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防护认知状况,为制定和实施相关培训,改进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20年1月20日至2月17日浙江大学金华医院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中出现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的13名护士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理论知识认知度偏低、危险因素识别局限、风险评估未落实、处理措施不及时、缺乏防护意识、管理培训不完善、医用防护物资不足7个主题。结论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防护认知度较低,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其相关知识的培训,改进管理策略,增强其防护意识,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定期加强风险评估,采取预防措施,及时保障抗疫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隔离病房 护士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防护认知状况,为制定和实施相关培训,改进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20年1月20日至2月17日浙江大学金华医院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中出现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的13名护士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理论知识认知度偏低、危险因素识别局限、风险评估未落实、处理措施不及时、缺乏防护意识、管理培训不完善、医用防护物资不足7个主题。结论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防护认知度较低,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其相关知识的培训,改进管理策略,增强其防护意识,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定期加强风险评估,采取预防措施,及时保障抗疫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隔离病房 护士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降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中压力损伤中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285例颈椎或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68例,女127例;年龄38~59岁[(47.8±8.5)岁]。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38例实施手术室系统化护理,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系统化评估和管理(观察组);147例实施常规术中护理,仅进行术中的压疮预防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当天压力损伤发生率、术后3 d损伤程度及损伤部位、术后当天和3 d损伤面积,其中损伤程度根据美国国家压疮顾问组(NPUAP)发布的新的压力损伤分期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当天压力损伤发生率[5.1%(7/138)]低于对照组[12.2%(18/147)](P<0.05)。术后3 d损伤程度Ⅰ期、Ⅱ期、Ⅲ期压力损伤发生率[2.9%(4/138)、2.2%(3/138)、0.0%]也均低于对照组[8.2%(12/147)、3.4%(5/147)、0.6%(1/147)](P<0.05)。术后3 d两组膝部、胸部、面部和髂前上棘发生压力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面部和髂前上棘压力损伤的总占比为71%(5/7),对照组的总占比为83%(15/18)(P>0.05)。观察组的损伤面积在术后当天和术后3 d分别为(3.2±1.2)cm2和(3.2±1.1)cm2,均小于对照组[(5.1±1.5)cm2、(5.1±1.4)cm2](P<0.01)。结论相比于常规术中护理方法,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可显著降低或减少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程度和损伤面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手术室 压力性溃疡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CDA)构建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的集束化干预策略。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与MARSI护理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10名函询专家采用MCDA对MARSI患者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各项护理措施赋分。计算每项措施的推荐意见得分,形成推荐意见,并通过预试验验证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可行。结果10名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0,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函询后拟定14项护理推荐意见进入集束化干预策略条目池,得分排名前5项的护理措施为: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标准化应用与移除医用粘胶剂的操作技术;在粘贴医用粘胶剂之前,应用无酒精皮肤保护剂;使用医用粘胶产品前,皮肤应完全待干(≥30 s);正确描述损伤类型、颜色、范围等。结论运用MCDA可以科学构建MARSI集束化干预策略。

  • 标签: 护理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多准则决策分析 集束化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1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ICU和血管外科ICU收治的4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资料收集表进行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ICU患者CVC置入部位发生MARSI的影响因素。结果ICU患者CVC置入部位的MARSI发生率为6.89%(33/479)。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住ICU时长、NRS 2002评分、皮肤水肿是ICU患者CVC置入部位发生MARSI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33、1.005、4.221、13.107;P<0.05),血清白蛋白、皮肤黏膜颜色正常是ICU患者CVC置入部位发生MARSI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876、0.052;P<0.01)。结论护士应加强对具有发生MARSI危险因素的ICU患者的评估与干预,有效预防CVC置入部位MARSI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中心静脉导管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在减少电极片发生改变皮肤组织损伤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日-2019年12月31日安置心电监护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品管圈十大手法,对住院患者因电极片导致的皮肤损伤进行质量改进。结果:骨科使用电极片导致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从5.19%降至2.48%。结论:通过品管圈的运用,可有效降低使用电极片引起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心电监护 电极片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化护理流程在预防ICU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80例ICU患者摸球分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40例行标准化护理流程。结果:观察组器械相关压力损伤发生率更低,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标准化护理流程 ICU患者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自制减压水囊在预防下肢骨牵引患者足跟处压力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室 2020 年 1 月—2021 年 4 月实施下肢骨牵引治疗的 98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49例和对照组 49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抬高足跟的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减压水囊垫于足跟处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及皮肤状况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自制减压水囊 下肢骨牵引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童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压力损伤管理中护理敏感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20年神经外科4级手术中压力损伤的原因,并以2021年神经外科4级手术术中压力损伤发生率作为敏感指标进行监测,探讨儿童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压力损伤发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结果:2020年神经外科4级手术共计200例,其中发生压力损伤为12例,经过计算发生率为6.0%;2021年神经外科4级手术共计219例,其中发生压力损伤为7例,经过计算发生率为3.1%,由此可见,2020、2021年神经外科4级手术术中压力损伤发生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敏感指标能够具有针对的预防和改善儿童神经外科手术压力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护理敏感指标 压力性损伤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3月至 2021年8月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 要:冷库压力管道的定期检查是在数据复核和宏观检查的基础上,结合管道潜在的损坏方式,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来满足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缺陷的过程。如何开展有针对的定期检查工作,尽早发现冷库压力管道安全隐患,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因此,笔者分析了冷库压力管道的损坏模式和定期检查技术。

  • 标签: 冷库压力管道 损伤模式 定期检验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相比于标准护理方法,以药用蜂蜜为敷料能否缩短PICU患儿1~3期压力损伤的愈合时间。设计多中心开放式平行分组随机对照试验。场所和研究持续时间三级医院PICU,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对象纳入发生压力损伤(1~3期)且年龄在2个月~17岁的危重症患儿;排除使用两种以上正肌力药物、有急性伤口感染征象、伤口直径>5 cm或已知对蜂蜜过敏的患儿。干预措施将患儿随机分为药用蜂蜜敷料组或标准(常规)伤口护理组,以治疗压力损伤。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主要结果是伤口愈合时间,干预组采用麦卢卡或活性钩吻蜂蜜敷料/凝胶,随访纳入患儿至死亡或出院。共纳入99例患儿,干预组51例,标准护理组48例。组间包括营养状态在内的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面罩接触点的骨隆起。干预组和标准护理组的中位痊愈时间分别为7 d(95%CI 6~7)和9 d(95%CI 7~10)(P=0.002,对数秩检验)。在任意时间,干预组患儿的压力损伤愈合可能是标准护理组的1.9倍(风险比1.86,95%CI 1.21~2.87)。干预组未发生过敏反应或继发伤口感染。结论药物蜂蜜敷料的使用减少了危重患儿压力损伤愈合时间。无患儿发生过敏反应或继发性细菌感染。

  • 标签: 蜂蜜 伤口护理 压力性溃疡 压力性损伤 药用蜂蜜 钩吻蜂蜜 麦卢卡蜂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相比于标准护理方法,以药用蜂蜜为敷料能否缩短PICU患儿1~3期压力损伤的愈合时间。设计多中心开放式平行分组随机对照试验。场所和研究持续时间三级医院PICU,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对象纳入发生压力损伤(1~3期)且年龄在2个月~17岁的危重症患儿;排除使用两种以上正肌力药物、有急性伤口感染征象、伤口直径>5 cm或已知对蜂蜜过敏的患儿。干预措施将患儿随机分为药用蜂蜜敷料组或标准(常规)伤口护理组,以治疗压力损伤。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主要结果是伤口愈合时间,干预组采用麦卢卡或活性钩吻蜂蜜敷料/凝胶,随访纳入患儿至死亡或出院。共纳入99例患儿,干预组51例,标准护理组48例。组间包括营养状态在内的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面罩接触点的骨隆起。干预组和标准护理组的中位痊愈时间分别为7 d(95%CI 6~7)和9 d(95%CI 7~10)(P=0.002,对数秩检验)。在任意时间,干预组患儿的压力损伤愈合可能是标准护理组的1.9倍(风险比1.86,95%CI 1.21~2.87)。干预组未发生过敏反应或继发伤口感染。结论药物蜂蜜敷料的使用减少了危重患儿压力损伤愈合时间。无患儿发生过敏反应或继发性细菌感染。

  • 标签: 蜂蜜 伤口护理 压力性溃疡 压力性损伤 药用蜂蜜 钩吻蜂蜜 麦卢卡蜂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瞻护理对ICU危重症病人压力损伤发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ICU危重症患者100例(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前瞻护理。对组间的压力损伤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与Braden评分进行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实施前瞻护理之后的压力损伤发生率更低于对照组,且其护理总满意率与Braden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对ICU危重症患者实施前瞻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ICU 危重症 压力性损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整合国内外关于预防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CVAD-MARSI)的相关证据,进行最佳证据的分析及总结,为建立健全的静脉输液治疗体系及CVAD-MARSI管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按照"6S"模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护理数据库、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苏格兰学院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Cochrane Library、美国输液护士协会、PubMed、医脉通指南、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中关于预防CVAD-MARSI的证据,包括指南、最佳实践、系统评价、专家共识、证据总结,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1日—2021年2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其中3篇指南,1篇系统评价,5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最佳证据涵盖患者评估、皮肤准备、敷料使用、提高舒适度及组织管理5个方面,共26条证据。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可从患者评估、皮肤准备、敷料使用、提高舒适度、组织管理方面采取措施。证据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情境,选择有针对的最佳证据,以减少CVAD-MARSI对患者的危害。

  • 标签: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预防 血管通路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证据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成人ARDS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损伤预防的证据,为临床护士对成人ARDS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损伤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健康学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Cochrane Library、医脉通、EMBASE、PubMed、BMJ、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关于成人ARDS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损伤预防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分析、RCT及类试验研究。检索时限为2010年12月1日—2020年12月1日。由4名人员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人员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提取和汇总。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1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2篇RCT、1篇类试验研究。从评估、干预措施、监管、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及预防遵循原则5个方面,提取出12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成人ARDS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便于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更具针对、科学压力损伤的评估及护理。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俯卧位 机械通气 压力性损伤 证据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预防的标准护理方案。方法2020年1—6月在文献检索、文献综述以及案例回顾总结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压力损伤发生、发展的临床特征基础上,初步构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患者预防的标准护理方案,采用德尔菲法对8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对各项措施进行评分、修订并最终完成完整的干预方案。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0.83。构建一套完整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标准护理方案,包括3个维度、11项护理措施与26个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患者预防的标准护理方案的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所形成的条目能很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可以为此类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的预防提供指导意见。

  • 标签: 压力性溃疡 主动脉夹层 手术室护理 德尔菲法 方案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对患者术后压力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3月/2020年2月(开始/结束)9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压力损伤发生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便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护理中,予以循证护理效果明确,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下肢骨折护理 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发生率(MDRP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医护人员 MDRPI发生率”为活动主题,选择2020年2月1日-4月30日我院急诊医护人员共计205人为对照组(QCC对策实施前),2020年5月1日~7月31日急诊医护人员205人为观察组(QCC对策实施后),比较活动前后医护人员MDRPI发生率。结果 医护人员MDRPI发生率由活动前24.39%降至活动后的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品管圈 医护人员 MDRPI 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