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红外光谱分析分析结果实施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预防尿路结石复发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从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尿路结石患者中选择100例均分2组,参照组50例患者未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讨组50例患者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法,根据分析结果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主要就其在预防尿路结石复发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研讨组结石复发时间长于参照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红外光谱分析分析结果实施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预防尿路结石复发中的价值得以显现,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 标签: 应用 红外光谱分析法 分析结果 实施 个体化护理干预 预防 尿路结石 复发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 ICU)病人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 VAP)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 2018 年 2月至 2019 年 10月收治的 118例 ICU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 VAP发生情况,找出引发 VAP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护理干预后评价其效果。结果在本组研究收集的 118例病人中,有 23例发生了 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昏迷、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及基础病症影响等,且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所有病人采取护理干预,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大部分病人的症状都得到改善。结论 ICU中引发病人 VAP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加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 VAP发生的风险,提高病人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ICU患者桡动脉血气分析测定的临床比较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6月-2021年2月入住ICU并符合纳入标准的92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46例,实施传统盲穿桡动脉穿刺),观察组(46例,实施B超引导下桡动脉穿刺),对比两组患者误穿静脉发生率、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桡动脉血气分析总费用、血肿发生率及疼痛程度(NR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误穿静脉发生率、桡动脉血气分析总费用、血肿发生率及NRS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ICU患者行桡动脉穿刺时,采用B超技术实施引导,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并降低其血肿发生率、误穿静脉发生率等,同时还可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值得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在肿瘤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护理专业实习生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教学,观察组进行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护理教学。统计两组护生的成绩以及教学反馈。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成绩以及教学反馈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情景教学法 案例分析法 肿瘤内科护理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化疗护理流程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就诊的88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两组,44例/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化疗护理流程,将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感染)发生率(4.55%)更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SF-36评分更高,包含生理机能(90.12±1.56)分、躯体疼痛(90.52±2.63)分、角色生理(91.63±2.36)分、心理健康状况(91.57±4.23)分、社会机能(90.33±4.12)分、角色心理状况(92.25±2.08)分、活力(90.42±0.98)分、主观健康状况(91.33±1.85)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化疗护理流程干预效果突出,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化疗护理流程 肿瘤 化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探讨改进手术标本的管理方法。手术标本管理中常见缺陷有标本混淆、病理送检单书写有误、标本存放方法不当、标本量过少。针对缺陷,采取相应对策,加强送检人员管理和知识培训,健全手术标本管理制度,能有效防止标本管理的失误发生。

  • 标签: 病理标本 管理 缺陷 对策
  • 简介:总结了本院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各临床带教老师教师角色认知程度的调查。发现不同学历、职称的临床带教老师对教师角色认知程度一致,而带教年限、培训条件等均对带教老师角色认知程度产生影响,专科护士担任临床带教老师角色认知程度高于非专科护士带教老师,不同任职年限的老师对角色认识存在差异。影响临床带教老师继续从教的重要因素主要为受人尊重,能实现人生价值及能发挥个人特长等,且进行规范化培训也能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角色认知程度。认为带教老师经过合理培养及锻炼,能提高带教老师角色认同感,促进临床带教工作开展。

  • 标签: 临床带教 角色认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安全防护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与工勤人员各9名,对所有人员在整改前后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现场措施落实情况,展开全面的调查与研究。结果:经整改措施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与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现场措施落实情况,出现了显著的改变。结论:面对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安全防护中的各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及落实情况,避免职业暴露现象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安全防护 工作人员
  • 简介:目的通过电话随访调查住院患者满意度,以提升医院医疗、护理服务水平。方法对出院44067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对医师治疗、治疗结果、病房管理、责任护士的责任心及服务态度、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医疗收费和医德医风7个方面的满意度。结果59岁及以下的患者在医师治疗和病房管理方面满意度高于≥60岁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0岁患者在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和医疗收费方面,满意度较其他两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费医疗患者在医师治疗、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方面满意度最高,在病房管理方面满意度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北京地区医疗保险患者在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方面满意度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了解临床实际状况、不同年龄和不同费用类别住院患者满意度,协调医患关系,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电话随访 住院患者 满意度
  • 简介:护理科研研究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来自实践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另一方面,护理科研研究工作也是提高护理专业人员素质的一个较好途径。近年来,护理人员做科研究积极性大大提高.这对护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如何写好一份立项申请书,通过科研立项,获取科研经费的资助是我们广大护理人员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本期栏目通过对几份已经成功申报的立项课题并已结题的护理科研课题进行点评.分析他们申报成功的原因,为准备申报护理研究课题的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护理人员 科研立项 案例分析 专业人员素质 专业素质 护理科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治疗常用护理方法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6例静脉治疗患者为例,按照平均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患者按照出常规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53例患者接受细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2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8.68%。结论:细节护理是静脉治疗常用护理方法之一,在提升静脉治疗效果方面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方法 作用
  • 简介: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及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及法律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护理学科作为贯穿于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职责及护理服务理念、医院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护理质量是决定护理成效及病人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引发护患纠纷,不但会给护患双方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既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又影响了医院的声誉。现就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

  • 标签: 护患纠纷 原因分 护理学科 医院发展 正常工作秩序 医学领域
  • 简介:摘要:在医院医疗护理中,产科护理工作具有纠纷多、风险高的特点。在产科护理工作中,胎儿及产妇的高危因素较多,且病情变化快,多危及母体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故护理管理者应对产科风险因素进行预见性识别,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母婴安全,避免护患纠纷。

  • 标签: 产科 风险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普遍心理负担较重,心态复杂,往往表现出恐惧焦虑等症状,再加之环境陌生,无家属陪伴,对手术效果不明确,各种穿刺疼痛,体位的约束、器械设备发出的响声、医生护士态度及语言沟通,手术野的遮盖,舒适度需求改变等,在加之氧气吸入,麻醉面罩等特殊准备诸多因素易造成患者紧张。现分析产生手术患者紧张因素及应对措施,以降低手术患者对手术的应激性,从而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手术患者 紧张因素
  • 简介:[摘 要] 探讨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 我院肿瘤内科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来,将我院收治的18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前我院收治的18例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类型以及护理质量的差异,探讨护理风险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关风险管理措施.结果 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常见種类为药物外渗、药物过敏、院内感染、坠床跌倒、静脉血栓和自杀.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优良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3%与80.0%,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种类较多,开展相关的护理管理与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 肿瘤内科 护理风险 管理措施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湿疹患者的发病诱因及治疗中存在的情绪问题及相关因素,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对策。方法采用ZUNG自我评定抑郁量表(Self-RatedDepressionScale,SDS)、焦虑量表(Self-RatedAnxietyScale,SAS)和自行设计问卷对124名患者的主观感觉及自我保健知识进行评估、测试。结果66.1%的患者存在抑郁心理状态,67.7%的患者存在焦虑心理状态。其中,以中等抑郁、焦虑为主,且与患者的文化程度有关(P〈0.01)。仅有38.7%的患者对湿疹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结论对湿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减少疾病复发及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湿疹 情绪问题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洗胃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提高急诊护士的抢救技术和安全防护意识,确保洗胃顺利、安全进行。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280例急诊口服药物中毒患者洗胃时的潜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急诊洗胃过程中约有48.57%的患者出现不同的问题,其中以恶心呕吐、呛咳和吸出血性液体最为常见。结论在急诊洗胃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洗胃流程、严格操作程序是避免潜在隐患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洗胃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操作中手部的消毒方法。方法:比较应用传统方法与新型手部消毒剂对护士手部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护士手部消毒后细菌含量各组最高为5cfu/cm2,最低均为0。但新型手部消毒剂组无皮肤不适现象。结论:新型手部消毒剂消毒效果可靠,具有携带方便,保护皮肤等优点。

  • 标签: 手部消毒 细菌学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方法]分析1982年11月-2006年11月75例尸检诊断为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PTE原发疾病以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最常见,其次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手术和创伤等。PTE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呼吸困难突发或加重、晕厥、猝死和低氧血症等,误诊与临床医师对PTE的临床特点认识不足、警惕性低有关。[结论]应对可疑PTE的病人尽快行临床诊断评估,早期进行护理观察和干预。

  • 标签: 肺栓塞 病理分析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护生临床护理实习情况。[方法]对我校2005届高职护理专业174名护生毕业护理操作技能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对各医院实习组成绩比较,代号为03组、04组、10组成绩较其他组差;从失分的原因来看隔离观念与无菌观念差。[结论]各医院应加强护理管理,加强操作技能训练,尤其是提高护生隔离观念与无菌观念。

  • 标签: 高职 护生 毕业 技能考核