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老年患者采用精准减压联合局限性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8例多个节段腰椎椎管狭窄患者行精准减压联合有限融合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腰椎Cobb角及腰椎前凸角的矫正及维持情况,根据术前、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术前、术后Cobb角、前凸角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时腰椎Cobb角减小至6.5°±4.5°,腰椎前凸角增加至32.2°±3.6°,Cobb角矫正率为58.2%,前凸角矫正率为33.5%,较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腰椎VAS、JOA评分分别为(2.6±1.2)分、(30.8±3.3)分,改善率67.5%,下肢改善率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多节段腰椎管狭窄行精准减压,联合单纯开窗椎管探查减压、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可以有效减压,改善腰椎及下肢症状,尤其是下肢症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满意。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退变性腰椎侧凸 精准减压 局限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狭窄闭锁采用经腹会阴联合尿道黏膜套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均为我院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后尿路狭窄闭锁的患者,采用经腹会阴联合尿道黏膜套入术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患者平均手术(2±0.1)h,平均住院(51±2.3)d。术后4周复查患者尿线粗,排尿正常,行平均1年的随访,患者阴茎均无下弯畸形,无痛性勃起,性功能障碍者均呈好转表现。结论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尿道黏膜套入术易掌握,操作简单,防止了尿道移位,固定可靠,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经腹会阴联合尿道黏膜套入术 后尿道狭窄闭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狭窄,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保持内瘘通畅,保证充足的血流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循证和实施护理干预12个月。结果与未使用循证护理的比较,效果显著,动静脉内瘘通畅率显著提高。

  • 标签: 循证护理 预防治疗 内瘘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4月之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狭窄进行分组,分为再狭窄组以及通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狭窄组患者年龄为(65.1±4.3)岁,糖尿病病程为(3.3±2.5)年,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为(2.86±0.82)g/L,总胆固醇为(5.5±1.2)mmol/L,空腹血糖为(5.6±3.2)mmol/L,通畅组年龄为(49.2±5.5)岁,糖尿病病程为(6.4±3.1)年,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为(3.57±0.93)g/L,总胆固醇为(5.7±1.4)mmol/L,空腹血糖为(9.1±2.8)mmol/L,两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总胆固醇以及血糖控制状况等均有管。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介入治疗 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刀尿道内切开联合电汽化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对12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进行冷刀尿道内切开联合电汽化术治疗,术后观察其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12例术后均排尿通畅;术后随访12~36个月,出现再狭窄1例,经二次行尿道内切开后,恢复排尿通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冷刀尿道内切开联合电汽化术治疗尿道狭窄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 标签: 尿道狭窄 冷刀 电汽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入选300例冠脉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患者,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结果再狭窄组36例,无再狭窄组264例,再狭窄发生率为12%。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冠脉支架植入术前l天、术后1周、复查冠脉造影时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内再狭窄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提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指标。

  • 标签: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药物涂层支架 冠状动脉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症状体征差异,总结狭窄节段范围与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5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例的临床资料,依据狭窄范围的差异分为单节段狭窄组(74例)和多节段狭窄组(71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节段狭窄组大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4%,多节段狭窄组为5.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节段狭窄组下肢肌力减弱发生率为32.4%,多节段狭窄组为5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下肢放射痛、下肢皮肤感觉异常、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累及下肢的多样的神经症状与体征,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更容易引起马尾神经损害和下肢肌力减弱表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的价值。方法2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球囊扩张术,通过超声引导下球囊进入、到达狭窄部位,扩张球囊、治疗后观察流量的变化,评价超声在球囊扩张治疗内瘘血管狭窄的作用。结果治疗成功16例,占80%,失败4例,占20%,全部病例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6例术后原狭窄处均明显改善,透析血量增加能满足透析需要。结论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治疗内瘘血管狭窄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标签: 超声引导 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 球囊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采用手术减压加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治疗。手术前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影像学检查(椎间盘高度,椎间孔高度,cobb角)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记录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2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24~3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及Oswestry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术后手术节段椎间盘高度、椎间孔高度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5),cobb角相较术前则减小(P<0.05)。结论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疗效确切,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来证实。

  • 标签: Coflex 动态稳定 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狭窄程度,相关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9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全DSA检查结果分为非狭窄组(狭窄<30%)与颅内动脉狭窄组(狭窄>30%或闭塞),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清脂蛋白(Lpa)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1)本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67.78%,发生率最高为大脑中动脉,其次颈内动脉颅内段和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发生率最低为大脑后动脉。(2)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易发生颅内动脉狭窄。(3)颅内动脉狭窄组HDL-C含量(0.99±0.30)mmol/L比非狭窄组(1.30±0.30)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P=0.001)。(4)年龄,性别,吸烟,既往卒中史,脑血管病家族史,TC,TG,LDL-C,ApolA1,ApoB,Lpa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粗重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保护因素有HLD-C。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颅内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根尖基点(根尖狭窄口)直径确定对选用大于相应直径为主牙胶尖进行根尖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诊治的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病例120例各有1颗患牙,常规开髓揭顶备洞,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60例患牙,实验组用确定根尖基点(根尖狭窄口)直径,常规根管预备和消毒,选用比根尖基点直径大的牙胶尖为主牙胶尖和根管糊剂进行侧向加压充填。对照组常规根管预备和消毒,选用根管工作长度的牙胶尖和根管糊剂进行侧向加压充。结果实验组3例欠充2mm,恰充57例,无疼痛出现,对照组1例欠充2mm,恰充46例,超充13例,充后当天出现疼痛5例,4例无需服药,7天后疼痛消失,1例重新治疗后并口服消炎止痛药2天。结论确定根尖基点(根尖狭窄口)直径选好主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对提高根管治疗水平有明显疗效。

  • 标签: 根尖基点 牙胶尖 根管治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L”形有限椎间隙开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有限的“UL”形椎板间开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01例,平均年龄53.7岁,平均病程6.8年。结果101例获得平均6.8年随访按Naika标准评定,优49例,良43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1.1%(92/101),有91.1%的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若手术适应症掌握严格,本术式在减压过程中既减压彻底,又不影响腰椎的稳定性,是一个可靠的方法,加上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椎板间开窗法 椎管减压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应用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50例应用螺旋CT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CT诊断出48例,检出率为96%,与手术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应用螺旋CT诊断,检出率高,可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共88例(支架数为134个)。均给予冠脉血管造影检查和64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方式的具体诊断情况。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和可信度,两种方法诊断无显著差异(P>0.05);64层螺旋CT检查对于直径在3mm以上的支架所具有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关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诊断,应用64层螺旋CT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支架 再狭窄 评价
  • 简介:摘要报告1例外周静脉中长度导管发生血管管腔狭窄的体会。包括发生血管管腔狭窄的原因分析、对策。认为根据医生医嘱、治疗周期、患者个体特点等因素主动选择合适的输液装置,防止因药物刺激等造成静脉内膜出现严重组织学改变,进而造成外周血管损伤,同时把输液的危险因素,即选用错误装置给药,控制在输液治疗活动前,降低输液的风险,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安全注射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静脉输液 中长度导管 血管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手术方法进行肝胆管多发性结石伴复杂型狭窄的临床问题。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40例肝胆管多发性结石伴复杂型肝胆管狭窄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且进行复发现象的随访调查。结果进行手术的40例患者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未出现死亡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随访结果表明,患者无胆系症状的复发。结论肝胆管多发性结石伴复杂型肝胆管狭窄疾病病情复杂,治疗时手术的难度较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引流方式、术前术后的处理等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肝胆管多发性结石 复杂型肝胆管狭窄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针灸刀和封闭治疗两种疗法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我科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有304例,并随机将其分成针灸刀组(164例)和封闭组(140例)。治疗前结合其解剖结果和发病机制,明确其狭窄腱鞘病灶。两组分别采用各自治疗。方法针灸刀组使用任氏钩型针灸刀行勾割治疗,而封闭组则采用常规封闭治疗。结果针灸刀组164例患者中,治愈数为144例,8例效果显著,6例治疗有效,总的有效率达98.9%;封闭组作为对照140例患者中54例治愈,显效36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是85.8%,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可见,治愈数差异呈极显著水平(P<0.01),总有效率的差异呈显著水平(P<0.05)。结论针灸刀疗法在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方面疗效更加明显,而且治愈后复发率比封闭组明显偏低。

  • 标签: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针灸刀 封闭治疗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药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针灸+中药治疗,观察组需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手法治疗内容。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81.82%<97.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具有极佳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针灸 中医药 手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并于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患者946例,以支架置入段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为标准,分为对照组(823例)和支架内再狭窄组(12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支架情况及其他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再狭窄组的血清UA水平为(412.08±70.18)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28.18±72.89)μ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支架直径<3.5mm、支架长度>30mm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重要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是支架内再狭窄的另一危险因素(OR=1.653)。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再狭窄与高尿酸血症明显相关。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高尿酸血症 支架内再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