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CpG1826作为疫苗佐剂评价其与铝佐剂对大肠埃希菌表达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亚单位疫苗免疫原性的协同增强效果。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高效表达SARS-CoV-2亚单位抗原,纯化后加入CpG1826和铝佐剂。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铝佐剂疫苗组、CpG+铝佐剂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于0、7和14 d进行腹腔注射免疫。分别于首针免疫后7、14和28 d采血和取脾检测小鼠血清IgG水平、中和抗体水平以及小鼠脾细胞上清中IFN-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在首针免疫28 d后,3组小鼠的IgG、结合抗体抑制率和中和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440、159.400和8.470,P均<0.05),其中CpG+铝佐剂疫苗组分别为6.91±0.20、(91.01±4.60)%和65.33±51.70,均高于铝佐剂疫苗组(t=2.892、2.441和2.703,P均<0.05)。在首针免疫7、14和28 d后,3组的特异性IFN-γ的效应T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60、36.990和660.400,P均<0.01),CpG+铝佐剂疫苗组分别为179.68±69.26、395.58±139.64、563.50±43.79,均高于铝佐剂疫苗组(t=3.969、5.292和22.310,P均<0.01)。结论CpG1826能和铝佐剂协同增强大肠埃希菌表达的SARS-CoV-2亚单位疫苗诱导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显著提高其免疫原性,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CpG1826 重组亚单位疫苗 免疫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和政府在传染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防治中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院不但要做好传染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同时还要完成传染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监测、管控以及预防一系列工作。政府部门在传染性公共突发事件中扮演着指挥者与领导者的角色,同时也是组织者和实施者。只有医院与政府能够有效协同,才能发挥两者的最大效能,共同阻止传染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当前传染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医院与政府协同应急处置的研究现状,分析医院与政府协同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最后,提出完善医院与政府协同应急处置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医院 协同应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1+1+X”协同干预在PCI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入住本院行PCI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实行基于微信平台的“1+1+X”协同式延续性护理方案,对照组实行常规的延续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疾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量表中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29.08±4.22)分、(26.92±3.28)分、(38.36±3.83)分、(41.83±5.0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3.14±3.78)分、(23.08±3.17)分、(32.14±4.30)分、(33.75±5.1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中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程度5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80.08±7.11)分、(80.72±5.52)分、(83.83±5.66)分、(84.17±6.25)分、(89.33±5.6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9.94±7.51)分、(72.33±6.01)分、(72.64±6.15)分、(72.08±6.17)分、(79.25±8.8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56%(2/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1+1+X”协同式延续性护理可提高PCI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延续性护理 微信 协同干预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CDA)构建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集束化干预策略。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与MARSI护理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10名函询专家采用MCDA对MARSI患者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各项护理措施赋分。计算每项措施的推荐意见得分,形成推荐意见,并通过预试验验证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可行性。结果10名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0,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函询后拟定14项护理推荐意见进入集束化干预策略条目池,得分排名前5项的护理措施为: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标准化应用与移除医用粘胶剂的操作技术;在粘贴医用粘胶剂之前,应用无酒精皮肤保护剂;使用医用粘胶产品前,皮肤应完全待干(≥30 s);正确描述损伤类型、颜色、范围等。结论运用MCDA可以科学构建MARSI集束化干预策略。

  • 标签: 护理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多准则决策分析 集束化干预
  • 简介:摘要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阿尔茨海默病医疗人工智能转型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其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治运用的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旨在为开发更专业且适合我国国情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狭义的概念,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那么在医学领域中开展的心理治疗工作应在精神医学的框架下进行,需要具有诊断基础、循证基础、指南推荐、客观评估和操作性强等特点。同时,心理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呈现整合趋势,本文提出精神医学框架下基于症状的心理治疗决策的构想,以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为例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工作的效率、效果和规范性,符合精神医学框架下的心理治疗的要求,以期启发专业读者对心理治疗决策进行更多思考和研究。

  • 标签: 认知疗法 决策 精神医学框架 症状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选择放弃保乳转行单乳切除的心理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8例有保乳指征最终选择单乳切除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结果从患者因素、家庭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及社会因素4个层面归纳出8个影响决策的主题,即患者呈现经济压力、疲于应对、认知偏差、预期性悲伤;家属隐瞒病情与患者决策参与缺失;医护人员宣教不足;网络信息有待商榷,同伴体验错误导向。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决策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以现有因素为切入点,构建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参与临床决策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单乳切除 决策经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和评价基于生物标志物预测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决策树模型。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即刻测定生物标志物〔血清胱抑素C(sCys 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并记录终点指标。以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测试队列,采用决策树分类回归树(CART)算法,以生物标志物最佳截断值为决策节点,构建预测重症AKI的生物标志物决策树模型,采用整体精准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该决策树模型的预测价值。以2018年1月至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验证队列,进一步验证该决策树模型的整体精准度和预测能力。结果在测试队列研究中,共263例患者入选,其中57例(21.7%)发生重症AKI〔定义为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AKI 2期及3期〕。与非重症AKI患者相比,重症AKI患者年龄更大〔岁:64(49,74)比52(41,66)〕,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更高〔分:23(19,28)比15(11,20)〕,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及合并脓毒症的比例更高(64.9%比40.3%、28.1%比10.7%、63.2%比29.6%),sCys C和uNAG水平更高 〔sCys C(mg/L):1.38(1.12,2.02)比0.79(0.67,0.98),uNAG(U/mmol肌酐):5.91(2.43,10.68)比2.72(1.60,3.90)〕,住院病死率和90 d病死率更高(21.1%比4.4%,52.6%比13.1%),ICU住院时间更长〔d:6.0(4.0,9.5)比3.0(1.0,6.0)〕,肾脏替代治疗需求更多(22.8%比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Cys C、uNAG预测重症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7〔95%可信区间(95%CI)为0.809~0.897〕和0.735(95%CI为0.678~0.78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5 mg/L和5.39 U/mmol肌酐。以生物标志物最佳截断值构建的决策树模型结构直观,预测重症AKI的整体精准度为86.0%,AUC为0.905(95%CI为0.863~0.937),敏感性为0.912,特异性为0.796。在130例患者的验证队列中,该决策树模型预测重症AKI的整体精准度为81.0%,AUC为0.909(95%CI为0.846~0.952),敏感性为0.906,特异性为0.816。结论基于生物标志物预测重症患者AKI的决策树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直观明了,可执行性强,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判断和采取决策

  • 标签: 危重症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决策树 临床预测
  • 简介:摘要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成功应用推动了GIST的临床诊疗进入了精准医学时代。GIST的诊断(包括术前诊断和病理诊断)、外科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微创治疗、复发转移性GIST的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包括极高危GIST辅助治疗时限、术前治疗的干预时机)环环相扣,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陷阱和误区,一旦误入,除了给医者带来困境,更可致医疗资源浪费,甚至危及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每位从事GIST诊疗的医师需要充分认识GIST的生物学特性和疾病发展规律,在诊疗工作中准确识别每一个可能的陷阱。本文从GIST诊疗的各个环节浅析可能存在的陷阱和误区,以期为推进更合理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靶向治疗 误诊
  • 简介:大型水利工程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设计专业面广的特点,这就意味着大型水利工程自动化调度与运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工程同样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对此,本文分析了该系统工程的总体框架,并阐述南水北调中线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自动化调度与运行管理决策系统总体框架中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系统运行环境的等主要功能及其内容,最后再提出了该系统的建设思路。

  • 标签: 大型水利工程 自动化 决策支持系统
  • 简介:摘要目前研究发现,胃癌发生部位与其病理学特征及预后之间密切相关,并逐渐将近端胃癌和远端胃癌视作两种独立的肿瘤类型。本文简要概述近端胃癌和远端胃癌在病因学、病理学、基因表达、分子标志物及临床诊治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胃癌的诊疗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心力衰竭(HF)治疗领域成功跨界,作为慢性HF“新四联”治疗的新成员,获国内外多项HF指南推荐。但在急性HF(AHF)住院患者中启动SGLT2i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循证数据有限。随着近期EMPULSE研究结果的公布,SGLT2i在AHF患者中的临床获益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商评估的协同式分级营养支持在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应用随机数字表将该院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行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血液透析期间实施基于健商评估的协同式分级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管理行为、营养状况及健商分数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管理行为、饮食知识、健商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A)、McDonald营养学指数较对照组显著改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健商评估的协同式分级营养支持对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饮食管理行为,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提高患者血液透析效果。

  • 标签: 健商评估 协同式分级营养支持 慢性肾病 血液透析 营养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协同式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理行为特点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家庭协同式干预。比较两组在实施不同干预后对患儿心理行与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闹情绪、孤僻及抑郁心理行为异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I、EF及FS心功能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过程当中,实施家庭协同式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良的心理行为,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同时能够拉近与患儿家属的距离,提高其满意度,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家庭协同式 心理行为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少症和骨质疏松(OP)对RA患者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OPF)发生的协同影响。方法选择389例住院的RA患者和同期15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DEXA)法测定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BMD),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四肢骨骼肌质量,摄脊柱X线正侧位片并以半定量法进行脊柱骨折的判定。统计学方法: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2项分类资料的多元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紧(backward LR法)分析。结果RA患者各测定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P<0.01),RA组骨质疏松发生率(128/389,32.9%)高于对照组[(20/156,12.8%),χ2=22.706,P<0.01];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为21.6%(84/389),高于对照组中[(3.8%,6/156),χ2=25.439,P<0.01]。RA患者中肌少症的发生率为54.8%,高于对照组[(9.6%,15/156),χ2=93.241,P<0.01];RA组肌少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28.5%)高于对照组[(5.8%),χ2=118.110,P<0.01]。不同骨量(骨量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分组间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73,P<0.01),且呈现出随着骨量逐渐降低,脊柱OPF发生率逐渐升高的趋势(χ2=43.003,P<0.01)。伴肌少症的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27.2%,58/213)高于无肌少症的RA患者[(14.8%,26/176),χ2=8.833,P=0.003]。根据骨质疏松和肌少症分组的3组间(1=无肌少症和骨质疏松;2=单纯肌少症或骨质疏松;3=肌少症合并骨质疏松)RA患者脊柱OPF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32,P<0.01),且从第1组到第3组脊柱OPF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χ2=37.164,P<0.01)。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GC)组相比,服用GC组的RA患者具有更高的肌少症发生率(χ2=7.136,P=0.008)、OP发生率(CI=10.900,P=0.004)和脊柱OPF发生率(χ2=20.67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95%CI)=1.069(1.038,1.101),P<0.01]、服用GC[OR(95%CI)=3.169(1.679,5.984),P<0.01]、肌少症和骨质疏松[OR(95%CI)=2.113(1.430,3.124),P<0.01]的同时存在为RA患者发生脊柱OPF的危险因素。结论RA患者肌少症、骨质疏松和脊柱OPF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且肌少症和骨质疏松对RA患者脊柱OPF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肌少症 骨质疏松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军民深度融合战略下军医大学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管理体系。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医学与理工学科和军地院校之间的差异,探讨军医大学推动军民协同创新的优劣势和发展路径。结果基于当前军民融合现状、医学研究的特点,军医大学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具有优势,但在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方面也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需要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方面,建立健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区域体系、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结论军医大学通过健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有利于形成军民一体化区域科技创新链,促进平台建设和技术发展。

  • 标签: 军民深度融合 科技协同创新 军医大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干预的协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17年1~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实施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干预的患者共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实施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体温、动脉PaO2与PaCO2、心理状态、住院时间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呼吸频率、体温、动脉PaO2与PaCO2水平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的呼吸频率、动脉PaO2与PaCO2水平均得到优化,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前后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与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焦虑抑郁得分均得到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可优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 协同护理
  • 作者: 刘晓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00
  • 简介:目的: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于围术期为其实施协同激励护理并联合损害控制对其产生的相关影响。方法:将49例行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以对照组(n=24)和实验组(n=25)区分,对比两组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自我护理能力、疼痛程度、不良情绪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ESCA评分、VAS评分、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数据,P<0.05。结论:协同激励护理+损害控制对于改善四肢骨折患者在围术期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围术期疼痛,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取得令患者满意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四肢骨折;围术期;协同激励护理;损害控制理念;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CDA)构建集束化干预策略,为神经重症患者早期拔除留置导尿管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文献并通过MCDA构建导尿管集束化干预策略,采用专家函询方式形成7个条目干预策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神经重症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留置导尿管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实施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5—10月留置导尿管患者61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干预策略。比较2组患者拔管成功率、尿管留置天数及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CAUTI)发生率,并对干预组不同诊断患者留置导尿管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留置尿管CAUTI发生率、成功拔除率、留置天数分别为39.3%(24/61)、32.79%(20/61)、17(14,22)d,对照组分别为59.0%(36/61)、8.19%(5/61)、21(15,2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723、11.775,Z值为-9.211,P<0.05或0.01),达到早期拔除尿管的目的。在干预组的研究中,脑卒中患者尿管的留置时间在7~20 d,拔除导尿管的成功率最高为36.6%(15/41),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448、-2.109,P<0.05)。结论MCDA构建导尿管拔除策略能够明显缩短神经重症患者尿管留置时间,提升早期拔管成功率,降低CAUTI率,为临床护理提供循证依据。

  • 标签: 多准则决策法 集束化干预策略 拔除尿管 神经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