血,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左心缘下段局限性向外膨凸.内可见钙化影。心胸比0.66。

  • 标签: 室壁瘤 假性 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