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行协同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76例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8例。对照组行基础干预,试验组行协同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和SF-36量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结果护理后试验组VCmax(3.10±0.30)V/L、FEV1(1.81±0.15)L、PEF(5.07±0.35)s、FEV1/FVC(81.8±2.10)%改善高于对照组(2.12±2.32V/L、1.55±0.10L、3.78±0.43s、67.10±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F-36QOL的7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协同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下早期运动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选取2019年1—3月行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符合标准的患者以科室为单位随机(抛硬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最终试验组47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接受普外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及术后运动指导,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主要比较2组患者身体状况、术后4周运动能力水平恢复率,其次比较住院期间运动耐量(离床活动时间)、出院准备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在术后当天运动目标达标率最低为42.6%(20/47),在术后第4天运动达标率最高为89.4%(42/47);试验组每日离床活动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8.437~-7.381,P<0.01)。试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第3天多维疲劳量表得分分别为(58.74 ± 17.41)h、(59.02 ± 9.46)分,对照组分别为(71.82 ± 21.53)h、(62.61 ± 7.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263、-2.046,P<0.05);2组其他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能提高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早期运动依从性,能有效改善运动耐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能缓解术后疲劳状况,促进早期康复。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协同护理 早期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知情决策的质量,并探讨其与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进行择期PCI知情决策交流的、疑诊或确诊SCAD的住院患者。通过查询病历和问卷调查分别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和知情决策信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决策结果分为同意组(152例)和拒绝组(2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相关的知情决策要素。结果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知情决策交流共174人次,由81名医生完成,仅5(2.9%)人次交流内容满足知情决策七要素,12(6.9%)人次满足知情决策基本要求。与同意组比较,拒绝组的年龄较大,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阳性率较低,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药物应用率较低(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讨论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OR=6.05,95%CI:1.08~33.85, P=0.041)及其优缺点(OR=6.40,95%CI:1.07~38.18, P=0.042)的患者更容易拒绝冠状动脉造影,而讨论择期PCI风险(OR=0.06,95%CI:0.01~0.29, P<0.001)的患者与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有关。结论医生与SCAD患者有关冠状动脉造影的知情决策交流通常是不充分的,交流内容涉及替代方案的患者更倾向于拒绝冠状动脉造影。

  • 标签: 知情决策 稳定性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作者: 李德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种植科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 710032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改善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稳定性的有效手段,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增宽术的应用日趋广泛,然而其风险因素、术式决策及关键技术原则尚缺乏深入系统讨论。本文重点介绍了当前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增宽术的临床常用术式;系统讨论并提出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增宽术外科五原则;针对常用术式,探讨了影响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增宽术疗效的局部解剖因素,基于风险评估提出手术决策方案,以期为此类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 标签: 牙种植 牙种植体 角化黏膜增宽术 根向复位瓣前庭沟加深术 游离龈移植 软组织替代材料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共享决策是一种医护患共同参与决策的新方式。本研究就共享决策模式的概述、共享决策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建立乳腺癌患者共享决策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共享决策 乳腺肿瘤 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难点与手术决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因复杂肝胆管结石病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治疗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0.8岁(范围:14~67岁)。所有患者均有上腹部疼痛表现,其中4例伴有发热。所有患者均有胆囊切除术史。行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胆道探查术7例,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胆道探查术2例,腹腔镜下肝方叶切除(肝脏4b段+部分5段)+肝门胆管整形+胆道探查术2例,腹腔镜下肝方叶切除(肝脏4b段+部分5段)+肝门胆管整形+重建胆肠吻合术2例。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腹部超声和胆道镜。结果本组13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2 h(范围:3.6~6.5 h),平均出血量278 ml(范围:120~580 ml)。1例术中出现十二指肠球部损伤,缺损面积约1.0 cm×1.2 cm,及时发现后评估缺损面积,对损伤部位予以修剪,采用可吸收线横行间断缝合十二指肠球部,修补后行胃空肠吻合术;1例出现小肠浆膜层损伤,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包埋,术后恢复顺利。本组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腹部超声及经T管窦道胆道镜检查,其中3例患者发现胆道残留结石(2例在术后3个月行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尽结石;1例患者因手术后未满3个月,处于恢复期未处理结石),余10例患者均无结石残留。结论充分掌握复杂肝管结石手术中的三项关键技术——粘连松解及肝门显露、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下胆肠吻合口处理,是安全施行腹腔镜技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基础。

  • 标签: 腹腔镜 复杂肝胆管结石 手术难点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基于证据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单位性质改革的决策建议,完善现有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方法本研究系统梳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承担的职能,采用结构化决策分析框架,从保障职能实现的角度,提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单位性质改革的3种备选方案及15个评价指标,并梳理其利弊;编制意向收集表,于2020年4月10至20日面向47位专家代表收集信息,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从备选方案中识别最佳决策。结果47位专家代表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赋分。根据相应权重汇总得分,结果显示方案1(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性质的机构)得分最高(58.22分)。结论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革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性质的机构为最佳决策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单位性质 结构化决策分析 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临床分离的纹带棒杆菌的耐药性及协同溶血活性,进一步认识其临床意义及致病性。方法2013年11月至2020年5月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临床样本中共分离500株纹带棒杆菌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协同溶血试验检测纹带棒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的协同溶血活性。结果500株纹带棒杆菌分离株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复方磺胺甲唑、红霉素、亚胺培南和克林霉素等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90.0%;对庆大霉素耐药率较低,为41.8%;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依据耐药表型进行分类,500株纹带棒杆菌分离株可划分为19个耐药表型,主要耐药表型为R1型(198株,39.6%),该型菌株对除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之外的所有测试抗菌药物均耐药或中介。500株菌株中分别有79.0%(395株)和78.6%(393株)的菌株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呈现协同溶血活性;与两类菌株协同溶血活性均为阳性的393株菌株耐药表型集中在R1~R5型,其中99.7%菌株呈现多重耐药表型。结论纹带棒杆菌临床分离株多为多重耐药株,仅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大多数纹带棒杆菌可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溶血活性。临床样本中同时检出纹带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铜绿假单胞菌时,要关注纹带棒杆菌的致病性。

  • 标签: 棒杆菌属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协同溶血
  • 简介:摘要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统筹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关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上海市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支持下,建立与医学整合课程相对应的跨学科、跨院系的本科教学团队,在全国率先打通器官系统整合式教学改革成果全面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改革按学时计酬的绩效制度,出台与各环节相对应的规章制度,健全督导机制,夯实医教协同机制,促进了教师共同体发展,全面提升了医学教育质量。

  • 标签: 医教协同 整合医学 教师团队发展 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协同护理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绍兴市立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协同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Herth希望量表(HHI)及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希望水平及家庭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CLDQ、HHI及FACESⅡ-CV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CLDQ、HHI、FACESⅡ-CV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协同护理能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希望水平及家庭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炎,乙型 肝硬化失代偿期 Snyder希望理论 协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模式下的协同护理干预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9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等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患者同伴支持模式下的协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家庭功能、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同伴支持模式下的协同护理干预后,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量表(FACES)评分、健康促进方式生活量表(HPLP)得分、癌症康复评价量表(CARES-SF)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同伴支持者参与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协同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使得患者养成并维持乐观、正确、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从而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的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同伴支持 协同护理 早期宫颈癌 居家护理
  • 简介:摘要面对传播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助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开展社区疫情联防联控。以人为中心,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健康教育、舆论引导以及咨询工作,对重点人群进行追踪管理,对慢性病及高龄人群进行持续健康管理,探索形成基于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的社区疫情联防联控模式。本文主要对该模式进行介绍,并分析其优势和尚存在的问题,为社区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与建议。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互联网+" 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
  • 简介:车路协同系统作为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构成部分,其在缓解交通拥挤、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山东省高速公路运行情况,对基于无线网络和大数据平台的车路协同系统展开研究与应用,以期不断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有效的交通服务。

  • 标签: 无线网络 大数据平台 车路协同系统 研究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与MS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天津地区监测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7个区42个监测点45~59岁中年人群1 388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与MS关系的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睡眠质量良好、一般、较差3组MS患病率分别为30.4%、37.4%和43.1%;睡眠时间充足(6.0~7.5 h)、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时间较长(<6.0 h、>7.5 h)的人群MS患病率分别为30.6%和36.5%。调整了年龄和性别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时间较长都是MS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决策树模型筛选出性别(重要性为0.004,标准化重要性为100%)、睡眠质量(重要性为0.004,标准化重要性为99.5%)、睡眠时间(重要性为0.002,标准化重要性为38.6%)、文化程度(重要性为0.001,标准化重要性为22.3%)、盐摄入量(重要性为0.001,标准化重要性为22.2%)为MS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存在交互作用。结论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是天津市中年人群MS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关注中年人群的睡眠及健康状况,并加强对中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预防控制MS及其他慢性疾病。

  • 标签: 睡眠 代谢综合征 影响因素 决策树
  • 简介:摘要在医疗数据爆炸性增长、临床指南和文献知识更新迅速的大环境下,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利用上述数据,结合特定的逻辑推理算法,帮助临床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快速作出科学有效的决策,可弥补医师的临床知识局限性,从而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本文结合近年来已发表的文献,对基于人工智能的CDSS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围绕CDSS的相关概念、国外和国内的相关研究、问题和展望进行详细的文献检索和阐述,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 IONM)技术的推广普及,术中对神经功能的判定成为可能,为手术决策提供了循证依据。术中神经肌电信号丢失(loss of nerve signal, LOS)常提示术后声带运动障碍。术中一旦发生LOS,术者进一步采取何种手术策略,国内专家和西方学者对此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对比分析国内专家和西方学者的观点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旨在为甲状腺手术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术中神经监测 肌电信号丢失 喉返神经 中西方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对其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进行预警及干预,从而降低意外拔管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方法以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模型为核心,以预防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干预方案为指导蓝本,以医院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为基础,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系统的界面布局、分区、模块结构、内容和功能进行整体构架,多角度、多方位研发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并用该系统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18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案例,以验证其预警效果。结果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雏形由登录模块、评估模块、决策模块、预警模块、指导模块及管道固定方案模块6个主题模块集成,系统自动判断重症患者风险等级,从而实行分级预警,筛选高危风险人群,最终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经回顾性分析,该预警系统的检测率为88.89%。结论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是一个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预警平台,能有效预警拔管高危患者,规避管道护理风险。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重症患者 重症监护病房 预警 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目标控制理论指导下共享决策感知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及共享决策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受试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目标控制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中文版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健康行为依从性[健康行为量表(SRAHP)、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共享决策感[共享决策感问卷(SDM-Q-9)]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MLHFQ得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SRAHP、MMAS-8、SDM-Q-9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期间干预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目标控制理论的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行为依从性,改善医患共享决策感知情况,有利于减少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目标控制理论 冠心病 健康行为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维度协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满意度,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及干预后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4.44%(34/36)]高于对照组[72.22%(26/36)](χ2=6.40,P < 0.05)。观察组干预后慢性盆腔炎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1.23±2.61)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0.14±1.98)]分均低于对照组[(46.73±3.25)分、(45.65±3.71)分](t=7.92、7.86,均P < 0.05)。观察组干预后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知识[(46.73±3.78)分]、自护技能[(35.54±3.69)分]、自我概念[(22.08±2.65)分]和自护责任感[(24.76±3.12)分]均高于对照组[(41.38±3.54)分、(29.65±3.10)分、(17.65±2.08)分、(19.35±3.58)分](t=6.20、7.56、7.89、6.84,均P < 0.05)。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正确服药[91.67%(33/36)]、心态良好[94.44%(34/36)]和健康生活方式[88.89%(32/36)]均优于对照组[66.67%(24/36)、61.11%(22/36)、66.67%(24/36)](χ2=6.68、11.52、5.14,均P < 0.05)。结论多维度协同健康教育模式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且患者满意度良好,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 标签: 健康教育 盆腔炎性疾病 慢性病 健康状况指标 自我护理 生活方式 生活质量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