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SNP)是指不同个体间在基因水平上的单核苷酸变异,平均每1000对碱基出现一个SNP,两个无关个体间大约有300万个SNP。SNP可影响个体用药上的安全和有效。不同个体因SNP的不同,可能会造成对同一药物反应的差异。有时由于这种个体间遗传学上的差别,同一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效果和毒副作用的差异可以达到300倍之多。在SNP分析基础上的个体化用药可以指导患者安全和有效用药,减少医疗成本。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药物基因组学 个体化用药 基因水平 药物反应 遗传学上
  • 简介:[摘要] 转基因技术自上个世纪开始应用以来,给各界学者专家带来了很大的争议,其安全性问题更是受到了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本文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转基因食品的政策及监管方法进行了比较。

  • 标签: [] 转基因 安全性 中外管理
  • 简介:摘要:遗传学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及其规律;人类对遗传的研究从性状开始的,遗传因子的发现到证明遗传密码的存在并破译遗传密码的过程是人们认识遗传的物质基础并揭示遗传规律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遗传基因这个抽象的概念在思维上和实质上逐渐接近染色体、DNA;然后科学家们证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从此基因不再是抽象的概念,以后人们又发现性状的表达离不开蛋白质(酶)合成,于是科学家们推测并证明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于是最终孟德尔的假设得到了科学解释。人民对遗传学的研究是实质上揭示基因表达的过程,这是生物学史上的重大发现。

  • 标签: 性状 基因 基因的表达 启动 结构基因 基因表达的调控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攀升,教育领域逐渐被大众所重视,其中就包含了学前教育的部分,更多的年轻家长也逐渐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进而愿意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并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是幼儿最初所接受到的教育场所,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当前幼儿的教学中推出了“家园共”的教学模式,由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进行的更加全方位的教育。本文主要探究如何提升“家校共”模式的有效,以期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学,是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

  • 标签: 幼儿园教育 家庭教育 家园共育 途径
  • 简介:出血是大剂量电离辐射后所致损伤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且可发展在民致命的出血综合征,国内外均尝试在辐射或化疗动物模型上用一些细胞因子促进血小板恢复,以减少出血,但由于多次注射等不尽人意,因此人们仍在进行新措施的研究,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可能增加感染的几率,本实验尝试运用质粒载体对辐射损伤进行基因治疗,本研究观察了辐射对体内质粒载体基因转移效率的影响,以及转移hIL-6基因后对照射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经6.5Gy照射的小鼠一次肌内注射表达IL-6的质粒DNA后,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6水平,以蛋白表达量评价基因转移效率,结果显示,治疗组从照后4天hIL-6开始增加,于照后1天左右达峰值,而此时对照组仍处于低水平,治疗组照后28天时蛋白表达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同照射剂量治疗组的结果相比,7.5Gy照射组hIL-6水平约为5.0Gy照射组的两倍,体内高表达的hIL-6明显促进照射小鼠造血恢复,治疗组不仅血小板物最低值明显提高,而且骨髓细胞中CFU-GEMM和CFU-Meg也明显增加,外周血血小板板数的增加部分是由于网织血小板的增加,说明巨核细胞释放血小板的速度加快,以上结果表明电离辐射要以明显提高IL-6质粒DNA的体内转染效率,为质粒载体基因的方法治疗辐射所至的造血损伤奠定了实验基础。

  • 标签: 基因治疗 血小板生成 白细胞介素6 辐射损伤 质粒DNA
  • 简介:犯罪包含着犯罪人与受害方,犯罪人与社会及其国家之间的衔突。报应司法采用形而上的哲学方法分析犯罪原因,认为犯罪是犯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犯罪所侵害的主要是国家的统治秩序,因此,在“以怨报怨”观念支配下,主张犯罪人承担刑罚这样的抽象责任。恢复性司法以实证的方法研究犯罪,认为犯罪是社区关系失调的产物,犯罪侵害的不仅是国家利益,还包括被害人利益和社区利益,因此,在“以直报怨”观念支配下,主张犯罪人要面对受害方承担道歉、赔偿等具体责任。

  • 标签: 观念 利益 责任
  • 简介:自然界的生物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同样是人.同样是狗,同样是猫,他(它)们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实际上是由五花八门的蛋白质构成的一个个“物体”。不同的蛋白质还行使着不同的

  • 标签: 转基因动物 蛋白质 转基因兔 生物学 自然界 科学家
  • 简介:摘要黄疸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临床表现,病因繁多,诊断困难。而遗传因素是代谢相关黄疸的常见病因之一。本文将重点介绍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及其他代谢紊乱相关黄疸性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遗传相关性黄疸 胆红素代谢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肥胖相关基因多态及肥胖和胆管癌的相关,为肥胖、胆管癌的风险分析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2月~2016年8月,以邢台医专附属二院外科接待的肥胖症患者、肿瘤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单纯肥胖症患者146例,纳入单纯肥胖组,单纯胆管癌患者31例,纳入单纯胆管癌组,胆管癌合并肥胖患者43例,纳入合并组,同期接待的体检卡健康人群5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rs8050136、rs9939609基因分析。结果单纯肥胖组、单纯胆管癌、合并组的rs8050136的CC、AC、AA比重与rs9939609表达TT、AT、AA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rs9939609TT比重低于对照组,AT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标签: 基因多态性 肥胖 胆管癌
  • 简介:摘要近几年遗传痉挛截瘫在分子遗传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定位了16个基因相关位点,其中10个疾病基因已被克隆。新基因位点的发现及疾病基因的克隆,进一步完善了基因诊断并为揭示其分子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 标签: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基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叶酸代谢基因多态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方法:选取2020年11月到2021年12月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结局正常的女性各100例展开研究,分别设为不良妊娠组与正常组,均进行叶酸代谢基因多态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MTHFR基因多态、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有差异(P<0.05),MTHFR C677T、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有差异(P<0.05)。不良组的MTHFR C677T、MTHFR A1298C基因多态多于正常组(P<0.05)。结论:叶酸代谢基因多态和女性不良妊娠结局存在相关

  • 标签: 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 不良妊娠结局 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目的比较HBVS基因与HCV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融合基因免疫与联合基因免疫的效果,为HBV和HCV融合基因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同时含HBVS基因与HCV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SCpcDNA3.1、含HBVS基因真核表达质粒SpcDNA3.1、含HCV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CpcDNA3.1分别免疫小鼠;将SpcDNA3.1+CpcDNA3.1联合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抗HBs和抗HCV。结果无论是抗HBs和抗HCV阳转出现的时间、阳转率和体液免疫应答强度,融合基因免疫都优于联合基因免疫:融合基因免疫的抗HBs的应答强度低于SpcDNA3.1质粒的免疫,抗HBc的应答强度高于CpcDNA3.1质粒的免疫。结论HCVC基因或其表达产物对HBVS基因或抗原的表达和提呈有抑制作用;HCVC基因与HBVS基因相融合,更有利于HCV核心蛋白的提呈。

  • 标签: 融合基因免疫 联合基因免疫 C基因 效果研究 pcDNA3.1 真核表达质粒
  • 简介:“各位听众大家早上好,这里是动感101的‘早安13问’,请在以下描述中猜出我们所描述的是上海的哪一个标志建筑:她坐落于上海静安区;她属于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她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延安高架路时可以看到整个建筑的全貌;她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最重要的会议、展览场地……”

  • 标签: 上海静安区 标志性建筑 建筑风格 古典主义 50年代 展览场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家园共模式不仅是今后幼儿教育发展的常态趋势,更是幼儿教育客观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应注重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共活动,充分挖掘家长的主动,合力施教。笔者针对当前幼儿园家园共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以促进家园共模式的实施。

  • 标签: 家园共育模式幼儿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33a(miR-133a)和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2同源基因1(SIRT1)在电针促进废用肌萎缩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0只小鼠,将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进行尾悬吊构建废用肌萎缩模型,实验组在尾悬吊的同时进行电针刺激,刺激穴位为阳陵泉和足三里,每日刺激1次,每次15 min,连续治疗14 d。正常组和实验对照组则常规饲养,不进行任何干预。3组大鼠均于实验组干预14 d后统一取材,测定比目鱼肌、腓肠肌的湿重比和横截面积,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骨骼肌和线粒体结构,Western Blot检测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2同源基因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C辅激活因子1a(PGC-1a)、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a)以及磷酸化-AMPK-a(P-AMPK-a)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肌肉萎缩F盒蛋白(Atrogin-1)、肌肉特异性环指蛋白1(MuRF1)、微小核糖核酸-133a(miR-133a)、SIRT1、配对盒基因(Pax7)、生肌调节因子(MyoD)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的表达,试剂盒检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浓度和NAD+/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结果干预14 d后,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比目鱼肌的湿重和横截面积分别增加了21.03%、30.25%(P<0.05),腓肠肌的湿重和横截面积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加了5.24%、16.96%(P<0.05)。实验组Atrogin-1、MuRF1、SIRT1、PGC-1a、NAMPT、P-AMPK-a/AMPK-a的表达和NAD+浓度、NAD+/NADH均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miR-133a的表达则较实验对照组干预14 d后增加了163.3%(P<0.05)。干预14 d后,与细胞增殖相关的Pax7、MyoD基因在实验对照组中表达的显著上调,与正常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细胞分化相关的MyoG基因则呈高表达状态,与正常组和实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RT1相关通路属于机体反射保护机制之一,参与介导骨骼肌的自然恢复;电针刺激经miR-133a/SIRT1增强成肌细胞分化,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从而促进废用肌萎缩的恢复

  • 标签: 废用性肌萎缩 电针 miR-133a SIRT1 骨骼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